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三个人聊天的功夫,随着运输机一起带来的设备也已经被全部卸载并装车。

    而飞机却并未过多停留,在滑行道上调转了方向之后,很快重新回到跑道上准备起飞返航。

    陵水机场并不具备保障伊尔76的能力,甚至连补充燃料都做不到。

    好在改进型的航程够长,剩余燃油也足够飞回位于鄂省的夷陵基地。

    这也是做长距离转场飞行训练的意义所在。

    如果只是在自家基地周围转悠,哪怕飞行时间足够长,也很难有这种面对陌生空域和陌生地勤人员的紧张感。

    很多问题都是平时表现不出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出现。

    至于电科14所的技术人员们,自然是分别上车,前往安排好的住处,并准备在稍后对吊舱进行挂机之前的最后调试和检查。

    “对了,两位同志。”

    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唐一平稍稍回过头:

    “要不我下午就把团里能飞歼8C的飞行员集中起来,你们确定一下人选?”

    “如果有可能的话,也可以多飞上几个架次,让更多同志熟悉一下挂载设备之后的飞行特质。”

    显然,上次已经尝到甜头的他这是要提早做准备。

    万一再有一个跟筑堤行动类似的机会落在面前呢?

    不过后面的徐洋直接摆了摆手表示不需要:

    “这方面的事情,还是唐司令更在行,我们相信专业人员的判断,而且歼8C也是新机型,机况应该差不多,您来做决定就好。”

    对于她来说,挑飞行员的意义其实不大。

    因为实在是不存在什么高难度操作。

    而且她一个连飞机驾驶舱都没进过的人,也无从判断人家业务水平的高低。

    至于熟悉飞行特质……

    实际上,这套设备在短时间内根本没有量产的可能。

    只有一台固定使用的陆基干扰器和一部移动式干扰吊舱可供使用而已。

    如果不是常浩南坚持要求完成后续的机动干扰测试,她甚至都未必会专门跑这一趟。

    不对,应该说是肯定不会。

    坐在猎豹越野车的后座上,徐洋半倚在车窗边上,有些苦恼地长长呼出一口气。

    她一個本来只是蹲在实验室搞理论研究的懒人,怎么就在不知不觉间,成了满华夏出差跑外场测试的现场工程师了呢?

    简直离谱。

    “我来决定的话……那咱们这次测试,大致的流程是什么样的,能否透露一下?”

    唐一平倒也不矫情,直接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笔记本。

    徐洋稍微回忆了一下出发之前跟电科集团以及海军装备部门领导确定下来的细节:

    “水面舰艇部队会配合我们,从一艘护卫舰上发射6枚经过改装之后的鹰击8A靶弹,用来模拟舰艇或者潜艇发射的巡航导弹。”

    “整个测试过程唯一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靶弹射程只有75公里,全过程飞行时间不超过4分钟,所以其中有效拦截窗口只有两分半左右,需要飞行员能及时抓住机会。”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讲,这样一来实验空域的面积也比较小,几乎不存在什么搜索目标的顾虑。”

    “哦对,除了一架携带吊舱的干扰机之外,还需要一架给靶弹伴飞的辅助飞机,最好能是双座的,这样飞行员可以专心超低空飞行,不会那么危险。”

    前面的唐一平奋笔疾书,迅速记下了这些内容,脸上的表情也变得轻松起来:

    “双座机这个没什么问题,25团虽然主力装备是歼8,但还有几架用来给新飞行员做适应性训练的歼教6。如果不行的话,我们师还有另外一个装备歼轰7的团,可以从那边调来用一下。”

    原则上讲,他升任南海舰队航空兵副司令以后已经不能算9师的人了,不过实际情况下,升职之后领导提到老部队也绝对都会用这种说法:

    “另外,这个演训方法跟我们去年年初试验过的,由歼8C使用霹雳11拦截低空巡航导弹的战法基本一致,技术上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只是……这鹰击8A是惯性制导加末端雷达制导的反舰导弹,之前我们都是用导弹直接拦截,所以倒是无所谓制导方式,但这次既然是测试GPS干扰效果,那……”

    实际上,华夏目前连自己的第一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一代都还只是在筹建当中,部队里面除了一些指战员自行通过不同渠道购入的手持GPS定位终端以外,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卫星定位设备。

    “这点唐司令无须担心。”

    回话的是刚刚一直没开过口的郭林:

    “我们电科14所已经把那几枚靶弹的战斗部拆掉,换成了基于民用GPS定位系统的简易制导模块,虽然在精度和避障逻辑上都不太行,但只是作为靶弹的话,也已经足够了。”

    上一次,他们在大校场已经验证了这套干扰设备对于军用GPS导航系统的干扰有效性,因此本轮测试的重点是定向针对多目标干扰的效果,以及干扰设备本身处在运动中时,是否还能照常发挥作用。

    所以这次把被干扰的目标换成民用版本也问题不大。

    当然,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实在是找不到其它的精捕获P码接收器了……

    “既然如此……”

    唐一平把笔揣回口袋,对着手中的笔记本端详了一会:

    “那就由我亲自来飞测试机好了!”

    ……

    三天后。

    同样是在陵水机场。

    一架编号为81091的歼8C战斗机正停在跑道末端,身穿橙色飞行装具的唐一平正在进行起飞前最后的检查。

    那个外形跟副油箱相似的吊舱,此时就正挂在这架飞机的机腹中心挂架上面。

    如果搁在以前的老式飞机上,那么如果一种全新弹药或者设备想要上机,尤其对于吊舱这一类复杂设备而言,甚至需要对载机本身进行大范围修改。

    但在数据总线系统出现之后,只要新武器跟总线兼容,就只需要少量软件层面的修改即可使用。

    过去这三天功夫,除了等待护卫舰完成整备出海以外,就是在调试航电层面的功能。

    在确认飞机本身的状态没有问题之后,唐一平低下头,在面前控制面板左下方的的多功能显示器上选择到了4号挂架。

    在武器控制系统里面,这个东西被命名为Soft-killing Self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 System。

    软杀伤自卫反制系统。

    SKSPCS。

    华夏军队很少用这种晦涩难懂的方式来称呼一种装备,而是更喜欢诸如“空干100”之类简单粗暴的命名策略。

    再加上唐一平的英语水平本来就比较一般,导致他花了不少功夫才把这东西的官方名称给记住。

    甚至于电科14所那边的技术人员,也日常直接管它叫做GPS干扰吊舱。

    实际上,这个名字是常浩南在最初立项的时候就给定下来的。

    当然不是为了模仿北约那边的习惯。

    而是重点强调它并不是一种“武器”,而是单纯用于自卫反制的保护性设备。

    这样,在未来投入境外使用的时候,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面临的阻碍都要小上很多。

    按照登机之前任务简报的要求,唐一平把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到“3”上面。

    这种干扰模式会重点针对一个区域内GPS的高度信号,诱使制导武器错误判断自身所处的高度,从而提前引爆或坠毁。

    一切完成之后,唐一平把油门杆从慢车位置缓缓向前推动。

    “塔台,01号机就绪,准备起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