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多年不见,但是两人一见还是转眼就进入了一家人的状态,这种天然的亲近,有时候也算得一种神奇。
“三婶儿这是你子侄儿辈儿啊?”周围等着吃面的看样子也是周围厂区的老客,这就问上了。
“我亲侄儿!夹川老幺家的!”三姑骄傲得很:“今年蜀中高考的文科状元!可给我们老周家争气了!”
“是呀?!”几个客人这下实在惊着了:“哎哟这是文曲星在给咱们捞小面呢……”
“还知道甩干篼儿,不外行啊!”三姑笑道:“你爸说你写了一套书,关于做菜的,我奇怪伱咋还晓得这些啊?”
“其实是关于川菜的一些故事,这些故事本来就到处都有,只是以前没有人专门收集整理起来,做成书出版而已。”周至笑道:“我这就是捡现成便宜。”
“可不便宜呢!”三姑将周至捞起的面条给几位客人端过去:“我让你堂哥去书店买,他去了一趟回来说要六百块一套,我的天神爷,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贵的书!”
“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一位穿着白背心,裤腰上插着大蒲扇的胖老者开始挑面:“三姑你说过你一侄儿写的书摆在新华书店里头卖得稀贵的,就是他呀?!”
“嗯,就是他!”三姑高兴得很:“上次来的时候还跟这灶台高个小不点儿,一转眼就这么大这么出息了。”
“那是,能摆到新华书店里边卖的那才叫书!”边上一个干部模样的眼镜男说道:“像肖书记那样儿的,花一万块钱自己出什么诗集,然后满世界逮着人就送,那叫什么事儿?!”
“那叫不干人事儿!不想着把厂子紧搞活,一天到晚的整些末名堂!”胖大爷气得火上来了,抽出腰上的蒲扇开始扇:“不过小王你还在人家手下混着,这种话还是要少说,搞不好哪天就传人耳朵里去了。”
“我怕他?!”年轻干部一脸的嫌弃:“没听说吗,现在老肖给工人们骂得,车间都不敢下了!”
“还是三婶儿这儿好,一家人个个有手艺!”
“对头。”边上有人说话了:“这年头啊,有门好手艺上哪儿都饿不着,三婶儿,哪天我也来您这儿学学做小面!”
“胡说八道呢,锅边灶头又脏又累,哪有办公室报纸茶水的清闲?”三姑笑道:“小王一会儿麻烦你路过的时候跟建军建民说一下,就说肘子来家了,让他们今晚都回来。”
“我跟您的话呀,建军建民也不见得听。”那个小王笑道:“不过三婶儿你放心,等到了办公室我再给建华打个电话,让建华吆着他们俩回来。”
“人建华都嫁人了小王你还找着借口就跟人家打电话呐?”边上的蒲扇大爷就取笑:“可消消你的心吧……”
那个叫小王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建华现在接到老街坊的电话一样还客客气气的,咱们又是同学又是曾经的同事,打个电话关心下又怎么了?”
话虽然这么说着,但是人却不好意思久待了:“婶儿我吃好了,放心,今晚保证让您见着建军建民!”
等到食客们差不多都散了,三姑收拾停当,这才跟周至说道:“肘子跟我一块儿去买菜?我带你去吃点东西。”
“别呀!”周至见还有些剩下的面条:“我算是看出来了,三姑这手艺拴得住老客,可不一般,干脆我们煮面吃,吃完再去买菜吧。”
“你不嫌弃就随你。”三姑笑道。
“您先坐会儿,教教我,听我爸说这还是爷爷留下来的手艺?” 三姑就找个小桌边上坐了下来:“当年你爷爷就是枣陵桥卖‘挑挑儿’的,担子一边是小面,一边是醪糟粉子,那时候你爸都还小,啥都不记得,指定听你大姑说的。大姑跟你爸都挺好的?”
“我挑调料三姑你看着点儿啊,别砸了爷爷的招牌……”周至一边开始模仿刚才三姑的手法,给二人调小面调料,一边说道:“他们现在都好,大勇哥娶了小娟儿姐,现在搞了个食品公司,生产酱油、麸醋、酸菜包、肉酱包、系列小菜,生意做得挺大的。”
“我爸就这俩月要去蛮州工作了,到时候我妈和外婆也应该要跟着去……三姑,刚刚听几个客人聊天,表姐是又找到人了?”
“唉……”说起这个三姑就皱眉叹气,双手在围裙上局促地搓着:“这门亲其实不怎么合适,你现在这个姐夫,比你姐大了十几岁,都快差辈儿了!”
“也怪你姐,非得要去那什么模特队,净招惹口舌。”
这时候面已经煮好了,周至给自己和三姑挑上端过来:“年岁大点儿也没什么的,只要感情好就没关系。我这次送同学来渝州,有一个他爸比他妈大了小三十,人间感情一样好得很。”
“是吗?怎么差着这么多啊?”
“条件不一样嘛,我这同学的爸当年啊,年纪轻轻白手起家,把自己搞成了资本家,解放前还差点成了地主,后来就蹉跎了好久才寻上亲。”
“这可够倒霉的。”三姑说道:“不过解放前毛纺厂的资本家也就那样,早上馒头稀饭泡咸菜,比我们现在还少着一样油酥花生米。”
周至也开始吃面,尝了一口就晓得关窍了:“我就晓得这大功夫还是在汤里。”
“可是个好吃嘴儿!”三姑就嗔道:“难怪都能把吃的编成书了!”
“姐夫是干啥的呀?怎么和表姐认识的?”周至一边呼噜呼噜吃面,一边问道。
“你姐夫出事儿后,你姐一个人带着童童挺艰难的,后来厂里不是组织过一个模特队吗?见你姐的条件好,就招她进了队。”
上次见面都是十二年前的事情,周至对建华表姐的模样,其实已经非常模糊了,只记得当时的印象就是漂亮,很漂亮,也很开朗大方,喜欢逗弄自己。
后来听说嫁人了,然后姐夫又出了交通事故走了,不过周至还是小孩,听过了就听过了,也没什么感觉。
倒是渝州市第一毛纺厂模特队,曾经在全国都比较出名。
改开之后毛纺厂曾经红火过好些年,生产的服装还曾经出口销往海外。
为了打响自己的品牌,厂工会组织其一批条件出色的女工,成立了厂办的模特队,曾经开放,时尚,现代的企业文化符号,被各路媒体广泛报道。
甚至还出挂历,办巡回表演,在相对封闭保守的大西南,一时间可谓风头无两。
表姐作为生过孩子的年轻妈妈,还能够被招进模特队,其自身条件可以想象。
(本章完)
“三婶儿这是你子侄儿辈儿啊?”周围等着吃面的看样子也是周围厂区的老客,这就问上了。
“我亲侄儿!夹川老幺家的!”三姑骄傲得很:“今年蜀中高考的文科状元!可给我们老周家争气了!”
“是呀?!”几个客人这下实在惊着了:“哎哟这是文曲星在给咱们捞小面呢……”
“还知道甩干篼儿,不外行啊!”三姑笑道:“你爸说你写了一套书,关于做菜的,我奇怪伱咋还晓得这些啊?”
“其实是关于川菜的一些故事,这些故事本来就到处都有,只是以前没有人专门收集整理起来,做成书出版而已。”周至笑道:“我这就是捡现成便宜。”
“可不便宜呢!”三姑将周至捞起的面条给几位客人端过去:“我让你堂哥去书店买,他去了一趟回来说要六百块一套,我的天神爷,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贵的书!”
“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一位穿着白背心,裤腰上插着大蒲扇的胖老者开始挑面:“三姑你说过你一侄儿写的书摆在新华书店里头卖得稀贵的,就是他呀?!”
“嗯,就是他!”三姑高兴得很:“上次来的时候还跟这灶台高个小不点儿,一转眼就这么大这么出息了。”
“那是,能摆到新华书店里边卖的那才叫书!”边上一个干部模样的眼镜男说道:“像肖书记那样儿的,花一万块钱自己出什么诗集,然后满世界逮着人就送,那叫什么事儿?!”
“那叫不干人事儿!不想着把厂子紧搞活,一天到晚的整些末名堂!”胖大爷气得火上来了,抽出腰上的蒲扇开始扇:“不过小王你还在人家手下混着,这种话还是要少说,搞不好哪天就传人耳朵里去了。”
“我怕他?!”年轻干部一脸的嫌弃:“没听说吗,现在老肖给工人们骂得,车间都不敢下了!”
“还是三婶儿这儿好,一家人个个有手艺!”
“对头。”边上有人说话了:“这年头啊,有门好手艺上哪儿都饿不着,三婶儿,哪天我也来您这儿学学做小面!”
“胡说八道呢,锅边灶头又脏又累,哪有办公室报纸茶水的清闲?”三姑笑道:“小王一会儿麻烦你路过的时候跟建军建民说一下,就说肘子来家了,让他们今晚都回来。”
“我跟您的话呀,建军建民也不见得听。”那个小王笑道:“不过三婶儿你放心,等到了办公室我再给建华打个电话,让建华吆着他们俩回来。”
“人建华都嫁人了小王你还找着借口就跟人家打电话呐?”边上的蒲扇大爷就取笑:“可消消你的心吧……”
那个叫小王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建华现在接到老街坊的电话一样还客客气气的,咱们又是同学又是曾经的同事,打个电话关心下又怎么了?”
话虽然这么说着,但是人却不好意思久待了:“婶儿我吃好了,放心,今晚保证让您见着建军建民!”
等到食客们差不多都散了,三姑收拾停当,这才跟周至说道:“肘子跟我一块儿去买菜?我带你去吃点东西。”
“别呀!”周至见还有些剩下的面条:“我算是看出来了,三姑这手艺拴得住老客,可不一般,干脆我们煮面吃,吃完再去买菜吧。”
“你不嫌弃就随你。”三姑笑道。
“您先坐会儿,教教我,听我爸说这还是爷爷留下来的手艺?” 三姑就找个小桌边上坐了下来:“当年你爷爷就是枣陵桥卖‘挑挑儿’的,担子一边是小面,一边是醪糟粉子,那时候你爸都还小,啥都不记得,指定听你大姑说的。大姑跟你爸都挺好的?”
“我挑调料三姑你看着点儿啊,别砸了爷爷的招牌……”周至一边开始模仿刚才三姑的手法,给二人调小面调料,一边说道:“他们现在都好,大勇哥娶了小娟儿姐,现在搞了个食品公司,生产酱油、麸醋、酸菜包、肉酱包、系列小菜,生意做得挺大的。”
“我爸就这俩月要去蛮州工作了,到时候我妈和外婆也应该要跟着去……三姑,刚刚听几个客人聊天,表姐是又找到人了?”
“唉……”说起这个三姑就皱眉叹气,双手在围裙上局促地搓着:“这门亲其实不怎么合适,你现在这个姐夫,比你姐大了十几岁,都快差辈儿了!”
“也怪你姐,非得要去那什么模特队,净招惹口舌。”
这时候面已经煮好了,周至给自己和三姑挑上端过来:“年岁大点儿也没什么的,只要感情好就没关系。我这次送同学来渝州,有一个他爸比他妈大了小三十,人间感情一样好得很。”
“是吗?怎么差着这么多啊?”
“条件不一样嘛,我这同学的爸当年啊,年纪轻轻白手起家,把自己搞成了资本家,解放前还差点成了地主,后来就蹉跎了好久才寻上亲。”
“这可够倒霉的。”三姑说道:“不过解放前毛纺厂的资本家也就那样,早上馒头稀饭泡咸菜,比我们现在还少着一样油酥花生米。”
周至也开始吃面,尝了一口就晓得关窍了:“我就晓得这大功夫还是在汤里。”
“可是个好吃嘴儿!”三姑就嗔道:“难怪都能把吃的编成书了!”
“姐夫是干啥的呀?怎么和表姐认识的?”周至一边呼噜呼噜吃面,一边问道。
“你姐夫出事儿后,你姐一个人带着童童挺艰难的,后来厂里不是组织过一个模特队吗?见你姐的条件好,就招她进了队。”
上次见面都是十二年前的事情,周至对建华表姐的模样,其实已经非常模糊了,只记得当时的印象就是漂亮,很漂亮,也很开朗大方,喜欢逗弄自己。
后来听说嫁人了,然后姐夫又出了交通事故走了,不过周至还是小孩,听过了就听过了,也没什么感觉。
倒是渝州市第一毛纺厂模特队,曾经在全国都比较出名。
改开之后毛纺厂曾经红火过好些年,生产的服装还曾经出口销往海外。
为了打响自己的品牌,厂工会组织其一批条件出色的女工,成立了厂办的模特队,曾经开放,时尚,现代的企业文化符号,被各路媒体广泛报道。
甚至还出挂历,办巡回表演,在相对封闭保守的大西南,一时间可谓风头无两。
表姐作为生过孩子的年轻妈妈,还能够被招进模特队,其自身条件可以想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