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机后面传来如释重负地一声“咔”,这一条算是告一段落。

  王威条件反射地一手放下导筒,一手拿起对讲机打算请示陈一鸣。

  然后他这才意识过来,今天自己才是执行导演。

  他闭目仰头看着房梁,显然是在内心回味着刚才那场戏。

  此时陈一鸣早就在监视器前拉过片,但是他没有主动给出任何意见。

  说放权,就索性放个彻底。

  良久,王威低头睁眼,走向正在房间角落休息的汪古二人。

  他先是跟古越河交待了两句,大夸小找茬,挑了几个无伤大雅的小毛病。

  随后。他又走向汪劲松,低声说道,“汪老师,刚才古老师收尾的地方,互动少了点味道,能不能请您带一带。”

  当导演的,导戏的时候多少都带着点个人风格。

  有的擅于构图,有的长于调度,有的精通调教表演,有的通晓组织统筹。

  王威相对来说偏向于后者,由于是拍摄电视剧的野路子出身,剧组管理方面经验丰富。

  这类导演比较依赖成熟的班底和业务能力强的主创,上限也许不高,但下限绝对够稳。

  刚才王威的处理,就体现出他的风格。

  古越河最后两段台词,演得不可谓不好,但跟搭戏的汪劲松相比,显然还是嫩了一点。

  一方面老古过去一直都是主担,就算是做配也基本上是上马下配,换句话说很少“捧着人”演戏。

  然而刚才这场戏,他扮演的是副将萧嗣业,恰恰就需要他“捧着”主帅汪劲松来演。

  如果是陈一鸣导戏,肯定是对着老古一通输出,然后一直拍直到古越河合格为止。

  现在换了王威导戏,却是选择跳过古越河直接找到老戏骨汪劲松,请后者“矮个肩膀”让一让。

  两种选择算是就高不就低与就低不就高的差别,都能解决问题,谈不上好坏。

  因为两人都是配角。

  不过王威的法子,相对而言确实效率更高。

  片刻之后重新拍第二条,古越河拍到最后两段台词时,按照王威的要求稍稍收敛了一点个人动作。

  而汪劲松也改变了之前肃立不动的演法,只是几个表情和手势,就轻松带走了古越河的节奏。

  陈一鸣觉得这种处理之下,汪古二人在原本的主副关系之外,多少有了一点师徒论道的意味。

  片中萧嗣业跟木兰具有明确的提携关系,不过对于苏定方与前两者之间,则并未深入挖掘。

  如今拍出三层师徒的暗示出来,并没有突破原来的剧情框架,陈一鸣也就没有发表意见。

  又拍了一条,王威略带迟疑地喊出了那声“过!”

  顶头上司陈监制没有发话,王威信心倍增。

  他这下子才算是彻底放开,在片场内跑前跑后,恢复了之前“无事忙”的第一副导气象。

  接下来代替木兰统领唐军斥候部队的聂元登场,汇报最新的侦查情报。

  三人结合着舆图和沙盘的特写镜头,选定了决战战场,并向观众交待了唐军在最终决战中的战役布置。

  唐军将主动出击,与越过哈密继续东进的贺鲁大军相向而行,在鹰莎川一带摆开阵势。

  骑队、步军沿疏勒河谷南北分置,萧嗣业统领四千步军据守南侧山头,顶住贺鲁大军的第一波攻势。

  苏定方则率领骑兵在北山驻扎,以分贺鲁兵势。

  待贺鲁军步队久攻不下丧失进攻动能之后,唐骑一举扑下,绕背攻击贺鲁军主力。

  一旦唐军步营腾出手来,即可与唐军骑队一起夹攻贺鲁中军,将其驱赶至鹰莎川河岸,围而歼之。

  汪劲松大手按在舆图上那条河流的大拐弯处,沉声说道,“近日连降大雨,鹰莎川水位大涨,此天助我也。

  扫除我朝西北边患,在此一战!”

  说起来,敦煌的这场久违的大雨还真是恰到好处,省了陈一鸣安排洒水车“人工降雨”的麻烦。    淅淅沥沥的雨声之中,打狗入河杈的计策就此确定,应时应景。

  大战思良将,萧嗣业统御步营,骑队却乏人主持,三人不由得同时想到远在长安城的木兰。

  聂元主动请缨,话音未落,郁南大步走入节堂。

  镜头结束于聂元的神色激荡,以及古越河与汪劲松的相视一笑。

  王威过了两天导演瘾,隔天换到李准上阵,拍摄对手阵营余荣光、秦芷蕾与张毅的内景营帐戏。

  唐军侧定计完毕,西突厥这边当然也要给观众一些提示。

  这场戏更加简略,主要是侧面烘托一下贺鲁的“内忧外患”,印证苏定方对西突厥一方的战略判断。

  三天内景戏拍完,敦煌周边云收雨歇,再度进入黄沙漫天的春夏之交。

  剧组重新出发,来到第四处外景地,拍摄木兰统帅唐军冲下北山,击破贺鲁监视部队的骑战戏。

  难点依旧是不听话的马儿,因为这次又是几百匹奔马的大场面。

  有了皇城镇的经验,崔放的运镜更加简练直接,最困难的全景镜头,只花了一天半的时间即告完成。

  反倒是随后补拍的特写镜头,因为风沙的原因进度迟缓。

  沙漠里马儿一跑起来沙尘漫天,演员的表演大打折扣,摄影机的运镜也颇多意外,废片率奇高无比。

  剧组几乎是以2小时1镜的龟爬速度向前推进,拍了三天才把这个外景的戏份拍完。

  随后陈一鸣马不停蹄,指挥剧组转场到第三处外景,拍摄古越河守山头的戏份。

  又是一场需要动用2000多名群演的大群戏。

  没错,虽然电影里描写的是4000唐军对阵2万西突厥军的大战,但是实际出镜的群演就这2000来号人。

  几百跟组群演下马充任守山的唐军,本地招募的群演换上皮甲弯刀扮演攻山的西突厥军。

  中近景的镜头都是实打实的真人出镜,远景则使用后期特效补足人数。

  剧组运转至今,这样的大群戏已是手拿把掐。

  陈一鸣事先画好了详尽的分镜稿,围绕山头的西、北、东三个分战场各具特色泾渭分明,这样即便后期剪辑的时候频繁切镜,观众也不会看得一头雾水。

  西侧是西突厥大军的后路,按照剧本设定有一条可以骑马徒涉的小河,这里也是木兰骑队率先进攻的方向。

  外景地山头的西侧当然没有河,木兰率军过河的镜头,其实是在其他外景地拍完再后期合成的。

  这一侧因为临河地势最低,是西突厥军的主攻方向,自然也是防御设施最为密集的地段。

  自山脚到山顶足有三层壕沟与矮墙,啃过去之后才能真正靠近寨墙。

  限于地势,也是唐军小型霹雳车唯一可以覆盖的地段。

  山头北侧直面贺鲁本阵,一道两丈高的陡崖拔地而起,像城墙一样护住唐营正面。

  虽然符合当地的雅丹地貌,但是这道陡崖却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后天人工挖出来的。

  这也是陈一鸣放弃乌尔禾外景地的主要原因,国家级保护区实在是不方便动土。

  此地将上演一场小型城墙攻防战,什么金汁、拍杆、滚木、礌石,凡是古代守城时的玩意儿,路平都预备了一套。

  山头东侧是一道陡坡,防御强度介于西、北两侧之间。

  实战中西突厥前阵指挥张毅玩儿了一手声西击东,在大举进攻西侧、牵制佯攻北侧的同时,转用兵力和预备队突袭东侧,距离破寨一度只有一步之遥。

  显然,唐军和西突厥军在这里会有一波高强度的人命交换,这也是整部电影里最血腥残酷的一段。

  最先开拍的是开战前的远景镜头,陈一鸣动用了直升飞机航拍,拍足了30分钟的素材。

  其实像《大决战》那样开打之后再航拍才真正对味儿,可惜时间和成本都不允许,陈一鸣觉得也没多少必要。

  电影主角是木兰,唐骑的三度冲阵才是重头戏,古越河与张毅之间的步兵攻防只是铺垫,浓墨重彩不免有本末倒置之嫌。

   人还在外头,勉力单更,请读者大大们谅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