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走亲戚
一家人围坐在大圆桌吃汤圆和水饺,吃完后苏老太太给家里的孙子孙女每人都发了30个铜板。
村里人正常给红包每人也就一两个铜板的样子,只是苏老太想既然手上有了钱,也不能委屈了这些孙子孙女们。
苏沐瑶和哥哥们都给爷奶磕头拜年,自己和哥哥回到屋后,又给自家爹娘磕头拜年,又收获了一份压岁钱。
只是这个钱在手里还没有捂热,就被自家娘亲一把拽住“把压岁钱拿出来,娘帮你们收着,回头到外面掉了,哭都没地方哭去。”
苏明轩立刻拒绝:“才不会掉呢,我自己能收好”。
苏沐瑶也点头附和“不会掉,我会藏起来的”。
“那万一掉了呢?娘给你们把口袋都装满糖果和小零嘴好不好?反正你们小孩子也不花钱”
王桃秀还在哄着眼前的两个奶团子,其实她主要是想把苏明轩手上的钱给收起来。
可也不能这么明显,只收儿子不收女儿的。
其实她是知道眼前的一岁多的奶团子,有着特别的地方收进去的东西,肯定不会丢。
“不好不好”苏明轩一边说着,一边在奋力挣扎,想逃出自家娘亲的魔爪。
苏三郎见状笑呵呵的道:“随他们去吧,不过几个铜板”。
王桃秀见自家相公都如此说了,也不好再强求只是转头瞪了一下苏三郎。
晚上又吃了一顿很丰富的大餐,小孩子在村里面疯跑。
苏沐瑶看着眼前的这些,只感觉甚是温馨。
第二天,王桃秀和苏三郎就带着两个小家伙回娘家拜年。
王家村离桃柳村不远,但也不近差不多十来里的路程。
苏三郎专门包了村口大牛家的牛车,给他们送到了王家村。
从自家闺女抱回来起,就没有带回家给自己爹娘看看,这一次怎么也要让二老好好瞧瞧。
“乖宝啊,我们这是去看外祖父,外祖母还有你三个小舅舅”。
苏沐瑶眼睛都睁大了,自己居然有三个舅舅。
王桃花在家的时候,那也是父母娇宠长大的,上面三个哥哥,下面只有自己这么一个女娃。
王家二老知道女儿跟女婿今天肯定是要回来的,早就站在门口翘首以盼。
直到见一辆牛车缓缓的向这边而来,近了才看清,那牛车上坐着就是自己的女婿和闺女。
王家老太太连忙小跑着过去迎接。
“哎呦,我的小外孙哟”。
王老太太一把就从牛车上把自家小外孙给提溜了到怀里。
就在余光不小心飘到了自家女婿怀里,还抱着个奶团子时瞪大了眼睛。
“闺女,这是”
“娘,这是您的外孙女,今年刚一周岁”。
王老太太瞬间觉得自己怀里的白胖外孙不香了。
直接把怀里的苏明轩一把又塞回了王桃秀的怀里。
“哎呦,我的宝贝呀,来,快外祖母抱”
苏沐瑶对着眼前慈祥的老太太甜甜的喊了一声“外祖母"
“哎呦呦,瞧瞧这小嘴甜的宝儿可真是外祖母的心肝宝贝呢。”
苏沐瑶被这个慈善的小老太太一句一个宝儿,沉迷住了。
搂着王老太太的脖子哈哈直笑。
“老婆子,快把小外孙女抱回屋,这外面天寒地冻的”。
“哎对对”。
小脚老太太哒哒哒的抱着小奶团子就往屋里走。
苏三郎跟王桃秀拿着大筐小包的跟在后面,给哥哥嫂嫂以及几个侄子侄女分着礼物。
“嫂子,这款黄色的布就给小侄女做花裙子”
“大哥,这块到时候你让大嫂给你做两身新衣服”。
另外,王桃秀给每个大嫂都送了自己绣的新鞋以及小侄子们的衣服。
这一趟,那可谓是嫁人以来回礼最重的一次了。
几个哥嫂心中也是满意,至少知道自家小妹在人家过的还算不错,不然也不能带回来这么多东西。
嫂子们心里也舒坦多了,以前都是自家填补这个小姑子没成想,也有小姑子带着这么多东西回来的时候。
王老头看着自家闺女带回来的这些东西,却有了些怒意“你带这么多亲家公,亲家母怎么想?我平时是怎么教你的?这嫁了人事事都要考虑婆家,不能什么都惦记娘家”。
边上的苏三郎连忙过来打圆场“这就是我家老娘准备的,最近家里面找草药有了些进项,手里也存了些许的银钱,打算开春就送几个娃娃去书院读书。”
王老头一听,一拍大腿“好啊!这送孩子读书是好事,你爹娘人开明啊”。
王老太太看着自家闺女给自己拿的新衣也拍了拍闺女的手“桃秀,买这些料子做甚?我这黄土都埋到颈脖的老太婆了,哪里用得上这么好的新衣新料"
“呸呸呸,娘,快别说这话,您老能长命百岁咋就穿不得这新衣新料了。"
边上的苏老三也在一旁附和。
紧接着,王桃秀从挎包里掏出了二两银子“娘,这是您女婿孝顺您的”。
王老太太一见,居然是二两银子瞪大了眼睛,连忙摆手。
“哎呀,给我这么多钱干啥,我哪也不去,用不着花银子这钱你留着给两个乖宝买些吃的。”
“快收起,这是你的女婿,孝顺你的。哪有不要的道理。两个小崽子可不缺吃的,家里婆婆经常买零嘴,这些崽子嘴都养刁了”
王老太太拧不过闺女,最后还是收下了。
不过一想到女儿这日子看样子是好过了,也是打心眼里为女儿感到高兴。
之前说实话,自己跟自家老头子也看不中苏家小三。
不为别的,就是家庭条件一般,自己家里虽然跟他们也差不了太多。
但怎么也是自己宠大的闺女,想着长的也漂亮,怎么的也要嫁个条件好些的。
只是也不知道他俩是咋就看对眼了,死活就要嫁给苏三郎没办法,也就由她去了。
还好婚后苏三郎对自家闺女还算好的,他们老两口也算是欣慰了。
王老太太进房间去,把早就准备好的一个红包拿在手里,又准备了一个这才拿着两个红包出去递给两个奶团子。
“谢谢外祖母”
村里人正常给红包每人也就一两个铜板的样子,只是苏老太想既然手上有了钱,也不能委屈了这些孙子孙女们。
苏沐瑶和哥哥们都给爷奶磕头拜年,自己和哥哥回到屋后,又给自家爹娘磕头拜年,又收获了一份压岁钱。
只是这个钱在手里还没有捂热,就被自家娘亲一把拽住“把压岁钱拿出来,娘帮你们收着,回头到外面掉了,哭都没地方哭去。”
苏明轩立刻拒绝:“才不会掉呢,我自己能收好”。
苏沐瑶也点头附和“不会掉,我会藏起来的”。
“那万一掉了呢?娘给你们把口袋都装满糖果和小零嘴好不好?反正你们小孩子也不花钱”
王桃秀还在哄着眼前的两个奶团子,其实她主要是想把苏明轩手上的钱给收起来。
可也不能这么明显,只收儿子不收女儿的。
其实她是知道眼前的一岁多的奶团子,有着特别的地方收进去的东西,肯定不会丢。
“不好不好”苏明轩一边说着,一边在奋力挣扎,想逃出自家娘亲的魔爪。
苏三郎见状笑呵呵的道:“随他们去吧,不过几个铜板”。
王桃秀见自家相公都如此说了,也不好再强求只是转头瞪了一下苏三郎。
晚上又吃了一顿很丰富的大餐,小孩子在村里面疯跑。
苏沐瑶看着眼前的这些,只感觉甚是温馨。
第二天,王桃秀和苏三郎就带着两个小家伙回娘家拜年。
王家村离桃柳村不远,但也不近差不多十来里的路程。
苏三郎专门包了村口大牛家的牛车,给他们送到了王家村。
从自家闺女抱回来起,就没有带回家给自己爹娘看看,这一次怎么也要让二老好好瞧瞧。
“乖宝啊,我们这是去看外祖父,外祖母还有你三个小舅舅”。
苏沐瑶眼睛都睁大了,自己居然有三个舅舅。
王桃花在家的时候,那也是父母娇宠长大的,上面三个哥哥,下面只有自己这么一个女娃。
王家二老知道女儿跟女婿今天肯定是要回来的,早就站在门口翘首以盼。
直到见一辆牛车缓缓的向这边而来,近了才看清,那牛车上坐着就是自己的女婿和闺女。
王家老太太连忙小跑着过去迎接。
“哎呦,我的小外孙哟”。
王老太太一把就从牛车上把自家小外孙给提溜了到怀里。
就在余光不小心飘到了自家女婿怀里,还抱着个奶团子时瞪大了眼睛。
“闺女,这是”
“娘,这是您的外孙女,今年刚一周岁”。
王老太太瞬间觉得自己怀里的白胖外孙不香了。
直接把怀里的苏明轩一把又塞回了王桃秀的怀里。
“哎呦,我的宝贝呀,来,快外祖母抱”
苏沐瑶对着眼前慈祥的老太太甜甜的喊了一声“外祖母"
“哎呦呦,瞧瞧这小嘴甜的宝儿可真是外祖母的心肝宝贝呢。”
苏沐瑶被这个慈善的小老太太一句一个宝儿,沉迷住了。
搂着王老太太的脖子哈哈直笑。
“老婆子,快把小外孙女抱回屋,这外面天寒地冻的”。
“哎对对”。
小脚老太太哒哒哒的抱着小奶团子就往屋里走。
苏三郎跟王桃秀拿着大筐小包的跟在后面,给哥哥嫂嫂以及几个侄子侄女分着礼物。
“嫂子,这款黄色的布就给小侄女做花裙子”
“大哥,这块到时候你让大嫂给你做两身新衣服”。
另外,王桃秀给每个大嫂都送了自己绣的新鞋以及小侄子们的衣服。
这一趟,那可谓是嫁人以来回礼最重的一次了。
几个哥嫂心中也是满意,至少知道自家小妹在人家过的还算不错,不然也不能带回来这么多东西。
嫂子们心里也舒坦多了,以前都是自家填补这个小姑子没成想,也有小姑子带着这么多东西回来的时候。
王老头看着自家闺女带回来的这些东西,却有了些怒意“你带这么多亲家公,亲家母怎么想?我平时是怎么教你的?这嫁了人事事都要考虑婆家,不能什么都惦记娘家”。
边上的苏三郎连忙过来打圆场“这就是我家老娘准备的,最近家里面找草药有了些进项,手里也存了些许的银钱,打算开春就送几个娃娃去书院读书。”
王老头一听,一拍大腿“好啊!这送孩子读书是好事,你爹娘人开明啊”。
王老太太看着自家闺女给自己拿的新衣也拍了拍闺女的手“桃秀,买这些料子做甚?我这黄土都埋到颈脖的老太婆了,哪里用得上这么好的新衣新料"
“呸呸呸,娘,快别说这话,您老能长命百岁咋就穿不得这新衣新料了。"
边上的苏老三也在一旁附和。
紧接着,王桃秀从挎包里掏出了二两银子“娘,这是您女婿孝顺您的”。
王老太太一见,居然是二两银子瞪大了眼睛,连忙摆手。
“哎呀,给我这么多钱干啥,我哪也不去,用不着花银子这钱你留着给两个乖宝买些吃的。”
“快收起,这是你的女婿,孝顺你的。哪有不要的道理。两个小崽子可不缺吃的,家里婆婆经常买零嘴,这些崽子嘴都养刁了”
王老太太拧不过闺女,最后还是收下了。
不过一想到女儿这日子看样子是好过了,也是打心眼里为女儿感到高兴。
之前说实话,自己跟自家老头子也看不中苏家小三。
不为别的,就是家庭条件一般,自己家里虽然跟他们也差不了太多。
但怎么也是自己宠大的闺女,想着长的也漂亮,怎么的也要嫁个条件好些的。
只是也不知道他俩是咋就看对眼了,死活就要嫁给苏三郎没办法,也就由她去了。
还好婚后苏三郎对自家闺女还算好的,他们老两口也算是欣慰了。
王老太太进房间去,把早就准备好的一个红包拿在手里,又准备了一个这才拿着两个红包出去递给两个奶团子。
“谢谢外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