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你还在里面放了皮蛋和肉呐。”

  这么多年以后,王芳煮的稀饭都是白粥。

  即便想吃咸口,也都是自己加盐。

  张安这回直接煮的皮蛋瘦肉粥,让王芳感觉到很新奇。

  “他爸,这稀饭还怪好吃嘞。”

  这话倒不是鼓励张安,而是王芳的心里话。

  张安一手做饭的厨艺,虽然没有王芳那么精致。

  但也是王芳从小亲手调教出来的,也只是差点时间上的火候。

  “小安,你下次煮的时候喊我一声,教教我怎么做。”

  西南地区的人们本身就是咸辣口,对于皮蛋瘦肉粥,没吃过的人一吃就能接受,没什么不适的。

  自家老母亲想学,张安自然不会拒绝。

  当下喝粥的时候,就给自家老妈讲起做法。

  毕竟煮个粥而已,没什么难度,经常做饭的人一听就会。

  “建国,有人在家没?”

  吃完早饭,张安收拾碗筷的时间,村里就有人找上门来。

  张安跟自家老爸出门一看,是村里下寨的人找来。

  这人张安不熟悉,只知道名叫陈志和,跟张建国年纪相当。

  “是志和啊,这么急是有什么事情吗?”

  陈志和家也是长青村的原住民,跟后来迁进来的有些区别。

  而原住民里,张建国他们这一代小时候,基本上都认识。

  毕竟张建国小的时候,长箐村还没有多大,小孩子不多,左右都能遇到。

  陈志和此时眉头紧皱,额头满是汗水,让人一看就知道有急事。

  “是有些事情,我老外婆昨天晚上落气了,今天过来是想跟你们家买个羊子。”

  陈志和跟张建国两人稍微多说了几句,道明了上门来的原因。

  虽然不完全,但张安算是听了个大概。

  原来是陈志和的老岳母在昨天晚上去世了,他今天找过来是想跟张安家买头山羊的。

  张安他们这里,不管是嫁娶、还是丧葬都有一些本地风俗习惯。

  就比如陈志和家里这一次,岳父或者岳母去世了。

  作为女儿女婿,他们家得送上猪羊祭去替老人送行。

  光听名头就知道,得用一头猪和一头羊去进行祭拜。

  而且还必须是活猪跟活羊,下葬的那一天现赶到老人坟茔面前去祭杀。

  张安家的几头黑山羊,原本是不打算售卖的。

  但这事对于陈志和一家来说是大事,自己不能在这上面卡人家。

  一般遇到这样的事情,能成全的还得要成全人家,多帮帮忙。

  毕竟往后的日子里,谁都不知道会不会需要对方帮忙,结个善缘总没有坏事。

  这种时候卡住人家,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和说法,那俩家可就算是结仇了。

  所以张建国跟张安想也没想,一边跟他说着节哀,一边带他去山上看羊。

  因为一大早,张安就把羊放到山上去了,这会儿想看,只能去后面的林子里找。

  在这个年代,这样一次祭礼真得要花上不少钱,对于很多人家都是负担。

  而且这猪跟羊还不能太小,小了别人会有话说。

  也不能不做,不做的话别人就不单单是说小话,传出去都是骂名。

  以后家里的儿子姑娘说亲找人家的时候,口碑名声都会受影响。

  农村人就是这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很多人都丝毫不管别人当事人的家庭条件,只顾着自己看热闹说风凉话。

  所以那些笑话别人的人,等轮到他们的那一天,他们也只能咬牙硬上。

  而作为女儿女婿,要去守灵送行,这些都是该做的。

  可是动不动上猪羊祭,这样祭那样祭的说法。

  张安觉得这多少是有些道德绑架。

  虽然按照本地的习俗,女儿女婿家那边来送祭,外家这边必须要打发回去。

  以前倒是还对等,但后来慢慢的就变了。

  打发是打发了,可就跟那种几十万的彩礼,嫁妆却是十几床被子一样的方式,给伱个名头。

  可能有少数人家,郞舅关系处的比较和谐。

  或者是家里还有一个比较公正的老人做主的人家。

  等到老人的事情办完,会按照物价给来送祭的姑爷一家原价打发回去。

  但这样的人家非常少,张安基本没见过几家,有时候能有一半就非常不错了。

  大多数情况都是给你几床被子或者其它的东西,你就回去吧。

  而老人留下的一切家产、还有葬礼收来的礼金。

  大多数情况下,一分钱没有女儿女婿家的。

  因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这些东西,办完老人的身后事之后,基本是几个儿子平分。

  这会儿每家都四五个儿子,老人一走之后,他们为了争家产还能拼个你死我活。

  所以怎么会舍得分出钱来打发呢,多数人都是留着自己多分点。

  对于条件好点的人家,这点东西可能不算什么。

  但对于一般人家或者是条件不太好的那种家庭。

  这一头猪一头羊弄下来,说不定就把家里的积蓄榨干了。

  对于这样的事情,张安是深有体会。

  后世张安的外婆去世之前,心里就念叨着张安一家人。

  因为这么多年来,他们家那边对姑爷一家实在是有些过分。

  所以老人临走前,借着回光返照的时间,当着村里一众老辈的面。

  让他们见证,不许王芳和张建国去给她送祭,她不需要那个过场。

  而且按照两家人的情况,姑爷一家来送祭,最后怕是被子都弄不了一床回去。

  有了老人的遗言,谁也不敢放肆,毕竟那么多老辈见证呢。

  所以张安那几个舅舅,把这事一直憋在心里。

  过了两三年,张安的外公也油尽灯枯。

  可不知道是这老头子自己犟,还是几个儿子在他耳朵边吹风。

  因为他们家这些人,就以张安的外公为首,带着张安那几个舅舅,一直看张建国不入眼。

  老头子临走前,要求张建国两口子要去送祭。

  而且还要求了必须三百斤以上的大肥猪,和一百多斤的大肥羊。

  要不然他死了也不会瞑目。

  这话可把张建国听笑了,可这是苦笑。

  张建国早就知道自家必有一劫,可没想到在这里等着他们家。

  虽然很不想去,但是人言可畏,你不去也不行。

  有时候有些事情,他们能做得出来,但自己却做不出来。    最终只得咬咬牙,满足了这老头子的遗言。

  尤其张安那几个舅舅,看到张安家赶过去的大肥猪和大肥羊。

  一个个都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丝毫不像是死了爹的模样。

  毕竟这猪肉羊肉,最终还是便宜了他们。

  后面的事情,证明张安已故的外婆没有猜错。

  张安家里去给王世言老人送祭,最后什么东西都没打发回来。

  他们都是做了准备,干完这一票以后大家老死不相往来。

  毕竟以前老人在的时候,也跟不来往是一个样。

  后世从那以后,张安安一家才跟他们彻底断绝来往。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张安重来一世,可心里对于母亲娘家那几个舅舅和外公的恨意,一点没减。

  因为他们那些人,真的是欺人太甚,说是欺辱都不为过。

  别说重来一辈子,重来几辈子张安都不会选择原谅他们。

  猪羊祭用的猪羊必须是公猪和公羊,而张安家现在只有一大两小三头公羊。

  最大的那一头公羊,是当时从王明钱家买过来的。

  经过张安精心饲养,早就没有了以前瘦瘦弱弱的样子。

  这会儿已经一百五十多斤,张安是把它当做公种羊来养,以后给家里的羊传宗接代。

  不过它也给力,自从变得身强体壮以后,就精力旺盛。

  现在张安家的几头母羊中,已经有三头带上了崽。

  而另外两头小公羊,是年初刚出生老大和老三。

  他们两长了小半年,老大已经有六十多斤大小。

  而老三天生瘦弱,出生的时候本就不顺,所以身体比较差,现在也才四五十斤。

  陈志和再三思量,就定了六十多斤的老大。

  太小的老三他看不上,买回去会被人笑话。

  而那头一百五十斤的大公羊,单单不说需要花多少钱。

  张安刚刚跟他说过,那是人家里留的种公。

  一般专门养的种羊,没有谁家会轻易卖掉。

  所以他干脆也不跟张安开这个口。

  人家能卖给他就已经是情分了,他也不能挑挑拣拣。

  附近养羊的就两家,本村的张安,还有给你王家冲的王明钱。

  他早上去过王明钱家里,结果一提买公羊,人家就回绝了。

  因为王明钱家里现在就剩一头公羊,得留下当种公。

  要是他买的是母羊,那还好说,别人也不会不给面子。

  要是强行想要买人家的种公,那就是断人财路。

  而且张安他们这一带地方,现在养羊的人家真的没有多少。

  这猪羊祭里面,要求的公猪倒是容易解决。

  因为养猪的人家比较多,稍微多问几家就可以问到,最多就是多花些钱。

  但这公羊就不一样了,难度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因为养的人家少,你还得去打听谁家养了羊。

  即便问到了,还得看人家愿不愿意卖你。

  就像陈志和早上去王明钱家里一样,人家就一头种公,肯定不愿意卖的。

  所以六十多斤的小公羊,虽说小了一些,但也还说的过去,牵过去不至于让人笑话。

  选定了之后,张安就用陈志和带来的绳子,将老大给拴上,递给陈志和。

  今年羊价上涨了不少,但都是本村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张建国就收了他二百块钱,这价格已经算是非常便宜了。

  要是换成别人,这个时候少说还得再加五十一百才行。

  虽然羊不是很大,但陈志和确实感受到了张安家的心意。

  所以一番千恩万谢的言语之后,陈志和才牵着羊回家。

  昨天张安猜得不错,村里停电一次真的需要蛮久的时间。

  到了下午两三点钟,村里才正常送电。

  刚来电没多久,张铁就带着他的小跟班们朝着张安家跑来。

  吵着让张安给他们放电视,把昨天没看完的片子放完。

  张安也没有为难他们,来了就给他们放。

  以前有强制要求那是因为他们还在上学,怕影响学习。

  现在都放暑假了,也就没必要逼着他们回去学习。

  毕竟不在这里看电视,他们还会跑到其他地方去玩。

  要是平常间,只有张安一个人在家里,他们这群皮猴子看电视看的兴起的时候,一个个都鬼喊辣叫的。

  但今天却非常安静,因为王芳跟张建国都在家里。

  他们虽然年纪小,但也知道在长辈面前,太吵了不行,所以今天一个个都比较乖巧。

  一直在家里没什么事情,张安打算出门进山了一趟。

  昨晚看到空间里那么多石磅,张安就打算今天弄点出来尝尝。

  所以张安打算借着进山的借口,待会弄上一些带回去。

  走到晒场边上,可以看到周洋家的新房已经快要完工。

  今天已经在搭架子,可能过几天要请人帮忙打房盖了。

  周洋家里原本打算盖瓦房的,毕竟还能省点钱。

  不过后面看张安家和李宏斌家都是平房,所以周洋咬咬牙。

  多花些钱,直接盖平房得了,这样房顶上以后还能晒晒粮食。

  往后有了钱,还可以自己往上盖个二层。

  “洋子,你这里什么时候打盖啊。”

  张安走过去,看到周洋正好过来给张安二叔们送茶水。

  周洋家这房子,没喊李宏斌的施工队,因为太贵了。

  而是包给张安二叔他们这群村里的石匠。

  现在他们经过学习,不管是砖墙还是打盖都非常熟练。

  张安二叔自己还凑了钱,购置了一整套打平房的家伙事。

  “明天就可以把架子搭完,打盖的话,二舅爷说看看天气预报,后天要是天气好就可以打。”

  现在周洋家材料都全部准备好了,只等这些架子木搭好就行。

  不过打房盖需要天气好,天气不好的话,打的质量会很差,严重的可能会漏水。

  一般大家怕的是,天气预报说的晴天,早上也出了大太阳。

  但就怕打盖的过程中,给你哗啦啦的下大雨,那真的是天公不作美。

  毕竟张安他们这里,可是经常出现一边出太阳,一边下雨的情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