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0 章 ˇ 我能说是误会囡

虞世南考师是李世民和李玄霸所有考师中脾气最好的人 。

他常说自己只是教李世民和李玄霸书法 , 算不得老师 , 对李世民和李玄霸就像是对待同辈一桔 , 就算李世民和李玄霸做了什么错事 , 他也多是以劝说的口吻 。

李世民和李玄霸以前被罚抄的时候 , 虞世南多是顺带检查其他考师给李世民和李玄霸布置的罚抄作业字迹是否工整 , 很少单独布置罚抄 。

这么多年了 , 魉世南终于彻彻底底发怒了一次 。

皇帝和晋王兄弟二人垂着脑袋和小时候挨训一样老实 , 并时不时偷偷扬起脸 , 4

虞世南一个小心翼翼的讨好笑容 。

从来没有同步性的双生子 , 此刻神态倒是像双生子了 。

李世民时不时警李玄霸一眼 , 埋怨李玄霸又学自已 。

李智云惶眉苦脸 。 挨训的三兄弟中 , 他的苦浸脸是如此格格不入 , 带着真心诚意的后悔 。

至于两个装老实的人 …... 虞世南一看这两人表情 , 就知道他们丝毫没有反省 , 真是气得头疼 。

他以前因只是两人的书法老师 , 对两人没有过多干涉 , 更偏向于关注两人生活 。

几位考师中 , 宇文弼和长孙晟成了二人的亲家后 , 总是稍昱纵容 ; 薛道衡自己就是个散漫狂妄性子 , 只要李世民和李玄霸课业上过得去 , 几乎不训斥人 ; 只有高颖筱 j

业业管束两个从小顽皮到大的学生 , 堪称真正的授业恩师 。

虞世南是杨广身边的近侍小官 , 除了守孝期间 , 都跟随喜欢乱跑的杨广四处奔波 。 难得回长安 , 虞世南与高颖等人小聚的时候 , 总会听高颂抱怨李世民和李玄霸 , 其人纷纷劝慰 , 然后高颖骂他们太过纵容李世民和李玄霸 。

… 其实不算他们 , 因为自己也包搬在内 。 虞世南自认为自己与李世民 、 李玄霸见面的时候比其他者师还多一些 , 所以对高颖仅凭书信和兄弟二人互相告状就对两

人不满 , 有些不赞同 。

现在虞世南很想找高颖喝酒 , 哪怕他为了养身已经很久没有啸酒 。

以前看两位弟子闸腾 , 自己只觉得少年郎活泼一点很正常 。 但你们当了皇帝和晋王 , 怎么还是如此闸腾 ? 你们就是不想成熠了吗 !

胶王就罢了 , 身为亲王有些狂土风范也没什么 。 障下你怎么能如此 ! 还有萱王 , 以前我没有发现 , 原来你才是真正的便臣 !

李玄霸因为这次确实没有犯错 , 只是被李世民拉着同甘共苦 , 又还带着病 , 得以最先休息 , 坐在一旁看二哥和小五被训 。

李世民早就习惯他和李玄霸在老师那里的不同待遇了 , 仍旧丿巧加讨好笑容 ,

李玄霸在心里评价为 “ 下次还敢笑容 “。

李智云的脸色更苦了 。 自己何德何能 , 能从三兄那里抢走 “ 助约为虐奸便之臣的称谓 ?

魉世南训完之后 , 罚抄作业是传统 , 不能少 。

李世民的脸色终于苦了起来 。

为什么当了皇帝还要罚抄啊啊啊啊啊抓狂 ! 他能挤出的到宫苑狩猎的时间本就不多 , 现在为了应付罚抄 , 至少一月别想去宠苑 !

李玄霸也有点烦 , 蛮然他很喜欢看书 , 但不喜欢抄写同样的内容 。

李智云 …... 李智云再次下定决心 , 以后要将二兄当皇帝看待 , 务必谨愚小心 。

蚺然二兄确实不会在意自己的信越 , 但二兄会拉着自己一起间祸 !

兄弟三人丿乖受罚 。 虞世南真是哭笑不得 。

这三兄弟身份高贵 , 当了皇帝和亲王也尊敬老师 , 被训被罚任劳任怨 , 一点架子鄂没有 , 虞世南深感熟帖 。

但能不能成热一点 ? !

裴世矩倒是觉得这样很好 : “ 他们若成熟稳重 ,, 可能就不会再对你我如此了 。“

苏威有不同看法 :“ 君君臣臣本就该有清晰界限 , 他们对我等过分尊敬 , 其实也

是不成熟的体现 。 若他们能成熟起来 , 即使对我们疏远又如何 。“

虞世南不住叹气 。

裴世矩白了苏威一眼 。 装什么熟 ? 我好歹也被晋王称呼一声 “ 裴者师 “, 虽无徒之名 , 也曾有过师徒之实 。 你除了收过他们的贿赂 , 在先帝面前说过几句他们的好话 , 与他们根本不熟 ! 真是倚者卖者 , 令人作呕 !

苏威知道裴世矩在心底骂他 , 也在骂裴世矩倚考卖考 。

陡下和晋王根本没拜你为师 , 你却自词陛下和晋王的考师 , 真是不要脸 ! 你明明和我一样 , 好歹我和高颖 、 宇文弼都是友人 , 他们不在长安 , 我有友人嘱托 , 多看护陛下和晋王

一点 , 更名正言顺 !

虞世南懒得管两位同僚的眉来眼去 , 继续叹气 。

他多希望高颂还在长安 , 自己还是强硬不起来啊 。 若高颊在 , 陡下和晋王至少能考实半年吧 。

两位弟子能把重要的会试者实过去就行 。 第一次会试太重要了 , 可不要出差错 。

虞世南无法 , 只能给两位弟子的其他耆师写信 。 虽然可能没什么用 , 但他心里会舒坦一点 。

李世民和李玄霸知道虞世南考师的郁闷 。

两人丝毫不在意 , 还凑一起喧咕虞世南者师和其他老师写信后 , 其他考师可能的回信内容 。

“ 高者师肯定会骂我们 。“

「 长孙考师大概会让我们悠着点 , 别把虞考师气病了 , 朝中没有真正刚直的考臣帮衬我们 。“

「 宇文考师会委婉劝谏吧 7“

“ 薛考师会说我们做得好 , 没错 , 哈哈哈哈哈 1“

兄弟二人勾肩搭背 , 李世民狂笑 , 李玄霸浅笑 。

李智云趴在一旁死鱼眼 。

第一次改革后的科举如此重要 , 群臣都维紧了神经 , 对一丁点动静都紧张得不行 , 几乎到了风声鹤唤草木皆兵的地步 。

李世民和李玄霸两人却仍旧散漫 , 让群臣又担忧又嫉妒 , 雪花般的抱怨飞入太上皇和太上皇后的宫里 。

太上皇和太上皇后一如既往已阅不回 , 令人叹气 。

民间不知道朝堂的 「 争斗 “。 他们仍旧在回味秋闸的隆重气氛 。

清河崔氏自词守业本宗的清河大小房 、 清河青州房三支没有子弟参与科举 。

虽然他们看出了李唐对他们的不以为意 , 听了姻亲范阳卢氏的劝 , 不再矜持地等着李唐征召他们入朝 。 但越辉煌的宗族思愚就越传统 , 他们认为功勋荫蔽入朝才是正道 , 科举是寒门士子晋升的途径 。

世家子弟应当是优雅从容的 。 一群人挤在一起考试争夺名利 , 真是浮躁丑陋 ,

不应当为世家子弟做官正途 。

朝中许多人也是如此想 。 他们与原本历史中的房乔等人思愚一样 , 认为科举让士子公开竞争求官 , 就像是斗鸡一样 , 选出来的人都太过浮躁 , 可能会过分追逐名利 , 才华可能有一些 , 但品德一定有瑕疲 。

清河崔氏中郑州崔氏 、 南祖崔氏 、 许州崔氏却都派了优秀子弟科举 , 对 「 本宗的约束喃之以鼻 。

他们派出的人少 , 只是因为担心有子弟马失前蹄 , 科举失利 。 第一次科举 , 参与的清河崔氏子弟必须全部中榜 。

同为崔氏郡望 , 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同气连枝 , 对科举的反应与清河雕氏相同 。

博陵崔氏支脉不多 , 博陵大房到六房都自称本宗 。 支脉中仅有安平房比较显赫 。

自称李玄霸大弟子 , 留下 「 李门立雪 “ 美名的崔仁师便出身博陵崔氏安平房 。

崔仁师虽然已经在晋王府中任文吏 , 在禀报了考师李玄霸后 , 辞官参加了此次科举 , 就在京城应试 。

乡试会试都分经义列五经魁首 , 五经魁首中第一为解元 。 崔仁师没有给李玄霸丢脸 , 治尚书魁首 , 并京城乡试解元 。

晕乎乎地参与完了乡试后所有官方活动后 , 崔仁师闭门谢客 , 连族人都一概不见 。

今日 , 他却见了容 。

来者是自称博陵崔氏第二房的崔敦礼 。 崔敦礼也参加了京城乡试 , 虽没成为魁首 , 名次也不错 。

但此次崔敦礼只是一个牵线的 。 他的客人是一位寒门士子 , 名为张君政 。

之所以说崔敦礼是 “ 自称 “ 博陵崔氏第二房 , 是因为崔敦礼一家在北魏时 , 即 -

百多年前就已经迁居关中 , 除了族谱 , 与本家几乎没有联系 。

这等迁居百年以上的族人 , 若显赫起来一般会自立一支 , 如博陵崔氏安平房 ,

仍旧自称原郡望的 , 都是没问出名堂的 。

这样的族人 , 虽可以对外自称自己为 “XX 郡 XX 氏 “, 但也就是口头上自称而已 。

当他们中有人地位显赫 , 所自称的郡望才会派人联系他们 , 正式确定他们与本宗的关

所以崔敦礼虽然族谱上是博陵崔氏第二房本宗 , 但与本宗的联系还没有崔仁师强 。 他与博陵崔氏第二房子弟的关系 , 还没有与已经坚定不移地站在李唐这边的博陵崔氏安平房深 。

崔敦礼的情况与张君政类似 。

张君政祖辈早年在衣冠南渡中就已经离开了祖籍范阳 , 虽自称范阳张氏 , 汉相张良之后 , 但与范阳张氏几乎没有联系 。

他那一支在张九龄时才与范阳张氏的子弟正式称起了族兄弟族伯叔 。

虽范阳张氏的郡望远不如清河崔氏

, 因境遇相似 , 张君政在买科举书籍时偶遇崔敦礼并攀谈后 , 两人就成为友人 。

张君政见到李玄霸后一直惶惶不安 , 被崔敦礼发现 , 很是担忧地询问 。

张君政原本不敢告诉他人 , 但想起崔敦礼曾提起与解元崔仁师有交情 , 崔仁师又是晋王李玄霸的弟子 , 他便将自己可能偶遇晋王 , 晋王还给自己相面的事告诉了崔敦礼 。

崔敦礼吓了一跳 :“ 当日我们以为落榜的士子是晋王殿下 ? 你还疑似看到了皇帝陡下 ? 皇帝陛下就在我等科举士子中 , 与我等一起跳舞 ? 甚至皇后和晋王妃可能都在 ? ! 太荒唐了 1“

张君政苦笑 :“ 所以我才不敢说 。“

崔敦礼惊讶后 , 很快冷静下来 :“ 是也没什么关系 , 何必忧愁 ? 偶遇贵人是喜

张君政道 :“ 我本来不该忱愁 , 但晋王殿下似乎为我相面 , 说我该去岭南 。“

崔敦礼看着友人忧愁的模样 , 又是想笑又是羡愿 。

岭南蛮荒之地 , 谁都不想去 , 他可以理解友人的忧愁 。 但晋王殿下的谴纬相面本事声名在外 , 哪怕博陵崔氏本宗那些清高之人也盼得晋王殿下一句点评 。

胶王殿下的点评 , 可比魏晋时那些士人点评风光得多 。

后者普通百姓可能会心生向往 , 但世家子弟都知道是互相吹捧 。 晋王殿下的点评 , 那可是直指真正的未来 。 他所评之人 , 无一不功成名就 。

虽然也有人说这不是晋王真的会识人 , 而是他甄选的人才被陛下重用 , 所以他们功成名就 。

无论事情背后真相如何 , 但世人追捧晋王殿下的点评是事实 。

张君政居然偶遇晋王殿下 , 还得到晋王殿下主动透露天机 。 若是自己 , 哪怕岭南蛮夷之地令人畏惧 …...

也不是很畏惧 。 崔敦礼的偶像是苏武 , 以及那群秉承节义 , 愿意为大汉赴死的汉使 。 他入朝为官后就会寻求往西域去完成自己的梦想 , 如果换作南疆也没什么差别

崔敦礼半开玩笑道 :“ 你不想去岭南 , 换我去 。 我帮你完成晋王殿下的谦纬 。

张君政愧疚道 :“ 我虽然畏惧艰苦 , 但也向往青史留名 。 如果当日贵人真是晋王殿下 , 我就该为去岭南准备了 。 我如此追逐名利 , 让崔安上看笑话了 “

崔敦礼摇头 :“ 岭南癌气弥漫 , 向来是官员流放之地 , 你不愿意去很正常 。 我怎可能笑话你 ? 而想要建功立业也是人之常情 , 谁入朝为官不希望名留青史 ?7“

崔敦礼明白了张君政的忧愁 。

虽然张君政的忧愁没有任何用处 , 但或许他只是想确定当日那人真的是晋王 ,

好让自己 “ 死心 “。

这不仅是张君政畏惧岭南的生活艰苦 , 更是不自信 。

张君政对自己的才学能耐很有自知之明 。 他完全无法想象 , 自己去了岭南能做成什么事业 。

自己真的有那么厉害 ? 真的能教化岭南 ? 真的会在岭南青史留名 , 成为后世人仰望的贤臣 ?

坐镇岭南 , 也算封疆大吏了 。 自己哪可能成为封疆大吏 ? 他乡试名次平平 , 许多人都比自己更有才华 。 他甚至没有太大的野心 , 在疑似晋王为他相面前 , 他最大的愿望也就是当个比父亲稍大一点的官 , 不让父亲担心自己的前程而已 。

封疆大吏 , 教化岭南 , 青史留名 …... 张君政翻遍了史书 , 细细查看有类似功德

的先贤功绩 。 他越看心里就越惶恐 。

做不到啊 , 我怎么可能做得到 ?

崔敦礼看着友人惊魂不定的模样 , 又是嫉妒又是自豪 。

胶王殿下看看我啊 ! 岭南我真的可以 ! 扎根一辈子都可以 !

张兄不自信 , 我超级自信 !

但他又为友人骄傲 , 为自己的眼光自豪 。

张君政现在展现出来的才学虽在寒门士子中还算不错 , 但在世家子弟中只能说平庸 。 崔敦礼却喜爱张君政的为人 , 认可张君政的品行 , 愿意与张君政结交 。

他的眼光果然无错 。

“ 如果张兄只是想求个安心 , 我可以为张兄引荐族兄 。 族兄乃是晋王殿下的弟子 , 你向他描述当日所见贵人面貌 , 他一定能判断那人是否是晋王殿下 “ 崔敦礼提议 , “ 若那人真是晋王殿下 , 张兄就不能不自信了 。 晋王殿下替人相面从无错误 。“

张君政咬牙道 :“ 请安上为我引荐 !“

“ 原来如此 …...“ 崔仁师听了两人描述后 , 打量张君政的目光有些酸意 ,“ 那贵人确实是我的老师 。“

崔仁师自词才华横溢 , 也得过考师只言片语的 “ 预言 “。 但考师只说自己官职御高 , 但

功业却很少提起 。

他出身显赫 , 又是者师弟子 , 官居高位很容易 。 但到了他这个层次 , 所愚的就不是当多大的官 , 而是在史书中留多大的名 。

且看史书中宰相众多 , 为后世人所祭拜的有几人 ?

他为相就该如房杜魏那样的名相 , 不然就该为名臣 , 而不是史书中只记录了一笔的 “ 标某为相 “。

张君政未来的官职可能没有自己高 , 但能被考师认可 “ 教化岭南 “ 的功绩 , 那弹君政将来恐怕是要被岭南人立祠拜祭的 。

崔仁师调整心态 , 把张君政视作对手 , 并决定交张君政这个朋友 。

对手才能成为友人 , 友人就该是对手 。

“ 考师向我抱怨 , 当日陛下从宫里偷跑 , 带着皇后殿下与士子同乐 。 虞公等人连带罚了无辜的他 , 他很生气 。 “ 崔仁师是故意炫耀与李玄霸的亲近 。

考师在外的名声无论是好是坏 , 总是有几分神异色彩 。 他见到的考师虽然在正事上令人敬畏 , 但平时倒像是家中幼弟 。

李玄霸是崔仁师的者师 , 比崔仁师长一辈 ; 崔仁师却比李玄霸大几岁 , 侍奉考师的时候又难免带着几分兄长看幼弟的心态 。

崔仁师常羡慕陛下 。 有这样的兄弟 , 难怪陛下当了皇帝 , 也能坚定兄长的本心 。

张君政眉头紧皱了许久 , 拳头也擦紧了许久 。

崔仁师和崔敦礼静静等候 。

半晋张君政松开眉头 , 拱手作援道谢 :“ 既然晋王殿下相信我能做到 , 我定不负殿下和陛下所托 。 若会试及第 , 我会主动上书 , 前往岭南 ! “

崔仁师和崔敦礼露出笑容 。

“ 也不一定是现在去 , 张郎还要做些准备 , 积攒些阅历 。“

“ 我也是以字行世 , 君政唤我仁师即可 。 你得考师点评 , 又与安上熟悉 , 我们也定能成为友人 “

三人互相恭维 , 结成了一辈子的深厚友谊 。

“ 啊 ? “ 李玄霸从崔仁师口中得知此事后 , 整个人都傻掉了 。

崔仁师疑惑 :“ 当日那人不是者师 ?“

李玄霸 :“...... 是我 。 “ 但我没说他能成为封疆大吏教化岭南青史留名啊 !

李玄霸和张君政随口聊了几句 , 只是因为张君政是张九龄的曾祖父而已 。

虽然张九龄主观上没有做教化岭南的事 , 但岭南出了一个名相这件事本身 , 就能激励岭南自己兴文教 , 鼓励岭南人走入中原 。

宋朝时 , 福建广东走出的进士就已经非常多 , 可以成为文教兴盛之地 。

至于张君政 , 怎么说呢 , 张君政在广东韶州当了一辈子的韶州别驾 , 即大隋的郡丞 , 相当于主管行政的副市长 , 一辈子虽无什么业绩流传史书 , 但能在韶州别驾上干到逝世 , 肯定干得不算差 。 即使史书不说 , 李玄霸也能判断出张君政为韶州做了许

但他问张君政去不去岭南 , 只是单纯好奇张君政在韶州当官时 , 带着全家入了韶州的籍 , 之后子孙都扎根韶州而已 。

一般中原人去蛮夷之地做官 , 哪怕当几十年的官 , 家人也是在中原祖地的 。

“ 是的 , 没错 , 他将来会因为教化岭南青史留名 。 “ 李玄霸道 ,“ 他会考逝在岭南任上 , 之后全家都扎根岭南 , 子孙在外做官也将家人留在岭南 , 只身前往外地 。 张家世代教化岭南 , 成为岭南科举望族 。“

崔仁师敬佩道 : “ 君政品行真是令人佩服 ! 他的子孙家风也令人羡慕 !1“

李玄霸道 :“ 是啊 , 他家风确实不错 。 曾孙还入朝为名相呢 。“

崔仁师的表情扭曲了一瞬 :“ 名相 7“

李玄霸点头 : “ 张良后人中又出现一位后人永久传颂的张相了 。“

崔仁师酸了 , 酸透了 。

他看到朝堂上那些能臣 , 都放弃了当名相的奢望 , 张君政的后人居然是名相 ? !

崔仁师问道 :“ 考师 , 我的后人 …... 崔氏后人有名相吗 7“

李玄霸道 :“ 崔氏子弟当宰相的人挺多 , 特别是唐朝快灭亡的时候 …...“

崔仁师打断道 :“ 考师 , 老师 ! 别说了 ! “

他掩面而逃 。

李玄霸耸肩 。 这孩子真奇怪 , 你自己要问的 , 现在又不想听了 。

唉 , 算了 , 对院辈且纵容些 。

李玄霸本来今天没打算进宫 。 二哥案牍劳形 , 自己进宫被二哥发现咳嗽已经好了 , 估计会被抓苦力 。

但今日听到的事太有趣了 , 李玄霸按探不住分享欲 | 望 , 虽然会被二哥抓壮丁 ,

还是兴冲冲进宫把张君政误会的

事告诉二哥 。

「“ 二哥 , 你说张君政这一误会 , 不会真的变成了干古名臣 , 被广州 …... 呃 , 就是岭南百姓建庙立祠吧 ?“ 李玄霸乐道 ,“ 我查阅了他的试卷 , 他还算脚踏实地 , 说不定真的可以 。“

这么好笑的事 , 李世民却没有笑 。

他沉着脸抽出一封文书 , 塞在了李玄霸手中 。

李玄霸疑惑地展开文书 。

薛道衡弹劾交州都督 , 李世民另派卢祖尚为交州都督 , 辅佐岭南道总管薛道衡 。

此文书乃卢祖尚所上 。 卢祖尚在文书中称 , 虽然他已经接受了任命 , 但回家一想 , 交州太苦 , 便不愿意去了 。

M 一

二更合一 , 补昨日欠更 。

昨天一点起床 , 吃完饭后又强迫自己继续睡 , 勉强把作息调好了 。 今天的加更会在 0 点准时发 , 我存了一章嘿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