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叁威这地方也有宋人愿意迁过来,李亮和郑有财还是比较意外,两人和当地驻军水师一聊,才知道,宋人迁过来有很多优惠,而且大部份都是驻军的家乡村民和亲戚什么的。

“啥?科举还能加二十分?”李亮这时正和当地驻军水师一副指挥在聊天。

听到举家迁居海叁威,科举能加二十分,李亮和郑有财也震惊了。

朝廷现在的科举是百分制,和以前完全不一样。

以前科举评分全靠阅卷官员的欣赏和认同,再相互比较,判甲等乙等分等级。

现在科举,除了少量类似写文章和论述的没有固定答案,大部份题目都有固定答案,评分标准比较统一。

加二十分是非常夸张了,可以让大部份人反败为胜。

而且据那张副指挥使说,全家在海叁威这种偏远地方的,子辈科举加二十分不说,一旦录取优先到江南,山东,中原等地为官,除非自己要求,尽量不会再往偏远地方派任。

李亮儿子也十二岁了,一直在学识字读书,没几年也得参与科举,但他是迁到海叁城,和这里不一样,条件比这里略好,他儿子科举只能加十分。

当下他骂骂咧咧:“早知我也干水师了,全家迁到海叁威来。”

张副指挥笑骂:“你特娘说的容易,你们海叁城原本是东夏国京师,咱们是一块石头,一根木头,一步步建起来的。”

“老子手上泡都起了几十个。”

李亮和郑有财顿时点头表示认同,两人开始也参与了长春城建造,干了大半年,知道比较辛苦。

而他们海叁威在岛的最南边,人力物力都比长春城要少,能有现在的规模,确实比他们困难。

加上海上生活也不如海叁城,愿意移民的,能加二十分也不容易。

当然,这其中还有很多规矩的,比如全家最少要住在海叁威十年以上,才能加分。

基本上就是为了你后代来的,你本人来了没啥用,当然,也有读书人愿意过来住上十年,也可能十年后翻身考中科举。

朝廷优惠很多,百姓们前二十年更是免农税,其他商税什么也少的可怜。

驻守水师饷银也比李亮他们高。

李亮这些海叁城也算大宋偏远地区,饷银现在超过普通中原甚至京师精锐。

而海叁威的则更高。

“你们几年轮换?”郑有财这时问道:“咱们海参城的步骑,五年才可以申请轮换。”

“一样,都是五年。”张副指挥道。

“五年后想去哪?”李亮又问。

像他们这些偏完地区的军将,都可以选。

年纪大的,愿意的可以退役,想继续干的也可以挑选地方,但不一定会一定被朝廷认可,比如大伙全部选京师江南,那人多了之后,肯定要按级别,贡献来排队的。

张副指挥想了想:“回老家,福建。”

“。。”李亮。

“这地方真七八冷,老子刚来时差点冷死。”张副指挥也骂骂咧咧。

好在宋军迁南方水师过来时,都是有适应过程的,先往山东迁,呆上一段时间,再往旅顺迁,再呆上一段时间,再往辽东或这边迁。

“你俩呢?”张副指挥也问他们。

李亮和郑有财对视一眼,异口声道:“回老家,蔡州。”

三人似乎代表了这个时代大部份的古人的意愿,大部份武官们更愿意回老家,大部份文官们更愿意进京城。

李亮和郑有财在当地住了两天,从长春城和附近来的宋军军将,军士越来越多。

大概待到四月初五,张副指挥使通知他们,山东水师的船来了,他们可以走了。

现场一片欢呼,好多军将军士等着回老家。

李亮他们这波一起回去的有大半是长春军的,但长春军有两個军,他很多人也不认识。

这波一起和他们上船的有一百二十多人,武官官职最大的就是李亮,文官就一个,是长春城附近一个主簿。

这家伙是移民当官的,朝廷征招第一批来长春城,优先当官,他报名早,吏部稍微考核了下背景家世,确定是宋人之后就成主簿了。

初五上午,他们一百多人分上两艘船,李亮他们坐的是两千料海船,一上去就微微一愣,就见船上到处都是火炮。

这是他们见过火炮最多的船。

之前来海叁城的路上,他们也坐过船,纯运输船,今天算是坐了次水师战船。

李亮和郑有财两人在船边摸着那重型火炮,一脸的羡慕,这可比他们步营的火炮大多了。

“兄弟,长春军的?”就在两人聊着天时,有个几个武官来到他们面前。

李亮两人抬头看去,先看对方衣甲左胸口。

那上面有标记。

“都头级”李亮暗自一爽,船上他官阶最大,赶紧挺了挺胸:“是啊兄弟,你哪个军的?”

对面几个武官围过来,自报家门。

说话的姓袁,对方自称会宁军,和他们一样,属于辽东都司。

会宁是阿骨打建都上京的地方,后世哈尔宾阿城区附近,袁都头驻地距离海叁城有九百多里,在海叁城西北方向,接近

后世哈尔宾所在。

双方坐一起后,立刻谈天说地,都有一肚子苦水要说。

会宁城是原金国上京改建,条件比海叁威城还差。

海叁威城好歹在宋人占据前是东夏国京城,上京在金国迁都之后就衰弱了,然后又被蒙古入侵,接着东夏,金国,蒙古三面都洗劫过。

在金国迁都变成会宁府后,当地人口一降再降,也大规模迁移。

在宋军占据时,会宁府全部加起来都没一千户人,当地在后世更称冰城,条件比海叁城还恶劣。

宋军在当地驻会宁军一军三千人及家属,待遇和海叁城一样,比海叁威略差。

袁都头他们探亲回家时,原本有两条件,一是往南去旅顺,然后坐船去山东,一是往东南到海叁威,然后再坐船回山东或浙江。

前条路陆路有一千七百多里,全靠骑马或步行,后面是一千里左右,但后面的路水路比较长。

两条路假期也不一样,前者两个月,后者达三个月。

袁都头他们都选择后面的路,宁愿多乘会船,也不愿意多骑马。

而且正好有三个月长假,路上多休息休息也可以。

“这船到山东要多久?”李亮顿时问。

袁都头也不知道,他们随即问船上的水师一个都头。

那都头叫道,他们不去山东,是去海州,得看风向,现在这季节,估计得十五天左右(后世也就三四天),而且中间会在高丽或济州岛停一天补给休息。

至于是在高丽还是济州岛,主要是看这些探亲回家的宋军意见。

因为到济州岛补给时间比较长,有人可能长时间在船上受不了,那就会在高丽补给。

李亮他们立刻叫道:“来都是乘船来的,早习惯了,到济州岛补。”

袁都头立刻道:“别,高丽补。”说罢向他们眨眨眼。

李亮他们不明白什么意思,但后来还是决定在高丽补。

船只在接近济州岛时,他们却到附近高丽境内补给,然后袁都头带他们上岸,去了高丽的红楼。

这边是宋军水师经常经过的地方,高丽人在当地发展起来,形成一个良港,还有红楼专门招待宋军,因为经过的宋军都挺有钱的,高丽人当然要赚宋人的钱。

李亮妻子一直随军,郑有财他们可不是,所以宋军经过这里,都想在高丽补给。

四月下旬,两人随船到海州,整个过程十六天,比后世慢多了,但在这个时代算是超快,没有三角帆的船根本比不上,哪怕是明朝郑和的船队也不如他们。

到海州后船上宋军各分东西,还有去福建浙江的还得坐船。

李亮和郑有财有福和马两种选择。

乘船也分两种,一种是朝廷安排的船只,这种比较快,基本是朝廷水驿道专用。

第二种是民船,那就走的比较慢,后者需要自己付钱,但可以游山玩水。

两人一合计,郑有财感觉假期还挺长的,一共有三个月,骑马哪有船舒服,不如继续乘船,而且可以在江南两淮游玩一下。

他们在军中出去都是骑马,天天骑马也没意思,这下回家当然选择坐船。

而且两人带着大包裹,肯定坐船方便。

于是两人一路乘民船,游山玩水似的,从海州到蔡州走了十天。

五月初两人回到蔡州,各回各家。

近两年没回家,蔡州城也大变样,城墙上遍布火炮,城中似乎也比原来繁华了许多,到处都是人来人往。

郑有财归心似箭,在城中租了辆马车,带着大包裹就往家里赶。

他回家之前,郑有财的堂弟郑有斌刚从县衙回家。

宋军占据蔡州后,大量更换了当地衙役,并优先从宋军的家属中挑选。

堂弟郑有斌因此被选为当地衙役。

郑有斌归属礼房,顶头上司是礼曹主事。

他只是衙役,并不是吏和官,每月拿一贯钱,做重要的事另有补贴。

工资在大宋这会确实不高,连当兵的都不如,但大小是个衙役,出外有面子,而且在衙门里办事,上下打好交道对自己也好。

郑有斌也是干的一头劲,加上朝廷这几年经常有新政下来,每次做大事,都有补贴,他收入也可以。

但这几天他有点不开心啊,因为上面有任务下来了。

蔡州知州临近考核有些困难,有些数据不怎么好看,锦衣卫已经上门提醒过,知州大人很是焦虑。

前面说过,赵与芮在大宋各地开办了学校,先从路级(即如省会府城)一样开始。

今年刚刚推广到其他州府。

蔡州城圈了五百多亩地,办了个学堂,还召集了三十多位老师,其中朝廷下派了两位专门教新课程的。

朝廷也拨款每年五万贯,用来支付学堂部份开支。

做为蔡州当地,除了自己州财政要补贴一部份外,还得招些学生。

朝廷给蔡州三百人名额,结果这都两个月要开学了,他们才招了一百多人。

蔡州城刚刚被宋人收回来也没几年,大部份百姓都是从金国人转身一变为宋人。

而原先的地主阶级和金朝官员被赵与芮几乎横扫,

查没了他们所有的粮田家财,一部份充为国库,一部份分给军将,一部份租给百姓。

这地主阶级大部份都能出读书人,会识字,现在城中都是普通老百姓居多,谁有兴趣读书习字啊。

关键这些普通老百姓大部份以前没田,现在朝廷租了田给他们,家家户户缺劳力呢。

知州压力大,礼曹主事压力当然也大。

这礼曹主事压力大,郑有斌压力也来了。

上官简单粗暴,直接分给他十个名额,两个月内,要找十个学生进学堂。

除了这学生名额外,朝廷还打算在蔡州招一百个学徒工匠,五十个学徒郎中,后两者还好,比较好招,前面的三百个学生是真难招。

郑有斌刚从衙门出来,一路苦着脸,这上学是要交钱的,又会少劳力,普通百姓那肯愿意。

没办法,和后世保险一样,先从家里来,然后是亲戚吧。

郑有斌一路想着心事回到家里。

郑有斌先去了堂嫂家(郑有财家)。

两家就在隔壁,刚进堂嫂家,就见院子里几个孩子正玩在一起。

郑有财九岁的儿子,郑有斌八岁的儿子都在,还有几个邻居,亲戚的儿女,小的五六岁,最大的一个十岁了。

“嫂子,嫂子?”郑有斌一进去就叫了起来。

堂嫂刘氏很快从里屋出来,和他亲切打了个招呼。

郑有财不在家,家中的田地都是几个堂弟邻居帮忙。

刘氏对郑有斌也很感谢。

但今天郑有斌直接和她说:“让娃儿上学吧,要识字了,将来可以当官。”

刘氏顿时摇头道:“家里的事也不少,娃儿再大点还能帮忙,你看他爹常年不在家,我才不让娃儿再去这么远。”

刘氏自从丈夫降了宋军,家中每月收到饷银,还分了田,田都种不过来,除了亲戚朋友,还得花钱花粮请人帮忙。

这日子和以前是没法比的,她觉现在挺好的,再说儿子也不小了,现在学识字,怕是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