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内心对潘月明已经有了几分意向,但陈一鸣并不准备为此做什么。

  如果连第三方选角导演和制片人小美这两道初选都没办法通过,那就足以证明对方身上存在不可克服的明显缺陷。

  《第十三层楼》进度很紧,没太多空间留给演员适应和调整。

  对于陈一鸣来说,眼下最要紧的是提前安排电影的特效镜头,毕竟是一部科幻片,总得安排几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未来场景。

  巨石工坊虽然是铂爵的指定供应商,加塞、插队的特权很大,但也需要给对方预留出一些调度的余地。

  而且特效本就是一帧一帧用工时堆出来的,再压缩也有一个最低限度。

  陈一鸣自己预估,月底前碰出具体方案的话,大概要到十月底才能有个大概样子,再加上必不可少的返工和修改,想要赶上后期的精剪,工期会非常紧。

  当然,陈一鸣的项目,依然是一贯的艰苦朴素风格,《第十三层楼》虽然是科幻题材,但是特效镜头的数量并不多。

  故事主线所在的意识空间,设定为2015年的华国某城市,大部分镜头都采用实景实拍的方式。

  以上是已经定下来的,而还没定下来的三成,一坨公司正在你争我夺。

  这部分也不会用纯CG制作,而是半实景半特效的方式,以凸显泾渭分明的观感。

  此外就是零星几个女科学家出门在外的镜头,其实跟主线故事关联不大,但是为了增强整体的科幻感和观众的代入感,陈一鸣觉得不应该省略。

  需要巨石工坊提前动工的,主要就是这部分。

  《第十三层楼》刚传出风,牛犇就闻着味儿过来了,听大壮说对方把他缠得不轻,夜夜笙歌的腰子有些受不了。

  如此处理自然也就没办法提前制作,只能等开机前的外景镜头采集得差不多了,特效团队才能开始动手。

  超前个一两年,方便搞些似是而非的“剧透”进去,算是满足一下陈一鸣内心的一点点恶趣味。

  两个话事人如今还在拉锯,且有得磨。

  投资方面铂爵作为项目主控占四成,魔影投资部占两成,华纳中国占一成(预订了翻拍优先权与海外发行权作为补偿)。

  说起来这家公司跟陈一鸣还有些渊源,他家主外的老二牛犇,跟陈一鸣在戛纳有过一面之缘。

  牛气冲天去年刚传出三年上市计划,几个大项目若隐若现了两岸三地多个知名导演的名字,一副不差钱的架势,市面上是个优质项目他家都想插一脚。

  而女科学家所在的未来时空,则主要是内景,去魔影厂找個影棚搭出实景即可。

  虽然陈一鸣一直希望在铂爵形成既定的工作流程,但在制度施行之后,他自己的《第十三层楼》就没能严格地遵守规则。

  还拿1年1部1亿投资“诱惑”陈一鸣来着。

  港城杨老板同样有意跟投,可惜《木兰》的好事不常有,他这次不得不面对好几个竞争对手,比如近来在帝都风头正劲的牛气冲天影业。

  特效镜头只涉及到意识空间的几个“穿帮”场景,也就是所谓的“世界的背面”,在那里男主角将触及到意识空间的真相。

  隔周周五,小美从泰兰急三火四地赶回来,参加了《第十三层楼》演员的第二轮试镜,周末就光速筛选出给陈一鸣的最终候选名单。

  当时的陈一鸣在牛犇眼里只是一个稚嫩的流星,后者话里话外都是陈怀开、江汇文等功成名就的一线大导。

  陈一鸣和大壮都明白,马二爷之所以出面说话,把帝影的投资绑定在魔影额度之内,就是为了不让铂爵难做。

  此时演员都到终选环节了,项目其实还没正式建起来呢。

  韩三爷的帝影不知道怎么走通了金盾的关系拿到了替代出资权,狮子大开口直接要三成,嘴张得比马二爷都要大,后者听说后果断顶回去了,只愿意让出魔影额度内的半成。

  还有就是几家大院线背后的集团公司,同样派了专人日夜不停地骚扰大壮,说这回一鸣导演的项目,无论如何都要带着大家喝口汤。

  院线向上游拓展是这两年的行业趋势,探索的结果有赚有赔,而且还是赔的居多。

  越是如此,集团内部的投资部门就越是要加大力度以图自救,否则不是离分包袱回老家不远了么?

  货卖的好不好,卖东西的商家最清楚,拿过两次票房年冠的陈一鸣,显然就是院线眼中的最佳投资标的,没有之一。

  下手的人多了,扯皮就有些旷日持久,导致《第十三层楼》的投资盘子半个月都定不下来。    资方难产,之后的建组自然难以启动,因为按照铂爵的规定,一审绿灯的前置条件,就是投资额度大部确定。

  于是就发生了眼下这种诡异的事情,资方、制片、幕后都还没影呢,演员倒是已经选的七七八八了。

  其实演员并不是眼下最紧要的事项,要知道作为一部大多数镜头实拍的电影,到现在陈一鸣都还没最终决定,电影里的“华国某市”究竟选哪个呢。

  考虑到较为紧张的制作时间,就近选择魔都显然是最合理的。

  可惜在陈一鸣心目中,魔都却是第一个被PASS掉的。

  他内心设想过,剧本里的几个关键情节,在魔都可以选取哪些标志性场景来呈现。

  但模拟来模拟去,都感觉少了一点味道。

  说白了,就是魔都这座城市过于现代化,市容街景太新太干净,建得又太整齐太规矩,很难烘托出陈一鸣需要的那种在意识空间内肆无忌惮的氛围。

  陈一鸣为难的地方就在于,近些年华国发展得太快,全国各地都在大拆大建,魔都的问题在其他华国大城市也一样存在。

  他又不愿意像很多华国导演那样,专门挑那种“时光停滞”的十八线小城市去取景,《第十三层楼》呈现的是假想的2015年,不是1985年。

  这还怎么挑呢,难不成华国背景的片子,反倒要去国外取景?那可太可笑了。

  故事背景定不下来,外拍取材就难以推进,特效那边同样无从下手,等于必须提前动工的部分,全都被卡得动弹不得。

  小美临走前给他指定的三个见习制片助理,上岗第一件事就被陈一鸣安排了“奉旨摸鱼”的任务。

  每天进了办公室之后不干别的,全网查看网友上传的视频,把里面有看点的街景挑出来,然后按城市为单位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每晚发给陈一鸣看。

  陈一鸣自己当然看不过来,所以三个助理需要先自己挑一轮,然后发给陈一鸣之前再三人一起挑一轮。

  如今还不是10年后用手机拍电影的时代,网上符合要求的视频数量并不多,可能看上半天看到头昏眼花,挑出来的素材都凑不够两手之数。

  于是每天下班前给陈一鸣“交作业”,就成了助理们的严酷考验。

  陈一鸣心里也着急,但他知道自己不能急,一旦选定城市就意味着后续一系列工作快速铺开,因此决不能轻易改弦更张。

  所以在时限以内,他宁愿多看多比较,而不是匆忙下决断。

  他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时限截止还是无法选定外景地,那就把上映时间推迟到后年好了,反正他身上又没背着“对赌协议”。

  这会儿他正在查阅小美发给他的试镜入围名单,每个入围演员都附有详细的履历,代表性的作品片段,以及两轮试镜的录像。

  《第十三层楼》的人物关系一共有三组,每组人在未来时空与意识空间都有多个身份,涉及到的演员数量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男主人公是一番主角,也是潘月明试镜的角色,设定上是意识空间的程序化AI,通俗点讲就是NPC一枚。

  同时他还是女主,也就是女科学家老公的初代意识降临体,所以这个角色有一小段一人分饰两角的戏份。

  男主的身份还不止如此,在短暂获得“管理员”权限期间,他还先后降临到若干其他NPC身上。

  这里陈一鸣借鉴的是前世《黑客帝国》中“特工史密斯”的设定,管理员可以任意降临意识空间中其他人的身体,相比身体内的原有意识具有更优先的权限。

  围绕男主的人物线有三条,第一条是他突然失踪的好友兼同事A,也是整个故事的起点。

  第二条是同事A突然出现的女儿,老友刚失踪,从没听说过的老友女儿就找上门来,这也是引发男主怀疑的最初原因。

  第三条是普通同事B,也许是一个像NPC一样生活的未来人,也许是一个已经觉醒却装作没觉醒的NPC,他在关键时刻为男主提供了非他不可的援手。

  其实陈一鸣在巧遇潘月明之后,曾经暗搓搓地想要改剧本来着,把第二条线里的同事女儿改成男主老婆。

  不过考虑过后他还是放弃了,如果老潘没被选上还好,真要是选上了,复出作就让人家“昨日重现”,也太不厚道了些。

  这跟陈导用电影情节套路宝宝可不一样,那是善意的提醒,这是恶意的影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