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里各斋为了狎妓之事,争风吃醋之事可谓屡见不鲜。

    据武林记事中言,一般京城里妓女之中稍有名气的一般都不轻易见客(深藏高阁),等闲富商这些以为用钱砸就可以,其实越是如此越不会见面。京城名妓最青睐的还是太学生们,他们来了这才肯现身。

    故而太学生们常闹意气之事,甚至还经常因狎妓,引起太学生们争风吃醋。

    不过太学对太学生狎妓不管,但对他们斗殴打架却是管的。

    但是太学生年轻意气,面子又不能不顾,怎么办呢?

    这时候两边就叫了一大帮人约定一个茶坊来,两面摆明车马跑,好似古惑仔谈判般在一起讲个斤两。

    至于两边是拼爹,比背景,比人多,比文章,比才学这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这一幕在宋人笔记之中也不乏记载。

    可在章越眼底就如同学校里,为争一个女朋友彼此斗得头破血流差不多。

    但见刘几不慌不忙地带着几个斋生上前去谈判了。

    不久刘几就带着对方数人来到席间,对方一人道:“你我不比酒令,就以酒筹来定胜负。”

    一旁的人奉上了一个大竹筒子,里面是一堆的酒筹子。

    刘几对本斋的人言道:“尔等谁来与约守斋比酒量?”

    众人相互看了一番,有几名平素酒量不错的人当即站起身来。

    还剩下最后一人名额时,章越心想自己酒量还可以,何况今日宴集是为自己接风,不能不出这个头,于是自告奋勇道:“算我一人。”

    刘几深深看了章越一眼笑道:“好!”

    当即众人围在一起,刘几先将酒筹子一摇,再递给一旁妓女道:“魏大家来抽!”

    这位妓女妩媚地笑了笑,然后伸起纤纤玉手从竹筒之中抽了一根酒筹来。

    但见酒筹上写着‘身材最高者饮’。

    众人一看即对方与本斋里身材最高二人饮酒。当即就有人倒了整整一角酒给二人。

    酒在酒觥里盛着,是满满地一杯。

    宋朝一角酒说法就类似如今一扎啤酒。满满一酒觥里的酒就是一角酒了。

    都也有人说‘凡觞,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

    章越看了看这一角酒差不多也有六七百毫升了,这相当于三碗酒了。

    章越不由心想,这场合唐九在此就好了,他的酒量五六十碗不在话下。章越自己要看状态,差不多有大半箱啤酒的水平,至于白的一般不喝,不知道能在大宋排多少名。

    但见两人各喝下一角酒,整个人还是稳当,看来确实酒量不错。

    下面又是抽出一筹来,但见上面写着‘乘肥马,衣轻裘,衣最艳者饮’。

    众人都是大笑,当即一人举起酒来笑道:“属我衣最艳,谢魏大家赐酒!”

    章越看去对方是一位二十岁的青年太学生,显然是约守斋里来追求魏大家的太学生,虽说穿得有点‘艳’,但酒量还是不错,一饮即尽。

    众人喝了十几角酒,正印了那一句话‘筹觥交错’。

    连章越也不能幸免地喝了一壶酒。

    于是众人觉得酒筹不尽兴,又换了划五行拳。

    就是拇指为金,食指为木,中指为水,无名指为火,小指为土,然后按照五行相克这般划拳。

    章越心道,这我行啊!

    咱从幼儿园起,锤子剪刀布就是胜多负少,学得就是这个专业啊!

    一番比试之后,对方最后‘知难而退’,临行前也放下话,改日再以燕射,投壶决胜。

    章越这一刻才明白了,刘几当初说得话的意思了。

    不过如此争风吃醋的比试,我喜欢!

    可是看见佳人倚偎在刘几的身旁,章越总有些心底不是滋味,有些‘今年好好干,来年哥给你娶个嫂子’的感触。

    约守斋的人离去,章越与刘佐攀谈。

    刘佐与他一一引荐同斋的学生。养正斋有二十三人,除了程颐与一个感风,今日来了二十一人。

    待刘佐指到一人对章越言此人是吴安持后。

    章越不由目光一亮,心道如此巧合,自己居然和吴二郎君,王安石女婿同斋。正是天欲成就自己,以后二三十年的荣华富贵说不定就要指望这条线了。

    当即章越上前与吴安持寒暄。

    吴安持身量不高,甚至有几分瘦弱,但接人待物倒是客气至极,甚至比他兄长还不觉得身上带着那等衙内的习气。

    章越自我介绍道:“吴兄在下乃浦城人士。”

    吴安持闻言道:“原来章兄是浦城人,在下自幼在京中长大,对于浦城倒是不甚了然。”

    章越闻言神情僵了僵,没错,吴安持是自幼在京长大,为了方便科举早入了开封府籍。但自己若提是浦城人,那么他多少也会与自己套近乎才是。

    难道吴安诗根本没在他弟弟面前提及过自己?还是提及过了,但对方不想承认。

    章越不好再点明自己与吴安诗的关系,简单地说了几句即是罢了。

    章越走回到刘佐身旁问道:“这吴兄祖籍哪里?怎么听得有些不似汴京口音。”

    刘佐道:“他半年前考入太学的。祖籍何处我也是不知。”

    “考入?”章越讶道,“官宦子弟不是免试入太学么?”

    刘佐道:“然也,不过近年来州县寒家子弟与官宦子弟皆考,寒家子弟定去留,官宦子弟则是定斋舍。故而若是他不说,我等也不知此人是官宦子弟还是寒家出身。”

    章越闻言心道,他与他哥完全是两等风格嘛。

    “不过此人平素服饰也与太学生们无二,也与咱们斋舍同食,对待人也很是和善周到,斋里人大多都喜欢此人。不过他倒是对他的出身从不提一句。平日看得出来斋长对他倒是比他人恭敬客气,也隐然有人说,此人必是官宦出身,且家里长辈似官还不小。”

    章越闻言心道,那是当然,太学里有一半都七品以下的官宦子弟,但人家的大伯可是当今副相。

    刘佐感慨道:“似他们这样的官宦子弟生来就是自傲,至太学不过是游戏而已。就算考不中进士,将来荫官也在选人之上。故而他们来太学只需好好读书,与同舍同斋和睦,将来定有好前程的。”

    一旁的向七插言冷笑道:“我看这吴二郎君倒不是内敛,毫不张扬,与人皆客客气气,礼数周到即是疏远人。他心底是不屑与我等打交道,压根不想在太学里交朋友。”

    章越一听倒觉得向七这话一语中的。

    太学对他们这些寒俊子弟,算是踏入一个高大尚的圈子,能够结交到不少普通官宦人家的子弟,以及将来的进士。但对于吴安持来说,可能这个圈子就不够看了。

    他的几位姐夫,最差的也是欧阳修的公子欧阳发,其余两位似吕简夷的孙子,吕公著的儿子吕希绩,夏竦的孙子,夏安期的儿子夏伯卿,还有一位即将成为他姐夫的则是文彦博的儿子文及甫。

    还有个聪明绝顶,又狂得没边的小舅子王雱。

    有这样的圈子,他也不会轻易融入其他了。

    想到这里,章越也不由释然。

    当日章越回到斋舍,却看见空荡荡的斋舍,程颐已是大包小包打包好行李,正准备离开太学。

    章越见这一幕,也是不明所以,怎么自己来太学才两天,程颐即要离去。

    “正叔兄,是我哪里作得不好么?若是如此,章某愿先与你赔罪!”章越心道这肯定是自己哪里说错话了得罪了程颐。

    程颐却道:“无关三郎的事,错了,其实也是因三郎动念。之前与三郎相谈一夜,令程某略有所悟。”

    “故而程某已打算回乡穷究圣贤之学问,将来若能有只言片语流传后世,此生足矣。与三郎相逢之情将长存于胸,他日若有机缘再见不迟。”

    程颐说罢令章越一头雾水,就说了几句话让程颐退学了。

    这叫什么?

    程颐走到门口,章越也是一路相送,但见程颐回过头来言道:“三郎,我儒家至孔圣人自开宗,两汉经学鼎盛后,如今实已垂危千年之久。唐有韩退之振臂高呼,首开先声,自本朝又有安定,濂溪两位,以振兴儒学为己任。”

    “正心诚意之说,出自大学,似近于释家的‘明心见性’,然同与不同。明体之论,吾儒家实当兼而有之。而今若我儒家不讲,全取佛老所言。佛老虽可抚慰世人,慈悲众生,但他日又有何人来讲达用,何人去道事功?”

    章越叹道:“程兄气质刚方,文理密察,以削壁孤峰为体,他日必有一番成就。”

    程颐笑道:“多谢三郎所言。”

    说到这里,程颐看向天边的明月言道:“昔日我入太学之时,曾放下豪言,自拜入濂溪先生门下,每日钻研大道,科场名利之心再也没有了。不过科场还是要下的,不然怎样去教化百官和官家?”

    “众人皆是讥我,奈何直至今日方知程某小看了天下英雄!”

    说完程颐向自己一揖,然后趁着清风朗月大步离开了太学。

    章越目送程颐,想起了他最后那句话,怎么有点好似把‘教化百官和官家’的重担托付给自己的意思?

    你当初放出豪言,不等于我也有这个自信替你办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