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如期而至(求月票)
“陈主任,可算是见到你了。”
听见动静,陈国华回头看了一眼,顿时诧异了一下。
门口那边来了好几人,戴希璋、赵忠尧、席德明他们三人赫然在其中。
这些人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居然都凑一起了。
几乎是一瞬间,陈国华的大脑就高速运转了。
很明显,不管他们是凑巧碰一起还是其他原因,只要是他们来了,那么必然不会有什么好事儿。
好在陈国华已经差不多结束午饭了。
因此,他在吃完饭之后,就把戴希璋他们带回办公室这边,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事儿。
“陈主任,你不厚道啊,要不是我从老席他这边得知,你们研究所拿出来了一款十分不错的阴极射线管材料,我都不知道呢”
刚坐下来,戴希璋便幽怨地说道。
陈国华闻言,怪异地看了对方一眼,道:
“戴主任,伱应该知道,席组长是负责示波器项目,他们那边应用的阴极射线管也算不上多么先进,你们九所不是搞航空发动机研究的吗?要这个干嘛?”
“陈主任啊,我的陈大主任啊,您是不是忘记了,我们九所的全名是叫京城航空工艺与生产组织研究所”
戴希璋一听,顿时忍不住纠正了起来。
换句话说,他们九所这边,需要的是所有关于飞机上面的器材。
而飞机上,除了需要航空发动机之外,在驾驶舱也是需要显示器的啊。
并且这些显示器也不是随便的显示器,而席德明他们这边的示波器里面的阴极射线管,其实也不是他们需要的。
奈何,戴希璋听说了,陈国华他们这边还有其他产品。
振华研究所目前还在研制数控机床这样的项目,这个项目同样需要阴极射线管。
而不同的机床,所需要的显示器,自然是不一样的。
对于飞机来说,他们当然是需要订制不一样的显示器。
莫斯科那边的飞机,几乎都是机械按键,不会有什么显示器。
而戴希璋他们之前就已经拿到了部分飞机设计方案,里面就需要使用到计算机。
比如气压显示等,都是需要利用到这些元器件的。
“行吧,行吧,我知道了。”
听罢戴希璋的解释,陈国华无奈地摊摊手。
“我最近事情很多,只能够顾得上我自己这边,还真没有办法顾得上戴主任你们这边了.”
说这句话,他什么主动跟戴希璋联系过?
就算是去年研发的钛合金材料,也是戴希璋刚巧碰到了京城钢铁厂,然后才厚着脸皮,搭上了这一波顺风车罢了。
“陈主任,我就厚着一个脸皮,往后您这边有什么新的技术发明,能不能让我瞧一瞧?”
陈国华摇头道:
“不行,有些技术还是需要保密的”
“不是,就我自己看,其他人不会知道的”
戴希璋赶忙解释了一下,真是生怕陈国华误会。
事实上,他确实是很想知道振华研究所的一些产品。
如果是他们九所能够用得上的话,那么他们就不用再去钻研了。
“到时候再说吧,我们最近也没有什么突破。”
想了想,陈国华如是说道。
他们振华研究所又不是什么垃圾场,还能任由对方挑挑拣拣不成?
虽说现在讲究互帮互助,但陈国华只能够优先考虑自己这边,而不是考虑其他单位。
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份风险。
所以先忽悠过去再说。
见此,戴希璋只好叹一口气。
接下来他又关心了一下石佳怡、范志伦和沈智扬他们八人。
“哦,小石他们呀,戴主任你自己过去看看吧,我最近事情很忙,都没顾得上他们.”
听到陈国华的话,戴希璋的表情,更加幽怨了。
前者去年十二月就说过了,石佳怡他们来了振华研究所之后,陈国华肯定没时间搭理他们的。
那个时候,戴希璋还想着,再怎么不搭理,也好歹一个月看一次吧?
毕竟他们就在振华研究所内,而且也成立了航空发动机试验。
结果,陈国华还真不去看一眼啊?
真的有那么忙碌吗?
带着疑惑,戴希璋先告辞了。
等戴希璋一走,席德明这才开始说他的事儿。
后者说的事儿,也不是麻烦事儿。
就是来通知陈国华一声,他们已经造出来了五台不一样的示波器,目前已经送去大西北那边了。
“这么快?”
听到这里,陈国华顿时惊讶了起来。
事实上,确实是有点快,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要知道,现在还没到五月呢。
按照原定计划,是在六月份之前,能够研制出示波器就很不错了。
上个月的时候,陈国华还去过物理研究所二部那边,协助过他们完成探头等元器件的研发工作。
现在临近四月底,他们就完工了?
“不快了,呵呵,在陈主任你们帮忙解决了那些元器件之后,我们还是拖到了现在,已经很慢了”
席德明谦虚地说道。
一月份的时候,陈桂英等大部分从大西北回来的研究员,全部到位之后,才开始研制示波器。
到现在,已经过去差不多四个月的时间了。
加上振华研究所还帮忙解决了不少元器件和技术问题,确实是有点慢了。
“所以,大西北那边,现在可以开始同步聚焦技术的研发项目了吧?”
陈国华没有继续纠结示波器的问题,而是追问了起来。
一旦同步聚焦技术完成之后,那么距离引爆混世魔王的时间,就更近了。
“还不行!”
此时,旁边的赵忠尧却道:
“电子倍增器还没研制出来,而且点火中子源装置也还没研制出来,所以我今天过来就是想问一问陈主任你,能不能帮一帮忙?”
陈国华闻言,顿时苦笑地摊摊手道:
“赵教授,您也太瞧得起我了吧?那可是点火中子源装置啊,我怎么可能会啊?”
“不,陈主任,我记得你之前不是完成了离子源的制造工艺嘛对你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问题才对.”
赵忠尧的话,顿时让陈国华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点火中子源和离子源这完全就是两码事,完全风马牛不相及好不好?
这玩意儿其实就是用于引发蘑菇蛋链式反应的中子源材料。
里面涉及到了放射性物质和元素周期表里的轻核元素,光是提取就成了很大的问题。
而离子源是什么?
离子源仅仅只是一种可以使中性原子或者分子电离,并从中引出离子束流的装置。
两种装置根本就不在一个等阶上。
并且,早在五九年的时候,王芳定他们就开始进行点火中子源的研制工作了。
在五七年的时候,莫斯科那边基于国防新技术协定,王芳定他们一边学习俄语,一边学习钱先生定下来的‘裂变产物分析’课题。
只因为在引爆混世魔王的时候,很多测量都会用到这个裂变产物分析。
作为蘑菇蛋的关键部件之一,点火中子源一共有三条技术线路。
王芳定他们便是负责其中一条,也是原时空最成功的一条线路。
按照原时空的路径,王芳定他们是五年之后,也就是在一九六四年的时候,才会完成所有点火中子源的研制任务。
现如今是一九六一年,距离他们完成该项目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可陈国华一个半路出家的人,跑去搞这个项目?
呵呵!
真不知道老赵他是怎么想的。
“赵教授,我确实研制出了离子源,也确实研制出了加速器,但是我对放射性物质的化学研究,不懂啊”
陈国华赶忙给赵忠尧解释着说道。
他也不是不想帮忙,而是这玩意儿实在太危险了,说好的他只是打打辅助。
结果离子源、加速器、示波器、球形体的数学问题等等,陈国华全都上了。
再加上计算机的话,陈国华都已经是蘑菇蛋科研项目的主要功臣之一了。
偏偏,点火中子源这东西,还真不是陈国华拿手的。
工艺这个东西,人家王芳定他们是不缺的,毕竟都已经定下来三条技术线路了。
钱先生是有这方面的技术,并不缺乏制造工艺的呀。
关键的难点在于原材料和试验。
现如今,王芳定他们是在一座简易工棚里面进行试验的,只因为这是最灵活,且可以很快把房屋建立起来的。
整个工棚内部的装饰是这样的:油漆天花板墙壁、地面铺橡皮、设置手套箱、安装强通风机等。
而且众所周知的一件事,其实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时候,就是在工棚里完成的,这是科学界的一段佳话。
跑去这样的地方做试验,那是相当困难的。
试想一下,三伏天的时候,穿三层防护工作服,戴上两层橡皮手套,每天都是挥汗如雨;冬天的时候,天寒地冻,自来水管都被冻裂,还得进行试验,非常艰苦。
反正陈国华不适合去搞这样的研究。
陈国华唯一能够帮得上忙的便是为他们提供比较有力的计算机或者数学计算了。
听到陈国华的话,赵忠尧叹了一口气。
事实上,他也只是说说罢了,也没敢奢望陈国华会真的去。
并且,陈国华真的过去的话,赵忠尧还要担心被邱宗岳骂呢。
要知道,陈国华离开之后,振华研究所几乎就等于废掉了。
现如今,尽管蘑菇蛋科研任务很重要,但振华研究所同样不可以放弃啊。
更何况,陈国华研发出来集成式计算机,并且将会在今年七月左右,会拿出性能更加优越的芯片。
到时候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能够一举突破五亿,甚至十亿也不是没有可能。
基于此,邱宗岳等领导层也不可能让陈国华离开振华研究所的。
另外,现如今的点火中子源装置,其实已经多了不少研究员,研发速度已经加快了不少。
目前来说,铀235这样的原材料已经不缺了,现在就等着完成同步聚焦技术之后,再加上点火中子源等相关装置,就可以进行最后一步了。
而赵忠尧之所以会跟陈国华提这件事,也是深知后者在科研项目上面的创新能力,希望陈国华可以在目前最困难的点火中子源装置层面帮帮忙。
毕竟有陈国华帮忙的加速器、离子源、示波器等项目,研发速度都是突飞猛进的那一种。
偏偏点火中子源装置是从前年就已经开始了,现在都过去快两年了,还没完成,大家伙都着急呢。
就有一种万事俱备,就差一个打火机的那种迫切感觉。
席德明坐在一旁,没有吱声。
而此时的陈国华,解释完之后,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随后赵忠尧又聊了几个技术问题,便跟席德明离开了。
目送他们离开之后,陈国华摇摇头,他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事关点火中子源装置的事儿,上面比陈国华还要急。
在超级计算机的加持下,加上示波器等装置都已经就位的情况下,会有更多专业的化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被派遣到这个项目当中,完成点火中子源装置的研发任务。
并且,从目前来看,王芳定他们所在的这个技术项目,是最有可能突破的。
所以钱先生他们要是不傻的话,绝对会加派人手来帮助王芳定。
陈国华不会小觑天下英雄,他能够做到的一点,那就是做好他自己的本职工作。
其他方面的话,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他能帮就帮。
帮不了的,他也很无奈啊。
下午,薛亚军继续了解振华研究所,而陈国华则是在前往实验室的半路上,被戴希璋给拦住了。
后者跟石佳怡、邵福奇和范志伦他们聊过天,从春节过后,陈国华来过一次,直到现在都没有再来过一次了。
属实是有些过分了。
但又如何呢?
陈国华早已经说过了,他确实不会经常来航空发动机实验室的。
但现如今戴希璋亲自出面,陈国华多多少少也要给对方一点面子。
“陈主任啊,你好歹给我一个面子,什么时候给他们一个机会,考核一下他们目前的学习进度,毕竟从十二月份到现在,也已经过去快五个月的时间了.”
航空发动机实验室内,戴希璋苦口婆心地说道。
尽管石佳怡他们现在是振华研究所的研究员,可不管怎么看,他们更像是九所的人一样。
当然了,这可能是跟陈国华没有经常来这里,导致他们没有多少归属感。
也是因为现在戴希璋站一旁,为航空工业劳心劳力地付出,所以才会给陈国华这样的错觉。
“戴教授,不是我不乐意考核他们,而是您也知道,我现在很忙。”
陈国华摊了摊手,道:
“还有就是,即便他们考核通过了,我也没有时间来安排他们接下来的研发工作啊”
“目前他们只有八个人,最适合的工作就是学习,其他的任务,交给他们的话,他们也干不了啊”
戴希璋当然深知这些,可终究还是不甘心。
“那也可以让他们干一些设计方面的工作,或者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们加快学习的进度呢?”
听到戴希璋的话,陈国华摇头,道:
“戴教授,您可能不知道我们振华研究所的传统,所有的技术资料,都是我来负责的.”
“所以关于发动机的设计或者说关于飞机的设计,其实我们是不缺的”
“对于我们振华研究所来说,其实最缺乏的反而是技术员、研发人员等”
“我们造飞机也好,或者造其他设备,在振华研究所这边,都是由我来领头,分配任务,解决技术问题,攻克难关”
戴希璋顿时大吃一惊,瞠目结舌道:
“难道这么多的科研产品,都是这样研制出来的?”
好家伙!
按照陈国华的说法,那么振华研究所产出的大部分产品,都是他一个人占据绝大部分功劳啊。
太令人吃惊了!
尽管之前,戴希璋就跟陈国华接触过好几次,知道后者是一个学究天人的超级天才。
但他还是低估了陈国华的实力。
“也不完全是这样,我就是引导作用,大部分工作还是由研究员来完成的。”
陈国华谦虚了一下,接着说道:
“戴教授,我对航空发动机这个项目是有我自己的规划的,今年夏天,等我忙完几个项目之后,也就是下半年,我就会启动航空发动机这个项目.”
“到时候肯定需要跟戴教授的九所进行合作的,还希望到时候戴教授能够鼎力相助。”
戴希璋闻言,顿时大喜。
他直接就点头答应了下来,只不过未来他是否会后悔,那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目前而言,陈国华是没有心思和时间去顾及这些项目的。
时间飞逝,转眼过去了两天时间。
薛亚军已经渐渐熟悉了振华研究所的工作节奏和风格,慢慢融入了进来。
对于一个刚入职的新人,薛亚军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最起码他对振华研究所里面的很多规矩,还是不太懂的。
而且他是一个四十多岁快五十岁的人,要改掉以前的一些工作习惯,重新适应现在的工作环境,毫无疑问,也是一项挑战。
但他必须尽快融入进来。
融入工作的最好办法,那就是积极投入到工作当中,比如多跟侯思和沟通,做后者的思想工作。
毕竟马上就是五一假期了,到时候侯思和需要回去跟刘驰静见面。
那么到时候如何开展后续的工作,这一点十分重要。
此外,那就是抓捕到刘驰静之后,后续的工作又如何更快地进行,抓到刘驰静背后的大鱼,更加关键。
并且还需要有备案:万一刘驰静没出现,怎么办?
做好万全的准备工作,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陈国华并没有参与这些,甚至他只知道结果,不想知道过程。
万幸的是,赶在五一假期到来之前,林志武他们已经突破了技术限制,把成品率提升到了百分之八十二。
意味着,并不需要多少时间,振华研究所就可以提供足够数量的芯片进行交货了。
邱宗岳得知此事之后,甚是欣喜。
提出了让林志武他们加班的要求,并且会给他们每人补偿两斤肥猪肉。
这是额外补偿。
到时候五一假期会挪动到,他们完成任务之后进行调休。
对于这一点,陈国华只是把选择权交给了林志武他们,他自己不帮他们选择。
更,不会强迫他们。
然而,实际上,即便没有两斤肥猪肉的诱惑,林志武他们也会选择加班的。
只因为最近发生的事儿,让他们格外紧张。
深知芯片制造刻不容缓,林志武他们这些芯片工程师,自然是愿意主动加班的。
邱宗岳连连夸赞他们思想觉悟高,不像某些人,就只想着休假。
如此内涵陈国华,他当然是听懂。
但他只是翻了个白眼,懒得解释。
好不容易被邱宗岳逮着,让对方说几句,陈国华也不掉块肉。
更何况,之前陈国华也没少吐槽对方,所以两人这算是有来有往。
其实两人也已经不算上下级关系了,反而更像是忘年交。
陈国华的付出和努力,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身为直属领导的邱宗岳,看得更加透彻。
再说了,于沫离的肚子已经很大了,五月底或者六月初就会临盆分娩,陈国华想要休假,多陪陪她也是人之常情。
五一假期很快就到了,陈国华没有再回去上班,打算趁着假期好好陪于沫离,或许会去逛一逛颐和园吧。
家里最近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儿。
唯一算得上大事儿,便是他六姐陈桂英终于怀上了。
按照医生的说法,应该是春节那段时间怀上的,现在已经有两个多月了。
除了这件事之外,就没有其他事儿了。
陈梨花还是大龄单身女同志,至今还没结束相亲的旅程。
大家也算是看明白了,她就是爱玩。
之前,陈国华带回来的单反相机,已经成为陈梨花的专属相机了。
她放假的时候,就会带着单反相机,带着陈小月、陈援朝他们这些半大小子、少女去附近拍照打卡。
由于她自己的工资是自己掌控,家里也不缺她那份工资。
所以她自然是有钱购买胶卷。
“国华,你跟我说的数码相机,就是那种不需要胶卷的相机,什么时候才研制出来呀?”
四月最后一天的傍晚,家里的餐桌上,陈梨花又开始了日常催问。
“七姐,哪有这么快啊?就算我们研发出来了,你们肯定也无法使用的.”
陈国华闻言,摇摇头道。
“你都能够跟我们说了,为什么不能给我们用?”
“涉密问题呗。”
此时,陈桂英突然开口回了一句,她妹妹陈梨花顿时瞪大了眼睛:
“一个照相机而已,跟涉密有什么关系啊?”
“这是高科技产品,只会优先供应国防、公安、新闻媒体等相关单位,个人的话,肯定还需要再等一等.”
顿了顿,陈国华接着说道:
“我之所以说七姐你没办法使用,那是因为你肯定没有计算机,如果没有计算机的话,很多照片就无法进行处理.”
“到时候拍摄下来的照片,就只能够在照相机的小屏幕里查看”
“而且最关键的是,受限技术原因,数码相机估计也拍不了几张照片。”
这肯定跟存储器有很大关系了。
即便到时候数码相机出来了,生产提供给到个人的照相机,内部的存储器,并不会很大。
意味着,拍摄的照片就不会很多。
如此一来,其实还是使用胶卷相机会更好。
当然了,胶卷相机还需要采购胶卷,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现在还不确定未来会如何,只能够说,走一步看一步。
等数码相机出来的时候,外界的局势可能会有所不同。
说不定,到时候可以出口数码相机,赚外汇了呢?
听到陈国华的话,陈梨花顿时颓丧了起来。
是啊,计算机可是重中之重的电子产品,就算可以让个人购买,家里的电路,未必能够支撑得起呢。
转过天,一家人去了颐和园闲逛。
有了除夕那次的经验,一家人现在已经不会去人多的地方,只会选择人少,甚至是没人的地方。
至于说完全不出来闲逛,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儿。
京城的治安环境本来就很不错,所以没必要因噎废食。
五月的颐和园,环境很不错,天气也算凉爽,最适合出来游玩了。
能够自己爬行,快要会走路的陈伟,来到这样的环境,最是欢喜了。
在颐和园的一角,陈梨花她们拿出一张布摊开来,铺在地上。
一家子就坐在这地方晒太阳闲聊。
而陈伟这个小家伙,就在上面爬呀爬,开心坏了。
然后没一会儿,陈伟这个小家伙,突然要嘘嘘了。
眼疾手快的云婉裳,当即抱起小家伙,直接在旁边的小水沟里,让小家伙自己嘘嘘。
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习惯养成的方式,让孩子自己习惯这些。
不过,陈桂英看到这一幕,却突然问了起来。
“国华,你上次说的纸尿裤,什么时候能够收到呀?”
“六姐,这个要等白云城那边把工厂建起来之后,才能够开始生产.”
陈国华笑着说道:
“之前我就跟领导提过这件事,领导会帮我跟进这件事”
事实上,白云城那边的纸尿裤工厂,已经在建立了起来。
但原材料的收集还是一个大问题。
当然了,南方那边的亚热带气候,资源是很丰富的。
加上他们那边靠近东南亚,如果需要什么物资,也可以通过进口的方式运来白云城。
不过应该不太可能进口,因为进口会涉及到外汇,偏偏现在全国上下都缺外汇,怎么可能会进口这些原材料?
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白云城这边,自己来解决原材料的问题了。
众所周知,纸尿裤的原材料包括无纺布、聚合物材料、粘合剂、胶带、保护膜和弹性纤维材料等。
这些原材料都不是很大的问题,但目前的经济链还没构建起来,所以原材料的获取,还需要探索一条新的路。
原本这应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如果有京城这边的领导关注,那么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要什么纸尿裤啊?你看现在伟伟不是挺好的嘛?”
云婉裳一边把陈伟抱起来放在地上,一边笑呵呵地说道。
小家伙撒了一堆尿之后,马上又开始爬了起来,咯咯的笑声,传递到大家的耳中。
陈小敏还拍着手掌,让小家伙爬向她这边。
看着小家伙好奇地探索世界的样子,陈国华笑了笑,没有回应他母亲的话。
就目前来说,纸尿裤还是有必要拿出来的。
只要技术过关,对小屁孩来说,就不是什么坏事。
反而还能够节省大人很多事儿。
如果没有纸尿裤的话,一两个月的小宝宝根本没办法控制自己的尿意。
之前陈伟这个孩子可没少折腾家里的大人们。
按照陈国华的意思,到了八九个月左右的时间,也可以开始培养小家伙定时撒尿拉粑粑的习惯了。
五一假期,就在闲聊这些家事的过程中,悄然过去了。
陈国华最开心的事儿,假期没人来打扰他,说明一切都正常。
假期过后,陈国华回到了工作岗位,继续干活。
午饭时间,薛亚军就来找陈国华汇报工作,主要是关于侯思和的事儿,以及大摸底的事儿。
昨天是五一假期,准确来说,在四月最后一天晚上,抓捕行动就已经开始了。
侯思和回到他老家之后,同样是跟家里人吃过晚饭,然后这才去见刘驰静。
抓捕刘驰静的时候,没有任何意外,没有人受伤。
并且殷孟伦他们也很快从刘驰静嘴里审问出了后面的大鱼。
只不过,等他们开着船来到外海的时候,却由于天黑,导致对方逃了不少人。
但第二天白天的时候,他们还是从海上打捞了好几条大鱼。
其中一条大鱼居然是克列奥,这可是最新上任的某部门主管啊。
这条大鱼被殷孟伦他们给上交了,目前是有关部门、外交部门等相关部门在跟进这件事。
所以,侯思和这次算是立了大功劳。
按照上面的意思,就是给侯大昌安排治疗,但能否救回来,真不知道。
其实薛亚军他们应该是第一时间给陈国华汇报这件事才对。
但后者在之前,就说过了,这件事就不用特别通知他了,直接跟上面汇报即可。
他只需要知道处理结果即可。
所以,对于上面的安排,陈国华也没有什么意见。
除了侯思和的事儿,就是对振华研究所全员大摸底的事儿。
还别说,真有不少研究员的家里,都过的很惨。
类似林吉祥这样家里没了老娘,或者跟侯思和这样家里老爹生了重病的,不在少数。
这样的情况,并不能说明什么。
但肯定需要重点关注,特别是家里住在京城周边地区的研究员。
相反,那些老家在南方或者其他地方的研究员,被收买的可能性比较低。
主要还是这个时代的通讯,极不发达。
如果那些人想要收买那些老家在深山老林的农村地区的研究员,光是信任二字就难以解决了。
毕竟研究员需要联系老家那边,只能够通过信件或者电报的方式。
这,无疑增加了很大的风险。
也因此,大摸底之后,陈国华、薛亚军他们对这些研究员的情况,就掌握得更加清楚了。
只要对这类研究员稍加注意,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可以顺藤摸瓜了。
只不过,世间事,不可能一切事情都会按照计划来发展。
对于陈国华来说,有了薛亚军这位二把手之后,他确实是松了很多。
对于这两件事,陈国华只需要做到知情即可,其他的事儿,他可以不用再操心了。
“老薛,你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以后这些方面的事儿,就完全交给你来处理了,我就彻底撒手不管了。”
听罢之后,陈国华便笑着说道。
薛亚军闻言,谦虚了一下,旋即表示自己肯定会做好本职工作的。
他早已经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角色转换也很快。
于是,接下来一段时间,陈国华可就轻松多了。
卸下了这些繁琐的事儿之后,陈国华穿梭在各个实验室的时间就多了不少。
导致这些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几乎是接二连三地出现。
制造芯片的临时实验室,已经连续交付了好几家外资公司的芯片,林志武他们还在努力,准备把剩下的芯片,快速交付。
砷化镓铝半导体激光器、准分子激光器这两大技术也相继突破了。
都是激光器,技术是有很大关联的,之所以是先后突破,那是因为两大实验室都是跟设备研发实验室一起合作完成的,双方之间经常有交流。
“你们把这台砷化镓铝半导体激光器带回去你们实验室,抓紧时间吃透光纤通信的其他辅助设备的技术.”
陈国华如是吩咐道。
光纤通信实验室有不少研究员,毕竟他们这个实验室,需要完成的任务不少。
眼前这一台砷化镓铝半导体激光器,只不过是制备光纤通信的其中一台设备罢了。
还有很多技术等他们去突破呢。
等他们离开之后,陈国华这才看向光刻机实验室的一众研发人员,道:
“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改进光源技术.”
之前,陈国华他们研制出来的光刻机,所使用的光源是汞灯。
这玩意儿可以产生波长为400纳米的蓝光和360纳米的不可见紫外线,这是初代光刻机的光源。
现如今,陈国华他们需要研制的便是二代光源了。
首先,从发光方式来说,就不是之前的什么汞灯了,而是激光。
既然是激光,那么就需要不同的激光器了。
“来来来,老章,你们还记得我之前给你们提到过的深紫外准分子激光器吧?”
陈国华拍了拍手掌,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但,没等章济川他们回应,陈国华又继续说道:
“先不提深紫外准分子激光器如何制备,我们来说一说准分子激光这一项技术吧”
刚把准分子激光器研发出来,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但是大家都听得十分认真。
毕竟陈国华绝对不会无的放矢,这么说,肯定有他的道理。
原时空的历史上,准分子激光是一九七零年的时候,在莫斯科物理研究所发明的。
这玩意儿就是使用电子束激发氙气二聚体,产生的准分子激光波长为172nm。
然后在七五年的时候,北美海军研究实验室、诺思罗普研究和技术中心和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等多家机构利用电子束激发惰性气体卤化物。
直到一九七九年,西德朗松珂利才生产出第一台商业使用的准分子激光器。
现如今这个时空,陈国华他们在研发的过程中,就直接尝试了十种能够产生准分子激光的气体。
但已经成功的,目前仅有两种,还剩下八种气体的研发工作,并不会结束,而是需要进一步研发。
换句话说,他们目前已经掌握了两种可以产生准分子激光的气体。
“你们觉得这样的准分子激光器,它能有什么作用呢?”
看着众人,陈国华先是复盘了一下准分子激光器的技术,接着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章济川当即便举手应道:
“主任,我知道,这可以应用在光刻机上面,除此之外,我觉得在光学镜片这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
“不错,说对了一点,还有吗?”
陈国华面露赞许的目光,但却更加期待其他研究员的回答。
光刻机就不用说了,毕竟这台准分子激光器就是为他们光刻机实验室制造研发的。
光学镜片的这个作用,也是章济川取巧了,毕竟之前陈国华就给大家科普过关于光刻机的应用了。
伴随着陈国华的提问,众多研究员们,苦思冥想。
也有人回答了陈国华的问题,有对有错,倒是让陈国华有些哭笑不得。
这些研究员的知识面,还是太窄了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