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胡惟庸,还有朱亮祖,真觉得咱不敢动他们不成!”

    待到侍卫退出殿外,朱元璋这才缓缓展开手中的密函。

    然而,仅是匆匆一阅,老朱的面色立时阴沉铁青,更是怒不可遏地将密函掷于地上。

    而这也难怪老朱暴怒,毕竟这侍卫送来的这封密函,便是胡惟庸府上的锦衣卫呈上。

    特别是这其中所写,也就是胡惟庸与朱亮祖的交谈,完全是一字不漏。

    那这件事就显得有些细思极恐了,毕竟以胡为庸的聪明,自然明白他的府上必然有朱元璋的眼睛。

    那胡惟庸与朱亮祖的交谈,必然也是极其隐秘,可纵然是这般,朱元璋的人依旧可以写下这封密函。

    这便足以证明,老朱的人在胡惟庸的府上,也是绝对的心腹。

    不过这也难怪,这群人从始至终都斗不过老朱,毕竟你连自家心腹都没弄明白,又怎么可能斗得过老朱?

    “的确是有够放肆!”

    朱标也是看完密函以后,面色阴郁道。

    甚至隐隐间,朱标也是对胡惟庸生起了一抹忌惮之意。

    毕竟胡惟庸的心思太过于缜密,已经完全没有作为臣子的觉悟,而这样的作为,搁在哪个皇帝眼里,都是忍不了的大忌。

    咳咳......

    洪武副皇帝,那也是皇帝嘛。

    “可您现在还不能动他。”

    朱棡却是直言不讳,轻轻摇头。

    “为何?”

    朱元璋与朱标皆是一愣,不明白朱棡的意思。

    毕竟胡惟庸都已经这般肆意妄为了,为什么还不能动他?

    “因为胡惟庸还有价值,而且他的价值还没有榨干之前,儿子不想动他。”

    “第一,江南吕家刚刚灭门,那此时若对胡惟庸采取行动,乃至废除丞相制度,恐将引起朝臣惶恐,致使朝臣与您离心离德。”

    “第二,儿子之所以调用朱暹,就是想引出朱亮祖身后的胡惟庸,从而借其手压制江南士族,使之相互打压,两败俱伤,我们便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朱棡沉吟少顷,嘴角方才勾起一抹深意的笑容道。

    “可胡惟庸真会如你的意?而且以他的聪明,不难看出来吧?”朱标却是皱眉道。

    毕竟胡惟庸的城府,简直深不见底,所以应该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局,一个让他胡惟庸与江南士族彻底走向对立的局。

    “当然能看得出来,可他又能如何?”

    “别忘了,他能坐上右丞相,还不是因为我们的好伯伯,韩国公李善长。”

    “而如果没有韩国公为胡惟庸撑腰,胡惟庸在朝中就是无根之萍,那究竟孰轻孰重,我想胡惟庸拎得清楚吧?”

    朱棡淡淡一笑,对朱标的忧虑不以为意,身子又是慵懒地倚在椅背上。

    “我明白了,纵然是胡惟庸不想彻底得罪江南士族,但韩国公也不会如了他的意,毕竟别人看不明白,韩国公又岂会看不明白?”

    “而且这并不是在针对常姐姐,而是在针对整座淮西,毕竟一旦让江南士族得势,那对于淮西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朱棡的话语落下,如同拨云见日,让朱标心中的疑惑,豁然开朗。

    常清韵在东宫最大的底气,并不是因为她是朱标的青梅竹马,而是因为她是鄂国公常遇春之女,身后更是随老朱打天下的淮西勋贵。

    而就是因为这一层身份,其中牵扯甚多,所以哪怕胡惟庸不想,胡惟庸身后的李善长,也不可能随了胡惟庸的意。

    那胡惟庸的确可以成为一柄好刀,从而彻底打压江南士族的气焰。

    “可是以你这个小子的性格,真的就只是为了让胡惟庸与江南士族两败俱伤?”

    不过朱元璋却是眼眸微眯,语气中带着三分探究道。

    毕竟江南士族当前形势,已经是岌岌可危,所以即使是不用胡惟庸,江南士族也是不足为惧。

    然而,朱棡还是偏偏选中了胡惟庸,那这其中,绝对还有更深的意思。

    “老头子,还得是您。”

    朱棡闻言,立刻竖起拇指道。

    “别拍马屁,你究竟想干什么?”

    朱元璋却不买账,翻了个白眼,仍是追问道。

    “我想问问您。你让大哥纳吕氏为侧妃,是为了什么?”

    可面对老朱的询问,朱棡却是直接反问道。

    “当然是用来稳定江南士族。”

    朱元璋不假思索,坦然答道。

    “那稳定了么?”

    朱棡又是意味深长的看向朱元璋道。

    “现在看来,并没有。”

    朱元璋沉吟片刻,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道。

    起初,让朱标纳吕氏为太子侧妃,就是为了稳定江南氏族,顺便平衡朝中势力。

    而且要是真的让吕家害死常清韵,吕氏被扶正为太子妃,那未来的朝廷局势,便是会瞬间倒向江南士族。

    这老朱想想都觉得一阵后怕,毕竟自家的这些老兄弟,皆是出自于淮西。

    可你想想,若是未来的皇帝与淮西没有半点关系,那老朱的这一班子的老兄弟,岂能服气?

    所以为了自家的后世子孙,老朱哪怕是不想做汉高祖,恐怕也得做一回了。

    可一个出自于江南士族的皇孙,那未来的大明朝堂上,岂不是江南士族一家独大?

    那这天下,日后究竟是老朱家说了算,还是江南士族说了算?

    那就不能将江南士族斩尽杀绝?

    这老朱压根都不用想,完全杀不绝。

    毕竟淮西勋贵以武将居多,而现在的大明乃是坐天下,并不是打天下了,所以还是要依靠这些文臣。

    除非老朱想要自毁长城,方才能将江南士族斩尽杀绝,但这般做的后果,就会使大明彻底失去江南的民心。

    而且这天下的读书人,如何杀的绝?

    特别是江南士族,他们的门生故吏,遍布于江南、朝堂。

    所以哪怕真让吕家得逞,老朱也还是不能对江南士族动手。

    思索之间,老朱又是叹了口气。

    但老朱纯属是多虑了,毕竟,待到后来的“空印案”爆发,盛怒之下的老朱一道圣旨颁下,数万名官员因此受到株连,丢了性命。

    也是自那以后,大明朝的文官们从心底里对朱元璋产生了畏惧,每日上朝无不战战兢兢,生怕稍有差池,便会步那些倒霉同僚的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