第492章 你们的事发了【二合一章】
王大贵道:“大壮啊,你在码头干活可能不知道,今天城里不少人都在议论这事呢。”
“而且说得有头有尾,多半假不了。”
胡大壮还是难以相信。
“我感觉,当今皇上对咱老百姓挺好的,应该不会让咱们损失这么大吧?”
胡大壮记得,当初前明官军溃逃,有些跑到他们平康坊抢劫,就是崋军及时赶到,捕杀溃军,且对百姓秋毫无犯。
崋军接管南京城后,更是日日以工代赈,救活了不少城外的饥民。
令他感触最深的是,后来大崋官府整顿码头,严厉打击那些罢占码头抽成、收保护费的江湖帮派。
又规定了苦力的最低薪资,让他们这些扛活的日子一下子好过不少。
胡大壮打心眼里是感激乾元皇帝、感激新朝廷的。
在街上给人净面的李二叔道:“大壮啊,这朝廷就跟人一样,是会变的。”
“大崋朝廷前两年对咱老百姓好,不代表会一直对咱好。”
“就像那前明,老百姓的日子也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差,而是一年年变的。”
“你看着大崋衙门比前明还多,养的官吏更多,每年给当官的发俸禄就得花多少钱?”
“朝廷钱不够用了,自然得想办法从咱老百姓手里掏。就像当年崇祯爷缺钱打仗,先后弄出个三饷一样。”
“唉,咱小老百姓啊,从来就是受苦的命!”
李二叔在街上净面,接触的人不少,能说会道的。
这一番话听着竟颇有道理。
胡大壮对大崋朝廷的信心动摇了,想到家里的二十几贯钱,便急问:“那咱们可怎么办?”
这时,王大贵压低声音道:“我听一些人说,准备明天一起去衙门前抗议。”
“当今这位万岁爷,到底是开国皇帝,以前对咱老百姓也好,肯定是个顾及名声的。”
“只要让朝廷知道咱们的苦处,说不定禁止用前明铜钱的事儿就黄了。”
李二叔听了狐疑地看来,问:“王大贵,你该不会要去吧?”
“为何不去?”王大贵道,“这事可关乎着咱家里的钱还能不能用呢!”
李二叔用过来人的口吻道,“对抗官府,总归不好。”
“怎么能叫对抗官府呢?咱们这就跟告御状差不多,咱有理,怕什么?”
王大贵说着看向胡大壮。
“大壮,你去不去?”
胡大壮长得倒是人如其名,挺壮实的,但对官府却颇为敬畏,虽然担心家里的钱,但还是犹豫道:“我考虑考虑。”
“考虑好了,明天早饭后找我,咱们一起——人多这事儿才能成。”
“嗯。”
胡大壮回到家,发现爹娘都愁眉苦脸的,显然也听闻了朝廷将禁用前明铜钱的事。
这让胡大壮作出决定,明日跟王大贵一起去官府衙门前抗议。
然而吃晚饭的时候,忽然听见外面传来敲锣声,以及熟悉的宣讲声。
“是坊里的宣政员。”他爹胡有德道,“走,咱出去听听说什么。”
自大崋朝廷建立后,城里便分厢、坊、巷来治理。
如平康坊,便有坊正一名、坊副两名,纠察员、宣政员、防疫员各一名。
他们老百姓平日里最怕的是纠察员。
因为纠察员不仅负责处理小的邻里纠纷,还管卫生等事。
情况轻的就训斥几句,或罚几文钱。
若是犯的事严重,却够不上去审判局,便可能被罚去做几日的苦役。
至于大伙()
儿最亲近的,则是宣政员、防疫员。
宣政员不仅给大伙儿讲朝廷的各种政策、律令,闲暇时还会找人拉家常。
若哪家遇到困难了,宣政员甚至会想办法帮忙解决。
至于防疫员,有点像大夫,可水平似乎还没以前的游方郎中、赤脚大夫高。
讲的道理一套套的,大多跟放疫病有关。
比如说勤洗手、不喝生水之类的。
开始大伙儿都是紧着做,后来发现确实生病少了,对防疫员自然也就热情了。
今天朝廷将禁用前朝铜钱的事传得沸沸扬扬,大伙儿本就心里慌,这时候听见宣政员敲锣要讲些什么,自然注意得很。
胡大壮跟着胡有德出来,便瞧见宣政员跟巷正站在巷子中间最宽敞的一块空地上。
边敲锣边大声道,“咱要讲新钱的事,乡亲们都来听一听,免得被乱七八糟的谣言哄骗了!”
没多大会儿,巷子里的各家各户当家人便几乎都聚拢过来了。
大部分都是男的。
却也有几个家里没成丁的,是女人出面。或拉着孩子,或跟家里长辈一起,站在人群外围。
大伙儿都很安静地看着宣政员。
这是过去两年养出来的好习惯。
平康坊的宣政员是坊里的一个穷书生,叫许和,快三十岁了。
据说前明时连童生都没考上,以前在街上给人代写书信。
后来通过大崋官府组织的考试成为宣政员。
他这宣政员刚开始做得磕磕绊绊,这一年来倒是越发熟练和有模样了
。
平康坊的各家百姓许和如今都认识。
见各家人都来了,他便道:“我今日在街上也听到些关于朝廷将禁用前明铜钱的谣言。”
“我就去找厢里的宣政官问这事,恰好宣政官叫我们一起去县衙开会,所以就回来的晚了些。”
“县衙开会说什么呢?说的就是关于新钱、旧钱的事。”
许和以前跟家里以外的人说话,挺喜欢带点之乎者也,或书里的雅致词汇,跟乡亲们显摆“学识”。
可自从当上宣政员后,这毛病就慢慢改掉了。
就如眼下,说的都是大白话。
寥寥几句,就让大伙儿的注意力更集中了。
“朝廷确实要发行新钱,有银钱、铜钱两种,铜钱肯定比前明的钱更好,这是事实。”
这话让人群微微骚动。
因为跟“朝廷将禁用前明旧钱”说法前半段一样。
但出于过去一两年培养出的对许和的信任,他们并没有立马叫嚷。
许和接着道,“但是,今日市井中有人说朝廷将直接禁用前明官私铜钱,却是在造谣生事!”
这时王大贵忍不住道,“朝廷既然发新钱,能不禁用旧钱?”
巷正瞪了王大贵一眼。
许和则直接看向王大贵,道:“王大哥,前明旧钱,不论官私,都以劣钱居多,用起来都是咱们小家小户吃亏,肯定是要禁用的。”
“但朝廷绝不像谣言中说的,直接禁用,让大伙儿家里的钱变成废铜烂铁。”
“虽然上面还没发布告示,但根据今天县衙开的会,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
“朝廷发行新钱后,会允许大伙儿用旧钱兑换新钱。”
王大贵又忍不住发声了。
“吓,许和,你莫不是把大伙儿当傻子吧?朝廷要允许旧钱换新钱,那不是要吃大亏?”
“王大贵!”巷正喝斥,“一次两次,你真不讲会议纪律是吧?!”
()
王大贵撇嘴,却不再吭声了。
许和这才道:“前明旧钱多劣质,朝廷就算想为大伙儿好,也确实不可能一比一的换——因为朝廷也没那么多钱。”
“但是,却会给一个溢出少许的价格兑换。什么叫溢出少许的价格呢?”
“比如说,五个劣钱实际值两个新钱,那有关衙门可能会换给你三个新钱。”
“这样一来,虽然数目上大伙儿吃了亏,但实际却占了便宜。”
“毕竟,大伙儿若是用劣钱去买东西,人家也是要一千多文才算一贯的,对不对?”
不少百姓听得暗自点头。
他们这些小民,其实日常生活中还是用铜钱居多。
虽然前明铜钱信誉崩塌,但他们没得选择。
若用铜钱去买东西,都会看铜钱成色论价,麻烦得很。
并且在这种交易中,往往是弱势的一方吃亏。
寻常老百姓为了避免吃亏,甚至都不愿进那种大商铺的门。
即便不得不去,也会显得畏畏缩缩,小心警惕。
许和停了会儿,看多数百姓貌似理解了他的话,才继续讲。
“我跟大家说这些,就是告诉大家,不要轻信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散播的谣言。”
“朝廷此番发行新钱,只要大家配合,肯定不会太吃亏。”
“即便要禁用前朝旧钱,也是过相当一段时间,等大家讲旧钱都拿去兑换了,才开始施行。”
“所以,大家只需注意官府发布的相关告示,或者等着我来通知就是,那些不靠谱的小道消息,不要相信。”
许和再三嘱咐,之后又回答了百姓们的几个问题,这才前往下一条巷子。
胡家父子回到屋里。
胡大壮就问,“爹,王大哥邀我明日去官衙前抗议,您说我还去吗?”
“去什么?”胡有德瞪了儿子一眼,“没听宣政员说吗,外面传的那些消息不靠谱。”
“况且,咱们小老百姓什么时候跟官府干能讨得了好?咱也相信乾元皇帝。新旧钱的事,就老老实实听宣政员通知吧。”
“诶。”
胡大壮应了声,露出笑容。
其实他也不想去官衙前搞什么抗议。
先前会有这种想法,纯粹是因为担心家里的钱不能用了。
胡有德喝了口热水,道:“你明日下工后跟码头的工头说声,就说不干了。”
“不干了?”
胡大壮不解。
胡有德道:“你总在码头抗包不是个事儿,找媳妇都难。你七叔公的工队扩大了,要招学徒,你去试一试,争取学门儿砖瓦匠的手艺。”
胡大壮更不理解了,“当学徒哪有钱赚?再说,我都十九了。”
“爹能害你吗?”胡有德又瞪眼,“你七叔公的工队如今常年给官府干活儿,官府要求学徒也发薪酬,还不低。”
“又能学手艺,又有钱拿,这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事儿。若不是你爹我托关系,你七叔公都不一定要你!”
“真的?”胡大壮也瞪大了眼睛,却是满脸惊讶,“官府有那么好,还管七叔公工队的事?”
胡有德感叹道,“这大
崋的官府比大明的确实强多了。”
···
德兴楼。
南京城里一座比较普通的酒楼。
只因开在江宁县衙百多步外,生意还不错。
这一日。
汪恩文、杨德筹、赵智老早就过来,坐到二楼的一个临街的包间里。
让店小二好酒好菜尽管上后,三人便()
准备看戏。
杨德筹看着街上息壤的人群,想象着过一会儿那些无知小民、泥腿子聚集在县衙门口抗议的情景,不禁先笑起来,脸上的痦子都变得更黑了点。
“汪兄,你说待会儿这江宁知县得知众多百姓抗议,会是什么神情?”
胖子赵智跟着笑道,“那还用想?肯定是又惊又怒。”
精瘦中年汪恩文也笑,口中却道:“先别高兴得太早——虽然事情咱们都安排好了,但今日能否发展成我们需要的场面,还不好说。”
“场面肯定不会小。”杨德筹道,“咱们花了那么多银子,请了那么些人散播消息,没理由不成功!”
汪恩文自得的笑了笑,却又谨慎地问了句,“你衙门里的朋友今日没传什么消息吧?”
“没有,他说县衙一切如常。”
“那便好。”
汪恩文放下心来。
恰好店小二上了酒和菜。
三人便一边吃喝,一边等待。
结果,等到他们快吃完,大街上仍如以往那样人来人往,一片祥和。
完全瞧不见百姓往县衙前聚集的样子!
杨德筹最先忍不住,问:“汪兄,这是怎么回事,你找的那些人不会干拿钱,不干事儿吧?”
“没干活?”汪恩文皱眉,明显对同伙的质疑不满,“昨日大街小巷都是朝廷将禁用前明铜钱的小道消息,你们又不是没听到。”
“那怎么衙门前一点动静没有?”
汪恩文也感觉奇怪,便道:“我叫人去打听一下,看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因为三人在此“看戏”,会说一些比较忌讳的话,仆从都让他们打发在包厢外面站岗了。
所以,汪恩文说着就要起身出去。
谁知他刚起来,包间们就被推开了。
好几个穿着干练锦衣的人闯了进来。
“你们是什么人?!”
三人又惊又怒,摆起了乡绅的架子,大声喝问。
为首一个高大汉子神情冰冷,到了三人一眼,反问:“汪恩文、杨德筹、赵智?”
汪恩文已经意识到不妙,靠近了窗户。
杨德筹狐疑不言。
赵智反应最迟钝,道:“老爷我就是赵智,怎么了?”
“你们的事发了,跟我们走一趟吧。”
高大汉子说完,亮出腰牌。
上面赫然刻着三个猩红大字——绣衣卫!
“朝廷发行新钱后,会允许大伙儿用旧钱兑换新钱。”
王大贵又忍不住发声了。
“吓,许和,你莫不是把大伙儿当傻子吧?朝廷要允许旧钱换新钱,那不是要吃大亏?”
“王大贵!”巷正喝斥,“一次两次,你真不讲会议纪律是吧?!”
王大贵撇嘴,却不再吭声了。
许和这才道:“前明旧钱多劣质,朝廷就算想为大伙儿好,也确实不可能一比一的换——因为朝廷也没那么多钱。”
“但是,却会给一个溢出少许的价格兑换。什么叫溢出少许的价格呢?”
“比如说,五个劣钱实际值两个新钱,那有关衙门可能会换给你三个新钱。”
“这样一来,虽然数目上大伙儿吃了亏,但实际却占了便宜。”
“毕竟,大伙儿若是用劣钱去买东西,人家也是要一千多文才算一贯的,对不对?”
不少百姓听得暗自点头。
他们这些小民,其实日常生活中还是用铜钱居多。
虽然前明铜钱信誉崩塌,但他们没得选择。
()
若用铜钱去买东西,都会看铜钱成色论价,麻烦得很。
并且在这种交易中,往往是弱势的一方吃亏。
寻常老百姓为了避免吃亏,甚至都不愿进那种大商铺的门。
即便不得不去,也会显得畏畏缩缩,小心警惕。
许和停了会儿,看多数百姓貌似理解了他的话,才继续讲。
“我跟大家说这些,就是告诉大家,不要轻信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散播的谣言。”
“朝廷此番发行新钱,只要大家配合,肯定不会太吃亏。”
“即便要禁用前朝旧钱,也是过相当一段时间,等大家讲旧钱都拿去兑换了,才开始施行。”
“所以,大家只需注意官府发布的相关告示,或者等着我来通知就是,那些不靠谱的小道消息,不要相信。”
许和再三嘱咐,之后又回答了百姓们的几个问题,这才前往下一条巷子。
胡家父子回到屋里。
胡大壮就问,“爹,王大哥邀我明日去官衙前抗议,您说我还去吗?”
“去什么?”胡有德瞪了儿子一眼,“没听宣政员说吗,外面传的那些消息不靠谱。”
“况且,咱们小
老百姓什么时候跟官府干能讨得了好?咱也相信乾元皇帝。新旧钱的事,就老老实实听宣政员通知吧。”
“诶。”
胡大壮应了声,露出笑容。
其实他也不想去官衙前搞什么抗议。
先前会有这种想法,纯粹是因为担心家里的钱不能用了。
胡有德喝了口热水,道:“你明日下工后跟码头的工头说声,就说不干了。”
“不干了?”
胡大壮不解。
胡有德道:“你总在码头抗包不是个事儿,找媳妇都难。你七叔公的工队扩大了,要招学徒,你去试一试,争取学门儿砖瓦匠的手艺。”
胡大壮更不理解了,“当学徒哪有钱赚?再说,我都十九了。”
“爹能害你吗?”胡有德又瞪眼,“你七叔公的工队如今常年给官府干活儿,官府要求学徒也发薪酬,还不低。”
“又能学手艺,又有钱拿,这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事儿。若不是你爹我托关系,你七叔公都不一定要你!”
“真的?”胡大壮也瞪大了眼睛,却是满脸惊讶,“官府有那么好,还管七叔公工队的事?”
胡有德感叹道,“这大崋的官府比大明的确实强多了。”
···
德兴楼。
南京城里一座比较普通的酒楼。
只因开在江宁县衙百多步外,生意还不错。
这一日。
汪恩文、杨德筹、赵智老早就过来,坐到二楼的一个临街的包间里。
让店小二好酒好菜尽管上后,三人便准备看戏。
杨德筹看着街上息壤的人群,想象着过一会儿那些无知小民、泥腿子聚集在县衙门口抗议的情景,不禁先笑起来,脸上的痦子都变得更黑了点。
“汪兄,你说待会儿这江宁知县得知众多百姓抗议,会是什么神情?”
胖子赵智跟着笑道,“那还用想?肯定是又惊又怒。”
精瘦中年汪恩文也笑,口中却道:“先别高兴得太早——虽然事情咱们都安排好了,但今日能否发展成我们需要的场面,还不好说。”
“场面肯定不会小。”杨德筹道,“咱们花了那么多银子,请了那么些人散播消息,没理由不成功!”
汪恩文自得的笑了笑,却又谨慎地问了句,“你衙门里的朋友今日没传什么消息吧?”
()
“没有,他说县衙一切如常。”
“那便好。”
汪恩文放下心来。
恰好店小二上了酒和菜。
三人便一边吃喝,一边等待。
结果,等到他们快吃完,大街上仍如以往那样人来人往,一片祥和。
完全瞧不见百姓往县衙前聚集的样子!
杨德筹最先忍不住,问:“汪兄,这是怎么回事,你找的那些人不会干拿钱,不干事儿吧?”
“没干活?”汪恩文皱眉,明显对同伙的质疑不满,“昨日大街小巷都是朝廷将禁用前明铜钱的小道消息,你们又不是没听到。”
“那怎么衙门前一点动静没有?”
汪恩文也感觉奇怪,便道:“我叫人去打听一下,看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因为三人在此“看戏”,会说一些比较忌讳的话,仆从都让他们打发在包厢外面站岗了。
所以,汪恩文说着就要起身出去。
谁知他刚起来,包间们就被推开了。
好几个穿着干练锦衣的人闯了进来。
“你们是什么人?!”
三人又惊又怒,摆起了乡绅的架子,大声喝问。
为首一个高大汉子神情冰冷,到了三人一眼,反问:“汪恩文、杨德筹、赵智?”
汪恩文已经意识到不妙,靠近了窗户。
杨德筹狐疑不言。
赵智反应最迟钝,道:“老爷我就是赵智,怎么了?”
“你们的事发了,跟我们走一趟吧。”
高大汉子说完,亮出腰牌。
上面赫然刻着三个猩红大字——绣衣卫!
“朝廷发行新钱后,会允许大伙儿用旧钱兑换新钱。”
王大贵又忍不住发声了。
“吓,许和,你莫不是把大伙儿当傻子吧?朝廷要允许旧钱换新钱,那不是要吃大亏?”
“王大贵!”巷正喝斥,“一次两次,你真不讲会议纪律是吧?!”
王大贵撇嘴,却不再吭声了。
许和这才道:“前明旧钱多劣质,朝廷就算想为大伙儿好,也确实不可能一比一的换——因为朝廷也没那么多钱。”
“但是,却会给一个溢出少许的价格兑换。什么叫溢出少许的价格呢?”
“比如说,五个劣钱实际值两个新钱,那有关衙门可能会换给你三个新钱。”
“这样一来,虽然数目上大伙儿吃了亏,但实际却占了便宜。”
“毕竟,大伙儿若是用劣钱去买东西,人家也是要一千多文才算一贯的,对不对?”
不少百姓听得暗自点头。
他们这些小民,其实日常生活中还是用铜钱居多。
虽然前明铜钱信誉崩塌,但他们没得选择。
若用铜钱去买
东西,都会看铜钱成色论价,麻烦得很。
并且在这种交易中,往往是弱势的一方吃亏。
寻常老百姓为了避免吃亏,甚至都不愿进那种大商铺的门。
即便不得不去,也会显得畏畏缩缩,小心警惕。
许和停了会儿,看多数百姓貌似理解了他的话,才继续讲。
“我跟大家说这些,就是告诉大家,不要轻信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散播的谣言。”
“朝廷此番发行新钱,只要大家配合,肯定不会太吃亏。”
“即便要禁用前朝旧钱,也是过相当一段时间,等大家讲旧钱都拿去兑换了,才开始施行。”
“所以,大家只需注意官府发布的相关告示,或者等()
着我来通知就是,那些不靠谱的小道消息,不要相信。”
许和再三嘱咐,之后又回答了百姓们的几个问题,这才前往下一条巷子。
胡家父子回到屋里。
胡大壮就问,“爹,王大哥邀我明日去官衙前抗议,您说我还去吗?”
“去什么?”胡有德瞪了儿子一眼,“没听宣政员说吗,外面传的那些消息不靠谱。”
“况且,咱们小老百姓什么时候跟官府干能讨得了好?咱也相信乾元皇帝。新旧钱的事,就老老实实听宣政员通知吧。”
“诶。”
胡大壮应了声,露出笑容。
其实他也不想去官衙前搞什么抗议。
先前会有这种想法,纯粹是因为担心家里的钱不能用了。
胡有德喝了口热水,道:“你明日下工后跟码头的工头说声,就说不干了。”
“不干了?”
胡大壮不解。
胡有德道:“你总在码头抗包不是个事儿,找媳妇都难。你七叔公的工队扩大了,要招学徒,你去试一试,争取学门儿砖瓦匠的手艺。”
胡大壮更不理解了,“当学徒哪有钱赚?再说,我都十九了。”
“爹能害你吗?”胡有德又瞪眼,“你七叔公的工队如今常年给官府干活儿,官府要求学徒也发薪酬,还不低。”
“又能学手艺,又有钱拿,这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事儿。若不是你爹我托关系,你七叔公都不一定要你!”
“真的?”胡大壮也瞪大了眼睛,却是满脸惊讶,“官府有那么好,还管七叔公工队的事?”
胡有德感叹道,“这大崋的官府比大明的确实强多了。”
···
德兴楼。
南京城里一座比较普通的酒楼。
只因开在江宁县衙百多步外,生意还不错。
这一日。
汪恩文、杨德筹、赵智老早就过来,坐到二楼的一个临街的包间里。
让店小二好酒好菜尽管上后,三人便准备看戏。
杨德筹看着街上息壤的人群,想象着过一会儿那些无知小民、泥腿子聚集在县衙门口抗议的情景,不禁先笑起来,脸上的痦子都变得更黑了点。
“汪兄,你说待会儿这江宁知县得知众多百姓抗议,会是什么神情?”
胖子赵智跟着笑道,“那还用想?肯定是又惊又怒。”
精瘦中年汪恩文也笑,口中却道:“先别高兴得太早——虽然事情咱们都安排好了,但今日能否发展成我们需要的场面,还不好说。”
“场面肯定不会小。”杨德筹道,“咱们花了那么多银子,请了那么些人散播消息,没理由不成功!”
汪恩文自得的笑了笑,却又谨慎地问了句,“你衙门里的朋友今日没传什么消息吧?”
“没有,他说县衙一切如常。”
“那便好。”
汪恩文放下心来。
恰好店小二上了酒和菜。
三人便一边吃喝,一边等待。
结果,等到他们快吃完,大街上仍如以往那样人来人往,一片祥和。
完全瞧不见百姓往县衙前聚集的样子!
杨德筹最先忍不住,问:“汪兄,这是怎么回事,你找的那些人不会干拿钱,不干事儿吧?”
“没干活?”汪恩文皱眉,明显对同伙的质疑不满,“昨日大街小巷都是朝廷将禁用前明铜钱的小道消息,你们又不是没听到。”
“那怎么衙门前一点动静没有?”
汪恩文也感觉奇怪,便道:()
“我叫人去打听一下,看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因为三人在此“看戏”,会说一些比较忌讳的话,仆从都让他们打发在包厢外面站岗了。
所以,汪恩文说着就要起身出去。
谁知他刚起来,包间们就被推开了。
好几个穿着干练锦衣的人闯了进来。
“你们是什么人?!”
三人又惊又怒,摆起了乡绅的架子,大声喝问。
为首一个高大汉子神情冰冷,到了三人一眼,反问:“汪恩文、杨德筹、赵智?”
汪恩文已经意识到不妙,靠近了窗户。
杨德筹狐疑不言。
赵智反应最迟钝,道:“老爷我就是赵智,怎么了?”
“你们的事发了,跟我们走一趟吧。”
高大汉子说完,亮出腰牌。
上面赫然刻着三个猩红大字——绣衣卫!
“朝廷发行新钱后,会允许大伙儿用旧钱兑换新钱。”
王大贵又忍不住发声了。
“吓,许和,你莫不是把大伙儿当傻子吧?朝廷要允许旧钱换新钱,那不是要吃大亏?”
“王大贵!”巷正喝斥,“一次两次,你真不讲会议纪律是吧?!”
王大贵撇嘴,却不再吭声了。
许和这才道:“前明旧钱多劣质,朝廷就算想为大伙儿好,也确实不可能一比一的换——因为朝廷也没那么多钱。”
“但是,却会给一个溢出少许的价格兑换。什么叫溢出少许的价格呢?”
“比如说,五个劣钱实际值两个新钱,那有关衙门可能会换给你三个新钱。”
“这样一来,虽然数目上大伙儿吃了亏,但实际却占了便宜。”
“毕竟,大伙儿若是用劣钱去买东西,人家也是要一千多文才算一贯的,对不对?”
不少百姓听得暗自点头。
他们这些小民,其实日常生活中还是用铜钱居多。
虽然前明铜钱信誉崩塌,但他们没得选择。
若用铜钱去买东西,都会看铜钱成色论价,麻烦得很。
并且在这种交易中,往往是弱势的一方吃亏。
寻常老百姓为了避免吃亏,甚至都不愿进那种大商铺的门。
即便不得不去,也会显得畏畏缩缩,小心警惕。
许和停了会儿,看多数百姓貌似理解了他的话,才继续讲。
“我跟大家说这些,就是告诉大家,不要轻信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散播的谣言。”
“朝廷此番发行新钱,只要大家配合,肯定不会太吃亏。”
“即便要禁用前朝旧钱,也是过相当一段时间,等大家讲旧钱都拿去兑换了,才开始施行。”
“所以,大家只需注意官府发布的相关告示,或者等着我来通知就是,那些不靠谱的小道消息,不要相信。”
许和再三嘱咐,之后又回答了百姓们的几个问题,这才前往下一条巷子。
胡家父子回到屋里。
胡大壮就问,“爹,王大哥邀我明日去官衙前抗议,您说我还去吗?”
“去什么?”胡有德瞪了儿子一眼,“没听宣政员说吗,外面传的那些消息不靠谱。”
“况且,咱们小老百姓什么时候跟官府干能讨得了好?咱也相信乾元皇帝。新旧钱的事,就老老实实听宣政员通知吧。”
“诶。”
胡大壮应了声,露出笑容。
其实他也不想去官衙前搞什么抗议。
先前会有这种想法,纯粹是因为担心家里的钱()
不能用了。
胡有德喝了口热水,道:“你明日下工后跟码头的工头说声,就说不干了。”
“不干了?”
胡大壮不解。
胡有德道:“你总在码头抗包不是个事儿,找媳妇都难。你七叔公的工队扩大了,要招学徒,你去试一试,争取学门儿砖瓦匠的手艺。”
胡大壮更不理解了,“当学徒哪有钱赚?再说,我都十九了。”
“爹能害你吗?”胡有德又瞪眼,“你七叔公的工队如今常年给官府干活儿,官府要求学徒也发薪酬,还不低。”
“又能学手艺,又有钱拿,这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事儿。若不是你爹我托关系,你七叔公都不一定要你!”
“真的?”胡大壮也瞪大了眼睛,却是满脸惊讶,“官府有那么好,还管七叔公工队的事?”
胡有德感叹道,“这大崋的官府比大明的确实强多了。”
···
德兴楼。
南京城里一座比较普通的酒楼。
只因开在江宁县衙百多步外,生意还不错。
这一日。
汪恩文、杨德筹、赵智老早就过来,坐到二楼的一个临街的包间里。
让店小二好酒好菜尽管上后,三人便准备看戏。
杨德筹看着街上息壤的人群,想象着过一会儿那些无知小民、泥腿子聚集在县衙门口抗议的情景,不禁先笑起来,脸上的痦子都变得更黑了点。
“汪兄,你说待会儿这江宁知县得知众多百姓抗议,会是什么神情?”
胖子赵智跟着笑道,“那还用想?肯定是又惊又怒。”
精瘦中年汪恩文也笑,口中却道:“先别高兴得太早——虽然事情咱们都安排好了,但今日能否发展成我们需要的场面,还不好说。”
“场面肯定不会小。”杨德筹道,“咱们花了那么多银子,请了那么些人散播消息,没理由不成功!”
汪恩文自得的笑了笑,却又谨慎地问了句,“你衙门里的朋友今日没传什么消息吧?”
“没有,他说县衙一切如常。”
“那便好。”
汪恩文放下心来。
恰好店小二上了酒和菜。
三人便一边吃喝,一边等待。
结果,等到他们快吃完,大街上仍如以往那样人来人往,一片祥和。
完全瞧不见百姓往县衙前聚集的样子!
杨德筹最先忍不住,问:“汪
兄,这是怎么回事,你找的那些人不会干拿钱,不干事儿吧?”
“没干活?”汪恩文皱眉,明显对同伙的质疑不满,“昨日大街小巷都是朝廷将禁用前明铜钱的小道消息,你们又不是没听到。”
“那怎么衙门前一点动静没有?”
汪恩文也感觉奇怪,便道:“我叫人去打听一下,看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因为三人在此“看戏”,会说一些比较忌讳的话,仆从都让他们打发在包厢外面站岗了。
所以,汪恩文说着就要起身出去。
谁知他刚起来,包间们就被推开了。
好几个穿着干练锦衣的人闯了进来。
“你们是什么人?!”
三人又惊又怒,摆起了乡绅的架子,大声喝问。
为首一个高大汉子神情冰冷,到了三人一眼,反问:“汪恩文、杨德筹、赵智?”
汪恩文已经意识到不妙,靠近了窗户。
杨德筹狐疑不言。
赵智反应最迟钝,道:“老爷我就是赵智,怎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