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的是,此子不会在韩国留太久!”白亦非见姬无夜还不理解他的意思,直接点明了。
“你是说,他是魏国放出来培养的,或是楚国言家放出来的当代翘首!”姬无夜也明白了白亦非的话。
像言家这种老牌学阀大贵族,轻易不会让子弟出仕,而一旦出仕,那就代表着整个言家。
“嗯,蓑衣客查过他的来历,言家虞山书院大师兄,杀了楚国漾陵君,却引出了南方剑圣、澹台灭明出来为他站台,儒家公羊一脉也为他撑腰,江湖人送外号南方小剑圣。”
“文宗荀夫子也亲自出面说过,此子有望成为荀卿之后儒家的又一位文宗!”
“那他是什么时候在西河学堂学习的?”姬无夜愣住了。
“查不到!”白亦非摇头。
夜幕的情报范围也只在韩国,还伸不到魏国和楚国。
能查到这些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
姬无夜没有再多问,也清楚夜幕也就是窝里横,触手还伸不出韩国之外。
“你的建议是?”姬无夜再次开口。
“能不得罪就别得罪,至少我们不敢杀了他,那还不如在其羽翼丰满之前,给他提供助力,结个善缘!”白亦非认真的说道。
言晏,他们是不怕的。
可是言晏背后的言家、儒家、剑盟却不是他们敢轻易得罪的。
尤其是言晏杀了漾陵君,连楚国都不敢问责,他们韩国就更加没有这个能力了。
“那就这样吧,至少现在是友非敌,没必要得罪!”姬无夜点了点头,确定了对言晏的态度。
回到张家的张开地也叫来了自己的儿子,韩国的外相张平和孙儿张良,将朝堂之上的事也说了一遍。
“叔东先生既然出自儒家,为什么入韩,却要站在姬无夜一边,而不是来我们张家?”张良却是很疑惑。
张家也是儒家的分支,更是儒家在韩国的话事人,一般儒家士子入韩都会走他们张家门路,所以言晏却走的姬无夜一脉,就让他不能理解了。
“这并没有什么好疑惑的,儒家也分很多脉的,言家、澹台家远离中原已经太久了,准确来说,他们跟儒家曾子一脉的关系更近,而我们是子思一脉。”张开地平静的说着。
儒门大乱的时候,言子、澹台灭明等弟子推举曾子出来接替儒家掌门,甚至孔子也认为曾子是颜回外最适合接替自己,将孙子子思都教给曾子教导。
只不过曾子拒绝了,没有接过儒家大旗,导致儒门大乱,而曾子之外最有资格接替孔子的自然就是子思了。
可是言子、澹台灭明服曾子,却不代表会服子思啊,毕竟子思算起来是他们小辈!
尤其是后来儒家在孟子出世之后,与子思一脉组成了思孟学派。
那时的言家和澹台家已经遁走南方,不再参与儒家的争斗,自然也不属于思孟学派。
所以来说,虽然同样是儒家,但是他们跟言家、澹台家真的不熟!
“儒家比你想象中的要大,也要乱!”张平看着张良提醒说道。
甚至儒家内斗起来,会比外人下手还要黑!
“我疑惑的还是,他是南方一脉推出来明面人物,为什么会跟西河学堂扯上关系,要知道西河学堂是子夏一脉!”张开地认真的说着。
儒门大乱之时,言家、澹台家支持的是曾子,而子夏支持的则是有子(七十二贤之一,名有若,字子有,提出“礼之用,和为贵”),所以,子夏一脉和言家、澹台家才是真正的死对头。
更关键的是,言子被称为儒家文学之首,而有子则是儒家文学高才,两個人的竞争也是最激烈的。
所以说,儒家内部关系最恶劣的就是言子和有子!
这就让张家很疑惑言家为什么会跟西河学堂扯上关系了。
尤其是吴起出自西河学堂,却死在楚国贵族手中,这背后要是没有言家和澹台家在捣鬼,说出去他们都不信。
张良完全插不上嘴了,儒家的争斗,现在他还不太清楚。
张平也很疑惑这一点,两个势同水火的学阀争斗的凶险他是知道的。
“或许,这就是我们查不到叔东在西河学堂学习过的原因吧!”张平思索之后说道。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在西河学堂学习的时候,用的不是叔东之名!”张良却是开口了。
西河学堂不可能收来自言家和澹台家的子弟,但是若是言晏在西河学堂学习时用的不是叔东之名呢?
张开地和张平对视了一眼,这个倒是儒家经常干的操作。
毕竟言晏之前就曾用过公羊子墨的名字,在西河学堂再冒用其他儒家分支之名入学,西河学堂恐怕也不会知道!
或者西河学堂知道了也当做不知道,所以他们去查的时候,西河学堂才会讳莫如深!
“总之,西河学堂和言家的争斗,我们还是别参与进去的好!”张开地想了想,决定不去趟这趟浑水。
万一两家打出了狗脑子,他们贸然插手其中,吃力不讨好就算了,说不准还要被殃及池鱼,平白树敌。
“不管、不问,礼送出境!”张开地最终决定了对待言晏的态度。
他们也不认为言晏会留在韩国,恐怕也只是来韩国镀金,最后还是会去魏国,跟西河学堂刚正面!
因此,张家决定安安静静的等着,当一个吃瓜群众,坐看儒家子夏一脉和言子一脉时隔多年之后的又一次较量。
至于为什么会打起来,儒家之争,从古至今,根本就不需要理由和导火索了。
或者说就是,这一代的言家出了个大才,所以要去魏国挑衅一番。
毕竟,现在我家有麒麟儿不嚣张,等打不过了再笑?
换成他们张家若是出现了大才,会不去挑衅一下儒家左派?
言晏倒是没想过那么多,他现在想的只是疯狂的吸收知识,等一个龙场悟道的契机,现在就是游学,游学,再游学,吸收、吸收、再吸收!
所以,当韩王的诏令送到他手上的时候,言晏也开始收拾东西,带着少司命准备前往韩国的都城新郑。
至于新郑的尔虞我诈,朝堂之争,言晏并不打算去参与,也不想去管!
在言晏看来,身为儒家士子,就老老实实的当一个学者,乱参与朝堂之争,死了都是自己作的!
“你是说,他是魏国放出来培养的,或是楚国言家放出来的当代翘首!”姬无夜也明白了白亦非的话。
像言家这种老牌学阀大贵族,轻易不会让子弟出仕,而一旦出仕,那就代表着整个言家。
“嗯,蓑衣客查过他的来历,言家虞山书院大师兄,杀了楚国漾陵君,却引出了南方剑圣、澹台灭明出来为他站台,儒家公羊一脉也为他撑腰,江湖人送外号南方小剑圣。”
“文宗荀夫子也亲自出面说过,此子有望成为荀卿之后儒家的又一位文宗!”
“那他是什么时候在西河学堂学习的?”姬无夜愣住了。
“查不到!”白亦非摇头。
夜幕的情报范围也只在韩国,还伸不到魏国和楚国。
能查到这些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
姬无夜没有再多问,也清楚夜幕也就是窝里横,触手还伸不出韩国之外。
“你的建议是?”姬无夜再次开口。
“能不得罪就别得罪,至少我们不敢杀了他,那还不如在其羽翼丰满之前,给他提供助力,结个善缘!”白亦非认真的说道。
言晏,他们是不怕的。
可是言晏背后的言家、儒家、剑盟却不是他们敢轻易得罪的。
尤其是言晏杀了漾陵君,连楚国都不敢问责,他们韩国就更加没有这个能力了。
“那就这样吧,至少现在是友非敌,没必要得罪!”姬无夜点了点头,确定了对言晏的态度。
回到张家的张开地也叫来了自己的儿子,韩国的外相张平和孙儿张良,将朝堂之上的事也说了一遍。
“叔东先生既然出自儒家,为什么入韩,却要站在姬无夜一边,而不是来我们张家?”张良却是很疑惑。
张家也是儒家的分支,更是儒家在韩国的话事人,一般儒家士子入韩都会走他们张家门路,所以言晏却走的姬无夜一脉,就让他不能理解了。
“这并没有什么好疑惑的,儒家也分很多脉的,言家、澹台家远离中原已经太久了,准确来说,他们跟儒家曾子一脉的关系更近,而我们是子思一脉。”张开地平静的说着。
儒门大乱的时候,言子、澹台灭明等弟子推举曾子出来接替儒家掌门,甚至孔子也认为曾子是颜回外最适合接替自己,将孙子子思都教给曾子教导。
只不过曾子拒绝了,没有接过儒家大旗,导致儒门大乱,而曾子之外最有资格接替孔子的自然就是子思了。
可是言子、澹台灭明服曾子,却不代表会服子思啊,毕竟子思算起来是他们小辈!
尤其是后来儒家在孟子出世之后,与子思一脉组成了思孟学派。
那时的言家和澹台家已经遁走南方,不再参与儒家的争斗,自然也不属于思孟学派。
所以来说,虽然同样是儒家,但是他们跟言家、澹台家真的不熟!
“儒家比你想象中的要大,也要乱!”张平看着张良提醒说道。
甚至儒家内斗起来,会比外人下手还要黑!
“我疑惑的还是,他是南方一脉推出来明面人物,为什么会跟西河学堂扯上关系,要知道西河学堂是子夏一脉!”张开地认真的说着。
儒门大乱之时,言家、澹台家支持的是曾子,而子夏支持的则是有子(七十二贤之一,名有若,字子有,提出“礼之用,和为贵”),所以,子夏一脉和言家、澹台家才是真正的死对头。
更关键的是,言子被称为儒家文学之首,而有子则是儒家文学高才,两個人的竞争也是最激烈的。
所以说,儒家内部关系最恶劣的就是言子和有子!
这就让张家很疑惑言家为什么会跟西河学堂扯上关系了。
尤其是吴起出自西河学堂,却死在楚国贵族手中,这背后要是没有言家和澹台家在捣鬼,说出去他们都不信。
张良完全插不上嘴了,儒家的争斗,现在他还不太清楚。
张平也很疑惑这一点,两个势同水火的学阀争斗的凶险他是知道的。
“或许,这就是我们查不到叔东在西河学堂学习过的原因吧!”张平思索之后说道。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在西河学堂学习的时候,用的不是叔东之名!”张良却是开口了。
西河学堂不可能收来自言家和澹台家的子弟,但是若是言晏在西河学堂学习时用的不是叔东之名呢?
张开地和张平对视了一眼,这个倒是儒家经常干的操作。
毕竟言晏之前就曾用过公羊子墨的名字,在西河学堂再冒用其他儒家分支之名入学,西河学堂恐怕也不会知道!
或者西河学堂知道了也当做不知道,所以他们去查的时候,西河学堂才会讳莫如深!
“总之,西河学堂和言家的争斗,我们还是别参与进去的好!”张开地想了想,决定不去趟这趟浑水。
万一两家打出了狗脑子,他们贸然插手其中,吃力不讨好就算了,说不准还要被殃及池鱼,平白树敌。
“不管、不问,礼送出境!”张开地最终决定了对待言晏的态度。
他们也不认为言晏会留在韩国,恐怕也只是来韩国镀金,最后还是会去魏国,跟西河学堂刚正面!
因此,张家决定安安静静的等着,当一个吃瓜群众,坐看儒家子夏一脉和言子一脉时隔多年之后的又一次较量。
至于为什么会打起来,儒家之争,从古至今,根本就不需要理由和导火索了。
或者说就是,这一代的言家出了个大才,所以要去魏国挑衅一番。
毕竟,现在我家有麒麟儿不嚣张,等打不过了再笑?
换成他们张家若是出现了大才,会不去挑衅一下儒家左派?
言晏倒是没想过那么多,他现在想的只是疯狂的吸收知识,等一个龙场悟道的契机,现在就是游学,游学,再游学,吸收、吸收、再吸收!
所以,当韩王的诏令送到他手上的时候,言晏也开始收拾东西,带着少司命准备前往韩国的都城新郑。
至于新郑的尔虞我诈,朝堂之争,言晏并不打算去参与,也不想去管!
在言晏看来,身为儒家士子,就老老实实的当一个学者,乱参与朝堂之争,死了都是自己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