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吃的陈一鸣满腹狐疑,因为马二爷之后再没提过相亲的茬,当然工作上的事情同样没有涉及,而是跟陈一鸣聊些全球局势或是古今历史之类的“男人话题”。
马二爷不提,陈一鸣也就只能把打好了腹稿的反驳憋在肚子里,直到中饭吃完告辞离开魔影。
想了半天没想明白,陈一鸣索性把这事儿扔出脑袋。
快乐的摸鱼时间就此结束,陈一鸣给小美和王威分别打了电话,了解了一下皇城镇那边收尾的情况。
原来陈一鸣出来一个多礼拜,皇城镇的戏份早已杀青,剧组转场的各项工作已经差不多就绪,明后天车队就将开拔前往敦煌。
想了想陈一鸣又给林萧打去电话,后者拍着胸脯保证,剩余的零碎镜头进展顺利,完全不需要陈一鸣操心。
他觉得陈一鸣没必要折返皇城镇,干脆后天直接赶往敦煌与剧本汇合。
挂了电话,陈一鸣又打给路平,后者已经在敦煌驻点一个多月了,那边的搭景工作在陈一鸣返回魔都那天,就已经基本就绪。
跟路平再度确认过外景地没有问题之后,陈一鸣放下心来,决定听从林萧的建议。
皇城镇虽然不去了,但敦煌要提前出发,他半点儿没耽搁,让公司前台帮忙订了下午最早一班飞机,当天晚上就到达了敦煌外景地。
当初堪景的时候,陈一鸣跟林萧都中意疆省的乌尔禾魔鬼城,那里的雅丹地貌,跟历史上苏定方大破阿史那贺鲁的战场环境十分相似。
甚至路平的前期勘景工作,都已经基本完成。
然后到正式搭景环节时,还是遇到了很多实际的困难。
陈林二人选中的地域,实在是过于偏远,严重偏离连接乌尔禾的公路,想要过去需要全程越野跋涉。
由于片尾的决战戏声势浩大,需要动用比草原决战人数更多的群演,劳师远征,人吃马嚼,不止是开销大成本高,而且运输不便难以保障后勤。
成本只是一方面,关键在于那里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搭景有一个破坏环境的弊端。
已经拍完的草原决战基本是野外阵战,塔拉草原上的外景主要是各种帐篷,挖土打桩这种程度的损伤,完全在草原自然修复的范围之内。
但是戈壁决战除了大规模的骑兵作战,还有围绕营垒的步战攻防,大段的壕沟,各种深埋地下的防御设施,会对雅丹地貌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路平与当地管理部门对接之后,陈一鸣果断改弦更张,把戈壁决战的外景改回敦煌。
既然《木兰》不是一镜到底的《1951》,他也就不纠结战场的极度还原了,不同的戏份选择不同的外景,只是转场麻烦一点,但是实际效果并不会有太大差别。
敦煌附近就有敦煌世界地质公园,内里同样有雅丹地貌,不动土的话拍摄行军镜头并不逊色于魔鬼城。
不说别的,有个西北最大的影视城在那里,找群演就一等一的方便。
陈一鸣所需要的峡谷、丘陵、荒漠、秃山、大河,敦煌周边都能找到,他也就不纠结了。
第二天上午,皇城镇的剧组车队还在路上,陈一鸣在路平的陪同下,开始逐一查看《木兰》在这边的外景地。
《木兰》的结尾部分取景都在这里,重要的外景主要有七处,其中戈壁决战的外景占了五处。
第一处是附近党河的一个大拐弯处,距离敦煌市区二十几公里,用来拍摄阿史那贺鲁仓皇逃窜、木兰追亡逐北的戏份。
这一处外景不涉及多少搭建,路平只是选定了几处安置设备的位置,同时勘测标定了几个可能的机位。
陈一鸣看过之后觉得大差不差,到时候叫上林萧和两位摄影指导,实地排练过后再考虑后续不迟。
第二处外景是一处峡谷,是西突厥部队行军,以及两军斥候交战前戏的外景地。 峡谷位于敦煌地质公园内,整体呈现为半弧形,一边高,一边低。
谷地中央,有两座高约10米、长约20米的墙状雅丹体拔地而起,夹着一条宽仅两米的小道,如同两只雄狮矗立,守护着大门。
大门后面,还有若干高度在几米不等的小雅丹体散布在谷地里,构成一片地形复杂的战场。
不管是大队行军,还是小规模骑兵追逐战,这片战场都能提供浓厚的肃杀氛围。
第三处外景位于敦煌影视城外围,是一座五六米高、长宽四五十米的方型台状山头儿。
这里被确定用于拍摄萧嗣业坐镇的唐军步营阵地,西突厥军队四面攻山,几千唐军步卒筑垒坚守。
其实这个山地并不符合决战的实景,因为就是一个孤零零的山头,并不属于峡谷的一部分,山头对面也不存在可以驻扎骑兵的丘陵。
优点则在于这里不属于任何自然保护区,只要跟当地管理者打过招呼,随便剧组怎么乱挖乱建,百无禁忌。
至于古越河看不到的丘陵和骑兵友军,就只能靠加特技再后期合成了。
陈一鸣到达时,现场搭景已经基本完成。
山脚下宽一米半、深两米半的壕沟已经挖好,而且挖了内外两道,中间布置有栅栏和拒马,守军可以相互掩护。
再往上,依托山势建有一圈坚固的木质寨墙,墙面上有穿刺孔,墙头有垛堞和挡箭板,墙后搭有一圈支援用的站台通道,可谓武装到了牙齿。
营寨内部,则是库房、营房、指挥所、防火设施等建筑,一切设计都由唐史研究所专家的修正审阅,确保贴合真实历史。
此时营地内正忙得热火朝天,路平旗下的道具组和置景组,绝大部分人都在这里,他们需要在剧组入驻之前,把用于这场戏的防御作战道具准备好。
弩车、小型投石车算是其中的大家伙,像什么火箭矢、拍杆、抓钩、各种不同用途的坛坛罐罐等零碎道具不计其数。
第四处外景地是一片山地丘陵,位于营垒西南方大概三公里的地方,是苏定方与木兰统帅的骑兵部队驻扎的位置。
戈壁决战的转折点,就是木兰率领唐骑从这里一拥而下,击破阿史那贺鲁派来监视的步卒,突袭围攻唐军步营的西突厥军队侧背。
最后一处外景是一片低浅的凹地,在前两处外景地的反方向,敦煌影视城的另外一侧。
这里将拍摄最后的大决战,木兰的骑兵与萧嗣业的步兵,两面夹击打崩阿史那贺鲁最精锐的王帐军。
除了用于拍摄戈壁决战的五处外景地,还有两处外景地主要是用于片尾的叙事镜头。
一处是享誉全国、美轮美奂的月牙泉绿洲,一处是生机盎然、水草丰茂的西湖湿地。
这里的剧情用来给木兰扎根边疆、不问政争、终生不嫁的传奇经历,做一个盖棺论定。
站在现代人的立场,治下百姓生活和睦、安定,无疑是对木兰人生价值的最高褒奖。
此外,剧组还会在敦煌影视城少量取景,拍摄几个零星的营房和内景镜头。
走了一圈,陈一鸣对路平的前期工作十分满意,他觉得自己不亚于一个拎包入住的租客,万事不操心的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在外一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