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记黄埔自对外宣布退市私有化之后,便向香江交易所提交了退市申请。

由于和黄是香江交易所上市规模比较大的企业,而且目前散落在外的股票还有超过10%,所以这个私有化的流程可能需要走三到五个月的时间。

在这期间,和黄的上市标识会标出一个退市的标志,股民只能将股票以市场价交易给代表苏城的天元公司。

直至私有化通过之后,剩余的小股东,也是随时能向和黄申请公司将股票回购的。

当然,如果小股民实在是不想卖的话,也可以,但天元公司这个大股东可以把所有不愿意卖的小股东包进一个持股公司,理论上小股东们是可以等到和黄再次上市,但是退市以后和记黄埔不再受公开市场监管,大股东虐小股东是很随意也很简单的。

实际上如果和记黄埔通过了私有化申请,流通股股东是必须强制卖出的,很难再次股票带回股市或者一直保留,除非你把它当作一张废纸。

苏城的名气,也随着越来越多的媒体报道,直线上升。

而且,除了香江外,在新嘉坡、濠江、湾湾、大马等以华人为主或者华人多的地方,苏城的名气也大到几乎老小都认识的地步。

这就是苏城成为入主英资大行的第一位大班的好处,刷威望值简直是暴增万倍。

就像前世那个年代,说起香江,哪个不认识李超人?

私有化的事情,苏城已经交给张启正处理、韦理配合,因为和黄的名义直属股东是天元公司。

只不过张启正并没有插手和黄经营管理的权利罢了。

为了躲避记者媒体们的采访,苏城在开完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天,便带着钟楚虹偷溜到南丫岛度假去了。

钟楚虹如今,已经从修女学校毕业了,正式成为社会上的一员,因此可以随时跟随在苏城的身边了。

对于苏城成为香江有名的商业大亨,钟楚虹既为他感到开心,又为自己衬不上苏城而情绪低落。

南丫岛虽然是香江第三大岛,实际上它是一个存在感比较低的地方。

整个南丫岛,人口都没多少,几乎都集中在岛屿北边的榕树湾旁,因此岛屿平时都是非常安静的。

而苏城旗下的南洋石油公司炼油厂,便离榕树湾不远。

南洋炼油厂如今已经在扩建油罐数量了,不过这里受地形的影响,想要将炼油厂的产量扩建,很难,填海造陆代价太高,更不可取,所以这边的炼油厂想继续往上发展,没有这个必要。

新嘉坡那边,未来会以裕廊岛为基础填海造陆来发展石油,之所以要花费如此高的代价,这是因为新嘉坡的土地面积实在是太小了,总面积比香江的面积还要小上不少,这也导致他们想要发展工业,只能往主岛外发展,填海造陆便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而香江与新嘉坡不一样,在郊区,还有非常多的土地尚未利用开发,屯门便是其中之一。

既然和黄在那边在屯门有一块这么大的土地,用它来建造石油基地,更加适合。

填海造陆,不是苏城一个人能够轻松搞定的,那是要政府出面才搞得定的,没必要为了发展南丫岛而花巨资去在附近填海造陆,不值得。

而现成的土地,开发成本能够达到最低,特别是屯门的左侧,便是浩瀚的伶仃洋,那里,刚好可以往外延伸搞码头,停靠油轮。

“老板,和记黄埔的韦理先生打电话过来,说总督麦里浩先生邀请你在7月10号晚上参加他的Home Party,由于港督府的工作人员无法联系到老板你,邀请函已经送到和黄集团那边了。”正当苏城在炼油厂中考察油罐扩建的时候,厂长周舟到他旁边汇报道。

“你帮我回复韦理先生,让他回复港督府的工作人员,我会准时参与。”苏城笑道。

他正想找个时间见见港督呢,没想到机会自己送上门来了。

如今,已经是7月8号,离10号还有两天的时间,不急。

Home Party,实际上就是指家庭派对的意思,能够被港督邀请参加他的家庭派对,可想而知,苏城已经被麦里浩真正意义上的重视起来了。

“好的老板,我这就去打电话给韦理先生。”周厂长说完便转身回办公室去了。

“哇,老板,你居然被总督亲自邀请见面呢!”钟楚虹崇拜地看向苏城。

“区区一个总督而已,财富多到一定程度时,无论去哪个国家,哪怕是国家领导都会亲自接见。”苏城一脸淡定地笑道。

像前世的马芸,不管去哪个国家,都会受到极大的欢迎,什么总统首相,都会主动邀请与他会面,希望能够拉到他的投资,这就是财富的魅力。

不过,香江毕竟暂时是港督的地盘,想要在香江好好混,和麦里浩搞好点关系,也是很有必要的。

“走吧,和你去附近的村子走走,这里毕竟是工厂,没什么意思。”苏城拉起钟楚虹的手,往榕树湾方向走去。

炼油厂和榕树湾之间,直线距离不过是一公里左右,不过由于中间有一座小山隔开了,所以需要翻过小山,才会到达榕树湾。

沿着山道小路,苏城慢悠悠地走着

,一路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而前后,都有保镖时刻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以防有意外发生,当然,发生意外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榕树湾附近,拥有整座南丫岛最大的平地,所以,这里是南丫岛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当苏城他们来到榕树湾附近的村子时,只见村子有着密密麻麻的房子,都是非常的简陋,有些瓦砖房,而有些就干脆只是木板搭建的简易房子。

整个村子,依山靠后,村民们多以捕鱼为生,从他们的居住环境便能看出这里的生活条件是比较落后的。

苏城一路走来,发现几乎都是老人和小孩。

于是,他便叫住一位老人,向他问道:“阿伯,村里的年轻人呢,都去哪了?”

“我们这里的年轻人啊,都到香江去谋生啰,谁愿意留下来挨穷啊!”老伯笑着说道。

苏城点了点头,的确,年轻人都是到大城市发展,愿意留在农村的,少之又少。

村里只有一家士多店,天气炎热,苏城便带着大家走过去,在店铺门外的遮阳伞坐了下来,顺便让一名保镖进去给大家每人买瓶冰冻饮料。

就在苏城等待保镖买水的时候,一棵大榕树下,一群孩子围在一个年轻人的旁边,年轻人满脸微笑地给每一位小孩派发零食,这也引起了苏城的注意。

“咦,那不是发仔吗?”苏城自言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