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会显然不是适合深谈的场合,两人躲在角落里淅淅索索好一会儿,只能暂且停留在“坦诚交换意见”的阶段,没能走到“胜利达成共识”这一步。

  能怎么办呢?各回各家,再考虑考虑吧。

  随后几天陈一鸣一直很为难,段一宁迟迟没有打来电话,说明他依旧坚持原来的立场,不愿意在影片品质方面予以妥协。

  而《非常嫌疑人》的各项先期筹备工作,已经大张旗鼓地铺开了。

  没错,演员卡司还八字没一撇,其他诸如堪景、报审、策划、后勤之类的事务,都已经先后启动并有了具体的进度表。

  王威和他的两个副导演内心各有奔头儿,因此过去几个月里干劲儿十足,哪怕中间夹着一个春节,都没能削弱他们的半分心火。

  田黎和李准一直结伴在泰兰“采风”,取景地的考察早就不局限于曼谷的唐人街。

  两人大量摄影留档的基础上,还积累了大量的速写草图,深入串联一下,足以完成一整套分镜稿。

  其实两人的做法已经超越了副导演的界限,“侵犯”了王导的创作领域,想来等王威开始专注于分镜时,且有的吵!

  眼瞅着,不管是制片那边,还是王威这边,都要推进到演员阵容了。

  陈一鸣看在眼里笑在心里,吵吵更健康,兴许吵着吵着就吵出火花来了呢。

  考虑到出国拍摄的复杂性,小美计划把大半个制片组都派给王威,待堪景完毕分镜稿一定,就前往曼谷打前站。

  投资方面十分顺利,《木兰》热映之后,其他几个资方吃了一大颗定心丸,对《非常嫌疑人》的打款非常爽快,先期50%的投资三月初就已到位。

  王威本人则留在国内,忙活堪景之外的筹备工作。

  陈一鸣对王威的心态还是有些感同身受,毕竟前世他也是从剧务起步的“励志型”导演,太知道第一次手持导筒时会是何种心态了。

  目前王威正天天缠着林萧,就电影的艺术风格与镜头语言进行设计与实验。

  这项工作进展得异常缓慢,单以陈一鸣从林萧处得到的越来越频繁的反馈来说,王威的心态过于患得患失,“在极度自信与极度自卑之间进行布朗运动”。

  另一方面理智又告诉自己,其实动真格时自己屁都不懂,不听从剧组里部门前辈的意见,迟早会栽到坑里万劫不复。

  走杨老板的关系,泰兰那边的入境拍摄审核也很顺利,剧本更是一字未改。

  跟演员的戏路类似,演员的风格同样各具特点,适配于不同的故事,不存在万能插件。

  林萧被王威烦得不行,早就有了撂挑子不干的想法,用他的话说,“不差这份兼职薪水”。

  还是陈一鸣苦口婆心地一再劝说,又拿他在铂爵兼任的“艺术总监”说事,才算把林大神安抚下来。

  一言以蔽之,就是盲目自信。

  《非常嫌疑人》就是一部暗黑风格的探案片,这是故事大纲定死了的,王威的腾挪余地其实并不大,之前的反复折腾一大半都是白交的学费而已。

  电影美学的一个子类别,就是妆造,自然跟演员息息相关。

  这个项目就是为三個萌新开的,制作时间表非常宽松,筹备期预留了大把的时间用来磨合。

  于是表现在林萧面前的王威,就是那副朝令夕改宛如精神分裂的样子。

  陈一鸣估计,美术方案近期就该定下来了,因为再不定下来陈一鸣也按不住林萧了。

  一方面必须在内心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心,因为除了意志一无所有一无所凭,只能没理由地相信自己。

  而摄影、灯光、道具甚至录音,也与演员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就算是前世号称“千面影帝”的梁家辉,翻车的案例照样不少,不是他演技不好形象不搭,而是他跟剧组不适配。

  制片那边也需要赶紧定下卡司,因为直接关系到整体预算的拟定。

  怕什么来什么,这天晚上,陈一鸣终于接到了王威的电话。

  电话里王导的雀跃溢于言表,简直能顺着电话线直接具象化到陈一鸣眼前来,听得出他的心情非常好。    “陈老师,美术方案搞定啦,外景地我和老田老李也弄得差不多了,我们想在拆分镜之前跟你碰一下。”

  陈一鸣自然听得懂他的言不由衷,很懂事地推辞。

  “分镜你们看着办吧,你才是导演,该拍板的时候就该由你拍板,我信得过你。”

  电话另一头的王威果然更高兴了。

  “段一宁那边联系的怎么样了,什么时候一起见一见吧,对手戏演员总该征求一下他的意见。”

  陈一鸣头大了,老段的幺蛾子他一直不知道怎么跟王威说,现在被顶在墙角里了。

  如果打定主意不换王威的话,不外乎两种处理方法。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换掉段一宁,改为潜力新人或是过气老将,也就是王威压得住阵的。

  过去一段时间,陈一鸣一直在马夹袋里筛选靠谱的备胎。

  奈何一无所获。

  近些年华国三大表演学校招生都在往“二代+颜控”的二合一方向靠拢,演技出头的口子越来越窄,新生代演技派早已青黄不接,根本挑不出几个好苗子。

  过气老将倒是有人选,就是囿于商业价值不太好说服资方,再说也不利于后续的系列化开发。

  导演不换,老段不换,那就只能陈一鸣亲自下场和稀泥了。

  开拍后的那一段磨合期,扎根剧组当润滑油,别让王威被老段和搭档“挤兑”成工具人。

  这活儿不好干!

  倒不是怕得罪人,以陈一鸣现在的圈内地位,跟任何一个“表演艺术家”都足以对等交流,只要是为了电影,没什么不能说的。

  但是不得罪人不等于能让演员听话,导演的权威只靠监制力挺是立不起来的,最关键的还是导演自己的表现。

  从林萧的反馈来看,王威对《非常嫌疑人》的理解与掌控显然还不够,他自己都还有着很多不确定的地方,又如何胸有成竹地面对演员的诸般诘问呢?
  老段不是一个拿钱办事的打卡型演员,拍《1951》的时候,陈一鸣也是拍了一周多的时间,近乎苛刻地完成了第一段长镜头之后,才让老段的“冷眼旁观”告一段落。

  这还要归功于演对手戏的刘东君分散老段的精力,有一个不省心的萌新徒弟,老段自然就少了跟陈一鸣的口舌。

  《非常嫌疑人》里可没有刘东君这样的角色,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老油条,段一宁的大部分火力肯定都朝着导演去。

  想想《木兰》里的张毅吧,那难缠劲儿王威可都亲眼目睹过。

  段一宁迟迟不让步,顶得陈一鸣难受至极,甚至一度让他有了修改剧本的想法。

  大不了就再给你老段找一个“萌新徒弟”,把老资格警察的人设改成菜鸟愣头青刑警,让你不带也得带。

  这种人设搭配前世就有一个经典案例,安东尼-霍普金斯大爷的封神之作,《沉默的羔羊》。

  双雄戏变成一主一辅的独角戏,老段可以尽情地挥洒演技,塑造出一个极富魅力的特殊事件对策专家。

  天赋出众、经验匮乏的警界菜鸟初出茅庐就挨上当头一棒,反倒可以借机与观众拉近心理距离。

  双方由此衍生的羁绊,以及警察的后续成长线,还有利于拍续集。

  简直完美!
  副作用则是电影基调一下子白了不少,原剧本的暗黑色彩被大幅冲淡,风格上多了一股子《猫鼠游戏》的味道。

  想来段一宁肯定不会欢迎这种改动。

  但谁让他固执己见呢!
  陈一鸣决定稍晚时候就“威胁”他一下。

  内心电光石火地做了决定,他在电话里对王威说道,“放心,万无一失!你等我消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