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仍然露出了田地中,正在茁壮成长的嫩绿冬小麦苗叶。

    是的,没有看错,这些农田里都种植了冬小麦,并没有因为匪患而荒废了农田。

    一片阡陌连横的农田中央,还开辟了蜿蜒向北的灌水渠。

    种小麦虽然比种粟能增产,但是需要浇灌更多的水,必须开通灌溉水渠,基础设施更需要进一步到位。

    如果说西晋此时小麦的种植面积只有一分的话,那到南北朝时就慢慢变成了二、三分,再到唐代变成了四、五分,直至唐末五代十国已经变成了七、八分。

    因为小麦的亩产比粟高,老百姓才要狂热地种植小麦。

    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可以多收获一季粮食。

    隋唐时期,两年三熟制在北方旱作农业生产中已经颇为成熟,这个种植传统是自南北朝演变而来的。

    魏晋传统的一年一熟,两年内只可收两茬粟。

    到了隋唐时期已经两年三熟,第一年春播种粟,秋收后种小麦。

    等来年五月收麦子,收完后种一季杂粮,下雪前收获。

    两年时间内,可收一茬粟、一茬小麦、一茬杂粮(主要是豆子),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产量也大大提升。

    这种种植模式的改进,导至官府整改了收税制度,出现了夏税、秋税,一年两税。

    夏税征收丝、绵、麦子及现金(一户250文),秋税收稻、粟、豆类和干草(一般是10束)。

    从收税对象就可以一窥农业生产模式。

    小麦种植面积增加后,围绕它的种植、加工、烹饪技术自会慢慢出现,并且人们会不断地尝试改进和完善。

    就此时而言,贵族庄园里以小麦为原料的加工食物已经多得很,加工技术倍儿门清,只不过藏着掖着,作为私家,宝贝得什么似的,不向外传播出去而已。

    开花馒头这种东西,不能永远只存在于士族庄园里。

    贼匪义军当家作主之后,居然把这些肥田都一一尽量妥善利用了起来,在其中——种地。

    并且在石寒的提倡下,甯黑、石勒他们本身原来作为耕作的农民,种地就是一把好手。

    得到了陶家坞堡的小麦种子和种植技术,在陶家佃农指导下,整个贼匪大营也都学起了富人庄园,在有组织,成建制的大力提倡和支持下,开始大量地种植起了冬小麦。

    有了强大的人员组织能力,毕竟还是可以轻易打破士族垄断,将种植小麦技术传播扩散开来的。

    不过,他们抢劫也是有的,但光靠抢劫养不活自己。

    为了生活,这年头,贼匪们也是很不容易的,每个人都要打几份工,都身兼多职:农民、土匪、商人等等,才能艰难勉强渡日。

    更远处,道路两边农田之外的山林里,还隐隐约约有人活动的痕迹。

    那是李毅、赵骧和牵秀众将派遣四处出没探查的斥候队,不下数百人,并早早就散布道路两边,寻上了山,仔细搜检各个适合藏兵的地方,以免被人埋伏。

    ——虽说真被埋伏了也没什么,不说农田视野极其开阔,根本起不到发动出其不意,突然偷袭的效果。

    便是贼匪总人数也不过才数千,远少于官兵人数,能怎样?

    寒风凛冽,袭卷呼啸着,雪也越下越大。

    陶家坞堡中驻守的贼匪义军们并没有任何动静,想来他们是做好了据城坚固守的打算。

    再加上他们手中还掌握有李秀和孟超这两个令官兵极为忌惮,又要紧重视的人质,更是有恃无恐。

    在石方的带路向导下,李毅众官将已经早早地远远看到了陶家坞堡那高耸巍峨,粗犷坚固的墙体。

    以及围墙内部那袅袅升起后,又很快被吹散在寒风中的炊烟。

    “命令全军加速前进,集中优势兵力正式突击进攻前方坞堡正门。”主帅李毅吩咐道。

    “诺。”他身边的传令兵们打马很快离开,前去全军传递他下达的命令。

    很快整支大军如同潮涌一样,疯狂扑到坞堡城墙下。

    顷刻间,坞堡高墙内响起了清脆的筛铜锣声,那是贼匪大营在示警,紧急预报官兵大军突袭来了。

    一时间人喊马嘶,粗重的呼吸声、沙沙的脚步声随处可闻。

    坞堡内潜伏的贼匪大军们也不再遮掩身形,都奋起余勇,在城墙上迅速调度兵力,做出相应布防。

    钟熊楚汇聚新来会师的张方、翾凤,以及原来的贼帅甯黑,还有汲桑、石勒等众头目,将坞堡驻防的八千多大军在墙头上,从左至右依次全部排开。

    经过陶氏三、四代人的共同努力,全心付出,陶家坞堡的城墙极其的高大坚固,城头上墙体更是宽达十余米,足可容纳布下这八千多大军。

    城墙上还有垛堞口,用来守城兵士瞄准射箭,并同时排布鸳鸯阵严阵以待。

    而官兵没有严格经过战阵训练的队伍,只会在蜂拥登上城头时挤成一团。

    一群群的贼匪士兵被调度排布,同时也在忙碌着,如同一群群蚂蚁在城头搬运东西,如箭矢,金汁,滚石,擂木……

    钟熊楚、张方、甯黑、石勒、汲桑等在城头亲临指挥调度,一应守城御敌之物,都在有条不紊被众军汉迅速搬至防御位置,一一安置到位。

    而城墙下攻城的官兵也已开始发动猛攻,他们潮涌到城墙下,同时督带夹杂的三千辅兵,人人气喘吁吁,扛着梯子(爬墙)、大斧(斫门),背着火油(纵火)、门板(跨壕)等等杂七杂八的物事。

    另有数百匹驴马骡等役畜,背着箭矢等消耗品。

    至于食水,只能士兵自己随身携带,一般就几天的干粮。

    很快官兵部队的云梯纷纷架上了城头,无数官兵蚁附一样,前赴后继地开始往城头上爬去。

    李毅的决定是,先一鼓作气的猛烈进攻一波,如果没法一鼓而破的话,基本就只能谈判协商了。

    只要坞堡主愿意交还俘虏过去的孟超和李秀,并象征性交点钱粮,送质子,表示恭顺,进攻方的自己见好就收吧。

    陶家坞堡算是属于筑在平原开阔地带,规模宏大,就恰似有如又一座茌平县城。

    通常山里面的贼寨坞堡可能就聚集着几百户人,但平原上的可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