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从明武宗做的第一件大事京营边军互调说起,顺着这条线捋顺下明武宗朱厚照多叛逆之路。

明武宗朱厚照此举在大臣眼中是违背了祖制,被众臣集体上书反对,甚至内阁大臣李东阳以辞官为要挟让明武宗朱厚照收回成命。

连内阁大臣都下场了,可见文官集团是多么反对,若在位的皇帝是明孝宗朱佑樘,怕他早就顶不住压力向文官集体低头了。】

朱佑樘十分肯定的点头,若是换成自己,他肯定就顺着文官集团。

“儿子,为父自愧不如。”朱佑樘佩服朱厚照的勇气,着小子怎么敢说不。

【但是“叛逆”的明武宗朱厚照才不为所动,并且他竟然以“坐乾清宫门”的方式反抗!但是被文官集团无视,他们继续抗议。

最后明武宗朱厚照直接下旨,硬核执行。】

天幕中出现一个卡通小皇帝,只见他直接坐在大门口,头上几个大字,“必须改!不改朕不走了!”

朱佑樘愣住,他没想到自家儿子竟然如此,如此…孩童般的叛逆。

朱厚照则哈哈哈的笑了起来,讲真,他特别想看看那些文官大臣当时是如何脸色,有没有被气的胡子翘起来。

*

永乐年

“这小子。”朱瞻基一副作为长者的慈爱语气,明明他自己还是个孩子。

“比你这小子好多了。”朱高煦立马怼他大侄子,“起码这孩子不是恋爱脑。”

“一哥,这小子不是绝嗣了么。”朱高燧悄声道。

“绝嗣也比生出个败家玩意好。”朱高煦回。

朱瞻基……

万万没想到这辈子的最大的黑点是没出生的儿子。

*

看到朱厚照离经叛道的行为,李承乾不觉的他奇葩叛逆,反倒很理解他。

这种行径分明是对文官集团的反抗。

不知不觉,李承乾眼中有泪光。

“大哥,你怎么还哭上了,难不成是触景生情,又勾起了之前不好的回忆?”李泰特意给李承乾挖坑。

李承乾专心致志的看向神迹,压根不搭理李泰。

【若是光看史书上这一段,明武宗朱厚照的确算的上奇葩,这哪里是一个皇帝该有的行径,分明像个耍赖的小孩。

可是谁会无缘无故的叛逆呢,咱们来看看这荒唐行为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因为明孝宗朱佑樘事情的土地兼并,导致农民无地可种,但明朝的税收却半点没减,加上频繁的天灾,这些无地可种的自耕农沦落成了流民。

在这种情况下,爆发了正德年最大的农民起义,刘六刘七起义。】

*

永乐年

“这烂摊子够大的,还有农民起义。”朱高煦有点心疼朱厚照,前面又是国库空虚又是边防破防,有百万流民也就罢了,竟然还爆发了农民起义。

朱高炽又叹了一口气,他特别庆幸自己死的早,若是当年他成功把京都再次迁回南京…

朱高炽不敢想文官集团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怕不是大明早就亡了。

【朱高炽】:幸好我死的早。

【路人甲】:李隆基就没朱高炽这运气

粉丝路人甲跟着弹幕吐了个槽。

【赵匡胤】:的确,没有明朝的运气。

李世民看着天幕中再次被提及的李隆基,他特别想知道后朝子孙到底做了什么事,为什么大家都想让他早死?

*

弘治年

听到因为自己的昏政又爆发了农民起义,朱佑樘对朱厚照愈发愧疚。

自己的惹的祸,最后收拾烂摊子的却是自己的儿子。

“儿子,爹对不起你。”朱佑樘不知说了多少次对不起。

“爹,你没有对不起我。”朱厚照颇为无奈,他真不知道怎么安抚他爹这脆弱的心。

不知怎么,朱佑樘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到天幕上,成了“朱佑樘对不起朱厚照”

【朱棣】:你对不起的是天下百姓。

看着先祖对自己的评价,朱佑樘再次觉的自己是千古罪人,是个昏君。

然后朱佑樘情绪再次崩溃,眼看又要哭。

朱厚照心里默默叹气,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责任。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很大的起义,和成化年明宪宗朱见深那会的农民起义差的远。

但架不住大明的京营军队太拉跨,早就由军队变成了京城施工大队。

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横亘北方数省,眼看就要兵临首都,直取朱厚照首级。

要说明武宗朱厚照有一点点惨,前人造孽后人遭殃。

眼看京营的军队毫无抵御能力,最后朱厚照听兵部侍郎陆完建议,调遣边境的军队来镇压此次起义。

但是边防军队轻易是不能调遣的,此举算是开了先河。】

“不调遣也不行吧,难道等着被活捉。”赵匡美觉得朱厚照干没错,“大哥,这小子做的对不对?你造过反有经验。”

赵匡胤……

【正因为朱厚照的这个决定,才平定了此次农民起.义。

这次叛乱也让朱厚照认识到大明的军事体制必须要

改变,不若这次起义能挺住,下一次呢?

朱厚照可不是按照套路出牌的人,他绝对不坐以待毙。

于是便有了营边军互调之策,将部分京营的军队调到边境,从而磨炼他们提高他们的战斗力,同时让部分的边境军队调到京都,巩固京城的防御。】

听到此处,朱佑樘摸了一把眼泪,赶紧把神迹所述记下来,一边记一边不忘夸奖他的儿子,“你如何想出来的,此策甚好,甚好。”

朱厚照看见他爹又哭又认真的样子,反倒让他觉得眼前的爹比之前那个只会听之任之的爹好很多。

终于像是一个有思想的帝王了。

他爹,成长了。

【怎么看都是良策,但是此举却遭到了朝堂大臣的反对,以内阁大臣为首。

内阁大臣李东阳给出的理由是,京城的军队武力太差,若是调度到边境恐怕是无法抵御蒙古外敌。

而边境的军队长期以来打打杀杀,难以约束,若把他们调度到京城,定会扰乱京城的治安。

于是内阁众臣拒绝起草调度的文书。】

天幕中出现卡通大臣,只见他们把手上的毛笔往地上一摔,头上几个大字,“拒绝起草”

【赵匡美】:不写就不写,直接执行便是!听他们的干嘛!

赵匡美向天幕那几个蹦跶的臣子,特别想把他们拽下来,直接踩在脚底。

此时的赵匡美真是看不惯这群文人的小人得志的样子,起义的时候不见他们有多大本事,如今起义被平定了,他们又跳出来蹦跶了,什么东西!

朱高煦和赵匡美一样激动,甚至更激动。

“他娘的!你们还敢威胁,不写就不写!谁还不会写字!小子,你自己写!!”朱高煦被气的不轻。

乐瑶看到粉丝反应如此激动,她这才发现自己之前好像没有解释过明朝的内阁制度。

【他们不写可不行,皇帝的决策可越不开内阁制度。

在这里,咱们先简单的说一下明朝哦的内阁制度,以便让大家更好的理解他们为何如此豪横。

首先,内阁制度由明太宗朱棣创建,本意是就是给皇帝出谋划策,永乐年间,内阁还不是权利机关,不分管任何人。

但是到了明仁宗朱高炽事情,内阁的权利逐步加大,内阁的臣子除了是内阁成员外,还担任其他职位。】

朱棣不由的看向朱高炽。

“儿子已知文官集团弊端,定不会重蹈覆辙。”朱高炽虔诚悔改,听后世子孙都成了文官集团的傀儡,他若再向着文臣他就是傻子。

【但是明仁宗朱高炽时期,政务还是由皇帝掌控,权利并不在内阁手上。

当然,这也和朱高炽只当了十个月皇帝有关,若他活的久一点,就不好说了。】

“大哥,你真会死,短命也是优点。”朱高煦发自内心的感叹,毫无恶意,甚至是夸奖。

朱高炽……

【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内阁的权利再次增大,他们虽没有决策权,但是有了票拟权。

所谓的票拟权,是内阁大臣可以看奏章,然后提出自己的建议,至于同意不同意就在于皇帝。

对了,为了监督内阁,明宣宗朱瞻基还开了个坏头,开始让官宦参与进来。】

朱高炽又看向朱瞻基,他发现很多明朝的弊端都是从他们两父子开始的,且他的儿子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孩儿也知道错了。”朱瞻基认错认的干脆利落。

【然后就是大家熟悉的土木堡之变,武将几乎团灭,朱叫门一次登基后,又弄死了于谦一干忠臣。

内阁的权利再次被提升,到了成化年间已经形成了可于皇权对抗的实力,特别又经过弘治年间的放纵,内阁的权利进一步加大。

理论上皇帝是不能越过内阁发指令,皇帝只有同意不同意的权利,若内阁不起草文书,皇帝就没办法。

可是叛逆的明武宗朱厚照偏偏不管,你不是不写么,行,那就越过内阁和兵部直接下令。

此举可是惹恼了众臣,皇帝不但越过内阁,还敢越过兵部?!】

叛逆!

天幕上出现红色大字。

此时朱棣的注意点落在“还敢越过兵部”这句话上,作为皇帝,兵权本就集中在自己手上,什么叫做“敢”?

【秦始皇嬴政】:兵部的权利如此大?

一直认识听讲的嬴政难得发言,对于明朝的制度,神迹没有系统的讲。

如今好不容易到了相关话题,秦始皇嬴政听的十分仔细,他吸取后朝的教训,努力改良出最好的制度体系。

【路人甲】:那可是相当的大,文臣集团的兵部,皇帝算老几。

朱棣!!

朱高炽!!

朱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