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第194章 遭难遇高人,迷途拾宝物
“这个杨仁恺啊,尽能遇上些离奇的事,”黄永钰拍了拍江山的胳膊:
“我们下乡那就是纯粹的下乡,他却和你一个样,下个乡还能遇上高人。”
“我那……也不能算吧!”江山只得呵呵笑了一下。
“怎么不算?”黄永钰觉得:“都说遭难遇高人,迷途拾宝物,反正我遭难时没遇上。”
“呵、哼~”
江山和邵伯林同时哼哼了一声。
“你遇上的是高人,”黄永钰跟没听见一样:“老杨遇上的是宝贝。”
“老杨真捡着宝贝了?”
“是什么宝贝?”
“《聊斋志异》都知道吧?”黄永钰自问自答:“当年杨仁恺下乡时,居然发现了两卷《聊斋志异》的手稿,你们说奇不奇?”
“蒲松龄自己个的?”
“肯定啊,不然还算什么宝贝。”
“那是不容易。”
“在哪?”
“辽博呗,就在他们那发现的。”
“难怪了……”
“老师,”窗外的同学提醒他道:“您还没说,那包碎纸片究竟是什么呢?”
“噢,对了,”黄永钰才想起了这茬:
“当时老杨伸手在麻袋里拿出了一片碎纸,仔细一辨认竟是一枚清宫玺印的边角料,赶紧又抓出了一把……这一次,他直接就报出了一人名。”
“谁?”
“米芾(fu),”黄永钰怕学生们不了解,还补充了一句:“北宋的行书大家,宋徽宗都在学他的字。”
“可惜了,”吴小邦听的摇了摇头:‘碎成这模样。”
“碎了也很难得啊,”黄永钰道:“又翻了几张后,一旁的小伙子等不急了,于是老杨就让大伙计先把钱给他。”
“一千?”
“可不,不然人家也不肯啊。钱货两清后,老杨问那小子的家庭住址,人也不说,只能让他再有这些东西还可以给他送来。”
“肯定是不敢说。”曹禺断定道。
“之后,老杨一片片仔仔细细拼了一下午,越拼越兴奋,还把老朋友张珩叫过来帮忙。
张珩可是最痴迷米芾的一位。
两个人激动的拼了好几天,终于从这包碎纸片里拼出了37副国宝级字画。”
其中不凡苏轼、陈珀的珍品,米芾的那幅《苕溪诗》仅仅缺了八个字。
“那不是赚大发了。”江山羡慕的不行。
“那得看是谁赚了,”黄永钰给了江山一个表情:
“知道吗?直到现在博物馆还没把那1000块钱,付给荣宝斋呢!”
“东西都给博物馆拿走了?荣宝斋就一点没留?”
“连麻袋都给拿走了!”
一屋子的老干部,没人再有疑问。
江山又还了黄永钰一个眼神:“仔细想想也正常。”
“可不,”黄永钰老聪明了:“解放后,荣宝斋早就属于国营单位了,它不巴家谁巴家?咱们都应该向它学习。”
在夕阳完全落下的那一刻,几辆面包车依次开出了敦煌研究所。
“呼~”
樊锦诗吐出了一口气,听得一旁的常书鸿笑了起来。
“累了吧?小樊。”
“不累,不过是领着专家们参观了一会莫高窟壁画。”
樊锦诗还真没觉着累,只是忽然要面对这么多燕京来的老干部,一时间还真有些紧张。
常书鸿点了点头:“也是,和咱们平日里的工作量,根本没法比。”
“呵呵。”
“这会谁帮伱看孩子呢?”常书鸿转身问道:“赶紧回去看看吧。”
“嗳,那我先回去了。”
昏暗的小屋里,彭小民左等不见妈妈、右等也不见妈妈。
熟练的爬上了靠背椅后,伸出小手拉了下灯绳。
昏黄的灯光立刻投了下来,照亮了方桌上的一堆糖纸。
小民拿起其中一张透明糖纸,对着灯泡看了又看。
很快便开心的笑出了声音。
三步并两步一路跑回宿舍后,樊锦诗才露出了微笑:“小民。”
“妈妈,你终于回来了,”
五岁的彭小民,一见是妈妈回来了,赶紧张开小手迎了上去。
刚开始时,还会有同事帮她看会孩子。
等日子一长,也就那么回事了。
毕竟,大家都不容易。
“不可以吃这么多水果糖,”樊锦诗看了眼桌上的糖纸:
“不然牙要是疼起来了,莫高窟可找不着牙医。”
“噢~”小民歪着脑袋趴在桌上,一直盯着妈妈问:“这个里面是什么好吃的?”
“等一下,你就知道了。”
樊锦诗一直在对着孩子不停的笑,看上去心情也很不错。
烧上一壶开水,打开一罐麦乳精盖子,再敲开一只水果罐头。
今晚,她决定让孩子好好享享口福。
舀上两勺麦乳精搁进搪瓷杯里,咣当咣当搅和了起来。 看着奶香扑鼻的粉末,在妈妈的瓷缸子里一圈圈融化。
彭小民乐得眼都弯了。
“小民啊,”樊锦诗看着儿子的笑脸:“今天不去吃馒头了,咱们也开回洋荤怎么样?”
“好。”彭小民热烈鼓掌。
一只曲奇饼干罐被樊锦诗用力掰开,看着铁盒里各色形状的饼干。
樊锦诗自己都咽了咽唾沫。
“妈妈,你看,”
小民指了指樊锦诗的床头,枕头的旁边也放着一只一模一样的曲奇饼干罐。
除了旧一点,没有任何区别。
那是樊锦诗用来存放家人照片的铁盒。
这一会再一看,忍不住鼻子一酸。
噙着眼泪转过头来时,儿子正对着自己乐呵呵的笑着。
“来,小民,”
樊锦诗拿起瓷缸子,往儿子的小杯子里倒了一些麦乳精:“和妈妈干杯!”
“干杯~”
孤寂广阔的莫高窟,黑黢黢的一片荒凉。
几间透着暖黄色灯光的小屋,与漫天的星辰相互做着伴。
其中一间,时不时传出了阵阵欢笑。
如果仔细听的话,还能听见些铁勺和玻璃罐头的撞击声。
……
“还是住招待所好啊,”张路用毛巾使劲擦着头发:“天天都能冲个热水澡。”
“没想到敦煌的招待所,还能带洗澡间。”江山最满意这点:“菜上的也够分量,今天可把我饿坏了。”
“谁不是呢,”张路靠在沙发上拍肚皮:“车越颠,我饿得就越厉害。”
“这边吃得不错,“江山坐在书桌前,看着面前的一本文稿:“还挺合我口味的,看来省宣传部额外打招呼了。”
“刚刚吃饭时,你没听沈老说嘛?”
“说什么?”
“他老人家说,这里的伙食比燕京的西郊宾馆都强。”
“噢,这话我也听见了,”江山想起了当时黄叔羡慕的表情:
“也不知道咱俩,什么时候能吃上一顿西郊的干部餐。”
“都说了没这好吃,还去什么。”
“你懂个屁,”江山回头看着张路:“上那是为了吃饭吗?那是格局,不一样!”
“行行,”张路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了:“找个机会咱俩也进去玩一次。”
江山笑了一下,慢慢转回了身。
印象中,自己也住过两次西郊。
其中一次印象格外深刻。
大半夜的被电话铃吵醒,说是宾馆马上要清场,两小时后将有大人物入住。
请客人们立刻打包上前台退房。
之后,他便再没有下榻过西郊了。
“你在那看什么呢?”
刚进门时,张路就想问了:“从我进去洗澡开始,就没见你挪过窝。”
“沈老的手稿,”江山头也没回一下:“专门研究古代服饰的。”
“先前见你在莫高窟就说得头头是道,那玩意有意思?”
“可有意思了,你在电视台工作,也应该了解一些。”
“我才懒得看呢。”
“这会没事吧,”江山想起件事:“去借只手电筒,令狐梅一定有办法。”
“好嘞!”
随着关门声的响起,江山的目光重新落在了沈从文的书稿上。
这部书直到后年,才由香江的一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内地的文化局,早已经忘了沈老其实是按照总理的指示才编写了此书。
2019年,江山的团队接下了电视剧《清平乐》的推广业务。
在看了几集样片后,立刻决定以此剧服化道入手,拍摄几部宫廷高端定制品的小视频。
一经面世,果然大受关注。
全面开启了电视剧未播先火的神奇战绩。
“宋太祖赵匡胤像,天子常服赤黄……有意思。
按照宣传部这次组织的专家名单来看,不就是对《丝路花语》歌舞剧的服化道不满意嘛!”
这一会,江山看入了迷。
直到张路揣着手电筒走回屋,都没回头看一眼。
一夜至清晨,初升的晨光正好洒在窗前的书桌上。
一阵轻风吹过,卷起了桌上的两张画纸。
正在楼下花园里散歩的沈从文,忽然觉得有什么东西在眼前晃了一下。
“刚刚那是什么?”
同一条小道上的黄永钰脚步一顿,弯腰接起了其中一张。
不看还好,一看立刻惊道:“表叔,这是你画得?”
(本章完)
“我们下乡那就是纯粹的下乡,他却和你一个样,下个乡还能遇上高人。”
“我那……也不能算吧!”江山只得呵呵笑了一下。
“怎么不算?”黄永钰觉得:“都说遭难遇高人,迷途拾宝物,反正我遭难时没遇上。”
“呵、哼~”
江山和邵伯林同时哼哼了一声。
“你遇上的是高人,”黄永钰跟没听见一样:“老杨遇上的是宝贝。”
“老杨真捡着宝贝了?”
“是什么宝贝?”
“《聊斋志异》都知道吧?”黄永钰自问自答:“当年杨仁恺下乡时,居然发现了两卷《聊斋志异》的手稿,你们说奇不奇?”
“蒲松龄自己个的?”
“肯定啊,不然还算什么宝贝。”
“那是不容易。”
“在哪?”
“辽博呗,就在他们那发现的。”
“难怪了……”
“老师,”窗外的同学提醒他道:“您还没说,那包碎纸片究竟是什么呢?”
“噢,对了,”黄永钰才想起了这茬:
“当时老杨伸手在麻袋里拿出了一片碎纸,仔细一辨认竟是一枚清宫玺印的边角料,赶紧又抓出了一把……这一次,他直接就报出了一人名。”
“谁?”
“米芾(fu),”黄永钰怕学生们不了解,还补充了一句:“北宋的行书大家,宋徽宗都在学他的字。”
“可惜了,”吴小邦听的摇了摇头:‘碎成这模样。”
“碎了也很难得啊,”黄永钰道:“又翻了几张后,一旁的小伙子等不急了,于是老杨就让大伙计先把钱给他。”
“一千?”
“可不,不然人家也不肯啊。钱货两清后,老杨问那小子的家庭住址,人也不说,只能让他再有这些东西还可以给他送来。”
“肯定是不敢说。”曹禺断定道。
“之后,老杨一片片仔仔细细拼了一下午,越拼越兴奋,还把老朋友张珩叫过来帮忙。
张珩可是最痴迷米芾的一位。
两个人激动的拼了好几天,终于从这包碎纸片里拼出了37副国宝级字画。”
其中不凡苏轼、陈珀的珍品,米芾的那幅《苕溪诗》仅仅缺了八个字。
“那不是赚大发了。”江山羡慕的不行。
“那得看是谁赚了,”黄永钰给了江山一个表情:
“知道吗?直到现在博物馆还没把那1000块钱,付给荣宝斋呢!”
“东西都给博物馆拿走了?荣宝斋就一点没留?”
“连麻袋都给拿走了!”
一屋子的老干部,没人再有疑问。
江山又还了黄永钰一个眼神:“仔细想想也正常。”
“可不,”黄永钰老聪明了:“解放后,荣宝斋早就属于国营单位了,它不巴家谁巴家?咱们都应该向它学习。”
在夕阳完全落下的那一刻,几辆面包车依次开出了敦煌研究所。
“呼~”
樊锦诗吐出了一口气,听得一旁的常书鸿笑了起来。
“累了吧?小樊。”
“不累,不过是领着专家们参观了一会莫高窟壁画。”
樊锦诗还真没觉着累,只是忽然要面对这么多燕京来的老干部,一时间还真有些紧张。
常书鸿点了点头:“也是,和咱们平日里的工作量,根本没法比。”
“呵呵。”
“这会谁帮伱看孩子呢?”常书鸿转身问道:“赶紧回去看看吧。”
“嗳,那我先回去了。”
昏暗的小屋里,彭小民左等不见妈妈、右等也不见妈妈。
熟练的爬上了靠背椅后,伸出小手拉了下灯绳。
昏黄的灯光立刻投了下来,照亮了方桌上的一堆糖纸。
小民拿起其中一张透明糖纸,对着灯泡看了又看。
很快便开心的笑出了声音。
三步并两步一路跑回宿舍后,樊锦诗才露出了微笑:“小民。”
“妈妈,你终于回来了,”
五岁的彭小民,一见是妈妈回来了,赶紧张开小手迎了上去。
刚开始时,还会有同事帮她看会孩子。
等日子一长,也就那么回事了。
毕竟,大家都不容易。
“不可以吃这么多水果糖,”樊锦诗看了眼桌上的糖纸:
“不然牙要是疼起来了,莫高窟可找不着牙医。”
“噢~”小民歪着脑袋趴在桌上,一直盯着妈妈问:“这个里面是什么好吃的?”
“等一下,你就知道了。”
樊锦诗一直在对着孩子不停的笑,看上去心情也很不错。
烧上一壶开水,打开一罐麦乳精盖子,再敲开一只水果罐头。
今晚,她决定让孩子好好享享口福。
舀上两勺麦乳精搁进搪瓷杯里,咣当咣当搅和了起来。 看着奶香扑鼻的粉末,在妈妈的瓷缸子里一圈圈融化。
彭小民乐得眼都弯了。
“小民啊,”樊锦诗看着儿子的笑脸:“今天不去吃馒头了,咱们也开回洋荤怎么样?”
“好。”彭小民热烈鼓掌。
一只曲奇饼干罐被樊锦诗用力掰开,看着铁盒里各色形状的饼干。
樊锦诗自己都咽了咽唾沫。
“妈妈,你看,”
小民指了指樊锦诗的床头,枕头的旁边也放着一只一模一样的曲奇饼干罐。
除了旧一点,没有任何区别。
那是樊锦诗用来存放家人照片的铁盒。
这一会再一看,忍不住鼻子一酸。
噙着眼泪转过头来时,儿子正对着自己乐呵呵的笑着。
“来,小民,”
樊锦诗拿起瓷缸子,往儿子的小杯子里倒了一些麦乳精:“和妈妈干杯!”
“干杯~”
孤寂广阔的莫高窟,黑黢黢的一片荒凉。
几间透着暖黄色灯光的小屋,与漫天的星辰相互做着伴。
其中一间,时不时传出了阵阵欢笑。
如果仔细听的话,还能听见些铁勺和玻璃罐头的撞击声。
……
“还是住招待所好啊,”张路用毛巾使劲擦着头发:“天天都能冲个热水澡。”
“没想到敦煌的招待所,还能带洗澡间。”江山最满意这点:“菜上的也够分量,今天可把我饿坏了。”
“谁不是呢,”张路靠在沙发上拍肚皮:“车越颠,我饿得就越厉害。”
“这边吃得不错,“江山坐在书桌前,看着面前的一本文稿:“还挺合我口味的,看来省宣传部额外打招呼了。”
“刚刚吃饭时,你没听沈老说嘛?”
“说什么?”
“他老人家说,这里的伙食比燕京的西郊宾馆都强。”
“噢,这话我也听见了,”江山想起了当时黄叔羡慕的表情:
“也不知道咱俩,什么时候能吃上一顿西郊的干部餐。”
“都说了没这好吃,还去什么。”
“你懂个屁,”江山回头看着张路:“上那是为了吃饭吗?那是格局,不一样!”
“行行,”张路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了:“找个机会咱俩也进去玩一次。”
江山笑了一下,慢慢转回了身。
印象中,自己也住过两次西郊。
其中一次印象格外深刻。
大半夜的被电话铃吵醒,说是宾馆马上要清场,两小时后将有大人物入住。
请客人们立刻打包上前台退房。
之后,他便再没有下榻过西郊了。
“你在那看什么呢?”
刚进门时,张路就想问了:“从我进去洗澡开始,就没见你挪过窝。”
“沈老的手稿,”江山头也没回一下:“专门研究古代服饰的。”
“先前见你在莫高窟就说得头头是道,那玩意有意思?”
“可有意思了,你在电视台工作,也应该了解一些。”
“我才懒得看呢。”
“这会没事吧,”江山想起件事:“去借只手电筒,令狐梅一定有办法。”
“好嘞!”
随着关门声的响起,江山的目光重新落在了沈从文的书稿上。
这部书直到后年,才由香江的一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内地的文化局,早已经忘了沈老其实是按照总理的指示才编写了此书。
2019年,江山的团队接下了电视剧《清平乐》的推广业务。
在看了几集样片后,立刻决定以此剧服化道入手,拍摄几部宫廷高端定制品的小视频。
一经面世,果然大受关注。
全面开启了电视剧未播先火的神奇战绩。
“宋太祖赵匡胤像,天子常服赤黄……有意思。
按照宣传部这次组织的专家名单来看,不就是对《丝路花语》歌舞剧的服化道不满意嘛!”
这一会,江山看入了迷。
直到张路揣着手电筒走回屋,都没回头看一眼。
一夜至清晨,初升的晨光正好洒在窗前的书桌上。
一阵轻风吹过,卷起了桌上的两张画纸。
正在楼下花园里散歩的沈从文,忽然觉得有什么东西在眼前晃了一下。
“刚刚那是什么?”
同一条小道上的黄永钰脚步一顿,弯腰接起了其中一张。
不看还好,一看立刻惊道:“表叔,这是你画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