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弊端
当阳光洒落在皇宫之中,朝臣们还以为这只是一场正常的朝会,并不知道刘恒准备给所有人一个惊喜。
洛景自然是要上朝的。
刘恒来到殿中之后,朝会开始走流程,等到正式流程走完之后,刘恒就问道:“众卿可有本奏?”
大朝会上的这种上奏,基本上都是走流程,一般不会真的有什么事放到这里来讨论,一般都是用来试探的场合。
但是今天特殊,贾谊安排好的一名掌管钱粮的小官从后面起身走到殿中道:“陛下,臣有本奏。”
这一幕让群臣纷纷侧目,这里很多人甚至不认识这个人,不知道这样的小人物能有什么事上秉皇帝,聪明人已经开始盘算,这是谁推出来的棋子了。
刘恒笑着问道:“卿有何事?”
“陛下,臣谏言。
昔年因为天下需要大量的钱币,又因为假币泛滥,朝廷不能制止,所以高皇后允许私人铸造钱币,但是经过这些年无数的铜钱流在国中,臣以为此法之弊害已经胜过益处。
铸币之权事关朝廷根本安危,应当及早收归朝廷,禁止民间私自铸币,转而交由朝廷统一铸造。”
此话一出,很多人都将目光直接望向了上首的刘恒。
这不会是皇帝直接找的人吧?
实际上天下有识之士早就看出,朝廷迟早是要收回铸币之权的,不说那些对朝廷的好处,仅仅是出于人性比较贪婪的角度来看,铸币这么大的利润,怎么可能一直放任王侯豪强们去赚取呢?
虽然主流舆论是义在利上,但这世上难道真的有不爱钱的人吗?
即便是皇帝想要做什么事,那也都是需要钱的,皇帝拥有着天下最大的权力,无论如何想,都不可能放弃铸币这座不断产出的金山。
刚刚还比较安静的朝堂之上,立刻就是一片哗然,甚至直接就有朝臣出列怒斥道:“真是一片胡言!
允许私人铸币,这是高皇后和洛文王的创举。
数十年来,在这项政策之下,天下愈发的欣欣向荣起来,而且本朝的钱币质量是历代最高的,现在民间连一丁点是使用前朝旧币的都没有。
这难道还不能证明洛文王的先见之明吗?
难道你这是在质疑高皇后和洛文王吗?
真是好大的狗胆!
吾看你就是个想要霍乱朝纲的奸臣,说这些奸邪之语,想要蛊惑陛下,实在是万死难辞其咎。
陛下,请杀此贼,以正视听。”
竟然直接把高皇后和洛文王搬了出来,而且说的让不少人都认同,尤其是洛新的地位和影响力,对这些人来说实在是太高了。
这人很多人都认识,不仅仅是朝臣,还是儒家一脉的首脑人物之一,是当世的大儒,现在怒发冲冠的模样,让人毫不怀疑,如果他手边有一把利剑的话,恐怕会直接提着剑把刚刚啊说话的朝臣捅个透心凉。
让他知道一下儒家的武力充沛,让他知道一下为什么当初为什么儒墨并为两大显学,因为其他人打不过墨家,儒家可以!
其他人当然不会让着他,同样出列大声道:“朝堂之上畅所欲言,这同样是高皇后和洛文王所定下的规矩,你这样喊打喊杀,是想要做什么?
吾看就是伱自己铸造钱币获得了大利,所以才阻挠朝廷收回铸币之权。”
这番更是直接人身攻击,朝堂之上顿时就乱做一团,这些人纷纷指着鼻子骂起来,甚至离得近的人直接就动起手来。
洛景远远的看着,脸上满是笑意,真是生动有活力的朝堂啊。
刘恒在上首坐着,脸色有些无奈,这个风气从高皇帝时代就开始了,望了洛景一眼,见到这小子竟然还笑,说道:“阿景,让他们安静一点。”
洛景笑着手中执着铜锤,然后重重的敲响,如此沉重的声音响彻在大殿之中,群臣这才气喘吁吁的停下了友好的交流。
刘恒轻轻揉了揉头,他就猜到了一定会有争论,毕竟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艰难。
但是朝堂之上引起的争论还是出乎了刘恒的预料,而且这完全是一场大乱战,那些从中得利的人自然不用多说,刘恒不会在乎他们的意见。
但问题是那些和铸币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之中也有不少反对。
刘恒眼见这种情况,便暂时停下了朝会。
“诸位卿家的意见,朕意见知晓,既然如此,那就挑时间使诸位卿家一同商议一下,看看到底哪方更有道理。”
刘恒准备好好探讨一下,毕竟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振振有词的场面实在是不多见。
他虽然心中已经确定一定要收归朝廷,但是听一听反对派的意见,或许能够为后续的事情做出一些补充,毕竟政策的制定从来就没有尽善尽美这个说法。
长乐宫中,刘恒望着眼前如同雪花一般呈递上来的奏折,颇有些感慨的说道:“阿景,你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反对呢?”
洛景翻看着那些奏折,沉吟道:“这些人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但这世上本就没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关键是要看需要什么,当年朝廷需要下放铸币权,现在则需要收回铸币权,没什么可值得讨论的。”
刘恒轻声笑道:“话虽如此,但姑父昔年教导朕,一定要多听臣子的劝谏,广开言路,善于纳谏,只要听了,不论有没有按照谏言去做,臣子都会尽心尽力,所以朕要听一听他们能说出什么话来。”
铸币权收归朝廷这件事引发了极大的争论,这场争论的风暴甚至直接席卷了所有的学派。
黄老道家反对收回铸币权,儒家之中有反对的,有支持的,毕竟儒家学派实在是太多了,反而法家基本上都同意收回铸币权。
这里就要首先说明一点,虽然经历了洛陵践法,但法家并没有被消灭。
因为洛陵践法没有将法家一棒子打死,而是批判了其中的某些思想。
法家好利,求的是荣华富贵,面对强权跪的很快,不仅仅面对君主这样,面对洛氏同样如此。
他们将那些驭民术从思想典籍去除之后,中和了一些不太偏激的思想,改造了自己的学说,然后接受洛氏的监管。
所以如今出仕的法家学子还是不少的,洛新担任摄政之时,虽然亲近儒家和黄老学派,但对法家学子,只要德才兼备,他同样愿意使用。
不过法家学子之中有才能的不少,但有德行的却不多,法家那种认为仁义德行完全没用的教育思想还是有些太过偏激了。
这些年还在继续改学说,学习儒家的做法,大量从儒家,黄老家之中吸收那些好听又好看的文字来掩饰自己。
刘恒的速度很快,长乐宫的一座偏殿之中很快就坐满了各方大佬,那些有利益关系的大部分都没有来到这里,因为刘恒是想要听到一些收回铸币权的弊端,从而修补自己的政策。
开头就直接是黄老派的一位博士直接说道:“朝廷收回铸造钱币的权力,是残民、虐民之举,天下百姓的苦难就要从此而开始了,臣望陛下深思。”
刘恒没说话,洛景问道:“还请博士详解。”
博士便道:“昔年暴秦之时,始皇帝统一列国钱币,由朝廷统一发放,但是很快民间就开始造假。
到了大汉同样如此。
难道您以为只有诸侯王以及豪强会造假吗?
造假之风是从上到下,几乎所有人都参与在其中,因为成本实在是过于低廉,手段实在是过于多。
以臣的了解,最低级的手段就是在铜钱的边缘磨下铜粉,那么大的钱币磨一些根本就不会有明显的变化,这些铜粉日积月累,然后就可以铸造成新的钱,从中得利。
更有甚者,直接将铜钱融开,向其中掺杂其他的金属,做成那种不值钱的小钱,里面甚至快要没有铜了,民间称之为‘叶钱’,意为像叶子一样轻的钱。
这样的手段不尽其数,墨家想必知道的最为清楚,毕竟很多铸造钱币的工坊都是他们建造的。
这样的情况直到朝廷下放铸币权,天下豪强竞相提升钱币的质量才算是结束,臣可以直接确定的说,高皇后到洛文王执政的这数十年,是从有铜钱以来,钱币质量最高的数十年。
一旦您开始收回铸币权,那么就一定会强行要求民间接受这种钱,毕竟这天下没有朝廷铸钱,百姓却不收的道理,那是蔑视朝廷的威严。
臣实在是不愿意见到如今来之不易的场面,毁于一旦,所以才谏言您,万万不可收回铸币。”
这一番话让刘恒微微皱起了眉头,因为在某一个方面来说的确是很有道理,当初洛新也是因为有这方面的原因才放开对钱币的管控。
洛景听着这一番话却有些同意,但也有不同意见,不过这种场合,他自然不会亲自下场,自然有无数人为他冲锋陷阵。
果然很快就有人发声反对,而且是从完全不同的方面。
————
在汉文帝时期,针对铸币权的归属问题,朝堂之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汉文帝特意召开了一次会议,史称“铸币之议”,这场会议双方的言论被完整的记录下来,得以通过史籍流传后世,笔者将会详细将史料翻译解读,力争使每一个读者都能够理解这场争论的双方。——《汉王朝兴衰史》
(本章完)
洛景自然是要上朝的。
刘恒来到殿中之后,朝会开始走流程,等到正式流程走完之后,刘恒就问道:“众卿可有本奏?”
大朝会上的这种上奏,基本上都是走流程,一般不会真的有什么事放到这里来讨论,一般都是用来试探的场合。
但是今天特殊,贾谊安排好的一名掌管钱粮的小官从后面起身走到殿中道:“陛下,臣有本奏。”
这一幕让群臣纷纷侧目,这里很多人甚至不认识这个人,不知道这样的小人物能有什么事上秉皇帝,聪明人已经开始盘算,这是谁推出来的棋子了。
刘恒笑着问道:“卿有何事?”
“陛下,臣谏言。
昔年因为天下需要大量的钱币,又因为假币泛滥,朝廷不能制止,所以高皇后允许私人铸造钱币,但是经过这些年无数的铜钱流在国中,臣以为此法之弊害已经胜过益处。
铸币之权事关朝廷根本安危,应当及早收归朝廷,禁止民间私自铸币,转而交由朝廷统一铸造。”
此话一出,很多人都将目光直接望向了上首的刘恒。
这不会是皇帝直接找的人吧?
实际上天下有识之士早就看出,朝廷迟早是要收回铸币之权的,不说那些对朝廷的好处,仅仅是出于人性比较贪婪的角度来看,铸币这么大的利润,怎么可能一直放任王侯豪强们去赚取呢?
虽然主流舆论是义在利上,但这世上难道真的有不爱钱的人吗?
即便是皇帝想要做什么事,那也都是需要钱的,皇帝拥有着天下最大的权力,无论如何想,都不可能放弃铸币这座不断产出的金山。
刚刚还比较安静的朝堂之上,立刻就是一片哗然,甚至直接就有朝臣出列怒斥道:“真是一片胡言!
允许私人铸币,这是高皇后和洛文王的创举。
数十年来,在这项政策之下,天下愈发的欣欣向荣起来,而且本朝的钱币质量是历代最高的,现在民间连一丁点是使用前朝旧币的都没有。
这难道还不能证明洛文王的先见之明吗?
难道你这是在质疑高皇后和洛文王吗?
真是好大的狗胆!
吾看你就是个想要霍乱朝纲的奸臣,说这些奸邪之语,想要蛊惑陛下,实在是万死难辞其咎。
陛下,请杀此贼,以正视听。”
竟然直接把高皇后和洛文王搬了出来,而且说的让不少人都认同,尤其是洛新的地位和影响力,对这些人来说实在是太高了。
这人很多人都认识,不仅仅是朝臣,还是儒家一脉的首脑人物之一,是当世的大儒,现在怒发冲冠的模样,让人毫不怀疑,如果他手边有一把利剑的话,恐怕会直接提着剑把刚刚啊说话的朝臣捅个透心凉。
让他知道一下儒家的武力充沛,让他知道一下为什么当初为什么儒墨并为两大显学,因为其他人打不过墨家,儒家可以!
其他人当然不会让着他,同样出列大声道:“朝堂之上畅所欲言,这同样是高皇后和洛文王所定下的规矩,你这样喊打喊杀,是想要做什么?
吾看就是伱自己铸造钱币获得了大利,所以才阻挠朝廷收回铸币之权。”
这番更是直接人身攻击,朝堂之上顿时就乱做一团,这些人纷纷指着鼻子骂起来,甚至离得近的人直接就动起手来。
洛景远远的看着,脸上满是笑意,真是生动有活力的朝堂啊。
刘恒在上首坐着,脸色有些无奈,这个风气从高皇帝时代就开始了,望了洛景一眼,见到这小子竟然还笑,说道:“阿景,让他们安静一点。”
洛景笑着手中执着铜锤,然后重重的敲响,如此沉重的声音响彻在大殿之中,群臣这才气喘吁吁的停下了友好的交流。
刘恒轻轻揉了揉头,他就猜到了一定会有争论,毕竟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艰难。
但是朝堂之上引起的争论还是出乎了刘恒的预料,而且这完全是一场大乱战,那些从中得利的人自然不用多说,刘恒不会在乎他们的意见。
但问题是那些和铸币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之中也有不少反对。
刘恒眼见这种情况,便暂时停下了朝会。
“诸位卿家的意见,朕意见知晓,既然如此,那就挑时间使诸位卿家一同商议一下,看看到底哪方更有道理。”
刘恒准备好好探讨一下,毕竟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振振有词的场面实在是不多见。
他虽然心中已经确定一定要收归朝廷,但是听一听反对派的意见,或许能够为后续的事情做出一些补充,毕竟政策的制定从来就没有尽善尽美这个说法。
长乐宫中,刘恒望着眼前如同雪花一般呈递上来的奏折,颇有些感慨的说道:“阿景,你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反对呢?”
洛景翻看着那些奏折,沉吟道:“这些人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但这世上本就没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关键是要看需要什么,当年朝廷需要下放铸币权,现在则需要收回铸币权,没什么可值得讨论的。”
刘恒轻声笑道:“话虽如此,但姑父昔年教导朕,一定要多听臣子的劝谏,广开言路,善于纳谏,只要听了,不论有没有按照谏言去做,臣子都会尽心尽力,所以朕要听一听他们能说出什么话来。”
铸币权收归朝廷这件事引发了极大的争论,这场争论的风暴甚至直接席卷了所有的学派。
黄老道家反对收回铸币权,儒家之中有反对的,有支持的,毕竟儒家学派实在是太多了,反而法家基本上都同意收回铸币权。
这里就要首先说明一点,虽然经历了洛陵践法,但法家并没有被消灭。
因为洛陵践法没有将法家一棒子打死,而是批判了其中的某些思想。
法家好利,求的是荣华富贵,面对强权跪的很快,不仅仅面对君主这样,面对洛氏同样如此。
他们将那些驭民术从思想典籍去除之后,中和了一些不太偏激的思想,改造了自己的学说,然后接受洛氏的监管。
所以如今出仕的法家学子还是不少的,洛新担任摄政之时,虽然亲近儒家和黄老学派,但对法家学子,只要德才兼备,他同样愿意使用。
不过法家学子之中有才能的不少,但有德行的却不多,法家那种认为仁义德行完全没用的教育思想还是有些太过偏激了。
这些年还在继续改学说,学习儒家的做法,大量从儒家,黄老家之中吸收那些好听又好看的文字来掩饰自己。
刘恒的速度很快,长乐宫的一座偏殿之中很快就坐满了各方大佬,那些有利益关系的大部分都没有来到这里,因为刘恒是想要听到一些收回铸币权的弊端,从而修补自己的政策。
开头就直接是黄老派的一位博士直接说道:“朝廷收回铸造钱币的权力,是残民、虐民之举,天下百姓的苦难就要从此而开始了,臣望陛下深思。”
刘恒没说话,洛景问道:“还请博士详解。”
博士便道:“昔年暴秦之时,始皇帝统一列国钱币,由朝廷统一发放,但是很快民间就开始造假。
到了大汉同样如此。
难道您以为只有诸侯王以及豪强会造假吗?
造假之风是从上到下,几乎所有人都参与在其中,因为成本实在是过于低廉,手段实在是过于多。
以臣的了解,最低级的手段就是在铜钱的边缘磨下铜粉,那么大的钱币磨一些根本就不会有明显的变化,这些铜粉日积月累,然后就可以铸造成新的钱,从中得利。
更有甚者,直接将铜钱融开,向其中掺杂其他的金属,做成那种不值钱的小钱,里面甚至快要没有铜了,民间称之为‘叶钱’,意为像叶子一样轻的钱。
这样的手段不尽其数,墨家想必知道的最为清楚,毕竟很多铸造钱币的工坊都是他们建造的。
这样的情况直到朝廷下放铸币权,天下豪强竞相提升钱币的质量才算是结束,臣可以直接确定的说,高皇后到洛文王执政的这数十年,是从有铜钱以来,钱币质量最高的数十年。
一旦您开始收回铸币权,那么就一定会强行要求民间接受这种钱,毕竟这天下没有朝廷铸钱,百姓却不收的道理,那是蔑视朝廷的威严。
臣实在是不愿意见到如今来之不易的场面,毁于一旦,所以才谏言您,万万不可收回铸币。”
这一番话让刘恒微微皱起了眉头,因为在某一个方面来说的确是很有道理,当初洛新也是因为有这方面的原因才放开对钱币的管控。
洛景听着这一番话却有些同意,但也有不同意见,不过这种场合,他自然不会亲自下场,自然有无数人为他冲锋陷阵。
果然很快就有人发声反对,而且是从完全不同的方面。
————
在汉文帝时期,针对铸币权的归属问题,朝堂之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汉文帝特意召开了一次会议,史称“铸币之议”,这场会议双方的言论被完整的记录下来,得以通过史籍流传后世,笔者将会详细将史料翻译解读,力争使每一个读者都能够理解这场争论的双方。——《汉王朝兴衰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