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朱雄英猜测的那样,朱樉确实已经完成了对南洋的清洗,准备启程前往极乐岛。

    在出发前,他召开会议做了最后一次盘点。

    李芳作为秦国国相,出面做了汇报:“……南洋大族半数被消灭,已经完成了既定计划。”

    “收缴现钱四百二十五万贯,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初步估计价值过千万贯……”

    “其余物品太多,价值暂时还未估算出来。”

    “抓捕奴隶……囚犯一万七千三百余人。”

    “除了这些东西,最重要的各类船只缴获了三千八百余艘。”

    “不过能远航的只有五百四十艘,其余皆为中小型船只。”

    他说的都是正儿八经能出海的船,那种只能在近海捕鱼的舢板和小舟,都没计算在内。

    这收获可谓是太丰厚了,堪称是一波肥,在座的众人都有些兴奋。

    果然是陛下的亲兄弟啊,给的好处实在太足了。

    有了这些东西,秦国的起点会更高,他们在那边也能少受一些罪。

    听完汇报朱樉表情淡然,好似完全不在乎一般:

    “海外值钱的物品挑出来带走,再剩余的拿到淡马锡出售,然后换成各类资源。”

    “短期内我们不具备造船能力,这批船能带走的尽可能带走。”

    “这些囚犯将会是我们的第一批子民,不可虐待,尽量让他们活着到达极乐岛。”

    这些人世居南洋,从小和海洋打交道,是最好的水手。

    从其中挑选青壮加入水师,也能更快的成型。

    李芳自然也明白这一点,说道:“是,我已经安排人专门照顾那些囚犯。”

    “我也已经告诉过他们,到达极乐岛为秦国劳作三年可赦免其罪过,纳入秦国民籍。”

    “现在这些人的情绪已经稳定不少。”

    朱樉点点头,说道:“将金银珠宝古玩字画挑选一批精品出来,一部分分发给诸位,一部分留作装点秦王宫。”

    众人都不禁皱眉,这还没到地方呢,就已经开始准备享受了吗?

    朱樉解释了一句:“我们是天朝上国的藩属,不能落了大明的声誉。”

    “这些东西是用来装点门面,给那些蛮夷看的。”

    众人恍然大悟:“大王英明。”

    秦国初建,短期内是没办法修筑奢华王宫的。

    别人到你这里来拜访,一看你的房子很拉胯,再进屋一看啥也没有,人家会怎么想?

    有了这些艺术品就不一样了。

    别管房子的外表如何,进屋一看全是艺术品。

    随便拿一件出去都价值连城,自然就会心生羡慕。

    房屋的朴素简陋,在他们心里也会变成务实的体现。

    接着,其他人也各自将自己负责的事情汇报了一下,整体来说非常的不错。

    朱樉终于露出满意的表情,不过他依然没有说话,而是将目光看向了最后一个人。

    一个女人,杏红。

    其他人的目光也都看了过来。

    在众人的注视下,杏红毫不怯场,起身说道:

    “我已经成功将消息散布出去,不少土人势力蠢蠢欲动,只是碍于大王的威势不敢乱动。”

    “等您离开,他们定然会有所行动。”

    朝廷的计划不只是打击南洋大族,这些大族虽然不怎么服从朝廷指挥。

    但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扩张。

    而且他们虽然和土著合作,却也同样在挤占土著的生存空间。

    将他们打掉,等于是帮助南洋土著壮大势力。

    这种愚蠢的事情,朝廷自然不会做。

    朝廷真正的目的,是两者全都打。

    可是身为宗主国,伸手去打藩属,是需要一个理由的。

    别管这个理由有多扯淡,都必须要有。

    否则唇亡齿寒之下,别的藩属国就会离心离德,乃至集体反抗大明。

    到时候再想搞什么民族大融合政策,就要多付出千百倍的代价。

    所以,朝廷借着淡马锡岛的机会,将南洋大族打的元气大伤。

    然后再散布一個消息出去。

    朝廷对南洋大族非常不满,皇帝公然在朝堂说:

    身为泱泱大国的子民却不珍惜文明之邦,竟然背弃祖宗、君父,这就是所谓的不忠不孝。

    说白了,皇帝已经不承认他们是大明臣民了。

    否则秦王岂敢如此肆无忌惮的屠戮南洋大族。

    南洋土著势力早就眼馋那些大族的财富,以前只是摄于大明的威势,不敢乱动。

    现在得知大明竟然不承认这些大族的身份,他们自然忍不住心中的贪婪。

    早晚会对剩下的南洋大族动手。

    一旦他们动了手,大明就可以以此为理由出兵,对整个南洋进行一次大清洗。

    这么做的目的有两个:

    一将这里的土著清空一部分,才更加方便迁徙汉人过来居住。

    二就是为了这里的土地。

    许诺勋贵进行大分封,来换取他们对新政的支持。

    之前一直靠朱元璋的信誉为担保,来让勋贵相信这场交易。

    现在时间已经过去多年,且皇帝也换成了朱标,勋贵们难免会产生疑虑。

    是时候兑现承诺了。

    不过在陈景恪的计划里,第一批只是为了取信于人,并不准备大规模分封。

    其一,南洋土地有限,大规模分封也不现实,更没必要。

    其二,陈景恪可是很清楚世界有多大的,美洲才是最适合分封之地。

    其三,南洋是大明的后花园,分封太多诸侯,反而不利于发展。

    在这里封十个八个诸侯,让勋贵们知道朝廷不是忽悠他们的,就足够了。

    这就是本轮南洋计划的全部内容。

    朱樉就是计划的执行者,他将散布谣言的计划交给了杏红。

    一来她熟悉南洋的环境,二来也是一次考验。

    很显然,她出色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朱樉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很好,你没有让本王失望。”

    杏红笑道:“还要多谢诸位兄长的支持,否则靠我一个人哪能这么顺利的完成计划。”

    众人心中非常的受用,对她的观感好转了许多。

    因为之前的经历,众人对她其实很是不屑。

    一个妓女能有什么本事?

    就算有点小聪明又如何?娼妓就是娼妓。

    杏红也明白这一点,不过什么都没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能力。

    然后恰到好处的一句兄长,成功扭转了众人对她的看法。

    朱樉目睹这一切,心中更是满意。

    这个女人,没有愧对他的信任。

    之后,众人按照他的吩咐,将多余物资出售。

    又采购了许多生活必需品,将所有的船只都装满。

    给老朱和朱标写了一封奏疏之后,正式踏上了前往小亚细亚的旅程。

    看着远去的船队,许柴佬说道:“我们也该回京请罪了。”

    看着船队消失在天际,岑信通叹道:“是啊,工作已经移交完,也是时候回去了。”

    说到这里,转头看向许柴佬:“你不去楚国吊唁一下父母吗?”

    许柴佬苦笑道:“我已经被族谱除名,哪还有脸回去吊唁。”

    岑信通正色道:“无论如何,血缘关系是断不了的。人都已经不在了,去看看吧。”

    许柴佬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亲情占据上风,说道:

    “也好,正好顺路去看看,不知道当年的旧相识是否还在。”

    岑信通摇摇头,说道:“据说楚王的手段非常狠辣……”

    楚王朱桢的手段确实非常狠辣,一举将国内的大族尽数查抄。

    还以勾结大族意图造反为由,将岛上的大型土著部落全部剿灭。

    经此一事,吕宋岛再无大族,也再无大型土著部落。

    大部分土人被纳入楚国治下,接受楚王的统治。

    少部分逃入深山老林,其生活状态彻底回归原始。

    朱桢没有理会这些土人,回头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没有乱搞,而是照搬了淡马锡岛的律法。

    他的部下非常不明白,为何不模仿大明,而是模仿淡马锡岛?

    朱桢语重心长的道:“你们没见过陈伴读,不懂他有多厉害。”

    他的部下更是疑惑:“大明的制度也是陈伴读设计的啊。”

    朱桢解释道:“大国和小国岂能一概而论?”

    “楚国地不过数百里,人不过十余万。强行仿照大明的制度,就是取祸之道。”

    “淡马锡也是岛屿,陈伴读根据岛屿特性制定的制度,才更适合我楚国。”

    众人恍然大悟,敬佩的道:“大王高见。”

    随后,又有一个人提出疑问:“可是,我们也没人懂淡马锡的详细制度啊。”

    一知半解的去模仿,弄成第二个淡马锡就麻烦了。

    朝廷可是杀了九万多人,才对那里完成重塑。

    咱们要是出问题了,总不能向朝廷求援,也来一场大屠杀吧?

    一想到那种后果,众人都不禁打了个寒噤。

    朱桢笑道:“这一点我也考虑到了,早就派人去淡马锡拉拢了几名有经验的官吏过来。”

    他的手下更担心了:“那些人连淡马锡都治理不好,如何能治理好楚国?”

    “用他们,岂不是要步淡马锡后尘?”

    朱桢安抚道:“放心,我岂能想不到这一点?邀请的都是有真才实学之人。”

    “况且,失败的经验也是经验。正因为他们失败过,反而比别人更懂的如何才能将事情做好。”

    虽然一众部下还是有些不安,却也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有道理。

    据说重建后的淡马锡堪称南洋乐土,可见之前的失败确实让那些人积累的许多经验。

    朱桢突然叹息道:“要是能将许柴佬请过来就好了,我愿许以国相之位。”

    “可惜,他是陈伴读的人,我不敢出手啊。”

    众人面面相觑,您老还真是敢想啊。

    且不说你把许家给灭了个一干二净,双方算是过节的。

    就说人家的身份地位,虽然犯错了,依然是当过淡马锡总督的。

    当年可是和你平起平坐的,甚至很多时候你还要仰仗人家。

    这会儿就要招揽了?

    更何况,人家还要回京请罪,能不能活下来还不好说呢。

    咋,伱想保他?

    问题是,您有这么大的面子吗。

    朱桢并不知道部下的想法,否则肯定气的七窍冒烟。

    正应了那句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半个月后部下来报,许柴佬想吊唁长辈,希望获得准许。

    朱桢大喜,这就是瞌睡来枕头啊。

    当即就亲自去码头迎接,见面就充满歉意的道:

    “许总督,此时实在抱歉……只是上命难为,希望你能谅解。”

    许柴佬自然不信什么上命难为的规划,不过经历了那么多,他在政治上已经逐渐成熟。

    知道政治就是如此残酷,更明白朱桢为何会如此做。

    更何况,自己戴罪之身,对方竟然没有丝毫轻视,亲自出迎还道歉。

    他非但没有恨对方,反而很是感动:

    “大王折煞许某,此乃他们咎由自取,只能怪他们自己。”

    “听说时候大王将他们的尸骸收敛安葬,不使其暴露荒野,许某感激不尽。”

    朱桢自幼接受儒家思想,对死人保持着最起码的尊敬。

    在清理过大族之后,命人将他们的尸身按照家族进行埋葬。

    没想到今日竟然还能有意外收获,这让他更是高兴。

    双方寒暄过几句之后,许柴佬就去埋尸之地吊唁了族人。

    朱桢还没有迂腐到一人一坟的地步,只是用草席裹起来摆放在一个坑里集体埋葬。

    许柴佬的父母就在其中。

    事情已经过去那么久,自然不能挖出来逐个分辨。

    所以他统一吊唁了一下。

    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朱桢派人过来邀请他赴宴。

    整个楚国的头面人物,全都出席了。

    这种礼遇,让许柴佬更加感动。

    但他也知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朱桢这么做定然是有其目的的。

    所以在宴席结束后,就主动询问可有什么能帮助的。

    朱桢也没有隐瞒,直接说出了目的:“我欲在楚国施行淡马锡的制度,只苦于不懂新政。”

    “希望能得到许总督的指点。”

    许柴佬笑道:“我当是何事,大王何不早言。”

    于是就拿出一本厚厚的书:“这是我对新政的理解,以及这些年的经验教训,希望能帮到大王。”

    朱桢郑重的接过:“谢许总督帮助,若楚国有所成必有厚报。”

    接着两人又闲聊起来,朱桢话里话外都透露出招揽之意。

    许柴佬非常的感动,没想到还有人能如此看重他。

    但他并没有留下的打算。

    陈景恪对他有知遇之恩,淡马锡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必须回去请罪。

    所以并没有接朱桢的话。

    第二天就启程,踏上了返回洛阳的道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