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逆子又给朕出了个大难题啊。”
“这近十万的军功,又是一大笔封爵与赏赐……”
想到这茬,刘彻心中不由的又有些肉疼。
如今国库内帑中倒也不是没钱,毕竟大汉已经数年没有打仗。
再加上桑弘羊那些商政的实施成效还算过得去,这几年的国库内帑其实还比较充盈,大汉也算是有了些家底。
至于上回刘据从南越国带回来的钱,则已经全投进了这次征伐西羌的战事。
那些钱自然是不够的,他还从国库内帑中填补了部分进去。
这些他都不觉得肉疼。
而眼下最大的问题,其实也不是没钱,而是经过刘据这么一搞,这一仗的支出就远远超出了他的预算。
要知道,国库内帑中剩下的那些钱他也都是有地方用的:
比如关东地区那数十万的流氓和脱籍者,总是要使钱去赈的吧?
再比如张掖和敦煌两郡的设立,总是要使钱才能迁移百姓,派兵去屯的吧?
还有这回羌人作乱,其中有了匈奴人的影子,可见匈奴已经蠢蠢欲动,总是要加紧养马,训练骑兵去防的吧?
还有东北方向那个越来越不听话的卫满朝鲜,总是要去敲打一下的吧?
还有封禅大典之前,他总是要集结大汉所有的精锐骑兵前往大漠来一回“御驾亲征”。
一来震慑匈奴让他们不敢在封禅大典期间前来捣乱;二来也教大汉的万万臣民知道知道,卫青与霍去病此前能令漠南漠北皆无王庭,主要还是有他这个武德更加充沛的大汉天子运筹帷幄吧?
还有最最重要的封禅大典。
如此省事肯定不能省钱吧?
朕的脸面无所谓,主要是怕隔壁四夷看了,还以为我大汉办不起盛典,丢了我大汉的脸面,这也没错吧?
总之。
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这还没有算那些乱七八糟的小钱。
像什么朕的甘泉宫还未完全修缮完毕啊,各种重要的祭祀啊,宫里数万张嘴和南北两军的用度啊,那些方士为朕候神的日常消耗啊……
不当家的人,又怎知柴米贵?
朕真是太难了!
说起来……
不知南疆小国那几项沐浴我这天子圣恩的国策施展的如何,也该催一催了。
还有我大汉征伐西羌取得如此大捷,正该昭告天下普天同庆,也应祭祀宗庙报于列祖列宗,正好借这个机会,让那些列候表示表示。
对对对,正该如此!
那些列候拿了朕的土地,享了朕的食邑,在国家大事上自当做个表率。
希望这些列候不要不识抬举,否则……
如此想着,刘彻回身将手中的羽檄丢入苏文怀中:
“苏文,将这封捷报昭告天下,尤其告诉那些列候,朕欲祭祀宗庙,将此事报于列祖列宗,命他们尽快献上酎金酎酒与贺礼。”
“诺。”
苏文躬身应道。
酎金酎酒他自然知道是什么,说白了就是朝廷每次祭祀宗庙时,大汉列候定额定量进献的黄金和美酒。
至于贺礼,此前则是没有的……
不过这回天子既然特意提到了这两个字,恐怕便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希望那些列候都是聪明人,能够领会天子的意思吧……
如此待苏文出去之后。
刘彻虽早已坐回了龙榻上闭目养神,但心中仍在回味着捷报中的内容:
“这个公孙敬声倒有点意思,竟能一战建三功。”
“说起来,他还是那个逆子特意在早朝上举荐来的,想不到只此一战便有如此神勇表现,倒与当年的霍去病有几分相似,或许真是个难得的人才。”
“那时朕还当那逆子不过是突发奇想,权当做送他个顺水推舟的人情才答应下来,也算是弥补此前的亏欠。”
“想不到还真教他举中了。”
“只是不知那逆子究竟是运气好,还是有的放矢?”
“他该不会还有识人之能吧?”
“若果真如此,他可就真是天生的王者了,待朕乘龙登仙之后轮到他登基,取得的功绩恐怕不会在朕之下!”
“保不齐,朕还能与他在天上的琼楼玉宇中重聚,再续父子之情?”
“……”
……
汉军休整数日之后。
除了留下部分兵马驻守西羌王城,剩下的已经与刘据一同踏上了班师回朝之路。
至于此战之中表现最耀眼的那颗汉军新星——公孙敬声,虽说只是受了些没有大碍的皮外伤,但战后也足足躺了三天才能走动。
也不知究竟是吓得,还是累的。
而这个家伙起来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屁颠屁颠的找上了刘据。
“殿下,你是不是早就知道?”
公孙敬声虽不敢直接趴在刘据脸上冒犯,但巴巴的眼神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早知道什么?”
刘据只是冷冷的瞥了他一眼。
“早知道我拥有成为大将的潜质,不忍看我沉溺在卫氏长辈的庇护和花花绿绿的酒色乡中,因此才用那军令状故意逼了我一把,让我知道自己究竟有多优秀?”
说着话的同时,公孙敬声那张还有些许乌青的脸上竟浮现出感激与敬佩之色。
甚至他还看向刘据身后的郭振,用笃定的语气寻求郭振的支持:
“郭冼马,殿下此前对我说过的话你还记得吧?”
“殿下亲口对我说,‘这次对你来说没准儿也是一个人生的重要转机’,那时我以为殿下是在搪塞我,现在再回头想想,殿下必是早就知道了,那时分明是看在自家人的情分上提点我,可惜我竟没有听出来,心中还有些怨气。”
“我可真是糊涂,真是愚钝啊。”
“殿下的知遇之恩,我铭记于心,请受我一拜!”
“……”
郭振虽没敢接话,但也的确记得刘据确实说过这样的话。
而且他也不得不承认,结合事后发生的事情,刘据还真有可能是在提点公孙敬声,所以……太子竟有识人之能?
想到这里,郭振也巴巴的望向了刘据。
“不行,等没有外人的时候,我也得请殿下给我瞧瞧,看看我有什么暂时还未发挥出来的潜力,万一我其实是个万中无一的纵横捭阖之才呢!”
与此同时。
刘据却是面色复杂的看着眼前的胖子表哥:
“早知道个屁啊伱早知道,早知道我就不举荐你当先登校尉了。”
“我直接给你讨个调配粮草的肥差,等你贪墨军费成了事实,再向我父皇举报你难道不稳么?”
可惜公孙敬声并不知道刘据此刻心里在想些什么。
依旧对他千恩万谢了一阵,可到了最后却又不知为何扭扭捏捏起来。
“殿下,我也知道不该再给你添麻烦,可是我已经问过了旁人,此事恐怕只有你才能办成。”
“因此……”
公孙敬声忽然又单膝跪在了地上,以军礼抱拳极为郑重的道,
“殿下,末将有个不情之请!”
(本章完)
“这近十万的军功,又是一大笔封爵与赏赐……”
想到这茬,刘彻心中不由的又有些肉疼。
如今国库内帑中倒也不是没钱,毕竟大汉已经数年没有打仗。
再加上桑弘羊那些商政的实施成效还算过得去,这几年的国库内帑其实还比较充盈,大汉也算是有了些家底。
至于上回刘据从南越国带回来的钱,则已经全投进了这次征伐西羌的战事。
那些钱自然是不够的,他还从国库内帑中填补了部分进去。
这些他都不觉得肉疼。
而眼下最大的问题,其实也不是没钱,而是经过刘据这么一搞,这一仗的支出就远远超出了他的预算。
要知道,国库内帑中剩下的那些钱他也都是有地方用的:
比如关东地区那数十万的流氓和脱籍者,总是要使钱去赈的吧?
再比如张掖和敦煌两郡的设立,总是要使钱才能迁移百姓,派兵去屯的吧?
还有这回羌人作乱,其中有了匈奴人的影子,可见匈奴已经蠢蠢欲动,总是要加紧养马,训练骑兵去防的吧?
还有东北方向那个越来越不听话的卫满朝鲜,总是要去敲打一下的吧?
还有封禅大典之前,他总是要集结大汉所有的精锐骑兵前往大漠来一回“御驾亲征”。
一来震慑匈奴让他们不敢在封禅大典期间前来捣乱;二来也教大汉的万万臣民知道知道,卫青与霍去病此前能令漠南漠北皆无王庭,主要还是有他这个武德更加充沛的大汉天子运筹帷幄吧?
还有最最重要的封禅大典。
如此省事肯定不能省钱吧?
朕的脸面无所谓,主要是怕隔壁四夷看了,还以为我大汉办不起盛典,丢了我大汉的脸面,这也没错吧?
总之。
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这还没有算那些乱七八糟的小钱。
像什么朕的甘泉宫还未完全修缮完毕啊,各种重要的祭祀啊,宫里数万张嘴和南北两军的用度啊,那些方士为朕候神的日常消耗啊……
不当家的人,又怎知柴米贵?
朕真是太难了!
说起来……
不知南疆小国那几项沐浴我这天子圣恩的国策施展的如何,也该催一催了。
还有我大汉征伐西羌取得如此大捷,正该昭告天下普天同庆,也应祭祀宗庙报于列祖列宗,正好借这个机会,让那些列候表示表示。
对对对,正该如此!
那些列候拿了朕的土地,享了朕的食邑,在国家大事上自当做个表率。
希望这些列候不要不识抬举,否则……
如此想着,刘彻回身将手中的羽檄丢入苏文怀中:
“苏文,将这封捷报昭告天下,尤其告诉那些列候,朕欲祭祀宗庙,将此事报于列祖列宗,命他们尽快献上酎金酎酒与贺礼。”
“诺。”
苏文躬身应道。
酎金酎酒他自然知道是什么,说白了就是朝廷每次祭祀宗庙时,大汉列候定额定量进献的黄金和美酒。
至于贺礼,此前则是没有的……
不过这回天子既然特意提到了这两个字,恐怕便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希望那些列候都是聪明人,能够领会天子的意思吧……
如此待苏文出去之后。
刘彻虽早已坐回了龙榻上闭目养神,但心中仍在回味着捷报中的内容:
“这个公孙敬声倒有点意思,竟能一战建三功。”
“说起来,他还是那个逆子特意在早朝上举荐来的,想不到只此一战便有如此神勇表现,倒与当年的霍去病有几分相似,或许真是个难得的人才。”
“那时朕还当那逆子不过是突发奇想,权当做送他个顺水推舟的人情才答应下来,也算是弥补此前的亏欠。”
“想不到还真教他举中了。”
“只是不知那逆子究竟是运气好,还是有的放矢?”
“他该不会还有识人之能吧?”
“若果真如此,他可就真是天生的王者了,待朕乘龙登仙之后轮到他登基,取得的功绩恐怕不会在朕之下!”
“保不齐,朕还能与他在天上的琼楼玉宇中重聚,再续父子之情?”
“……”
……
汉军休整数日之后。
除了留下部分兵马驻守西羌王城,剩下的已经与刘据一同踏上了班师回朝之路。
至于此战之中表现最耀眼的那颗汉军新星——公孙敬声,虽说只是受了些没有大碍的皮外伤,但战后也足足躺了三天才能走动。
也不知究竟是吓得,还是累的。
而这个家伙起来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屁颠屁颠的找上了刘据。
“殿下,你是不是早就知道?”
公孙敬声虽不敢直接趴在刘据脸上冒犯,但巴巴的眼神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早知道什么?”
刘据只是冷冷的瞥了他一眼。
“早知道我拥有成为大将的潜质,不忍看我沉溺在卫氏长辈的庇护和花花绿绿的酒色乡中,因此才用那军令状故意逼了我一把,让我知道自己究竟有多优秀?”
说着话的同时,公孙敬声那张还有些许乌青的脸上竟浮现出感激与敬佩之色。
甚至他还看向刘据身后的郭振,用笃定的语气寻求郭振的支持:
“郭冼马,殿下此前对我说过的话你还记得吧?”
“殿下亲口对我说,‘这次对你来说没准儿也是一个人生的重要转机’,那时我以为殿下是在搪塞我,现在再回头想想,殿下必是早就知道了,那时分明是看在自家人的情分上提点我,可惜我竟没有听出来,心中还有些怨气。”
“我可真是糊涂,真是愚钝啊。”
“殿下的知遇之恩,我铭记于心,请受我一拜!”
“……”
郭振虽没敢接话,但也的确记得刘据确实说过这样的话。
而且他也不得不承认,结合事后发生的事情,刘据还真有可能是在提点公孙敬声,所以……太子竟有识人之能?
想到这里,郭振也巴巴的望向了刘据。
“不行,等没有外人的时候,我也得请殿下给我瞧瞧,看看我有什么暂时还未发挥出来的潜力,万一我其实是个万中无一的纵横捭阖之才呢!”
与此同时。
刘据却是面色复杂的看着眼前的胖子表哥:
“早知道个屁啊伱早知道,早知道我就不举荐你当先登校尉了。”
“我直接给你讨个调配粮草的肥差,等你贪墨军费成了事实,再向我父皇举报你难道不稳么?”
可惜公孙敬声并不知道刘据此刻心里在想些什么。
依旧对他千恩万谢了一阵,可到了最后却又不知为何扭扭捏捏起来。
“殿下,我也知道不该再给你添麻烦,可是我已经问过了旁人,此事恐怕只有你才能办成。”
“因此……”
公孙敬声忽然又单膝跪在了地上,以军礼抱拳极为郑重的道,
“殿下,末将有个不情之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