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更兴奋了
“呜呜呜呜呜……”
钻机飞速转动,石屑纷飞。
两个工人紧紧的按着握把,火星四处飞溅。
可见石砖的质地有多硬?
但钻着钻着,钻机“嗤”的往下一沉,半米多长的钻杆直没至柄。
两个工人正使着劲,手上突然一空,两颗脑袋石头似的撞在了一块。
“唉哟……”
“小心……”
“怎么回事?”
“地砖下面好像是空的?”
“不可能……之前做了地电、地磁、地声,全是实的。”
“那怎么回事?”
“不用慌,大殿底下应该是软沙层,面积应该不大,只有柱子这一圈……”李定安招了招手,“关东扎!”
技师动作飞快,递上一根稍粗一点的探针。
姚玉忠发明的,就是靠着这东西,他才改死刑为死缓……
李定安顺着钻眼,用力往下一按,又是“嗤”的一声:一米长的探针直没至柄。
再接,再摁,再接,再摁……整整接了四米长,手中才传来阻顿感。
“刷刷”两下,李定安提出探针,拧开扎头。
“哗……”黄沙如流水,淌了一堆。
一群人惊疑交加,愕然无措。
整整四米厚的软沙层?
隔层还那么浅,就隔着一层四十公左右的地砖,等于大殿就建在流沙层上?
怎么可能,建城之人这么蠢?
再说了,真要是流沙层,这座大殿怎么可能千年不倒?
再结合李定安之前说的面积不大,所以十有八九是后来有人在这里挖了个洞,栽了柱子埋了东西后又灌了流沙……
李定安站起身,徐徐的吐了口气:“方志杰,可以探了:以中殿为中心,以三殿南北总长为直径……记得开记录仪。小舒,俯瞰拍摄。”
方志杰背着金属探测仪,两个技术员抬着地磁,走出大殿。
哗啦,所有人都围到了李定安身边。
两台电脑,一台是固定在探测仪上的记录仪,另一台是无人机,图象很是清晰。
方志杰绕着大殿外围转了一圈,没动静。
他扩大范围,又转了一圈,还是没动静。
没有法器?
正转着念头,“嘀”的一声。
所有人的心脏都跟着一跳。
发现东西了?
技术员马上插地磁,屏幕上显出三维图像。
“李老师,深度约四米,正方体,直径二十公分左右,看形状……像是口铁箱子!”
众人哗然,考察组和央视组一个赛一个的惊讶:伏牛山遗址中,用来装法器的,也全是铁箱子?
李定安点点头:“别急,注意安全,慢慢探!”
他不急,其它人却很急:三殿南北长近三百米,这么大一个圆,靠三个人要探到什么时候?
吕本之轻轻一点头,程铭秒懂,转声交待了几句。
不多时,两个组整整二十四个人,抬着仪器,沿着李定安划定的区域转起了圈。
然后:
“李老师,我这里有发现……正方体,不过很小,直径只有十公分……”
“汇报坐标……”
“李老师,我这里也有……长方形,像口匣子,不过稍长点,三十公分左右……”
“坐标……”
“我这里是块铁片……”
“我这里是半截刀……”
“我这里是枪头……”
“都记住坐标……”
如此这般,汇报声此起彼伏,对讲机几乎没停过。
每汇报一声,就代表探测仪响了一次,更代表技术员又发现了金属类的文物……
左朋脸上的肉不停的抽,每次汇报就抽一下,抽到最后都麻木了:这特么得是多少?
青龙山遗址算个屁……
探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对讲机里清静了。
再看屏幕,技术员已经探完了李定安划定的区域。
众人默然无声,面面相觑:
从前到后,技术员总共汇报了多少次?
具体没数过,但少说也有几百。
成规则状,有可能是铁箱的有多少?
这个就更不知道了,只知道对讲机不停的响。
但总不能,几百件全都是法器?
“当然没那么多!”李定安猛呼一口气:“顶多五十五!”
“什么?”
“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河图星图五十五颗……所以,法器顶多五十五件!”
刚刚停了没一会,左朋脸上的肉又抽了起来:五十五件,你叫“顶多”?
青龙山才多少?
王永谦瞪大了眼睛,吕本之瞳孔微缩,当地领导笑的嘴都合不拢了:五十五件法器?
确实要比青龙山的多很多……
“不过不用太兴奋,大部分的法器都没有什么特别的价值,大致也就像青龙山的铁皮包芯石柱、戮龙刀、镇龙剑、罗盘等等……主要法器,只在阵心……”
李定安蹲了下来,在地上点了五下,画出一个星状图案,连在一起,就是个“十”字:
“这是河图与洛书同有的中星,各有五颗,代表一到十,其中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代表天地之数、五行之数、大洐之数,更代表天干交合之数……
但不管星图如何演变、洐化,河洛的中星永远是这五颗星,方位永远不会改变……所以主要法器的只可能在这里……”
“有十件?”
“不!”
李定安指指柱子,又指指外面,“洛书在外,城中的每一座殿,每一道墙都是法器,不用再另外布置……河图在内,所以法器有五十五件,但阵心的法器,只有五件!”
再说了,附带龙气的物件又不是大白菜?
青龙山的阵势那么大,也才挖出了四件,这里有五件,已经算是够多了……
众人恍然。
程铭嗫动了一下嘴唇,刚准备说什么,李定安挥了一下手,又自嘲似的笑了笑:“程处长,我们是考古单位,又不是寻宝单位?我要知道下面有阵,我自个就先探了……”
意思是他都没想到,程铭就更不用自责了。
这是遗址,而且是古城,地下埋点武器残片再正常不过。比如就刚才,金属探测仪响了多少次?
至少三四百,所以根本不是提前用金属探测仪探的问题……因为探了也没用……
“各位,挖吧,先挖重器:按‘十’字星方位,以中殿大柱为圆心,以三殿南北长度为直径,主要法器大致就在这五个星位上……不出意外,其中三件就在这三根石柱底下。
另外两件也不难找,依旧以中殿砖柱为圆心,再对照南北两殿的坐标,剩下的两件就在九十度角的东西坐标上……要注意安全……哦,还要麻烦闫厅长向区领导汇报一下……”
“好!”
几人齐齐的应了一声,各司其职。
稍后,机器再次轰呜。
李定安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就说怎么可能白辛苦一场?
念头通达了!
……
工人们的动作很快,迅速在前殿附近清出一块区域,又用大吊车把吸沙机吊了进来。
摁下按钮,流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确实如李定安所说,面积不大,也就两米左右。
程铭松了一口气:还好,基本不用考虑抽空流沙,会不会导致地面甚至大殿塌陷的问题。
其它四处也不慢,特别是东西两个坐标,前后也就一小时,就挖出了断成好多截的砖柱。
看吧,果然是十字星?
李定安又把无人机降低了一些,屏幕上的画面更为清晰。
身后挤满了人。
“李老师,这次会是什么文物?”
“暂时不好确定,但大致逃不脱河洛的五行之数。”
闫厅长一脸狐疑:“五行……材质?”
他是觉得,如果以水为材质,法器能是什么东西?
“不,只是指方位:南火北水,东木西金,中央土……其次,可能也和朝代德运有关,比如南方为火,法器多半与宋朝有关,因为宋应火德。其它四个方位不好判断,但不是辽就是金……”
“这是什么说法?”
“因为这两朝都改过德运:辽起初认为承唐朝德运,唐德为土,土生金,所以认为应金德,萧太后时期国力达到巅峰,认为可以灭宋,便改成了水德:金生水,水又可以克火……
金朝也改过,初为金,并以为国号,灭辽后又改为木:因为当时辽应水德,水又生木……所以这两个朝代的器物都可以做为水、木、金、土等方位的法器……”
“李老师渊博!”闫厅长赞了一声,“那价值呢……我是指与青龙山相比!”
李定安顿了一下:“差不多!”
人太多,他不好说大话,准确来说:只高不低!
之前以为这里以城为阵,就以为没有法器,不料恰恰相反:王城只是阵引?
这是多大的阵仗?
反过来再看,青龙山和这里比,真就处处都透着寒酸。
当然,以龙脉而论也没法比:青龙山至多算是辽代祖龙,这里却是南北大龙的交汇之地。
那地下的阵心又该有多大?
不负所望,法器不要太多,光是辅助性的就有好几十件。
由此可见,阵心法器中绝对有重器,至少在布阵之人看来,象征意义必须比宋徽宗的腰带、金太宗调兵虎符、辽景宗遗命金牌要高。
那时候的意义都那么高,那放现在呢?
要不出个三四件国宝,李定安敢把脑袋当球踢……
顿然间,四周哗然:如果是和青龙山差不多,那就是妥妥的大型风水遗址。再加上“大唐遗者”、“李氏宗庙”,是不是意味着,这儿也能试着申请个什么开发项目?
至少评一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绰绰有余……
熟悉李定安的人都知道,他绝对是说保守了。
那你还皱个眉头做什么?
再一看,他正盯着王城附近的地形图,好像在找什么东西。
王永谦瞅了瞅:“你找什么?”
“地形!”
李定安叹口气:“我之前说过王城布局:在天为象,在地成形……其实这句话最初说的就是河图洛书,所以在风水中,布局必须同时对应天象与地理,而且必须以地理为先:
就像萧氏墓,四座山丘像斗魁,就布成斗魁局。还有伏牛山,地形像斗杓,所以布成了斗杓局。但这里……就这一马平川,怎么找?”
“不对应行不行?”
“之前可以,以城为阵,做一些关键性的修改就可以,甚至可以像朱棣造紫禁城一样,无法对应就人造……但现在,城只是阵引,只对应地上的洛书,所以必须得有另外的地形对应地下的河图,才能布阵……说简单点,无地形对应,阵布了也是白布……”
又找河图……怎么又绕回来了?
王永谦有点无语:“反正法器都已经找到了……不找地形行不行?”
李定安没说话,瞪了他一眼:找不到这座阵‘在地成形’的地理依据,我怎么找第三座大阵?
关键是阴山还那么大,那么长?
哪怕给他个大致方向位也行:就像伏牛山的龙头、辽三陵的排列、西拉木伦河分脉的走向……不然他哪能找到这里?
两人讨论了一阵,李定安让舒静好查史料,于徽音查地理志,然后又埋头研究了起来。
王永谦摇摇头:碗里的还没吃到,你就惦记锅外面的……贪成这样,除了李定安也没谁了。
正感慨着,对讲机响了一下:“李老师李老师,我是程铭……东方坐标的法器挖出来了。”
这么快?
所有人精神一振:第一件关键法器出土了……
“是什么?”
“应该是人骨,镶着金边,像是藏传密教中嘎巴拉的酒碗!”
李定安“腾”的站了起来:头盖骨?
刹那间,他就想到了两宋皇陵:忽必烈派杨琏真伽斩汉人龙脉,贼和尚不但盗宝,毁墓,又将各代宋帝的尸骨砸成渣,和猪、羊、狗骨埋入地底,又镇以高塔。
其中,好几位宋帝的头盖骨都被他做成了酒碗,献给了忽必烈……
会不会是其中一只?
应该不是,因为方位不对:宋朝应火德,从北宋到南宋都没改过。南方属木,布的绝不应该是应火德的宋朝的器物。
辽和金倒是有可能……
正狐疑着,程铭又“咦”的一声:“李老师,金边上好像有字符,但我不认识!”
“没关系,你拍一下发过来!”
随即,照片发到了李定安的手机上。
一群人又围了过来,再一瞅:字体四四方方,工工整整,但谁都不认识?
“看着有点像……蒙文?”
“对……八思巴文!”
八思巴文就八思巴文,你叹什么气?
李定安顿了一下,又叹了一口气:“如果翻译成汉文,就是完颜旻,上‘日’下‘文’的旻!”
“完颜旻,这是谁?”
“肯定是金代宗室……”
领导们议论纷纷,专家们目瞪口呆:什么金代宗室?
完颜旻……这是金朝开国皇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汉名!
等于金朝的祖陵,也被元人给掘了?
怪不得李定安那幅模样?
其他人却顾不上这个,他们满脑子都是:阿骨打的头骨才只是法器之一,那李定安说的剩下的四件呢?
顿然间,更兴奋了……(本章完)
钻机飞速转动,石屑纷飞。
两个工人紧紧的按着握把,火星四处飞溅。
可见石砖的质地有多硬?
但钻着钻着,钻机“嗤”的往下一沉,半米多长的钻杆直没至柄。
两个工人正使着劲,手上突然一空,两颗脑袋石头似的撞在了一块。
“唉哟……”
“小心……”
“怎么回事?”
“地砖下面好像是空的?”
“不可能……之前做了地电、地磁、地声,全是实的。”
“那怎么回事?”
“不用慌,大殿底下应该是软沙层,面积应该不大,只有柱子这一圈……”李定安招了招手,“关东扎!”
技师动作飞快,递上一根稍粗一点的探针。
姚玉忠发明的,就是靠着这东西,他才改死刑为死缓……
李定安顺着钻眼,用力往下一按,又是“嗤”的一声:一米长的探针直没至柄。
再接,再摁,再接,再摁……整整接了四米长,手中才传来阻顿感。
“刷刷”两下,李定安提出探针,拧开扎头。
“哗……”黄沙如流水,淌了一堆。
一群人惊疑交加,愕然无措。
整整四米厚的软沙层?
隔层还那么浅,就隔着一层四十公左右的地砖,等于大殿就建在流沙层上?
怎么可能,建城之人这么蠢?
再说了,真要是流沙层,这座大殿怎么可能千年不倒?
再结合李定安之前说的面积不大,所以十有八九是后来有人在这里挖了个洞,栽了柱子埋了东西后又灌了流沙……
李定安站起身,徐徐的吐了口气:“方志杰,可以探了:以中殿为中心,以三殿南北总长为直径……记得开记录仪。小舒,俯瞰拍摄。”
方志杰背着金属探测仪,两个技术员抬着地磁,走出大殿。
哗啦,所有人都围到了李定安身边。
两台电脑,一台是固定在探测仪上的记录仪,另一台是无人机,图象很是清晰。
方志杰绕着大殿外围转了一圈,没动静。
他扩大范围,又转了一圈,还是没动静。
没有法器?
正转着念头,“嘀”的一声。
所有人的心脏都跟着一跳。
发现东西了?
技术员马上插地磁,屏幕上显出三维图像。
“李老师,深度约四米,正方体,直径二十公分左右,看形状……像是口铁箱子!”
众人哗然,考察组和央视组一个赛一个的惊讶:伏牛山遗址中,用来装法器的,也全是铁箱子?
李定安点点头:“别急,注意安全,慢慢探!”
他不急,其它人却很急:三殿南北长近三百米,这么大一个圆,靠三个人要探到什么时候?
吕本之轻轻一点头,程铭秒懂,转声交待了几句。
不多时,两个组整整二十四个人,抬着仪器,沿着李定安划定的区域转起了圈。
然后:
“李老师,我这里有发现……正方体,不过很小,直径只有十公分……”
“汇报坐标……”
“李老师,我这里也有……长方形,像口匣子,不过稍长点,三十公分左右……”
“坐标……”
“我这里是块铁片……”
“我这里是半截刀……”
“我这里是枪头……”
“都记住坐标……”
如此这般,汇报声此起彼伏,对讲机几乎没停过。
每汇报一声,就代表探测仪响了一次,更代表技术员又发现了金属类的文物……
左朋脸上的肉不停的抽,每次汇报就抽一下,抽到最后都麻木了:这特么得是多少?
青龙山遗址算个屁……
探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对讲机里清静了。
再看屏幕,技术员已经探完了李定安划定的区域。
众人默然无声,面面相觑:
从前到后,技术员总共汇报了多少次?
具体没数过,但少说也有几百。
成规则状,有可能是铁箱的有多少?
这个就更不知道了,只知道对讲机不停的响。
但总不能,几百件全都是法器?
“当然没那么多!”李定安猛呼一口气:“顶多五十五!”
“什么?”
“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河图星图五十五颗……所以,法器顶多五十五件!”
刚刚停了没一会,左朋脸上的肉又抽了起来:五十五件,你叫“顶多”?
青龙山才多少?
王永谦瞪大了眼睛,吕本之瞳孔微缩,当地领导笑的嘴都合不拢了:五十五件法器?
确实要比青龙山的多很多……
“不过不用太兴奋,大部分的法器都没有什么特别的价值,大致也就像青龙山的铁皮包芯石柱、戮龙刀、镇龙剑、罗盘等等……主要法器,只在阵心……”
李定安蹲了下来,在地上点了五下,画出一个星状图案,连在一起,就是个“十”字:
“这是河图与洛书同有的中星,各有五颗,代表一到十,其中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代表天地之数、五行之数、大洐之数,更代表天干交合之数……
但不管星图如何演变、洐化,河洛的中星永远是这五颗星,方位永远不会改变……所以主要法器的只可能在这里……”
“有十件?”
“不!”
李定安指指柱子,又指指外面,“洛书在外,城中的每一座殿,每一道墙都是法器,不用再另外布置……河图在内,所以法器有五十五件,但阵心的法器,只有五件!”
再说了,附带龙气的物件又不是大白菜?
青龙山的阵势那么大,也才挖出了四件,这里有五件,已经算是够多了……
众人恍然。
程铭嗫动了一下嘴唇,刚准备说什么,李定安挥了一下手,又自嘲似的笑了笑:“程处长,我们是考古单位,又不是寻宝单位?我要知道下面有阵,我自个就先探了……”
意思是他都没想到,程铭就更不用自责了。
这是遗址,而且是古城,地下埋点武器残片再正常不过。比如就刚才,金属探测仪响了多少次?
至少三四百,所以根本不是提前用金属探测仪探的问题……因为探了也没用……
“各位,挖吧,先挖重器:按‘十’字星方位,以中殿大柱为圆心,以三殿南北长度为直径,主要法器大致就在这五个星位上……不出意外,其中三件就在这三根石柱底下。
另外两件也不难找,依旧以中殿砖柱为圆心,再对照南北两殿的坐标,剩下的两件就在九十度角的东西坐标上……要注意安全……哦,还要麻烦闫厅长向区领导汇报一下……”
“好!”
几人齐齐的应了一声,各司其职。
稍后,机器再次轰呜。
李定安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就说怎么可能白辛苦一场?
念头通达了!
……
工人们的动作很快,迅速在前殿附近清出一块区域,又用大吊车把吸沙机吊了进来。
摁下按钮,流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确实如李定安所说,面积不大,也就两米左右。
程铭松了一口气:还好,基本不用考虑抽空流沙,会不会导致地面甚至大殿塌陷的问题。
其它四处也不慢,特别是东西两个坐标,前后也就一小时,就挖出了断成好多截的砖柱。
看吧,果然是十字星?
李定安又把无人机降低了一些,屏幕上的画面更为清晰。
身后挤满了人。
“李老师,这次会是什么文物?”
“暂时不好确定,但大致逃不脱河洛的五行之数。”
闫厅长一脸狐疑:“五行……材质?”
他是觉得,如果以水为材质,法器能是什么东西?
“不,只是指方位:南火北水,东木西金,中央土……其次,可能也和朝代德运有关,比如南方为火,法器多半与宋朝有关,因为宋应火德。其它四个方位不好判断,但不是辽就是金……”
“这是什么说法?”
“因为这两朝都改过德运:辽起初认为承唐朝德运,唐德为土,土生金,所以认为应金德,萧太后时期国力达到巅峰,认为可以灭宋,便改成了水德:金生水,水又可以克火……
金朝也改过,初为金,并以为国号,灭辽后又改为木:因为当时辽应水德,水又生木……所以这两个朝代的器物都可以做为水、木、金、土等方位的法器……”
“李老师渊博!”闫厅长赞了一声,“那价值呢……我是指与青龙山相比!”
李定安顿了一下:“差不多!”
人太多,他不好说大话,准确来说:只高不低!
之前以为这里以城为阵,就以为没有法器,不料恰恰相反:王城只是阵引?
这是多大的阵仗?
反过来再看,青龙山和这里比,真就处处都透着寒酸。
当然,以龙脉而论也没法比:青龙山至多算是辽代祖龙,这里却是南北大龙的交汇之地。
那地下的阵心又该有多大?
不负所望,法器不要太多,光是辅助性的就有好几十件。
由此可见,阵心法器中绝对有重器,至少在布阵之人看来,象征意义必须比宋徽宗的腰带、金太宗调兵虎符、辽景宗遗命金牌要高。
那时候的意义都那么高,那放现在呢?
要不出个三四件国宝,李定安敢把脑袋当球踢……
顿然间,四周哗然:如果是和青龙山差不多,那就是妥妥的大型风水遗址。再加上“大唐遗者”、“李氏宗庙”,是不是意味着,这儿也能试着申请个什么开发项目?
至少评一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绰绰有余……
熟悉李定安的人都知道,他绝对是说保守了。
那你还皱个眉头做什么?
再一看,他正盯着王城附近的地形图,好像在找什么东西。
王永谦瞅了瞅:“你找什么?”
“地形!”
李定安叹口气:“我之前说过王城布局:在天为象,在地成形……其实这句话最初说的就是河图洛书,所以在风水中,布局必须同时对应天象与地理,而且必须以地理为先:
就像萧氏墓,四座山丘像斗魁,就布成斗魁局。还有伏牛山,地形像斗杓,所以布成了斗杓局。但这里……就这一马平川,怎么找?”
“不对应行不行?”
“之前可以,以城为阵,做一些关键性的修改就可以,甚至可以像朱棣造紫禁城一样,无法对应就人造……但现在,城只是阵引,只对应地上的洛书,所以必须得有另外的地形对应地下的河图,才能布阵……说简单点,无地形对应,阵布了也是白布……”
又找河图……怎么又绕回来了?
王永谦有点无语:“反正法器都已经找到了……不找地形行不行?”
李定安没说话,瞪了他一眼:找不到这座阵‘在地成形’的地理依据,我怎么找第三座大阵?
关键是阴山还那么大,那么长?
哪怕给他个大致方向位也行:就像伏牛山的龙头、辽三陵的排列、西拉木伦河分脉的走向……不然他哪能找到这里?
两人讨论了一阵,李定安让舒静好查史料,于徽音查地理志,然后又埋头研究了起来。
王永谦摇摇头:碗里的还没吃到,你就惦记锅外面的……贪成这样,除了李定安也没谁了。
正感慨着,对讲机响了一下:“李老师李老师,我是程铭……东方坐标的法器挖出来了。”
这么快?
所有人精神一振:第一件关键法器出土了……
“是什么?”
“应该是人骨,镶着金边,像是藏传密教中嘎巴拉的酒碗!”
李定安“腾”的站了起来:头盖骨?
刹那间,他就想到了两宋皇陵:忽必烈派杨琏真伽斩汉人龙脉,贼和尚不但盗宝,毁墓,又将各代宋帝的尸骨砸成渣,和猪、羊、狗骨埋入地底,又镇以高塔。
其中,好几位宋帝的头盖骨都被他做成了酒碗,献给了忽必烈……
会不会是其中一只?
应该不是,因为方位不对:宋朝应火德,从北宋到南宋都没改过。南方属木,布的绝不应该是应火德的宋朝的器物。
辽和金倒是有可能……
正狐疑着,程铭又“咦”的一声:“李老师,金边上好像有字符,但我不认识!”
“没关系,你拍一下发过来!”
随即,照片发到了李定安的手机上。
一群人又围了过来,再一瞅:字体四四方方,工工整整,但谁都不认识?
“看着有点像……蒙文?”
“对……八思巴文!”
八思巴文就八思巴文,你叹什么气?
李定安顿了一下,又叹了一口气:“如果翻译成汉文,就是完颜旻,上‘日’下‘文’的旻!”
“完颜旻,这是谁?”
“肯定是金代宗室……”
领导们议论纷纷,专家们目瞪口呆:什么金代宗室?
完颜旻……这是金朝开国皇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汉名!
等于金朝的祖陵,也被元人给掘了?
怪不得李定安那幅模样?
其他人却顾不上这个,他们满脑子都是:阿骨打的头骨才只是法器之一,那李定安说的剩下的四件呢?
顿然间,更兴奋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