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凤山脉连绵上千座高山。

    留守沣州两万五千名白虎士。

    在这片山脉,白虎营内白虎士,几乎全部驻扎在山顶最高处。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一旦西沙王朝举兵进攻,冲在战场最前线的,就是奉先帝诏命分派到沣州协防的白虎士!

    八十万沈家军,没有一个是晋州之外的外乡人,悉数出自晋州百万户人家当中,且个个都是正值人生“花季”的青壮年,为了保持这支不败之师的无敌战力,晋州百姓家家粮田、户户商铺,全都是由老弱妇孺吃力打理。

    谁家要是多生了几个儿子,“侥幸”能有那么一两个没有加入沈家军,那这一两个男丁,就得负责帮助周围十余户邻居一起种田理货。

    这倒不是沈家军对待晋州百姓有多严苛,只因沈家军曾对外贴过这么一则简短告示——

    “无国无家,为保我晋州千秋基业,望我晋州儿郎多血性,亦望我晋州民户多辛勤。”

    当然,沈万军一两句话也不可能就让晋州百姓们甘愿摒弃自私之心,倾力助其顾全大局。

    为了让晋州发展军事战力以及百姓安居形成良性循环,沈万军也在皇室那边为晋州争取到了不少特殊优待。

    比如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晋州每年赋税一两白银,其它八州每年赋税三两白银,单凭这一条优待,就能让晋州百姓减轻许多压力。

    换言之,即便广征优质青壮年参军入伍,会导致晋州民户种田开店的整体劳动力下降,从而少赚些许银两,那这少赚的部分,用每年少交的二两白银赋税也能填平了。

    由此,晋州大局早在沈万军正式封王那天起,就形成了一种有规有矩、有出有进的良性循环。

    再加上沈万军手下能人极多,倾囊相授之下,自然可以为沈家军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话锋回转。

    协防沣州的两万五千名白虎士,其中五成都是追随沈万军经历过战乱时期的“老兵”。

    这五成老兵,好不容易有命熬到战乱结束荣耀返乡,结果炕头还没捂热乎,就又被召回分配到了沣州来。

    另外五成新兵,也比老兵们强不到哪去,他们基本上都是被老兵精心挑选出来的青年才俊,每个人都具备一定的武道天赋,而且还都不差,否则也没法顶替死在战场上的那些老白虎士,披上白甲成为新一代的白虎士。

    而这些十八九岁、二十来岁的小年轻,刚刚及冠,还没能给家里做些什么,就早早被提溜出来跟着一起到沣州守山。

    他们不远万里,背井离乡,最短的也有七八年没见过自己爹娘了,每天呆着的地方,一张嘴就能吃一口沙子,虽然一天三顿饭准时管饱,但美酒佳肴却只有每年年节才能吃上一回。

    就算沈万军发放给他们的军饷不少,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也没处去花。

    年纪轻轻就过上这种艰苦恶劣的生活,为的是什么?

    还不就是为了给晋州争几分颜面,给大炎保住这来之不易的城池土地?!

    结果。

    结果!!!

    他们没有被他国来犯的敌人坑害,反倒是被自己人给坑害了!

    这所谓的自己人,还是本应该守在山顶最前线的沣州本地同僚!

    我们在山上替你们坚守着最危险的那条线,吃了足足二十三天稀饭白粥。

    可你们倒是挺美,酒香飘十里,肉菜瓜果齐,甚至还有闲工夫勾肩搭背、唱歌跳舞、切磋助兴。

    是不是就差去城内楼里找一群姑娘来给你们暖被窝了?!

    当下一幕落在夏侯恭为首的白虎士眼里,简直叫人没法不怒火中烧,若非沈家军治军严格,凭他们这些“兵痞”的性子,早特么呼喊一声持刀冲杀了!

    大营栅栏外,无一人把守,夏侯恭率兵畅通无阻的就走了进来。

    甚至于他们行军到围聚一众的沣王将士外围,都还没人察觉到这里多了一群“不速之客”。

    夏侯恭无声抬手,千余白虎士瞬间止步。

    随即,夏侯恭往前再走五丈,来到正在踮脚观望比斗的一名沣王士卒身后,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哎,别闹,我这还想往里面挤呢,没看见这么多人呢吗?”

    这名沣王士卒扭了扭肩膀,试图把夏侯恭的手扭下去,他还以为夏侯恭是营帐里的同僚,因为长得矮在后面看不清楚,所以想让他给腾个地方。

    结果夏侯恭的大手,就像是黏在这名士卒肩膀上一样,不管后者怎么扭动肩膀,就是甩不下去。

    少顷,士卒急了,皱着眉头豁然转身。

    “我说你他娘的是不是有病啊?!”

    一句骂出,转身刹那,这名士卒先是看到眼前一片雪白,但明显不是一张盖在人脸上的雪白面具,于是视线上移,这才得以观之全貌。

    看清夏侯恭五官的刹那,这士卒微醺的大脑猛然清醒,端着一碗美酒的手开始抖动不停,喉咙跟着涌动干吞唾沫,逐渐泛白的脸上迅速攀升起一抹慌张。

    “夏……夏侯将军……”

    夏侯恭收手后撤一步,心念一动,浑厚真气立时游走全身。

    “止声!”

    灌入真气的一嗓子,宛如平地惊雷般在沣王大营中轰然炸开!

    原本沸沸扬扬的人群,顿时变得寂静无声,人群中心那两名士卒也由此停止了手上动作,率先朝声源处望来。

    接着数千名沣王将士齐刷刷地转过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夏侯恭率军已至!

    “是……是夏侯将军!”

    “他们怎么下山来了?!”

    “以前夏侯将军不是说,他们奉晋王大人之命,不得离开山顶半步么?”

    “就算粮草吃紧,算算时日,他们也还不该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啊!”

    “完了完了,这下完了。”

    短暂的寂静过后,又爆发出一阵无比激烈的议论纷纷声。

    最终还是郑煜率领两名营中副将把控住了局面,随着人群散开一条路来,郑煜三人便是缓步走到了夏侯恭面前。

    “夏侯将军。”

    郑煜跟夏侯恭平级,自是不用攥拳抵胸行军中大礼,他仅是随意的拱了拱手,便算打过招呼了。

    而且相比于营中慌色铺面的士卒们,郑煜及其两名副将表现的明显要镇静太多。

    毕竟他们才是直接跟沣王汇报此地情况的人,所以即便明知夏侯恭来意,也仗着有沣王撑腰丝毫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