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后记一
(之前那一章更新感觉都觉得有点水,所以干脆直接到后记吧)
“有时候,历史上的有些人仿佛是带着使命来到世界上的。他们拥有着上天赋予的天才能力,但同样的,他们的工作时间也是有期限的。”
“当他们的使命完成的时候,就是他们归天的时候了,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咱们的马爷。”
随着一阵开场音乐的响起,一片悲伤的气氛油然而生。这一期视频,弹幕都少了不少,绝大多数人此刻都在沉默的看着这最后的终章。
“看到这里的观众,相信基本都对季汉大将军马谡有了一个基本认识了吧。如果说项羽的军事才华是老天爷喂饭,那马谡可更像是老天爷叫醒他,给他穿上衣服穿上鞋,给他洗漱完毕一直送到桌前最后再一点点嚼碎了喂给他。”
“这每一步的谋划,都是宛如在走钢丝。属于是天时地利人和,哪怕差一个都将满盘皆输。”
“但就是这么离谱的情况,马谡愣是从街亭一路打到了辽东。这已经不是军事天才可以形容的了,也正因为如此,马谡在历史上一直被成为“兵狂”。”
“如果单轮成就与能力,实际上他更应该成为武圣。甚至许多君主还是希望将他捧成武圣的,毕竟谁都不会拒绝一个主动背锅解决问题的天才将领。”
“但很可惜,因为马爷的性格问题,最终出现了著名的河阴潜泳大赛。也因为这一项饱受士大夫诟病的事情,马爷被批判为不孝,最终没成为武圣。”
“当然,即便如此,马谡也算不上吃亏。他与他那个师父诸葛亮,师徒二人是历史上唯二同时位列文武两庙的大才,你说这了得吗?”
“但是,这样的大才,也有寿终的一天。在建兴二十六年的辽东,马谡迎来了自己的结局。”
“建兴二十六年,此时距离天下一统已经过去一年了。但是辽东这一块飞地依然在司马兄弟手上,所以马谡决定亲自引兵远征。”
“按理说都打了这么多年仗了,你老马倒是歇一歇啊。但是这一次因为征讨的是司马家,所以马谡依然决定亲征。”
“这算是两汉历史上最奇怪的事情,这位大才貌似一直对司马懿一家抱有很高的仇恨。这一项仇恨甚至高出了一個层次,以至于有人猜测是不是马谡当初给司马家卖过沟子……”
“咳咳,言归正传。总之,季汉的大将军正式踏上了远征辽东的道路。”
“但是吧,辽东那个地方气候非常差,而且真值小冰河纪,属于是当时王朝最偏远的地方。而此时老马都已经六十了,更何况作为一个南方荆州人,这里已经严重超出了他所承受的范围。”
“于是,当汉军杀到昌黎时,马谡就已经开始水土不服了。但是不服老的老将军依然要身先士卒,甚至在天寒地冻的东北又玩了一次造型,亲自带骑兵去堵截辽东军的退路。”
“具体的远征就不过多赘述了,因为没有必要。即便这一次马谡只带了两万多汉军,但也已经远超辽东军了。而且司马家根基不稳,看着挺唬人实际上也就那么回事。”
“不到一个月了,辽东诸郡就全都被平定了。司马兄弟被汉军包围在了襄平,马谡打算把他们饿死在城中,给他们一个体面。”
“不过司马师并不打算认命,趁夜引兵出,打算夜袭汉军寻求破局。但结果确实被汉军迅速拖住,在天明之时包围,一战把最后的筹码全赔进去了。”
“司马师大败,与部将羊祜死于乱军之中。其弟司马昭听闻之后服毒自杀,辽东自此平定。”
“不过,还是要说一下这一次司马师的夜袭并非是一无所获。因为汉军没有及时防备,逼得马谡再度裸衣而出振奋士气。在天寒地冻的辽东,已经水土不服的老将裸衣而出会导致什么估计谁都知道。”
“是夜,忽有大星出,起于西南而落于东北,其隐有声。随即三军士气开始波动,马谡得病了,而且很快就一病不起。”
“这位为匡扶汉室而拼杀二十年的老将,最终败给了西伯利亚寒流。”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随军的杨准询问继承人。”
“马谡回答:柳隐。”
“柳隐之后呢?”
“答:张嶷。”
“在之后呢?”
“马谡这时说道,此天子之责,臣不知也。这位老臣,至死都没有对老刘家有半点不臣之心。光这一项品质,就足以让后世无数君主羡慕死了。”
“马谡这传奇一生,可敬,可叹。年少时因为锋芒太盛,使得先帝所不喜,但他并不在意。你看不懂我,我不怪你,总会有伯乐来相我这匹好马。”
“在后半生,在同为大才的诸葛亮提拔与刘禅的放权下,他展现出了那个时代独一无二的军事天赋。仅以一州之地,从黄土高坡打到了辽东平原,亲手将大汉再度扶了起来。”
“在二十年征战之中,他从未有过二心。也一直履行着老刘曾经的信条,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每逢大战,其必身先士卒,亲近将士,吏民皆愿为之所用。”
“甚至,在打仗之余,马谡还不忘为天子分忧。他治理的陇右,在往后很长一段时间成为朝廷的铁票仓,羌胡归心,府库充盈。由他主张推行的天子讲学,在后来由他的太子学生推广为了选考制,并最终演化为了影响后世两千年的科举制度。”
“如果说丞相是后世文臣的标杆的话,马谡就是后世武将的标杆。他的忠与明,深刻的影响着后世的所有武将。”
“在马谡病逝之后,刘禅第一时间给出了谥号“忠毅”致果杀敌,勇而近仁曰毅。同时忠毅通忠义,算是给马谡一生最好的写照了。”
“正如丞相谥号“忠武”成为文臣的最高谥号,马谡的“忠毅”也成为了日后武将最高的谥号。”
“是不是看到这里就觉得挺好了?实际上马谡安排的后世里智慧同样不差呢。”
“马谡在世时,常与姜维邓艾论道,打仗时也常引以为幕僚。当时军中都认为,大将军的继任者应该从他们两个里选。”
“但是到了最后,马谡却选择了车骑将军柳隐为继任者。而在柳隐之后,更是选择了默默无闻我张嶷,而非他信任有加的姜维邓艾,这其中讲究可大了。”
“我们都知道,马谡是一个儒生,兵法激进好战。”
“但事实上呢,他确实一个信奉道家治国理论想人。在教育太子时,他常说“宁为文景之治,不为汉武之才!”相比于穷兵黩武,他更倾向于对大国无为而治,常言“霸王之道杂之!””
“也正因为如此,在选择继任者上,马谡否决了好大喜功的邓艾与梦想封狼居胥的姜维,反而选择了温和的柳隐与张嶷。”
“据《后汉书》记载,马谡死之后,整个大将军府地动山摇。不管是文臣武将全都悲痛无比,太子甚至都多次哭晕过去。唯有柳隐与诸葛亮面色如常,所做所行都宛如平常,这才顺利的稳住了人心。”
“随后在的三年里,他代替了马谡的位置,与诸葛亮又合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在炎兴四年,诸葛亮病逝长安而葬于长安之东时,也是柳隐顶着巨大的压力稳住朝局。”
“从他这一系列的表现可以看出马谡的眼光之毒辣。昔日那个成都城外的守门都尉,如今已是季汉的栋梁了!”
“柳隐在任的这十二年时间,经历了好几次大事。从马谡病逝到诸葛亮病逝,再到太子登基,每一件事都可能引发举国骚动。但在柳隐不动声色的掌权下,季汉平稳的完成了新老两代的权力交接。”
“最起码如果换成姜维和邓艾,最起码这十二年能打两场大战。”
“炎兴十一年冬,刘禅在洛阳感染伤寒,病逝于洛阳。这位被誉为历史上运气最好的皇帝,最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他依靠着知人善任和大胆放权,最终由马谡与诸葛亮为他搏得了一个中祖的庙号。随即太子刘璿登基,第一时间为自己老爹给出了谥号“光宣”。”
“能绍前业曰光,善闻周达曰宣,评价之高可见一般。总体上来说,刘禅这一生非常的幸运,其运气之好让后世所有帝王都羡慕的牙痒痒。”
“炎兴十一年,马谡的学生,太子刘璿即位。这位谥号昭武的天子,即将为季汉带来最高光的时刻“汉宁中兴”!”
“有时候,历史上的有些人仿佛是带着使命来到世界上的。他们拥有着上天赋予的天才能力,但同样的,他们的工作时间也是有期限的。”
“当他们的使命完成的时候,就是他们归天的时候了,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咱们的马爷。”
随着一阵开场音乐的响起,一片悲伤的气氛油然而生。这一期视频,弹幕都少了不少,绝大多数人此刻都在沉默的看着这最后的终章。
“看到这里的观众,相信基本都对季汉大将军马谡有了一个基本认识了吧。如果说项羽的军事才华是老天爷喂饭,那马谡可更像是老天爷叫醒他,给他穿上衣服穿上鞋,给他洗漱完毕一直送到桌前最后再一点点嚼碎了喂给他。”
“这每一步的谋划,都是宛如在走钢丝。属于是天时地利人和,哪怕差一个都将满盘皆输。”
“但就是这么离谱的情况,马谡愣是从街亭一路打到了辽东。这已经不是军事天才可以形容的了,也正因为如此,马谡在历史上一直被成为“兵狂”。”
“如果单轮成就与能力,实际上他更应该成为武圣。甚至许多君主还是希望将他捧成武圣的,毕竟谁都不会拒绝一个主动背锅解决问题的天才将领。”
“但很可惜,因为马爷的性格问题,最终出现了著名的河阴潜泳大赛。也因为这一项饱受士大夫诟病的事情,马爷被批判为不孝,最终没成为武圣。”
“当然,即便如此,马谡也算不上吃亏。他与他那个师父诸葛亮,师徒二人是历史上唯二同时位列文武两庙的大才,你说这了得吗?”
“但是,这样的大才,也有寿终的一天。在建兴二十六年的辽东,马谡迎来了自己的结局。”
“建兴二十六年,此时距离天下一统已经过去一年了。但是辽东这一块飞地依然在司马兄弟手上,所以马谡决定亲自引兵远征。”
“按理说都打了这么多年仗了,你老马倒是歇一歇啊。但是这一次因为征讨的是司马家,所以马谡依然决定亲征。”
“这算是两汉历史上最奇怪的事情,这位大才貌似一直对司马懿一家抱有很高的仇恨。这一项仇恨甚至高出了一個层次,以至于有人猜测是不是马谡当初给司马家卖过沟子……”
“咳咳,言归正传。总之,季汉的大将军正式踏上了远征辽东的道路。”
“但是吧,辽东那个地方气候非常差,而且真值小冰河纪,属于是当时王朝最偏远的地方。而此时老马都已经六十了,更何况作为一个南方荆州人,这里已经严重超出了他所承受的范围。”
“于是,当汉军杀到昌黎时,马谡就已经开始水土不服了。但是不服老的老将军依然要身先士卒,甚至在天寒地冻的东北又玩了一次造型,亲自带骑兵去堵截辽东军的退路。”
“具体的远征就不过多赘述了,因为没有必要。即便这一次马谡只带了两万多汉军,但也已经远超辽东军了。而且司马家根基不稳,看着挺唬人实际上也就那么回事。”
“不到一个月了,辽东诸郡就全都被平定了。司马兄弟被汉军包围在了襄平,马谡打算把他们饿死在城中,给他们一个体面。”
“不过司马师并不打算认命,趁夜引兵出,打算夜袭汉军寻求破局。但结果确实被汉军迅速拖住,在天明之时包围,一战把最后的筹码全赔进去了。”
“司马师大败,与部将羊祜死于乱军之中。其弟司马昭听闻之后服毒自杀,辽东自此平定。”
“不过,还是要说一下这一次司马师的夜袭并非是一无所获。因为汉军没有及时防备,逼得马谡再度裸衣而出振奋士气。在天寒地冻的辽东,已经水土不服的老将裸衣而出会导致什么估计谁都知道。”
“是夜,忽有大星出,起于西南而落于东北,其隐有声。随即三军士气开始波动,马谡得病了,而且很快就一病不起。”
“这位为匡扶汉室而拼杀二十年的老将,最终败给了西伯利亚寒流。”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随军的杨准询问继承人。”
“马谡回答:柳隐。”
“柳隐之后呢?”
“答:张嶷。”
“在之后呢?”
“马谡这时说道,此天子之责,臣不知也。这位老臣,至死都没有对老刘家有半点不臣之心。光这一项品质,就足以让后世无数君主羡慕死了。”
“马谡这传奇一生,可敬,可叹。年少时因为锋芒太盛,使得先帝所不喜,但他并不在意。你看不懂我,我不怪你,总会有伯乐来相我这匹好马。”
“在后半生,在同为大才的诸葛亮提拔与刘禅的放权下,他展现出了那个时代独一无二的军事天赋。仅以一州之地,从黄土高坡打到了辽东平原,亲手将大汉再度扶了起来。”
“在二十年征战之中,他从未有过二心。也一直履行着老刘曾经的信条,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每逢大战,其必身先士卒,亲近将士,吏民皆愿为之所用。”
“甚至,在打仗之余,马谡还不忘为天子分忧。他治理的陇右,在往后很长一段时间成为朝廷的铁票仓,羌胡归心,府库充盈。由他主张推行的天子讲学,在后来由他的太子学生推广为了选考制,并最终演化为了影响后世两千年的科举制度。”
“如果说丞相是后世文臣的标杆的话,马谡就是后世武将的标杆。他的忠与明,深刻的影响着后世的所有武将。”
“在马谡病逝之后,刘禅第一时间给出了谥号“忠毅”致果杀敌,勇而近仁曰毅。同时忠毅通忠义,算是给马谡一生最好的写照了。”
“正如丞相谥号“忠武”成为文臣的最高谥号,马谡的“忠毅”也成为了日后武将最高的谥号。”
“是不是看到这里就觉得挺好了?实际上马谡安排的后世里智慧同样不差呢。”
“马谡在世时,常与姜维邓艾论道,打仗时也常引以为幕僚。当时军中都认为,大将军的继任者应该从他们两个里选。”
“但是到了最后,马谡却选择了车骑将军柳隐为继任者。而在柳隐之后,更是选择了默默无闻我张嶷,而非他信任有加的姜维邓艾,这其中讲究可大了。”
“我们都知道,马谡是一个儒生,兵法激进好战。”
“但事实上呢,他确实一个信奉道家治国理论想人。在教育太子时,他常说“宁为文景之治,不为汉武之才!”相比于穷兵黩武,他更倾向于对大国无为而治,常言“霸王之道杂之!””
“也正因为如此,在选择继任者上,马谡否决了好大喜功的邓艾与梦想封狼居胥的姜维,反而选择了温和的柳隐与张嶷。”
“据《后汉书》记载,马谡死之后,整个大将军府地动山摇。不管是文臣武将全都悲痛无比,太子甚至都多次哭晕过去。唯有柳隐与诸葛亮面色如常,所做所行都宛如平常,这才顺利的稳住了人心。”
“随后在的三年里,他代替了马谡的位置,与诸葛亮又合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在炎兴四年,诸葛亮病逝长安而葬于长安之东时,也是柳隐顶着巨大的压力稳住朝局。”
“从他这一系列的表现可以看出马谡的眼光之毒辣。昔日那个成都城外的守门都尉,如今已是季汉的栋梁了!”
“柳隐在任的这十二年时间,经历了好几次大事。从马谡病逝到诸葛亮病逝,再到太子登基,每一件事都可能引发举国骚动。但在柳隐不动声色的掌权下,季汉平稳的完成了新老两代的权力交接。”
“最起码如果换成姜维和邓艾,最起码这十二年能打两场大战。”
“炎兴十一年冬,刘禅在洛阳感染伤寒,病逝于洛阳。这位被誉为历史上运气最好的皇帝,最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他依靠着知人善任和大胆放权,最终由马谡与诸葛亮为他搏得了一个中祖的庙号。随即太子刘璿登基,第一时间为自己老爹给出了谥号“光宣”。”
“能绍前业曰光,善闻周达曰宣,评价之高可见一般。总体上来说,刘禅这一生非常的幸运,其运气之好让后世所有帝王都羡慕的牙痒痒。”
“炎兴十一年,马谡的学生,太子刘璿即位。这位谥号昭武的天子,即将为季汉带来最高光的时刻“汉宁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