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凑过去看,上面是一首诗,或者说是个顺口溜。
关婷婷念了出来:“石牛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若能解得破,买下蜀都府。肘子哥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这是蜀都流传的一个老传说。”周至笑道:“张献忠入蜀之后建立大西朝,大肆搜刮了成都平原的财富,加上以前做流寇所得,所得金银无数。”
“只可惜好景不长,大西王朝转眼覆灭,张献忠在逃亡之时,将巨木剖开,将金银藏于其中封好,沉于江口。”
“为了有朝一日回来打捞,张献忠命人在沉木地点的两岸分别立了石牛和石虎作为记号。”
“可惜一去就再没有回来,石牛石虎也随着年月更迭而消失,那些沉入江中的金银,直到现在也没有被发现。”
“这不是在这儿吗?”赵星是个财迷,听到这故事不能忍:“既然石牛在这儿,那就跑不了这一段江底,搜就是了啊!”
“哈哈哈哈……”周至都乐得不行了:“你能想到的事情,蜀都官民这么多年难道就想不到?这石牛并不是张献忠所立的那头,是最早锦江浮桥用的,后人想到了那个传说,将诗歌刻在了上面而已。”
“这传说是真的?那些财宝到现在还没找到?”
其实那些财宝已经找到了,不过是在十年之后,地点却是在彭山江口镇。
而且张献忠故意沉银的传说也不确切,大军是需要军费的,只是军费运到江口镇的时候船沉了,导致本就不富裕的大西王雪上加霜。
不过这些现在也不能说,周至只好笑道:“嗯,回去学校多翻翻资料,说不定就能找出来呢……”
“切!”
来到望江楼公园,就不能不享受一下这里的茶园。
茶园也非常古老,这里有一座木楼,叫做茗椀楼,楼前是一大片竹林环绕,青石板铺就的坝子,摆上小木桌和小竹椅子,就是一处悠然自得的品茗佳处。
茶很便宜,一元钱一位,每桌还送一小盘瓜子。
天气开始变热,这里独有一片阴凉,大家也不再继续逛公园了,就在这儿坐下,泡上盖碗茶聊天。
周至掏出一个竹筒,对卢巧笑道:“嘿嘿嘿,巧巧,咱们俩喝自己带的绿毫。”
“你还把它都带来了?”卢巧笑道:“这儿说是用的薛涛井里的水,我怎么都不信呢?”
“一会儿喝了就知道是不是了。”周至也没抱希望:“我也不大信。”
“那个字是啥意思?”吴贵业看着茶楼的招牌,问道。
“椀通碗,就是木头碗的意思,后来通碗。”周至说道:“茗椀楼,其实就是茶碗楼的意思。”
“啊?哈哈哈这名字看着雅致,其实也是大俗。”吴贵业笑道。
“其实最早的碗字是这样写的。”周至将茶碗里的残水倒在桌上,蘸水写了个盌字,接着又写了个椀字:“后来有了这个,《广韵》《集韵》《正韵》都说它与盌同义,《玉篇》解说为小盂。”
说着又在旁边加了一个碗字:“再到后来,陶瓷器开始大量使用,椀的木字旁就改成了石字旁,就成了今天我们所用的碗字。”
“伱们看肘子现在的样子,像不像孔乙己?”魏志江笑道。
大家纷纷鼓掌:“像,真像!回字有四种写法那时候!”
周至根本不生气,笑道:“不治生产,不通人情,只孜孜于回字有四种写法,固然是一个笑话。可是知道回字有四种写法的人,却被一群不识字的人笑话,这却又是另外一个笑话了。”
这下所有人都不笑了。
这时候茶水上来了,茶博士见周至自带有茶叶也不以为异,这里好些老头都是这样的做派。 续上水周至和卢巧先喝了一口,卢巧皱眉:“这水不行,肘子什么时候跟我回青神玩,我请你喝苏东坡和王弗喝过的水。”
“中岩书院还在?”周至真有些心动了,也跟着喝了一口:“这就是自来水,的确不行。”
“书院没了,岩还在。”卢巧捂嘴笑着:“那水咋都比这个好。”
“你们都是讲究人。”吴贵业喝了口自己的茶:“我觉得很好喝了啊,没发现哪儿不好。”
“就是。”张潜意感觉很满意:“我觉得这儿的花茶比张一元好多了。”
“你们那儿的水就别说了。”周至笑道:“再好的茶配上你们那硬水都是白瞎。”
“薛涛给自己挑这里终老,也活得讲究。”张潜意看着周围郁郁葱葱的绿色:“以她的才学,没找到良配还是可惜了。”
“是啊,能够在古代文坛留下声名的女性,实在太少了。”李一佳感慨道:“可惜了。”
“可惜归可惜,不过我们蜀女多才情”周至笑道:“巴蜀古代文坛留下声名的女性可也不少,起码都有四大才女。”
“四大才女?”童晓琳想了想:“卓文君肯定要算。”
“对。卓文君是一个。”
“那薛涛肯定也是。”李一佳说道。
“是,薛涛也是。”
“剩下两个是谁啊?”吴贵业想了一会儿:“花蕊夫人?”
“吴老大可以的!”周至竖起大拇指:“知道花蕊夫人!”
“还有一个是谁?”吴贵业问道:“打死想不出来了。”
“还有一个是明代的,杨升庵的夫人黄娥。”周至说道:“蜀中四大才女,分别是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
“卓文君只知道她和司马相如的故事,具体作品也不知道。”李一佳说道。
“卓文君诗歌也不少,其中有一首《白头吟》,一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就足以名垂千古了。”
“薛涛在全唐诗上留下了九十多首,多数来自她的《锦江集》。”
“花蕊夫人五代后蜀后主孟昶妃子,尤长于宫词,最著名的就是那首《述国亡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骂尽天下投降派。”
“黄娥是明代状元杨慎的妻子,自幼博通经史,能诗文,擅书札。工于散曲,在明时已有刊本《杨升庵夫人词曲》五卷,又有《杨夫人乐府》一卷,有‘曲中李易安’之誉。夫妻二人的诗词成就都很卓著,在明代各成一家。”
“她最著名的一首《寄外》,是寄给贬处滇中的丈夫的:雁飞曾不度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三朝花柳妄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这首诗写得很好,但是句句带典,大家都听不大懂,周至又免不了要给大家解释一番。
最后吴贵业叹息了一声:“肘子,你特么来咱们中文系就是混文凭的吧?你这水平和知识储备,还用得着读本科吗?”
“他就是来混的,我早就发现了。”童晓琳是学习委员,闻言就说道:“上课时候在那儿写写划划,别人以为他在认真记笔记,其实都是在弄自己的东西!”
(本章完)
关婷婷念了出来:“石牛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若能解得破,买下蜀都府。肘子哥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这是蜀都流传的一个老传说。”周至笑道:“张献忠入蜀之后建立大西朝,大肆搜刮了成都平原的财富,加上以前做流寇所得,所得金银无数。”
“只可惜好景不长,大西王朝转眼覆灭,张献忠在逃亡之时,将巨木剖开,将金银藏于其中封好,沉于江口。”
“为了有朝一日回来打捞,张献忠命人在沉木地点的两岸分别立了石牛和石虎作为记号。”
“可惜一去就再没有回来,石牛石虎也随着年月更迭而消失,那些沉入江中的金银,直到现在也没有被发现。”
“这不是在这儿吗?”赵星是个财迷,听到这故事不能忍:“既然石牛在这儿,那就跑不了这一段江底,搜就是了啊!”
“哈哈哈哈……”周至都乐得不行了:“你能想到的事情,蜀都官民这么多年难道就想不到?这石牛并不是张献忠所立的那头,是最早锦江浮桥用的,后人想到了那个传说,将诗歌刻在了上面而已。”
“这传说是真的?那些财宝到现在还没找到?”
其实那些财宝已经找到了,不过是在十年之后,地点却是在彭山江口镇。
而且张献忠故意沉银的传说也不确切,大军是需要军费的,只是军费运到江口镇的时候船沉了,导致本就不富裕的大西王雪上加霜。
不过这些现在也不能说,周至只好笑道:“嗯,回去学校多翻翻资料,说不定就能找出来呢……”
“切!”
来到望江楼公园,就不能不享受一下这里的茶园。
茶园也非常古老,这里有一座木楼,叫做茗椀楼,楼前是一大片竹林环绕,青石板铺就的坝子,摆上小木桌和小竹椅子,就是一处悠然自得的品茗佳处。
茶很便宜,一元钱一位,每桌还送一小盘瓜子。
天气开始变热,这里独有一片阴凉,大家也不再继续逛公园了,就在这儿坐下,泡上盖碗茶聊天。
周至掏出一个竹筒,对卢巧笑道:“嘿嘿嘿,巧巧,咱们俩喝自己带的绿毫。”
“你还把它都带来了?”卢巧笑道:“这儿说是用的薛涛井里的水,我怎么都不信呢?”
“一会儿喝了就知道是不是了。”周至也没抱希望:“我也不大信。”
“那个字是啥意思?”吴贵业看着茶楼的招牌,问道。
“椀通碗,就是木头碗的意思,后来通碗。”周至说道:“茗椀楼,其实就是茶碗楼的意思。”
“啊?哈哈哈这名字看着雅致,其实也是大俗。”吴贵业笑道。
“其实最早的碗字是这样写的。”周至将茶碗里的残水倒在桌上,蘸水写了个盌字,接着又写了个椀字:“后来有了这个,《广韵》《集韵》《正韵》都说它与盌同义,《玉篇》解说为小盂。”
说着又在旁边加了一个碗字:“再到后来,陶瓷器开始大量使用,椀的木字旁就改成了石字旁,就成了今天我们所用的碗字。”
“伱们看肘子现在的样子,像不像孔乙己?”魏志江笑道。
大家纷纷鼓掌:“像,真像!回字有四种写法那时候!”
周至根本不生气,笑道:“不治生产,不通人情,只孜孜于回字有四种写法,固然是一个笑话。可是知道回字有四种写法的人,却被一群不识字的人笑话,这却又是另外一个笑话了。”
这下所有人都不笑了。
这时候茶水上来了,茶博士见周至自带有茶叶也不以为异,这里好些老头都是这样的做派。 续上水周至和卢巧先喝了一口,卢巧皱眉:“这水不行,肘子什么时候跟我回青神玩,我请你喝苏东坡和王弗喝过的水。”
“中岩书院还在?”周至真有些心动了,也跟着喝了一口:“这就是自来水,的确不行。”
“书院没了,岩还在。”卢巧捂嘴笑着:“那水咋都比这个好。”
“你们都是讲究人。”吴贵业喝了口自己的茶:“我觉得很好喝了啊,没发现哪儿不好。”
“就是。”张潜意感觉很满意:“我觉得这儿的花茶比张一元好多了。”
“你们那儿的水就别说了。”周至笑道:“再好的茶配上你们那硬水都是白瞎。”
“薛涛给自己挑这里终老,也活得讲究。”张潜意看着周围郁郁葱葱的绿色:“以她的才学,没找到良配还是可惜了。”
“是啊,能够在古代文坛留下声名的女性,实在太少了。”李一佳感慨道:“可惜了。”
“可惜归可惜,不过我们蜀女多才情”周至笑道:“巴蜀古代文坛留下声名的女性可也不少,起码都有四大才女。”
“四大才女?”童晓琳想了想:“卓文君肯定要算。”
“对。卓文君是一个。”
“那薛涛肯定也是。”李一佳说道。
“是,薛涛也是。”
“剩下两个是谁啊?”吴贵业想了一会儿:“花蕊夫人?”
“吴老大可以的!”周至竖起大拇指:“知道花蕊夫人!”
“还有一个是谁?”吴贵业问道:“打死想不出来了。”
“还有一个是明代的,杨升庵的夫人黄娥。”周至说道:“蜀中四大才女,分别是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
“卓文君只知道她和司马相如的故事,具体作品也不知道。”李一佳说道。
“卓文君诗歌也不少,其中有一首《白头吟》,一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就足以名垂千古了。”
“薛涛在全唐诗上留下了九十多首,多数来自她的《锦江集》。”
“花蕊夫人五代后蜀后主孟昶妃子,尤长于宫词,最著名的就是那首《述国亡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骂尽天下投降派。”
“黄娥是明代状元杨慎的妻子,自幼博通经史,能诗文,擅书札。工于散曲,在明时已有刊本《杨升庵夫人词曲》五卷,又有《杨夫人乐府》一卷,有‘曲中李易安’之誉。夫妻二人的诗词成就都很卓著,在明代各成一家。”
“她最著名的一首《寄外》,是寄给贬处滇中的丈夫的:雁飞曾不度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三朝花柳妄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这首诗写得很好,但是句句带典,大家都听不大懂,周至又免不了要给大家解释一番。
最后吴贵业叹息了一声:“肘子,你特么来咱们中文系就是混文凭的吧?你这水平和知识储备,还用得着读本科吗?”
“他就是来混的,我早就发现了。”童晓琳是学习委员,闻言就说道:“上课时候在那儿写写划划,别人以为他在认真记笔记,其实都是在弄自己的东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