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后,阳光落在堆满稿纸的桌面。

    方格纸上写着《拯救大兵瑞恩》的大纲和人物列表,密密麻麻,全是中文。

    方言原本想纯英文写作,是不是很大胆?

    整部,英文写作!

    就在《拯救大兵瑞恩》这个故事,但思来想去,还是放弃了,因为自己没这个水平。

    日常的交流和阅读,没什么大问题。

    但是写作,够呛,简直就是个半吊子。

    于是,准备像《那山那人那狗》一样,把翻译的工作交给迈克,或者交给白若雪。

    伸了伸懒腰,就在他走出房间的时候,院子里传来一阵“当当当”的金属碰撞声。

    透过窗户,往外一看。

    杨霞正握着煤气罐把手摇上几摇,随后把罐子提了起来,让罐底放在水盆里泡上。

    “妈,您这样用煤气,可不安全!”

    方言赶忙跑了出来。

    “哎呦,吓我一跳。”

    杨霞把煤气罐拿了出来,说烧饭烧到一半,结果没气了,只能用这个法子挤出点气。

    方言摇头失笑,把煤气罐搬回到厨房。

    “要是能再有一個就好了。”

    杨霞感叹了一句。

    方言调侃道:“妈,当初我把这煤气罐弄来的时候,您愣是七八天都不敢使,把这当成一个‘炸弹’,现在觉着怎么样?是不是觉得特过瘾,做饭都不想生炉子了?”

    “去去去,哪壶不开提哪壶。”

    杨霞白了眼,“待会儿吃完早饭,赶紧驮上煤气罐,去煤气站换气去。”

    “得嘞!”

    方言咧嘴发笑。

    自从自个家率先使用煤气罐,越来越多的街坊邻居就纷纷效仿起来,也办起了换气本。

    到后来,一瓶难求,一本难办。

    80年代,煤气罐是每家每户的宝贝疙瘩,一些筒子楼的集体厨房还专门为它上锁。

    甚至,“你家有煤气罐吗”,成了找对象时不能回避的问题,没有煤气罐,相亲一准黄。

    吃完早饭,方言把煤气罐捆在摩托车上。

    一溜烟的工夫,直奔最近的换气站。

    等换好气回来时,跟杨霞说道:

    “妈,中午我上外头吃去了。”

    “晚上回不回来啊?”

    “回来吃!”

    方言拿上公文包,赶着去人艺。

    《商鞅》的最终彩排,就在今天下午。

    在此之前,先上趟人文社,找师兄蹭饭。

    方言坐在章光年的对面,扒着搪瓷杯里的红烧肉,“师兄,您觉得怎么样?”

    “你这武侠,倒是跟香江的不一样。”

    章光年随手翻了翻《一代宗师黄飞鸿》。

    “嘿嘿。”

    方言嘴边粘着一粒饭,说自己的跟香江新派的最大相似之处,就在于把武侠元素融入到华夏历史当中,而区别在于武功的高低。

    章光年满意地点头,准备让人文社多印出几份样本,然后让胡木桥代为转交。

    “师兄,到时候您也得给我一份。”

    方言要把修改好的《一代宗师黄飞鸿》以及创作谈,用ems寄给《城》编辑部。

    “吃饱了吗?”

    章光年慈眉善目,递上个窝窝头。

    “吃饱了,吃饱了。”

    方言摇了摇头。

    章光年道:“这届茅盾文学奖的提名名单出来了,想不想知道自己入围了没有?”

    “当然想啊,师兄!”

    方言脱口而出。

    整个茅盾文学奖实行票决制,评奖委员会的评委会对参评作品阅读、讨论的基础上,选出不超过10部提名作品,然后会在这10部提名作品里,选出获奖的长篇。

    到目前为止,《文艺报》上尚未公布入围名单的10本。

    “你就这么急着想知道?”

    章光年把眼睛眯成一条缝。

    “我只是想知道《大秦之裂变》入选了没有。”方言道:“毕竟,这是老师亲自指导过我的。”

    提到“沈雁氷”,师兄弟二人都陷入了沉默,气氛变得淡淡的伤感。

    半晌,章光年清了清嗓子,“恭喜你啊,小师弟,《大秦之裂变》入围了。”

    “谢谢师兄。”

    方言并不感到意外。

    相比于提名,相比于自己的其他作品,他其实最在意的是《大秦之裂变》能否获奖,因为这本书的意义非凡。

    章光年说,“你也不要高兴得太早,这只是初选,能不能获奖,要看终选评审环节。”

    方言也不再多问,站了起来,告辞离开。

    “别急,一会儿我送你去人艺。”

    章光年说自己也要去看《商鞅》的彩排。

    方言一惊,“您也要去?”

    章光年打趣道:“怎么,不欢迎吗?”

    “瞧您话说的,当然欢迎!”

    方言本来以为章光年参加,只是一时兴起,但当到了人艺之后,才发现大错特错。

    此时,前排坐着陈荒煤、周巍志、冯木、孙罗笋等作协、文化bu等领导,相互交谈。

    一问于师之才知,这都是特意安排的。

    毕竟,在11月25日那天的首演,老人、逸豪奶奶她们都会到场,哪怕是从艺多年的老演员,也难免紧张,更何况这些青年演员。

    《商鞅》这出戏,决不容许有任何的闪失。

    于是,万佳宝把老友们请来,在最终彩排的时候,练一练参演这部戏的演员们的胆量。

    “冯老好!”

    “孙老好!”

    方言挨个打招呼,当看到万芳时,眼前顿时一亮,立马凑了过去,两个小辈坐在一块。

    斜对面,坐着万佳宝、胡木桥等人。

    “叮!”

    电铃声之后,响起了洪亮的报幕声。

    随后,鲍国庵等演员纷纷上台。

    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

    看着一幕幕,周巍志感慨了一句:

    “佳宝公,宝刀不老啊。”

    “老了,老了,已经七十二了。”

    万佳宝扬了扬手,说自己的创作力不比年轻时,《商鞅》这部话剧跟《雷雨》、《日出》、《原野》等相比,还是有不少的瑕疵。

    “虽不及,亦不远矣。”

    听到这么大胆的话,方言放眼望去,想看看谁这么敢说,一看是黄永钰,那没事了。

    这位“猴票之父”,可是写信批评过万佳宝,缺乏草莽精神,创作的新戏缺乏生命力。

    本以为黄永钰还要再批评几句,没想到突然夸了起来,虽然不及《雷雨》、《日出》这些贴近生活、有温度的戏,但比起《胆剑篇》、《王昭君》等历史剧,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尤其是,敢于启用这么多中青年新演员!

    方言和万芳互看一眼,低声交谈。

    “连这位都觉得好,那看来是真的好。”

    “你说的对。”

    万芳听着他的分析,“不对,岩子,我怎么觉得你像是在变着法地夸自己啊?”

    “有吗?”

    方言露出玩味的笑容。

    正当万芳要张口的时候,黄永钰感慨了一句,“可惜今天,巴公、艾公他们没能到场。”

    “是啊,我是多么希望巴兄能看到这一出戏。”万佳宝神情复杂道,“他总是关心朋友,病中还来信嘱我创作,我恨不得早一日把《商鞅》写出来,不使他徒徒操心,如果话剧不见成功,真的是愧对于他。”

    “佳宝公,巴公一定会来看您的戏。”

    章光年笑着安慰了一句。

    冯木、胡木桥等人也纷纷安慰。

    首届茅盾文学奖将在12月6日正式举办。

    在此之前,李尧堂作为评审会主席,要和其他评委一起,选出并确定最终的获奖名单。

    到时候,会和李小琳一起进京。

    “是啊,巴兄为此特意给我来了通电话。”

    万佳宝自然也知道这件事。

    到时候,要亲自跟首都机场去接人。

    章光年说他们作协也要去,正好一起。

    万佳宝欣然同意,仿佛突然想到了什么,随即转过头,从右往左,扫了一圈后排。

    最终,把目光落在方言和万芳的身上:

    “伱们也跟着去吧。”

    “是,先生!”

    方言郑重其事地点头。

    顺着声音,胡木桥也转头看向他,看似随口地问到首届茅盾文学奖的初选名单结果。

    “小方的《大秦之裂变》,入选了吗?”

    “高票入选。”

    章光年这话一出,方言立马来了精神,竖起耳朵,想要继续偷听。

    然而,胡木桥、章光年他们刻意地压低声音,根本听不见。

    更不用说,舞台上正排演着《商鞅》,演员激昂的声音,回荡在大厅里。

    众人低声交流,章光年忽然说了一句:

    “有些同志一直在顾虑小方的师承,如果让他最终获选,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非议。”

    “这个顾虑确实在评审会里存在。”

    冯木点了下头,一脸严肃。

    万佳宝不无认真地来一句,“依我看,小方最后能不能获选,就由巴兄他们这些评审会评委来决定,由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评判吧。”

    此话一出,众人深以为然。

    一个个若有若无地把目光投向方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