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种植天麻
下午。
张建文本来想去看看河边的秧田里,但看到张安一家人都在地里干活便特意走上来打招呼。
“诶张安,这才开春,你家就要开始点菜了啊。”
远远的望着王芳正在撒菌种跟天麻种子,张建文还以为张安家在种春茬的蔬菜。
“没呢,菜地里的都还没吃完,哪能种那么快啊,这片地栽的都是药材,现在栽的是天麻呢。”
张安笑了笑说道,他们家后院那块菜地里,都还有大半蔬菜没吃完呢,哪会那么急着种菜呢。
“原来是在栽天麻啊,撒下去的这个是什么呢,怎么没看到你们家种麻呀。”
乌蒙山里面天麻资源一直都很不错,居住在外围的这些地方,对天麻都不陌生。
红岩镇上这些村子里,也有人家自己就种了天麻。
毕竟天麻这东西,在市场上的价格一直不便宜。
只不过种天麻的人,能赚到钱的很少,甚至不少人都亏了本。
张建文走过来,看到他们埋在土坑里的菌木,只不过四处瞅了瞅,一块种麻都没看到。
“我们没用种麻,用的天麻种子,已经混到菌种里面了,过段时间就能长出来。”
张安抬过撮箕,指着里面混好的菌种和天麻籽笑呵呵的跟张建文解释道。
“还可以用天麻籽来栽啊,别个不是说直接栽天麻籽要的时间长,挖出来的天麻也不大嘛。”
种植天麻张建文并不陌生,村里前些年就有一家种天麻的。
但不管是村里人,还是其他地方的人,种植天麻的时候,都是直接种植种麻。
种麻就是用来下种的天麻,由茎块直接生长代替了种子的作用,这是天麻的无性繁殖技术。
“叔,你听他们瞎说,那是他们天麻籽没选好,可能法子也不对。”
这种方法从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被采用,一直到以后都有不少人选择。
因为直接种植种麻没什么技术难点,最重要的是生长周期短。
基本第二年就能挖采,能让种植者很快就有营收。
当然了,无性繁殖的法子也不是没有缺点。
多代无性繁殖常表现病害加重,品质下降,产量效益降低。
而且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都需要人工干预,不然就是白种。
种上一两代就要重新更换种麻,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因为种麻比正常的天麻要贵不少。
而采用种子种子的方法叫有性繁殖,这两年应该就会被提出来并且推广。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种植成本低,帮大家省下了一大笔种麻的费用。
而且这个法子繁殖系数高、种性优,可以自主进行品种繁育和提纯复壮。
后世很多天麻出现杂交品种,就是利用不同品种的天麻杂交之后,结出种子再用种子种子。
跟直接种植种麻相比,这个种植周期就比较长了,一般都在三年以上才能看到收益。
但种下去之后,等到菌种萌发,天麻成活以后,就不用刻意去管理,省了很多麻烦。
当然了,如果是大量种植,几十亩几百亩那种,该麻烦的还是要麻烦。
张安一顿比划给解释了半天,张建文大概就理解了。
“那张安,伱这法子能不能教给咱们村的大伙,让大伙儿也跟着种植天麻。”
为了村里人考虑了几十年的张建文,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村里的村民。
天麻很贵能卖上钱的事,大家都不是傻子,谁会不想赚呢,但最后还是只有一两家种过。
究其根本,问题还是出在种麻上面,毕竟这是一笔不小的前期花费。
虽然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但大家伙都担心自己不会种,要是贸贸然投进去那么多钱。
万一最后种植失败,或者种出来的天麻太差卖不出去,那可就亏大发了。
白干一年,浪费点土地大家都觉得没什么,毕竟现在劳力不值钱。
但要是最后连种子钱都收不回来,那对他们来说就太亏了,因为大家手里本来就没几个钱。
而最后试错的结果,可能就得一家人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所以没什么人敢于尝试。
现在这法子让张建文眼前一亮,立马就跟张安商量起来。
用这种方法栽种天麻,成本无非就是一点天麻籽、菌种、木柴和土地而已,这些东西在村里不花钱都能搞到。
因为天麻籽山上到处都是,上山找半天就能找到不少。
菌种完全可以自己在家用米糠发酵,种植需要的木柴山上到处都是。
最后就是土地,这玩意儿农村家里谁没有啊。
对于啥都不缺,就缺钱的农民来说,这种没有成本的尝试,就算是试错了也没什么成果。
并且张安也说了,种下去以后,就不用怎么管,大家该种地种地,该干啥干啥,什么也不影响。
“当然可以,这有什么不行的,都是一寨人嘛。”
对于张建文的提议,张安没什么犹豫的,笑呵呵的答应了。
因为这样的种植法子,即便现在他不说,往后几年也会被推广出来。
后世就是县里推动,红岩镇这边好些村都发展成了天麻种植基地。
而且张安从来没有打算,要靠种下去的这些天麻赚多少钱。
“那要不这样,晚上我把想试试的人叫到一起,你给大家仔细说说这天麻籽到底怎么个种法。”
在这种事情上,张建文一直都是风风火火的性子。
“叔,我这明天还有一天的活儿,要是想来看的,明天可以过来瞧瞧,怎么栽怎么摆看的一清二楚,比我干巴巴的说一大堆更好。”
张安是一点都不想给大家当老师,因为很多东西光嘴里说出来,大家都听不懂,有时候还会理解错误。
大家都是种了几十年地的庄稼人,种地这门手艺,给他们干说,还不如让他们看着学来的实在。
到时候张安一边种,他们一边看,哪怕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张安都能因地制宜给出回答。
“你说的有道理,看比听要清楚,就他们那群人你讲几遍该记不住还是记不住。”
张建文一想,确实是这个理,怎么个种法,让他们过来看一眼就清楚了。 决定之后,这位老村长并没有多留,自家地头也不去了,转身就返回村里。
原本张安打算种五分地的天麻,在今天下午已经种了两分。
这会儿才四点多钟,其实还能再干一个多小时,怎么着也能多栽一分地。
但老村长既然说了,明儿要带人过来学习怎么种植,所以张安打算今天就到此为止。
剩下的三分地,不算很多,正好够明天早上种一上午,如果有人来了正好能多看看。
“咦,你这大鲤子怎么是金色的,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样的呢,哪弄来的。”
回到家里,苏颖已经放学了,正在给鱼缸里的小红和金甲投喂鱼食。
而张一行一进门,也注意到了浴缸里正在跟小红抢食的金甲。
毕竟金甲这家伙那么长一条,想要人不注意都难。
“前几天陪朋友去箐口塘钓鱼的时候,钓上来的,我也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金鲤子,感觉挺稀罕的就养起来了。”
金甲这玩意儿真不是个东西,仗着自己体型大,每次苏颖投下去鱼食都被它抢着吃。
小红要弱小很多,只能等金甲吃完然后捡着漏到下面的吃上几口,日子那叫一个苦。
前几天刚来的时候,可能还不熟悉,所以它还没这么霸道。
这两天可能熟悉了,它在鱼缸里就跟个土霸王一样。
不知道以前在箐口塘的时候,它是不是也这样欺负其它的鱼。
吃完之后,还故意用尾巴拍打着水里,发出噼啪噼啪的响声。
活脱脱一条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
“这样的鱼很难见到,比你缸里面那条红色的都还罕见,不过多了这金鲤子以后,你那鱼缸就不能继续摆在那里了,你抽空将它挪一挪,放到这边来。”
张一行盯着鱼缸看了半饷,才指着玄关的地方跟张安叮嘱了两句。
“成,我明天把天麻栽完,重新做个几子,再把这鱼缸给挪过来。”
跟张一行待久了,张安一听便知道这是风水布局的问题。
所以也没问为什么,便决定这两天就给挪了。
对张一行,他总有一种莫名的信任感,所以每次张一行提的建议他都照办不误。
当然了,这些什么迷信或者风水相关的问题,在别人那里是信则有不信则无。
但张安一般都会选择相信,毕竟冥冥之中就是那么玄妙。
第二天,张安并没有再把张一行喊下山,只剩下几分地,花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干完。
只是等他去到地里,发现药园子周围已经有很多人,都是被老村长张建文喊来的。
其实张建文也没有要求必须要来,毕竟这些活计愿不愿意做那是自家的意愿。
不过张建问已经尽到了自己最大的本分,但凡路上遇到人都会给说道说道。
晚上吃完饭的时候,还东家摆西家转,尽量都通知到位。
这样做的原因,很大部分都是他的责任心太强,另一个也是为了以后不被人埋怨。
万一你通知了一部分,另一部分人不知道,等以后那些人看着别人种天麻发财了,他们心里也会埋怨人。
哪怕他们那些人知道与否都没有这个打算,但事后一丁点理由也会无限放大。
很多人不会想着是自己的原因,只会觉得你怎么样怎么样。
所以张建文宁愿多花一些时间,每一家都说到位,剩下的就不是他关心的事情了。
“哟,你们怎么都来的那么早,不晓得的人看到了,还以为这些活路是你们来做呢。”
张安感觉他们才是来干活的,都比自己这主人家来的还早。
平时哪怕给自己家干活,都没有这么积极。
来的人不少,估计三十几个,按照一户一个来算,这都半个村的人了,比张安想象中的要多一些。
“哈哈,不一样嘛,以前是你来看到我们做活路,现在是我们来看你做活路,肯定要来早点噻。”
几个趴在篱笆边上的人打笑了几句,他们都是以前帮张安家干过活的人。
随便跟大家唠嗑了几句,张安就看着锄头走到地里开始干活。
“这个天麻栽起来不难哈,就算是大家没栽过,以前也看过老五哥家栽哈。”
张安口里所说的人,叫做杨老五,长箐村只有两家人栽种天麻,一个是他,另一个是他哥杨老四。
“多余的话我也不说,今天我就从头到尾栽给大家看,要是有问题的直接问就行。”
张安没给他们细说天麻的特性,还有与菌种的共生关系,这些不是他该说的事情。
直接捞起锄头,开始挖坑,要不是为了从头到尾栽给他们看。
昨天张安就想把土坑给挖好,今天来了能直接栽。
当然了,张安也不是埋头苦干,一边干活的时候,也一边跟他们说,这么做是为什么,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这样一边干活,一边给他们大家讲解,真别说,他们还听得津津有味。
“好了,天麻籽的种植过程就是这样,需要注意的地方跟以前他们栽种的一样,尤其是选地得问题需要多注意。”
“选地一定要背阴,因为天麻这玩意儿喜欢阴湿的环境,但选地的时候尽量栽在斜坡地,因为天麻喜欢阴湿但也怕水,被水淹了就容易烂根,斜坡地种植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你们看我这地里,天麻全都栽在这斜坡上,但是我还排了水沟,就是担心被水淹了。”
张安种完一个土坑之后,就给大家说了些注意事项。
整个过程张安都干的比较缓慢,还带着讲解,大家都很容易看懂。
随后,大部分村民看完以后就回去了,他们都是还没决定要不要种天麻的人。
只有少数一部分人没走,一直留在这里看张安栽种天麻,还不停在问着各种问题。
张安当然不耐其烦的跟他们解答,因为留下的这些人,都是决定要试一试的人家。
其中就包括了杨老四跟杨老五两兄弟,每年种麻都要花不少钱,今年他们打算跟着张安搞一搞。
(本章完)
张建文本来想去看看河边的秧田里,但看到张安一家人都在地里干活便特意走上来打招呼。
“诶张安,这才开春,你家就要开始点菜了啊。”
远远的望着王芳正在撒菌种跟天麻种子,张建文还以为张安家在种春茬的蔬菜。
“没呢,菜地里的都还没吃完,哪能种那么快啊,这片地栽的都是药材,现在栽的是天麻呢。”
张安笑了笑说道,他们家后院那块菜地里,都还有大半蔬菜没吃完呢,哪会那么急着种菜呢。
“原来是在栽天麻啊,撒下去的这个是什么呢,怎么没看到你们家种麻呀。”
乌蒙山里面天麻资源一直都很不错,居住在外围的这些地方,对天麻都不陌生。
红岩镇上这些村子里,也有人家自己就种了天麻。
毕竟天麻这东西,在市场上的价格一直不便宜。
只不过种天麻的人,能赚到钱的很少,甚至不少人都亏了本。
张建文走过来,看到他们埋在土坑里的菌木,只不过四处瞅了瞅,一块种麻都没看到。
“我们没用种麻,用的天麻种子,已经混到菌种里面了,过段时间就能长出来。”
张安抬过撮箕,指着里面混好的菌种和天麻籽笑呵呵的跟张建文解释道。
“还可以用天麻籽来栽啊,别个不是说直接栽天麻籽要的时间长,挖出来的天麻也不大嘛。”
种植天麻张建文并不陌生,村里前些年就有一家种天麻的。
但不管是村里人,还是其他地方的人,种植天麻的时候,都是直接种植种麻。
种麻就是用来下种的天麻,由茎块直接生长代替了种子的作用,这是天麻的无性繁殖技术。
“叔,你听他们瞎说,那是他们天麻籽没选好,可能法子也不对。”
这种方法从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被采用,一直到以后都有不少人选择。
因为直接种植种麻没什么技术难点,最重要的是生长周期短。
基本第二年就能挖采,能让种植者很快就有营收。
当然了,无性繁殖的法子也不是没有缺点。
多代无性繁殖常表现病害加重,品质下降,产量效益降低。
而且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都需要人工干预,不然就是白种。
种上一两代就要重新更换种麻,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因为种麻比正常的天麻要贵不少。
而采用种子种子的方法叫有性繁殖,这两年应该就会被提出来并且推广。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种植成本低,帮大家省下了一大笔种麻的费用。
而且这个法子繁殖系数高、种性优,可以自主进行品种繁育和提纯复壮。
后世很多天麻出现杂交品种,就是利用不同品种的天麻杂交之后,结出种子再用种子种子。
跟直接种植种麻相比,这个种植周期就比较长了,一般都在三年以上才能看到收益。
但种下去之后,等到菌种萌发,天麻成活以后,就不用刻意去管理,省了很多麻烦。
当然了,如果是大量种植,几十亩几百亩那种,该麻烦的还是要麻烦。
张安一顿比划给解释了半天,张建文大概就理解了。
“那张安,伱这法子能不能教给咱们村的大伙,让大伙儿也跟着种植天麻。”
为了村里人考虑了几十年的张建文,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村里的村民。
天麻很贵能卖上钱的事,大家都不是傻子,谁会不想赚呢,但最后还是只有一两家种过。
究其根本,问题还是出在种麻上面,毕竟这是一笔不小的前期花费。
虽然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但大家伙都担心自己不会种,要是贸贸然投进去那么多钱。
万一最后种植失败,或者种出来的天麻太差卖不出去,那可就亏大发了。
白干一年,浪费点土地大家都觉得没什么,毕竟现在劳力不值钱。
但要是最后连种子钱都收不回来,那对他们来说就太亏了,因为大家手里本来就没几个钱。
而最后试错的结果,可能就得一家人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所以没什么人敢于尝试。
现在这法子让张建文眼前一亮,立马就跟张安商量起来。
用这种方法栽种天麻,成本无非就是一点天麻籽、菌种、木柴和土地而已,这些东西在村里不花钱都能搞到。
因为天麻籽山上到处都是,上山找半天就能找到不少。
菌种完全可以自己在家用米糠发酵,种植需要的木柴山上到处都是。
最后就是土地,这玩意儿农村家里谁没有啊。
对于啥都不缺,就缺钱的农民来说,这种没有成本的尝试,就算是试错了也没什么成果。
并且张安也说了,种下去以后,就不用怎么管,大家该种地种地,该干啥干啥,什么也不影响。
“当然可以,这有什么不行的,都是一寨人嘛。”
对于张建文的提议,张安没什么犹豫的,笑呵呵的答应了。
因为这样的种植法子,即便现在他不说,往后几年也会被推广出来。
后世就是县里推动,红岩镇这边好些村都发展成了天麻种植基地。
而且张安从来没有打算,要靠种下去的这些天麻赚多少钱。
“那要不这样,晚上我把想试试的人叫到一起,你给大家仔细说说这天麻籽到底怎么个种法。”
在这种事情上,张建文一直都是风风火火的性子。
“叔,我这明天还有一天的活儿,要是想来看的,明天可以过来瞧瞧,怎么栽怎么摆看的一清二楚,比我干巴巴的说一大堆更好。”
张安是一点都不想给大家当老师,因为很多东西光嘴里说出来,大家都听不懂,有时候还会理解错误。
大家都是种了几十年地的庄稼人,种地这门手艺,给他们干说,还不如让他们看着学来的实在。
到时候张安一边种,他们一边看,哪怕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张安都能因地制宜给出回答。
“你说的有道理,看比听要清楚,就他们那群人你讲几遍该记不住还是记不住。”
张建文一想,确实是这个理,怎么个种法,让他们过来看一眼就清楚了。 决定之后,这位老村长并没有多留,自家地头也不去了,转身就返回村里。
原本张安打算种五分地的天麻,在今天下午已经种了两分。
这会儿才四点多钟,其实还能再干一个多小时,怎么着也能多栽一分地。
但老村长既然说了,明儿要带人过来学习怎么种植,所以张安打算今天就到此为止。
剩下的三分地,不算很多,正好够明天早上种一上午,如果有人来了正好能多看看。
“咦,你这大鲤子怎么是金色的,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样的呢,哪弄来的。”
回到家里,苏颖已经放学了,正在给鱼缸里的小红和金甲投喂鱼食。
而张一行一进门,也注意到了浴缸里正在跟小红抢食的金甲。
毕竟金甲这家伙那么长一条,想要人不注意都难。
“前几天陪朋友去箐口塘钓鱼的时候,钓上来的,我也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金鲤子,感觉挺稀罕的就养起来了。”
金甲这玩意儿真不是个东西,仗着自己体型大,每次苏颖投下去鱼食都被它抢着吃。
小红要弱小很多,只能等金甲吃完然后捡着漏到下面的吃上几口,日子那叫一个苦。
前几天刚来的时候,可能还不熟悉,所以它还没这么霸道。
这两天可能熟悉了,它在鱼缸里就跟个土霸王一样。
不知道以前在箐口塘的时候,它是不是也这样欺负其它的鱼。
吃完之后,还故意用尾巴拍打着水里,发出噼啪噼啪的响声。
活脱脱一条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
“这样的鱼很难见到,比你缸里面那条红色的都还罕见,不过多了这金鲤子以后,你那鱼缸就不能继续摆在那里了,你抽空将它挪一挪,放到这边来。”
张一行盯着鱼缸看了半饷,才指着玄关的地方跟张安叮嘱了两句。
“成,我明天把天麻栽完,重新做个几子,再把这鱼缸给挪过来。”
跟张一行待久了,张安一听便知道这是风水布局的问题。
所以也没问为什么,便决定这两天就给挪了。
对张一行,他总有一种莫名的信任感,所以每次张一行提的建议他都照办不误。
当然了,这些什么迷信或者风水相关的问题,在别人那里是信则有不信则无。
但张安一般都会选择相信,毕竟冥冥之中就是那么玄妙。
第二天,张安并没有再把张一行喊下山,只剩下几分地,花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干完。
只是等他去到地里,发现药园子周围已经有很多人,都是被老村长张建文喊来的。
其实张建文也没有要求必须要来,毕竟这些活计愿不愿意做那是自家的意愿。
不过张建问已经尽到了自己最大的本分,但凡路上遇到人都会给说道说道。
晚上吃完饭的时候,还东家摆西家转,尽量都通知到位。
这样做的原因,很大部分都是他的责任心太强,另一个也是为了以后不被人埋怨。
万一你通知了一部分,另一部分人不知道,等以后那些人看着别人种天麻发财了,他们心里也会埋怨人。
哪怕他们那些人知道与否都没有这个打算,但事后一丁点理由也会无限放大。
很多人不会想着是自己的原因,只会觉得你怎么样怎么样。
所以张建文宁愿多花一些时间,每一家都说到位,剩下的就不是他关心的事情了。
“哟,你们怎么都来的那么早,不晓得的人看到了,还以为这些活路是你们来做呢。”
张安感觉他们才是来干活的,都比自己这主人家来的还早。
平时哪怕给自己家干活,都没有这么积极。
来的人不少,估计三十几个,按照一户一个来算,这都半个村的人了,比张安想象中的要多一些。
“哈哈,不一样嘛,以前是你来看到我们做活路,现在是我们来看你做活路,肯定要来早点噻。”
几个趴在篱笆边上的人打笑了几句,他们都是以前帮张安家干过活的人。
随便跟大家唠嗑了几句,张安就看着锄头走到地里开始干活。
“这个天麻栽起来不难哈,就算是大家没栽过,以前也看过老五哥家栽哈。”
张安口里所说的人,叫做杨老五,长箐村只有两家人栽种天麻,一个是他,另一个是他哥杨老四。
“多余的话我也不说,今天我就从头到尾栽给大家看,要是有问题的直接问就行。”
张安没给他们细说天麻的特性,还有与菌种的共生关系,这些不是他该说的事情。
直接捞起锄头,开始挖坑,要不是为了从头到尾栽给他们看。
昨天张安就想把土坑给挖好,今天来了能直接栽。
当然了,张安也不是埋头苦干,一边干活的时候,也一边跟他们说,这么做是为什么,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这样一边干活,一边给他们大家讲解,真别说,他们还听得津津有味。
“好了,天麻籽的种植过程就是这样,需要注意的地方跟以前他们栽种的一样,尤其是选地得问题需要多注意。”
“选地一定要背阴,因为天麻这玩意儿喜欢阴湿的环境,但选地的时候尽量栽在斜坡地,因为天麻喜欢阴湿但也怕水,被水淹了就容易烂根,斜坡地种植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你们看我这地里,天麻全都栽在这斜坡上,但是我还排了水沟,就是担心被水淹了。”
张安种完一个土坑之后,就给大家说了些注意事项。
整个过程张安都干的比较缓慢,还带着讲解,大家都很容易看懂。
随后,大部分村民看完以后就回去了,他们都是还没决定要不要种天麻的人。
只有少数一部分人没走,一直留在这里看张安栽种天麻,还不停在问着各种问题。
张安当然不耐其烦的跟他们解答,因为留下的这些人,都是决定要试一试的人家。
其中就包括了杨老四跟杨老五两兄弟,每年种麻都要花不少钱,今年他们打算跟着张安搞一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