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鸣的讲述只提取了《非常嫌疑犯》的故事梗概,不涉及任何细节与反转,因此听上去就是一个很普通的黑帮片,没什么出奇之处。
不过也正是因为只有梗概,结合之前众人讨论的唐人街宇宙的几个要点,给了王威他们三个很多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三个副导演都算是半個业余编剧,事实上有动力投身导演职业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有讲故事的野心和自信。
特别是他们入行不久,还没被圈子里各种有权利改剧本的甲乙丙丁反复拷打过,开起脑洞来更加肆无忌惮。
因此虽然陈一鸣讲完故事之后,提的问题是“应该如何收尾”,但三人的思考都没有局限于故事结局。
拍短片起家的王威很擅长“见缝插针”,很快就列出了几个可以做大文章的地方。
“前黑警的后台很可疑,这是团伙脱离警方控制的起点。
地下商人肯定有问题,但找来地下商人的骗子嫌疑也很大,这使得主角团不得不冒险继续犯案,最终导致了几乎全灭的结局。
按照谁活下来谁嫌疑最大的铁律,包打听理应是幕后黑手,不过也正是因为只有他活下来,他的嫌疑反而不会很大。
我觉得这个故事缺失了很多细节,目前很难判断幕后黑手究竟是谁。”
到这里,五人团伙已经毫无挣扎的余地,只能按照凯撒的吩咐行事。
宝石案则让小团伙面临危机,引出了唐人街教父凯撒,逼迫小团伙不得不对上马来帮这个大敌,这也是团伙覆灭的直接原因。
一共四个案子,最开始的货车案,随后的钻石抢劫案与宝石抢劫案,最后是货船案。
说完之后王威看向陈一鸣,希冀的目光暗示,他需要更多线索。
陈老师提过一句限期破案,这放大了警局和主角团面临的危机,加剧了他们之间的矛盾,这也是五人被释放之后,前黑警一提议劫警车,马上得到其他四人回应的直接原因。
不过陈老师并未提及,货车案究竟是不是与这五个人有关,我觉得这个案件更像是一个引子,让这五个精英罪犯聚到一起组成团伙。
这样一来,问题关键反而是之前钻石案和宝石案,此时五个人都拥有主观意志,享有犯案或是不犯案的自由,也享有聚众或是解散的自由。
也就是说,如果真有一个幕后黑手的话,在主角团惹到凯撒的那一刻,就已经达到了他的目的。
整体视角下,第一个货车案除了具有引出团伙成员的作用,还赋予了警方更强的主动性。
反过来,宝石案到货船案的逻辑就很顺,动机源于外力的压迫,也就是唐人街教父凯撒。
五人明显各有分工,造枪的是技术专家,骗子负责踩点和销赃,枪手是攻坚力量,前黑警有白道和警局资源,包打听有市井和黑道消息,覆盖了作案的全部流程和条件。
虽然地下商人是骗子找来的,但是继续作案是集体意志,谁在其中发挥了比较关键的推动作用,我们不得而知。
钻石案没什么可说的,不管是现实逻辑还是剧本逻辑,都没有不成功的理由。
在这里,犯罪动机断开了。
陈一鸣笑着摇头道,“现在它是你们的故事了,你们自己看着办。”
五人主角团是货车案的嫌疑人,因为前黑警的后台出手,他们暂时洗脱了嫌疑。
一直拧着眉头的田黎顺势第二个发言,“我认为应该先梳理一下故事里的犯罪动机。
钻石案让小团伙尝到了甜头,提供了继续干一票的动机。
值得关注的是作案之后,骗子找来的地下商人,提供了宝石案的线索。
这四个案件显然应该被视为一个整体,但是其背后的动机却各不相同,因此我们首先要补全细节,把他们符合逻辑地串联起来。
陈老师在这里省略了很多细节,从知道线索到决定作案,临时团伙肯定经历了不止一轮讨论。
那么幕后黑手是如何让五人按照自己的指挥棒行事的呢?”
田黎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端起茶杯喝茶,先是微微点头向陈一鸣“致意”,随后面带笑意地看着王威和李准。
虽然陈一鸣强制规定了执掌导筒的顺序,但不足以消弭年轻人的好胜心理,哪怕占一把口头便宜也是很爽的事情。
王威这个导演当然不能让手下的副导把自己将住,他当仁不让地开口补充。
“不需要假设,幕后黑手一定存在,而且就在五人主角团当中。
这样剧情才符合逻辑,也更加紧凑。
田哥说的没错,前期的两个案子才是关键,谁暗地里促成了团伙作案的动机,谁就是幕后黑手。
抛开剧本逻辑不谈,只从现实逻辑出发,显然包打听的嫌疑最大。
因为团伙中的五个人之前都是跑单帮的,不是帮派成员,互相之间完全不认识。
而想要通过短时间的接触就因势利导地诱使团伙形成共同意志,需要同时对另外四个人的个性与行事风格都有所了解,只有消息灵通的包打听具备这个可能性。
然后我们要探讨幕后黑手把团伙引向货船的目的,真的是船上的马来帮和洗衣粉吗?或者说真的是出于黑帮纠纷的原因吗?
我认为肯定不是这样,因为杀人越货这种事,凯撒的手下就可以做,不必非得大费周章地引导一个临时团伙出手,既麻烦又没效率,而且不确定因素太多。
除非存在某些限定条件,让凯撒没有办法动用自己的力量。
比如这件事必须保密不能让太多人知道,凯撒不得不动用心腹,借助货车案拉起一个临时团伙,然后引导他们去烧船。
更大的可能是,混入团伙的就是凯撒本人,这样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烧船的真正目的,不管是杀掉某个人,还是毁掉某些东西。
如果真如陈老师所说,团伙其他四个人都死了,那么活下来的包打听显然就是凯撒,同时也是幕后黑手。”
王威越讲越自信,说到最后已然是神采飞扬的状态,右手比划出手枪BIUBIUBIU的姿势,很有“真相只有一个”的既视感。
李准照例最后发言查漏补缺,“老田和老王讲的都很有道理,确实前两桩案件才是关键,我补充两点。
其一,解除五人货车案嫌疑的上头人,很可能不是前黑警的后台,而是幕后黑手凯撒的盟友。
而且能做到唐人街教父,必然是脚踩黑白两道的一方大佬,安排一辆运军火的货车失踪再简单不过。 其二,只能确定没上船的包打听没有死,但无法确定上船的四个人都死了,其中一个假死,然后让暴露在外的包打听顶锅,这样更符合结局反转的要求。
当然,还可以反转再反转,幕后黑手确实是包打听,虽然他的嫌疑最大,但是其他人都死了,船也烧了,唯一的证据只有他的口供。
如果包打听真是凯撒,自然有上头人施压,像货车案那样迫使证据不足的警局放人,这样的结局兼具开放性和讽刺性,更有味道。”
“啪啪啪”,陈一鸣一脸赞赏地鼓起了掌。
讨论卓有成效,三人也很熟悉探案片的套路,虽然陈一鸣隐藏了诸多细节,在既定信息下他们还是把剧情猜了个七七八八。
陈一鸣本来打算就此结束讨论会,让三人回去按照各自的想法编写剧本初稿,不过既然讨论的效率很高,他愿意再给他们一点提示。
“假设包打听就是幕后黑手,那么剧本主角应该如何设置?审讯他的警察,还是包打听本人?
在此基础上,主角面临的危机又应该分别如何安排?
此外,幕后黑手要如何脱身?一下子死了这么多人,即便是唐人街教父也很麻烦的吧,他要如何摆脱警方的注视?”
这一次三人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而是陷入了长考。
陈一鸣的问题已经超乎故事,进入剧本环节,涉及到电影怎么拍了。
也就是说,这已经不是一个解谜问题了。
虽然王威被指定为导演,但三人当中却是田黎最熟悉悬疑题材,也正是他最先GET到陈一鸣隐含的倾向性。
“既然包打听活到了最后,那么主视角自然在他身上。
以现有的故事框架,剧本显然应该用倒叙的方式来写,从货船被烧之后包打听被审讯开始。
只有这样,才能把四个案子串联起来,形成统一的逻辑链条。
贯穿始终的戏剧矛盾,就是幕后真凶究竟是谁。
我认为开场有必要引入一个更高层次的警察,由他来审讯包打听,并带领观众探寻真相。
因为现有线索表明前黑警与凯撒都具有影响唐人街警局的力量,后者自身并不具备一查到底的动机与能力。
换个说法,就是幕后黑手面临的压力不够分量。
事实上船毁人亡的大案,本来就超出了唐人街警局的管辖范围,引来上峰关注是符合现实逻辑的。
这样也有利于聚焦观众视线,让电影悬念集中于包打听的脱罪上。
包打听用供述来给自己辩解,警察则通过讯问找寻破绽,一攻一防的节奏下逐步揭开案件真相,并最终锁定幕后黑手的真面目。”
王威和李准都点头表示赞同,有点编剧功底的就能确定,这个故事用倒叙的方式来讲最通顺。
田黎的抛砖引玉,帮助王威摆脱了主角该是谁的犹疑。
“我觉得应该把包打听确定为故事主角,同时他也是幕后黑手凯撒。
确实应该引入更具独立性的警察作为观众的引导者,但是他的出现并非源于现实逻辑,而是一个意外。”
田黎听了眉毛一挑,明显来了兴趣。
王威继续说道,“没错,就是意外。
船毁人亡证据全无,凯撒背后的势力足以让包打听脱身,只要包打听出了警局,这个马甲马上就会销声匿迹,背后的凯撒自然稳如泰山。
但是这个时候出了意外,一个凯撒掌控之外的警察注意到了货船案,并在包打听被保释前的最后时刻插手进来。
包打听不得不接受意料之外的审讯,他不再有恃无恐,而是必须快速打消警察对他的怀疑,以免假释出现变数。
所有人都死了,只有他还活着,想要摆脱嫌疑,就只能把警察的视线转向死在船上的同伙。
我们要在电影一开始,就给观众营造出一个充满压迫感的氛围,包打听和警察都要面临沉重的危机。
警察的危机来自于时间,他必须在假释之前锁定真凶,这样他才会不择手段地对包打听施加压力,把电影的紧张感提升到最大。
包打听的危机光是警察一个意外还不够,一个马甲众多的黑帮大佬,编一套无懈可击的假口供肯定不在话下,我觉得应该再给他增加一些阻碍。
连续四桩案件,全程不出岔子的概率太低了,有个别目击者才正常。
比如骗子找来的地下商人,可以安排其被抓住。
还有最后的烧船案,马来帮派没有全军覆没,而是留下一两个幸存者。
这样可以给包打听再制造一些突发意外,考验一下他随机应变的能力。”
王威讲完之后显得有些意犹未尽,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显然还有些不确定的东西藏着没讲。
李准敲完键盘抬起头,看另外两人没有再开口的打算,这才“总结”道。
“既然确定电影主线是审讯,那么警察掌握的线索,就只有货车案之后警局里五个人的记录,以及货船案之后烧毁的船与尸体,其他的都只是包打听的一面之词。
钻石案也好,宝石案也好,地下商人也好,也许只存在于包打听的叙述里,根本就没有真实发生过。
甚至于我还怀疑,包打听这个马甲真的存在吗?他口中的凯撒真的确有其人?
当然,单以这个剧本而言,我赞同老田的意见,开场就该有黑衣人亮相,灭口烧船一条龙,便于观众定位到电影的核心悬念。
但是对于凯撒这个角色本身,我倾向于保留其开放性,这样才好编续集嘛。
假设一下,包打听嘴里煞有介事的唐人街教父只是一个代号,包打听这个马甲其实跟凯撒完全无关,续集岂不是更容易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本章完)
不过也正是因为只有梗概,结合之前众人讨论的唐人街宇宙的几个要点,给了王威他们三个很多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三个副导演都算是半個业余编剧,事实上有动力投身导演职业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有讲故事的野心和自信。
特别是他们入行不久,还没被圈子里各种有权利改剧本的甲乙丙丁反复拷打过,开起脑洞来更加肆无忌惮。
因此虽然陈一鸣讲完故事之后,提的问题是“应该如何收尾”,但三人的思考都没有局限于故事结局。
拍短片起家的王威很擅长“见缝插针”,很快就列出了几个可以做大文章的地方。
“前黑警的后台很可疑,这是团伙脱离警方控制的起点。
地下商人肯定有问题,但找来地下商人的骗子嫌疑也很大,这使得主角团不得不冒险继续犯案,最终导致了几乎全灭的结局。
按照谁活下来谁嫌疑最大的铁律,包打听理应是幕后黑手,不过也正是因为只有他活下来,他的嫌疑反而不会很大。
我觉得这个故事缺失了很多细节,目前很难判断幕后黑手究竟是谁。”
到这里,五人团伙已经毫无挣扎的余地,只能按照凯撒的吩咐行事。
宝石案则让小团伙面临危机,引出了唐人街教父凯撒,逼迫小团伙不得不对上马来帮这个大敌,这也是团伙覆灭的直接原因。
一共四个案子,最开始的货车案,随后的钻石抢劫案与宝石抢劫案,最后是货船案。
说完之后王威看向陈一鸣,希冀的目光暗示,他需要更多线索。
陈老师提过一句限期破案,这放大了警局和主角团面临的危机,加剧了他们之间的矛盾,这也是五人被释放之后,前黑警一提议劫警车,马上得到其他四人回应的直接原因。
不过陈老师并未提及,货车案究竟是不是与这五个人有关,我觉得这个案件更像是一个引子,让这五个精英罪犯聚到一起组成团伙。
这样一来,问题关键反而是之前钻石案和宝石案,此时五个人都拥有主观意志,享有犯案或是不犯案的自由,也享有聚众或是解散的自由。
也就是说,如果真有一个幕后黑手的话,在主角团惹到凯撒的那一刻,就已经达到了他的目的。
整体视角下,第一个货车案除了具有引出团伙成员的作用,还赋予了警方更强的主动性。
反过来,宝石案到货船案的逻辑就很顺,动机源于外力的压迫,也就是唐人街教父凯撒。
五人明显各有分工,造枪的是技术专家,骗子负责踩点和销赃,枪手是攻坚力量,前黑警有白道和警局资源,包打听有市井和黑道消息,覆盖了作案的全部流程和条件。
虽然地下商人是骗子找来的,但是继续作案是集体意志,谁在其中发挥了比较关键的推动作用,我们不得而知。
钻石案没什么可说的,不管是现实逻辑还是剧本逻辑,都没有不成功的理由。
在这里,犯罪动机断开了。
陈一鸣笑着摇头道,“现在它是你们的故事了,你们自己看着办。”
五人主角团是货车案的嫌疑人,因为前黑警的后台出手,他们暂时洗脱了嫌疑。
一直拧着眉头的田黎顺势第二个发言,“我认为应该先梳理一下故事里的犯罪动机。
钻石案让小团伙尝到了甜头,提供了继续干一票的动机。
值得关注的是作案之后,骗子找来的地下商人,提供了宝石案的线索。
这四个案件显然应该被视为一个整体,但是其背后的动机却各不相同,因此我们首先要补全细节,把他们符合逻辑地串联起来。
陈老师在这里省略了很多细节,从知道线索到决定作案,临时团伙肯定经历了不止一轮讨论。
那么幕后黑手是如何让五人按照自己的指挥棒行事的呢?”
田黎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端起茶杯喝茶,先是微微点头向陈一鸣“致意”,随后面带笑意地看着王威和李准。
虽然陈一鸣强制规定了执掌导筒的顺序,但不足以消弭年轻人的好胜心理,哪怕占一把口头便宜也是很爽的事情。
王威这个导演当然不能让手下的副导把自己将住,他当仁不让地开口补充。
“不需要假设,幕后黑手一定存在,而且就在五人主角团当中。
这样剧情才符合逻辑,也更加紧凑。
田哥说的没错,前期的两个案子才是关键,谁暗地里促成了团伙作案的动机,谁就是幕后黑手。
抛开剧本逻辑不谈,只从现实逻辑出发,显然包打听的嫌疑最大。
因为团伙中的五个人之前都是跑单帮的,不是帮派成员,互相之间完全不认识。
而想要通过短时间的接触就因势利导地诱使团伙形成共同意志,需要同时对另外四个人的个性与行事风格都有所了解,只有消息灵通的包打听具备这个可能性。
然后我们要探讨幕后黑手把团伙引向货船的目的,真的是船上的马来帮和洗衣粉吗?或者说真的是出于黑帮纠纷的原因吗?
我认为肯定不是这样,因为杀人越货这种事,凯撒的手下就可以做,不必非得大费周章地引导一个临时团伙出手,既麻烦又没效率,而且不确定因素太多。
除非存在某些限定条件,让凯撒没有办法动用自己的力量。
比如这件事必须保密不能让太多人知道,凯撒不得不动用心腹,借助货车案拉起一个临时团伙,然后引导他们去烧船。
更大的可能是,混入团伙的就是凯撒本人,这样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烧船的真正目的,不管是杀掉某个人,还是毁掉某些东西。
如果真如陈老师所说,团伙其他四个人都死了,那么活下来的包打听显然就是凯撒,同时也是幕后黑手。”
王威越讲越自信,说到最后已然是神采飞扬的状态,右手比划出手枪BIUBIUBIU的姿势,很有“真相只有一个”的既视感。
李准照例最后发言查漏补缺,“老田和老王讲的都很有道理,确实前两桩案件才是关键,我补充两点。
其一,解除五人货车案嫌疑的上头人,很可能不是前黑警的后台,而是幕后黑手凯撒的盟友。
而且能做到唐人街教父,必然是脚踩黑白两道的一方大佬,安排一辆运军火的货车失踪再简单不过。 其二,只能确定没上船的包打听没有死,但无法确定上船的四个人都死了,其中一个假死,然后让暴露在外的包打听顶锅,这样更符合结局反转的要求。
当然,还可以反转再反转,幕后黑手确实是包打听,虽然他的嫌疑最大,但是其他人都死了,船也烧了,唯一的证据只有他的口供。
如果包打听真是凯撒,自然有上头人施压,像货车案那样迫使证据不足的警局放人,这样的结局兼具开放性和讽刺性,更有味道。”
“啪啪啪”,陈一鸣一脸赞赏地鼓起了掌。
讨论卓有成效,三人也很熟悉探案片的套路,虽然陈一鸣隐藏了诸多细节,在既定信息下他们还是把剧情猜了个七七八八。
陈一鸣本来打算就此结束讨论会,让三人回去按照各自的想法编写剧本初稿,不过既然讨论的效率很高,他愿意再给他们一点提示。
“假设包打听就是幕后黑手,那么剧本主角应该如何设置?审讯他的警察,还是包打听本人?
在此基础上,主角面临的危机又应该分别如何安排?
此外,幕后黑手要如何脱身?一下子死了这么多人,即便是唐人街教父也很麻烦的吧,他要如何摆脱警方的注视?”
这一次三人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而是陷入了长考。
陈一鸣的问题已经超乎故事,进入剧本环节,涉及到电影怎么拍了。
也就是说,这已经不是一个解谜问题了。
虽然王威被指定为导演,但三人当中却是田黎最熟悉悬疑题材,也正是他最先GET到陈一鸣隐含的倾向性。
“既然包打听活到了最后,那么主视角自然在他身上。
以现有的故事框架,剧本显然应该用倒叙的方式来写,从货船被烧之后包打听被审讯开始。
只有这样,才能把四个案子串联起来,形成统一的逻辑链条。
贯穿始终的戏剧矛盾,就是幕后真凶究竟是谁。
我认为开场有必要引入一个更高层次的警察,由他来审讯包打听,并带领观众探寻真相。
因为现有线索表明前黑警与凯撒都具有影响唐人街警局的力量,后者自身并不具备一查到底的动机与能力。
换个说法,就是幕后黑手面临的压力不够分量。
事实上船毁人亡的大案,本来就超出了唐人街警局的管辖范围,引来上峰关注是符合现实逻辑的。
这样也有利于聚焦观众视线,让电影悬念集中于包打听的脱罪上。
包打听用供述来给自己辩解,警察则通过讯问找寻破绽,一攻一防的节奏下逐步揭开案件真相,并最终锁定幕后黑手的真面目。”
王威和李准都点头表示赞同,有点编剧功底的就能确定,这个故事用倒叙的方式来讲最通顺。
田黎的抛砖引玉,帮助王威摆脱了主角该是谁的犹疑。
“我觉得应该把包打听确定为故事主角,同时他也是幕后黑手凯撒。
确实应该引入更具独立性的警察作为观众的引导者,但是他的出现并非源于现实逻辑,而是一个意外。”
田黎听了眉毛一挑,明显来了兴趣。
王威继续说道,“没错,就是意外。
船毁人亡证据全无,凯撒背后的势力足以让包打听脱身,只要包打听出了警局,这个马甲马上就会销声匿迹,背后的凯撒自然稳如泰山。
但是这个时候出了意外,一个凯撒掌控之外的警察注意到了货船案,并在包打听被保释前的最后时刻插手进来。
包打听不得不接受意料之外的审讯,他不再有恃无恐,而是必须快速打消警察对他的怀疑,以免假释出现变数。
所有人都死了,只有他还活着,想要摆脱嫌疑,就只能把警察的视线转向死在船上的同伙。
我们要在电影一开始,就给观众营造出一个充满压迫感的氛围,包打听和警察都要面临沉重的危机。
警察的危机来自于时间,他必须在假释之前锁定真凶,这样他才会不择手段地对包打听施加压力,把电影的紧张感提升到最大。
包打听的危机光是警察一个意外还不够,一个马甲众多的黑帮大佬,编一套无懈可击的假口供肯定不在话下,我觉得应该再给他增加一些阻碍。
连续四桩案件,全程不出岔子的概率太低了,有个别目击者才正常。
比如骗子找来的地下商人,可以安排其被抓住。
还有最后的烧船案,马来帮派没有全军覆没,而是留下一两个幸存者。
这样可以给包打听再制造一些突发意外,考验一下他随机应变的能力。”
王威讲完之后显得有些意犹未尽,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显然还有些不确定的东西藏着没讲。
李准敲完键盘抬起头,看另外两人没有再开口的打算,这才“总结”道。
“既然确定电影主线是审讯,那么警察掌握的线索,就只有货车案之后警局里五个人的记录,以及货船案之后烧毁的船与尸体,其他的都只是包打听的一面之词。
钻石案也好,宝石案也好,地下商人也好,也许只存在于包打听的叙述里,根本就没有真实发生过。
甚至于我还怀疑,包打听这个马甲真的存在吗?他口中的凯撒真的确有其人?
当然,单以这个剧本而言,我赞同老田的意见,开场就该有黑衣人亮相,灭口烧船一条龙,便于观众定位到电影的核心悬念。
但是对于凯撒这个角色本身,我倾向于保留其开放性,这样才好编续集嘛。
假设一下,包打听嘴里煞有介事的唐人街教父只是一个代号,包打听这个马甲其实跟凯撒完全无关,续集岂不是更容易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