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郑家
梧桐里西北方向上,一大片的街区都属郑家所有,各种铺面繁多。
在街区后方,就是郑家的家院,占地也是十分开阔,由多个三四进的院子嵌套组成,这样的基业也并非一代而就,是历经数代逐步经营下来。
其中一片稍显低矮的院落里,布置有沙坑布袋石锁等等练武器械,有不少汉子正练着功夫,有的是郑家人,也有许多是郑家聘请的护院、武师。
在远处另一片比较安静的院子里。
郑宏坐在一张石桌后,手里提着一根烟袋,吞云吐雾的抽了一口,道:“新官上任,城卫司日行操练罢了,也值得大惊小怪,下去。”
在他面前是一个匆匆来报信的家丁,听到这话,连忙垂首应声,并下去了。
郑家在梧桐里盘踞多年,眼线自然也是遍布各处,就是城卫司里面,些许小事也许并不知道,但有什么大动作,基本上都能很快知悉,三班差役晨昏操练自然不算小动静。
不过郑宏对此不以为意。
城卫司的差役虽然人数不少,但再怎么操练,还能练出一批像都护军那样磨皮练肉的精锐兵丁?那是要银子的,而且还不是一点半点的数字。
寻常差役再怎么操练,也不过是家丁而已,其中真正有实力的并不多,也就七个差头以及寥寥一些亲信,算是能以一当十的好手。
他郑家聘请的护院武师中,那样的好手也不在少数。
说白了。
就算是正面和城卫司发生冲突,他郑家都不惧怕什么。
就在这时,一個打着赤膊的年轻汉子走进院子里,远远说道:“三叔,我听说您和新来的差司闹了点矛盾?这晨昏操练,倒像是示威来了。”
郑宏看着走进来的年轻人,吐了口烟雾道:“这新来的差司和徐奉是一个路子上的,迟早也是对头……你怎么过来了,功夫可练好了?”
郑勇裸露着大块的肌肉,在寒冬腊月丝毫不觉寒冷,一路走到郑宏面前,摇头道:“气血积累的够了,但就是过不去那一关。”
郑宏仰头望天,幽幽的道:“易筋这一步,终究是不比磨皮练肉的,你勿要心急,戒骄戒躁,郑家这一代只有你悟性天赋最好,所以拼上再多的资源,也要送你上去,只要你能踏入易筋的层次,郑家就有机会搬去内城,再上一个台阶了。”
磨皮练肉可以凭借资源生生堆砌上去,但易筋这一步却是一大桎梏,别说是郑家,就算是内城的余家等大家族,也不是随便就能拎的出来。
首先就是资源有限,易筋丸的份额内城家族都要彼此争抢。
其次。
得了易筋丸,也并非一定就能冲破关卡,踏入易筋境界,易筋丸本身只起到最重要的‘引导’作用,能将一身气血引导指向周身大筋,但能否真正化开,还要看武者本身。
一枚易筋丸,往往也就只能熬用三个月左右,之后就彻底变成药渣。
并且正常情况下,武者使用第一枚易筋丸的效果最好,若是用到第二枚,效率和破境的概率都会大大降低,而第三枚就是最后的机会。
外城绝大部分的人,往往都连一个机会也摸不到,即使对于郑家这样的势力来说,弄到一枚易筋丸,也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三叔放心,无论如何我也会尽力一拼的。”
郑勇说道。
他知道郑家也是依靠多年的积累,家底和人脉,才弄到一份易筋丸,是来之不易的机会,但人力有时而穷,当初他二十岁领悟刀势,二十一岁练肉圆满,一路修行下来顺风顺水,正是心高气傲的时候,易筋这一步的门槛却硬是将他拒之门外。
如今那枚易筋丸已经渐渐化作药渣,最多再熬制几次,可他始终不能越过瓶颈。
郑宏抬眼看了看郑勇,沉思良久之后,终于缓缓的道:“其实有件事,本不想这个时候告诉你,但伱这第一次易筋也没剩几天了,便告诉你罢……你所用的那枚易筋丸,是郑家很多年前留下来的,其实家里还有一枚新丸。”
听到郑宏的话。
郑勇顿时一怔,随即双眼发亮。
“还有一枚?”
他本以为自己就这一次机会,眼看着两个多月过去,机会渐渐流逝殆尽,心中已是有些泄气,但陡然听闻还有第二枚易筋丸,一时心神振奋。
“要是能有第二枚,我必定能够迈过那道门槛!”
郑勇看着郑宏振奋说道。
郑宏淡淡的道:“早前不告诉你,是想让你抱着一鼓作气的决心,现在告诉你,是让你重振旗鼓,虽说还有第二枚,但若你能在最后这几天迈入易筋层次,那是更好。”
说到这里。
郑宏在石台上敲了敲烟杆,道:“行了,速去练功,老子当年都没你这福分!”
“是,三叔。”
郑勇嘿嘿的转头去了。
郑宏看着郑勇的背影却是微微摇头。
第二枚易筋丸的确是有的,但他之前不说,却并不完全是为了让郑勇一鼓作气,主要还是易筋丸太过难得,他也是付出了很大代价才从内城那边拿到,而武者使用易筋丸往往第一枚效果最好,第二枚就要相差许多了。
因此纵然是内城大家族的子弟,都未必有机会能用掉两丸,毕竟第一枚都无法突破,第二枚突破的概率也并不多大。
郑宏先前便考虑过,若是郑勇用尽第一枚的药力,终究不能成事,那就将第二枚留存下来,给郑家其他的子弟使用。
但奈何郑家这一代,基本都是不成器的,天赋资质具备的仅有郑勇一个人。
再等下一代,又不知要多少年。
“再看吧。”
郑宏叹了口气。
要是郑勇能迈入易筋层次,那差别可太大了,纵然是在内城的大家族眼中,也是有份量的人物,更有机会将郑家搬迁去内城。
是以思虑在三,他还是决定将希望放在郑勇身上,毕竟往后也未必有更出色的苗子,一晃十几二十年的事,太过于久远,中途遭逢什么变故都未可知。
在街区后方,就是郑家的家院,占地也是十分开阔,由多个三四进的院子嵌套组成,这样的基业也并非一代而就,是历经数代逐步经营下来。
其中一片稍显低矮的院落里,布置有沙坑布袋石锁等等练武器械,有不少汉子正练着功夫,有的是郑家人,也有许多是郑家聘请的护院、武师。
在远处另一片比较安静的院子里。
郑宏坐在一张石桌后,手里提着一根烟袋,吞云吐雾的抽了一口,道:“新官上任,城卫司日行操练罢了,也值得大惊小怪,下去。”
在他面前是一个匆匆来报信的家丁,听到这话,连忙垂首应声,并下去了。
郑家在梧桐里盘踞多年,眼线自然也是遍布各处,就是城卫司里面,些许小事也许并不知道,但有什么大动作,基本上都能很快知悉,三班差役晨昏操练自然不算小动静。
不过郑宏对此不以为意。
城卫司的差役虽然人数不少,但再怎么操练,还能练出一批像都护军那样磨皮练肉的精锐兵丁?那是要银子的,而且还不是一点半点的数字。
寻常差役再怎么操练,也不过是家丁而已,其中真正有实力的并不多,也就七个差头以及寥寥一些亲信,算是能以一当十的好手。
他郑家聘请的护院武师中,那样的好手也不在少数。
说白了。
就算是正面和城卫司发生冲突,他郑家都不惧怕什么。
就在这时,一個打着赤膊的年轻汉子走进院子里,远远说道:“三叔,我听说您和新来的差司闹了点矛盾?这晨昏操练,倒像是示威来了。”
郑宏看着走进来的年轻人,吐了口烟雾道:“这新来的差司和徐奉是一个路子上的,迟早也是对头……你怎么过来了,功夫可练好了?”
郑勇裸露着大块的肌肉,在寒冬腊月丝毫不觉寒冷,一路走到郑宏面前,摇头道:“气血积累的够了,但就是过不去那一关。”
郑宏仰头望天,幽幽的道:“易筋这一步,终究是不比磨皮练肉的,你勿要心急,戒骄戒躁,郑家这一代只有你悟性天赋最好,所以拼上再多的资源,也要送你上去,只要你能踏入易筋的层次,郑家就有机会搬去内城,再上一个台阶了。”
磨皮练肉可以凭借资源生生堆砌上去,但易筋这一步却是一大桎梏,别说是郑家,就算是内城的余家等大家族,也不是随便就能拎的出来。
首先就是资源有限,易筋丸的份额内城家族都要彼此争抢。
其次。
得了易筋丸,也并非一定就能冲破关卡,踏入易筋境界,易筋丸本身只起到最重要的‘引导’作用,能将一身气血引导指向周身大筋,但能否真正化开,还要看武者本身。
一枚易筋丸,往往也就只能熬用三个月左右,之后就彻底变成药渣。
并且正常情况下,武者使用第一枚易筋丸的效果最好,若是用到第二枚,效率和破境的概率都会大大降低,而第三枚就是最后的机会。
外城绝大部分的人,往往都连一个机会也摸不到,即使对于郑家这样的势力来说,弄到一枚易筋丸,也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三叔放心,无论如何我也会尽力一拼的。”
郑勇说道。
他知道郑家也是依靠多年的积累,家底和人脉,才弄到一份易筋丸,是来之不易的机会,但人力有时而穷,当初他二十岁领悟刀势,二十一岁练肉圆满,一路修行下来顺风顺水,正是心高气傲的时候,易筋这一步的门槛却硬是将他拒之门外。
如今那枚易筋丸已经渐渐化作药渣,最多再熬制几次,可他始终不能越过瓶颈。
郑宏抬眼看了看郑勇,沉思良久之后,终于缓缓的道:“其实有件事,本不想这个时候告诉你,但伱这第一次易筋也没剩几天了,便告诉你罢……你所用的那枚易筋丸,是郑家很多年前留下来的,其实家里还有一枚新丸。”
听到郑宏的话。
郑勇顿时一怔,随即双眼发亮。
“还有一枚?”
他本以为自己就这一次机会,眼看着两个多月过去,机会渐渐流逝殆尽,心中已是有些泄气,但陡然听闻还有第二枚易筋丸,一时心神振奋。
“要是能有第二枚,我必定能够迈过那道门槛!”
郑勇看着郑宏振奋说道。
郑宏淡淡的道:“早前不告诉你,是想让你抱着一鼓作气的决心,现在告诉你,是让你重振旗鼓,虽说还有第二枚,但若你能在最后这几天迈入易筋层次,那是更好。”
说到这里。
郑宏在石台上敲了敲烟杆,道:“行了,速去练功,老子当年都没你这福分!”
“是,三叔。”
郑勇嘿嘿的转头去了。
郑宏看着郑勇的背影却是微微摇头。
第二枚易筋丸的确是有的,但他之前不说,却并不完全是为了让郑勇一鼓作气,主要还是易筋丸太过难得,他也是付出了很大代价才从内城那边拿到,而武者使用易筋丸往往第一枚效果最好,第二枚就要相差许多了。
因此纵然是内城大家族的子弟,都未必有机会能用掉两丸,毕竟第一枚都无法突破,第二枚突破的概率也并不多大。
郑宏先前便考虑过,若是郑勇用尽第一枚的药力,终究不能成事,那就将第二枚留存下来,给郑家其他的子弟使用。
但奈何郑家这一代,基本都是不成器的,天赋资质具备的仅有郑勇一个人。
再等下一代,又不知要多少年。
“再看吧。”
郑宏叹了口气。
要是郑勇能迈入易筋层次,那差别可太大了,纵然是在内城的大家族眼中,也是有份量的人物,更有机会将郑家搬迁去内城。
是以思虑在三,他还是决定将希望放在郑勇身上,毕竟往后也未必有更出色的苗子,一晃十几二十年的事,太过于久远,中途遭逢什么变故都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