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转眼来到李想生日这天。
不同于往年都是一家人过,今年还有亲朋好友的参加。
大堂哥和二堂哥特意选了这日过来送货。
因为有李家作广告,他们的家具生意逐渐向外辐射,逐渐延伸到这一片。
在用户需求增多的情况下,大伯家和李木匠的供需关系已经反转过来。
不再是之前只作为中介和送货方,只能分到百分之十。
无论哪个年头,掌握销售渠道的一方,必定为王。
李大伯一家牢牢的把控着送货和接单,而大量的订单也不是李木匠一个人能吃下的。
所以现在整个李家沟但凡有点手工活天赋的,都在他后面学些基础的木工活。
前期板材的准备工作,等于把李木匠解放出来,只要专心负责后面成型的事。
这样一来,简易流水线的分工,让出货速度比原先快了不少。
家具赚的钱,家家都有份。
其他村民赚板材的钱,李木匠赚手工的钱,李大伯家赚渠道的钱。
大家拿了钱,就不会去闹,甚至于一致对外闷不吭声。
虽然有别的村偶尔会看见,从李家沟运出去的家具,可是大家早就对好口风,问就是帮亲戚家弄的。
李大伯家往外送货的时间,也越来越早。
乡下人还在屋里睡的时候,他们已经披星戴月的出了门。
虽然这一年多,也确实赚了一些,可实实在在的都是辛苦钱。
好在淳朴的乡下人,最不怕的就是吃苦。
你让他闲在家里,他反倒还不习惯,没事也要找点事做。
等二个堂哥把车上的货送完,时间已经来到下午。
天气越来越热,他们俩干的又是体力活,到了李家的时候,汗浸的人都在发光,油亮油亮的。
李母赶紧叫李小弟打水给两个哥哥,洗把子脸。
“二婶,家里实在走不开,村里没人盯着不行,今儿就我哥俩儿来了,我爹娘让我俩跟您和想弟带个不是。”接过李母递过来的茶缸,口条俐落的二堂哥,解释今天只有他们俩的原委。
然后大堂哥在怀里掏呀掏,掏出来一个布包推给了李想,让他打开看看。
等李想拆开了还没有巴掌大的布包,露出里面的东西,人一下子站起来。
他赶紧看看门外,没发现人,才松了口气,压低了声音问道:“哪来的?”
“碰到了个败家子,赌钱赌晕了头,连婆娘都给输了,他老爹没办法把这东西拿了出来,换下了他老婆。”二堂哥,说着李想手里东西的由来。
“现在还有做这种局的呐,公社都不管?”李想稀罕的摸着手中温润的玉佩。
“靠城边的还有王法可讲,山沟沟讲的还是家法和祖训,里面的的人都不告,外面的人怎么管呀。”二堂哥笑着说道。 “那怎么落到你们手上了呢,不是说赌输的嘛。”李母有些不解,但她不认为是两个侄子赌钱赢来的。
“那个地方虽然偏了些,但是树多啊,我们现在做家具,又不能老是可着自个地方一个劲砍,时间长了秃了一块地方,边上那些村子肯定不让弄了,我爹就作主去他们那儿收,这不就刚好碰上了,我爹一个外行人,都能看出来这东西不一般,就动了心思收下来,今儿就让我们拿过来给想弟。”
李想光看就知道这枚玉佩的材料和作工,都是最顶级的。
就连玉佩上的链子,都是和玉佩是同一块的料子打磨的珠子,图案上还刻着龙纹图样,昭示着这枚玉佩的来历不简单。
李想不舍的摩挲了两下,又推了回去。
“这也太贵重了些,我不能收,你们还是拿回去吧。”
这个东西挺好的,当作传家宝,几十年后卖个好价,帮子孙上一个台阶是不成问题的。
“这玩意儿就是给伱弄的,咋能往回退呢。”大堂哥立马又推了回来,不肯往回收。
“就是呀,我们乡下人要这个干嘛,不当吃不当喝的,我爹特意招呼过,就是给你作生辰礼物的。”二堂哥补充道。
“你们还是不懂这个东西的价值,以后老值钱了,就当给子孙留个托底的也好呀,你看这个原先的主人,不就用到了,救了他儿媳妇一命。”李想耐心的给两位堂哥解释着。
“我们不懂,别就糟践它了,你懂就好,安心收着吧,乡下这样的东西还多着是,虽然品质没这个好,可也都是好东西,你要是喜欢,下次再帮你寻摸寻摸?”最后几句话,二堂哥压着声音问李想。
李想赶紧摆手,以示不用。
弄那些,他往哪藏呀。
要是后面几年被作文章,那真是得不偿失。
而且古董往后十来年,都卖不上什么价。
现在收跟十年后收,价格说不得哪个更便宜些。
李想实在喜欢这枚玉佩,两位堂哥又很坚持不肯拿回去,最后李想还是心怀感谢的收下了,并且已经做好了以后回报他们一二的打算。
二位堂哥把自家爹交待的事办完,像是甩开了重担,身子骨轻了好几分。
然后也不肯歇着,洗了把脸,就帮着李母宰鸡杀鱼的,忙的不亦乐乎。
面对李母劝让他们歇一歇的话,大堂哥老实的摇摇头,回道:
“在家那才叫忙的脚不沾地,在婶子家这就算歇息了。”
“忙成这样啦,那你们得顾惜着自个的身子,钱哪赚的完呀。”李母一边备着菜,一边对着两兄弟说道。
“这不去年我结婚,把家底都给掏空了,我爹就着急把原先的攒回来,他赚的高兴着呢。”
“这也差不多了吧。”李想算了算大伯家来城里的频率。
“这你就不懂了,赚钱这事儿没个够,二婶说的道理是对的,可有几个人能做到,放在眼皮子底下的钱不赚呐。”二堂哥笑嘻嘻的回道。
这倒也是,搁现在这会,李想自己也做不到。
要知道现在跑一趟,光大伯一家就能赚个十几二十块,这钱你让他靠地里刨食攒,估计得要小一年的功夫。
而且到了这个规模,就算大伯一家想喊停,李家沟的村民也不会让他们停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