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107魔改《西游记》(求首订求追读)
要不,就写《悟空传》?
今何在写的这篇西游同人文,最先在新浪网金庸客栈上面连载发,该书2000年出版后引起广大网民的阅读高潮,在网络上一直享有“网络第一书”的美誉。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
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
要那众佛,都烟消云散”
方明华起初只是被这句狂傲的话吸引,
翻开书页,就入了坑。
连刷N遍。
如果从小说结构上看,它所流露出的后现代主义意识流写作技巧,重新建构了唐僧师徒的关系,将孙悟空刻画为一个悲情的英雄。
即兴式靠灵感迸发的写作方式,属于纯文学的套路,可惜电影版《悟空传》被改成传统的三段式经典叙事的结构。
电影是好拍了,但却失去原著的韵味,招来骂声一片。
要不就写它?
内地发表,争取通过正规途径在香江也能发表!
好歹也是意识流小说,归于纯文学范畴,比现在偷偷写武侠风险小多了。
但这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魔改《西游记》会不会让读者接受?
在香江,方明华估计问题不算太大,但内地呢。
上本《太阳照常升起》,最难接受不是编辑、同行作家、文艺评论者,而是广大读者,直呼“看不懂。”
《悟空传》有《西游记》打底,看懂估计不成问题,但是否能接受这种魔改方式?
方明华立刻给宋棠棠写了一封信,信中详细写了《悟空传》的提纲、结构,和大概内容,他想问姑娘,你是否喜欢重新解读《西游记》?
但无论姑娘喜欢不喜欢,就她一个的观点远远不够。
不过机会来了。
这天早上刚上班,方明华就接到西大中文系主任刘建军打来的电话:“小方,我是西大的刘建军,最近忙不忙?”
“怎么不忙?忙死了!”方明华立刻向对方诉起苦来:“最近投稿数量增加的厉害,看的我们一个个头晕眼花。”
“这不是好事嘛.说明你们《延河》杂志不仅读者增加,连投稿的作者也多起来,看来你们最近采取的措施有效啊。”
“可是累啊,刘主任,看看伱们中文系里有没有文学功底深厚的毕业生,到时候给我们编辑部招几个过来,严重缺人。”
“哈哈,不用你说,你们黄社长早就给我打过招呼不过今天我找你,是给你找点轻松的活干,做当放假。”
哎呦?
还有这好事?
“刘主任,什么事?”方明华问道。
“给我们系的学生讲堂课。”
“啊?刘主任,这叫轻松的活?!”
“对你来说,不是很轻松吗?我可听兰大中文系的柯主任说了,你今年夏天在兰大连讲两堂,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最后连稿子都不要!”
“我要求不高就讲一堂,还是讲你的意识流你不会拒绝吧?!”
您是西大中文系主任,我现在还是您的学生,您又是作协常务理事,我是你的下属,我还能不答应?!
“好吧,刘主任,什么时候?”
“今天下午两点半,怎么样?就在学校大礼堂。”
“行,我准时到。”
“好,我给你们张主编和黄社长也打个招呼。”
机会来了!
方明华想到自己动笔写的那篇西游同人文,是不是可以作为意识流的一个例子,在讲座上提一下听听学生们的反应?
就这样,稿子再准备准备。
方明华立刻将桌子上堆放的作者投稿拨到一边,从抽屉里拿出自己原来那份讲稿,认真改起来。
中午在食堂吃完饭,方明华背起自己的黄挎包就赶往西大校园,天气太冷他也懒得骑车,直接坐公交车过去。
进了西大学校大门,就看到不远处宣传栏下围了一群人,方明华过去一看只见贴着一张讲座通知:特邀请我省著名先锋小说作家方明华同志来我校讲座云云.
什么时候我成了先锋小说作家?
这是谁给我冠的称号?
连我自己都不知道。
方明华也知道此地不宜久留,赶紧就走,突然看到一个穿着雪青色滑雪衫牛仔裤的女生正推着自行车在不远处看着他。
是李丽。 好久没见到李丽了。
方明华还是走过去招呼了声:“李丽,你好。”
“你好。”李丽回了句。
没有了往日见到他一副欢快的样子,姑娘看着他神色复杂。
“你准备去上课?”
“不,听你的讲座。”
哦.
“李丽,你看过我写的那篇《太阳照样升起》?”方明华问道。
“嗯,还看过你在《朔方》杂志上发表的那篇文章,我为此还专门去外院拜访米睿哲教授,请教过他这个问题,他说你那篇文章写的很好。”拜访米睿哲教授?
方明华想起和李丽一块去找米睿哲教授,结果不巧对方出差。
那已经是一年前的事情了。
这一年,发生了许多事。
方明华并没有感慨什么,看看手表还有些时间,就说道:“李丽,我想再写一篇有关意识流的小说,想和你探讨探讨,可以吗?”
李丽轻轻点点头。
“我们边走边说。”
在路上,方明华把自己的魔改《西游记》的构思说了出来,听得李丽目瞪口呆。
天啦
《西游记》竟然能这么写?
他的脑袋里到底装些什么呀?
“李丽,你觉得这样写你能接受吗?李丽?!”
“啊?”
李丽惊醒过来,不过很快恢复镇定说道:
“方明华,你的想法可真是天马行空,不过从写作和构思手法上,的确是意识流。”
“那你能接受吗?”
“我觉得还是可以的,但我不清楚别人的想法。”
“我今天讲座,就要举这个例子,想听听其他同学的看法。”方明华笑道。
“我也可以帮你问问别的同学。”
“谢谢。”
大礼堂到了,李丽要去车棚放自行车,两人分手。
西大的大礼堂颇有名气,这座礼堂是原东北大学修建的,东北大学曾经现在的校址上寄居。
礼堂建立在民族最危亡的抗战时期,它的首倡建设者正是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
东北大学在此待了两年零一个月后,再次南迁。当时,大礼堂除了作为大课的教室外,还曾组织过多次的大型演讲和报告会。李仪祉等专家学者都在此做过演讲。丁玲、田汉、贺绿汀、梁漱冥均曾到此。
半圆形的屋顶、高而狭的窗户,门头是四根圆柱支撑着一个向外伸出的风雨亭。大礼堂周身没有绚丽的色彩、繁杂的线条、精美的雕花,它古朴、凝重、苍凉。
方明华走进大礼堂,看到刘建军主任和几位老师坐在前排,后面黑压压的一片。
简单寒暄几句,看看已经到两点半,方明华背着黄挎包走上讲台,礼堂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他看到自己的妹妹方明丽也来了,正和李丽坐在一起。
除了她们俩,方明华还发现有几个是自己函授班的同学,不知道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
还有一个刘建军,竟然是西工大的那个!
那还是自己穿越过来不久,作为门卫劝阻他不要硬闯编辑部,自己那一首诗劝退。
西工大的也来这里听?
两点半,讲座正式开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