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张宾在赵郡中丘的老家——位于中丘县城北郊三十里的张家坞。
懂的都懂,张家筑坞也是整个张氏家族,为了躲避乱世贼匪和乱兵而聚居修筑的。
石寒率领石方、石勒等一百多人的精锐队伍在风雪交加中,艰难跋涉上山,总算抵达了张家坞大门前。
并以石寒茌平县令的名义向坞内通报,要求求见张家坞家主张宾。
这个时候的张宾恰巧因为任职中丘王帐下督不得志,因病免官在家,正悠斋游斋得很。
所以石寒经过多方打探之后,直接是到他老家来拜访。
张宾的父亲张瑶是中山太守,他从小好学,阅读了很多经史。
年轻时就雄心大志,对兄弟说:“我自认为智谋不逊色于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只是没遇到汉高祖而已。”
不多时石寒就见到一个白衣飘飘的文士登上了坞堡城门楼,并由远及近,来到城门楼上正前方。
他嘴角暗自抽动一下,大晋尚白么,差不多每个有点条件的俊才,都有一套白衣飘飘的装扮。
要想俏一身孝,白色衣服本身就是装逼利器,我大晋还对长相如此重视,这就更加不奇怪了。
张宾在城门楼上居高临下,仔细打量着石寒,然后对着石寒双手一拱,算是行过礼了。
石寒见张宾衣冠楚楚,气度不凡,随即先开口问道:“来者可是此间张家坞家主张宾张孟孙?鄙人石寒乃是茌平县令,久仰张先生大名久矣,只可惜始终缘铿一面,幸今隆冬无事,特不惜自茌平县千里奔波,突风冒雪,前来中丘求见先生当面。”
张宾见问,先是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后昂首回答道,“在下张宾,是这张家坞的家主,不知石县令来求见在下所为何事?”
“哈哈,张先生,你不会这么小气,连坞堡大门都不让我进吧?好歹在这冰天雪地里,我也是驱驰了数千里地面特来拜访你,”石寒说着,仰首眼睛盯住了张宾腰间的长剑。
“是是是……是张某怠慢了,还望石县令见谅!”
张宾赶紧俯首告罪,又转首左右道:“左右,赶紧大开坞门,迎接石县令一行入城,石县令在这寒冬腊月的赶路数千里寻来我们坞堡,实属不容易啊,远来是客,远来是客嘛!”
总算石寒众人是叩开了张家坞的大门,一百余人众相继鱼贯入了坞堡。
“你提着长剑,能骑马上阵杀敌吗?”石勒见张宾亲自前头为自己众人引路,又看到他腰间的长剑,不由地问了起来。
等他说完,石寒麾下众人也都跟着大笑了起来。
那张宾知道石勒讽刺他,倒也不生气,依旧镇定自若地说道:“我们文人自幼便熟读圣人之学,又学习骑射六艺,这宝剑不过是用来防身的而已。”
“壮士你只知道宝剑能杀敌,却不知我这书生的无形之剑要比普通的宝剑锋利的多。“张宾最后大有深意,语带双关的补充道。
“噢?你说说什么是无形之剑?”石勒有些疑惑。
“壮士是胡人,有没有……”
“大胆!”张宾刚说到这里,忽听得一阵喝声,在石勒身后如炸雷一般响起。
那是当初和石勒一起,被充作奴隶让石寒给购买回来的二十多骑胡人。
“算了,没事,汉人有句话叫做‘不知者不罪’,是不是这么说的?你继续说你的。”原来石勒等人都是羯族出身,他们认为汉人说“胡人”是骂他们的话,因此都比较忌讳。
张宾看看那一众胡人怒骂相向,却也没太在意,继续说道:“壮士可曾听说过替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军师张良吗?”
“汉初三杰,张良这样的谋圣,我怎能没有听说过?”石勒直翻白眼。
他虽没读过书,连字都不识,却喜欢听人为他讲读书本上的内容。
张宾自傲地道:“这便对嘛,那张良不过一介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能够运筹帷幄,屡献奇策,最终辅佐汉高祖击败了西楚霸王项羽。”
逯明马上辩驳道:“却不尽然,真正帮助刘邦打败项羽的乃是兵仙韩信,你就少往张良脸上贴金了。”
“那还有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呢?足未出户便已经为刘备划定了三分天下之势,之后独身前去游说孙吴,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真真地强过了百万大军,于是才有了后来的孙刘联合抗曹的赤壁之战。”张宾继续侃侃而谈。
“后来诸葛亮辗转至益州,帮着刘备奇袭刘璋,奠定了蜀国的开国基业。”
“如今我看石县令也是有非凡之志的人,在座的诸位将领,攻城略地自然是一等一的好手,可是说到深谋远虑,安邦治国,恐怕就不是诸位壮士的强项了吧?”
众人听这张宾说的似乎有些玄乎了,只有石勒认真听在心里。
他从小就听村子里的汉人们说汉高祖刘邦的故事,对于两汉之间的风云人物甚是崇拜。
他跟随石寒,见证了石寒的做局和算计,在茌平县一带招抚匪寇,然后养寇自重,无非也是想扩充实力,积蓄根基,好将来能大展宏图。
那张良和诸葛亮等谋士他也是知道的,要成就霸业没有军师可是不行。
不过,眼下这人究竟是否真有实力,他心里还是没底。
毕竟他不像石寒是穿越者,能预先料知“后”事,对张宾的才干非常熟知。
“你这话毕竟是口说无凭,”石勒看着张宾,知道石寒看重他,虽是心里喜欢,却仍旧不动声色。
“眼下你能识得我家石县令也是位不输高祖刘邦一般的英雄人物吗?你能慧眼识君,贤臣择主而事吗?”
“哈哈,石县令千里迢迢前来寻我,莫非还真是特意来请我出山相助的?”张宾大笑问道。
石寒当即接话道:“鄙人深知先生大才,绝不逊色于谋圣张良,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下,是故乃怀着万分虔诚之心前来请先生下山,还望先生能以天下千千万万生灵为念,助我还一个朗朗乾坤盛世,开创万世不拨之基,安得人间太平美满。”
懂的都懂,张家筑坞也是整个张氏家族,为了躲避乱世贼匪和乱兵而聚居修筑的。
石寒率领石方、石勒等一百多人的精锐队伍在风雪交加中,艰难跋涉上山,总算抵达了张家坞大门前。
并以石寒茌平县令的名义向坞内通报,要求求见张家坞家主张宾。
这个时候的张宾恰巧因为任职中丘王帐下督不得志,因病免官在家,正悠斋游斋得很。
所以石寒经过多方打探之后,直接是到他老家来拜访。
张宾的父亲张瑶是中山太守,他从小好学,阅读了很多经史。
年轻时就雄心大志,对兄弟说:“我自认为智谋不逊色于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只是没遇到汉高祖而已。”
不多时石寒就见到一个白衣飘飘的文士登上了坞堡城门楼,并由远及近,来到城门楼上正前方。
他嘴角暗自抽动一下,大晋尚白么,差不多每个有点条件的俊才,都有一套白衣飘飘的装扮。
要想俏一身孝,白色衣服本身就是装逼利器,我大晋还对长相如此重视,这就更加不奇怪了。
张宾在城门楼上居高临下,仔细打量着石寒,然后对着石寒双手一拱,算是行过礼了。
石寒见张宾衣冠楚楚,气度不凡,随即先开口问道:“来者可是此间张家坞家主张宾张孟孙?鄙人石寒乃是茌平县令,久仰张先生大名久矣,只可惜始终缘铿一面,幸今隆冬无事,特不惜自茌平县千里奔波,突风冒雪,前来中丘求见先生当面。”
张宾见问,先是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后昂首回答道,“在下张宾,是这张家坞的家主,不知石县令来求见在下所为何事?”
“哈哈,张先生,你不会这么小气,连坞堡大门都不让我进吧?好歹在这冰天雪地里,我也是驱驰了数千里地面特来拜访你,”石寒说着,仰首眼睛盯住了张宾腰间的长剑。
“是是是……是张某怠慢了,还望石县令见谅!”
张宾赶紧俯首告罪,又转首左右道:“左右,赶紧大开坞门,迎接石县令一行入城,石县令在这寒冬腊月的赶路数千里寻来我们坞堡,实属不容易啊,远来是客,远来是客嘛!”
总算石寒众人是叩开了张家坞的大门,一百余人众相继鱼贯入了坞堡。
“你提着长剑,能骑马上阵杀敌吗?”石勒见张宾亲自前头为自己众人引路,又看到他腰间的长剑,不由地问了起来。
等他说完,石寒麾下众人也都跟着大笑了起来。
那张宾知道石勒讽刺他,倒也不生气,依旧镇定自若地说道:“我们文人自幼便熟读圣人之学,又学习骑射六艺,这宝剑不过是用来防身的而已。”
“壮士你只知道宝剑能杀敌,却不知我这书生的无形之剑要比普通的宝剑锋利的多。“张宾最后大有深意,语带双关的补充道。
“噢?你说说什么是无形之剑?”石勒有些疑惑。
“壮士是胡人,有没有……”
“大胆!”张宾刚说到这里,忽听得一阵喝声,在石勒身后如炸雷一般响起。
那是当初和石勒一起,被充作奴隶让石寒给购买回来的二十多骑胡人。
“算了,没事,汉人有句话叫做‘不知者不罪’,是不是这么说的?你继续说你的。”原来石勒等人都是羯族出身,他们认为汉人说“胡人”是骂他们的话,因此都比较忌讳。
张宾看看那一众胡人怒骂相向,却也没太在意,继续说道:“壮士可曾听说过替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军师张良吗?”
“汉初三杰,张良这样的谋圣,我怎能没有听说过?”石勒直翻白眼。
他虽没读过书,连字都不识,却喜欢听人为他讲读书本上的内容。
张宾自傲地道:“这便对嘛,那张良不过一介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能够运筹帷幄,屡献奇策,最终辅佐汉高祖击败了西楚霸王项羽。”
逯明马上辩驳道:“却不尽然,真正帮助刘邦打败项羽的乃是兵仙韩信,你就少往张良脸上贴金了。”
“那还有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呢?足未出户便已经为刘备划定了三分天下之势,之后独身前去游说孙吴,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真真地强过了百万大军,于是才有了后来的孙刘联合抗曹的赤壁之战。”张宾继续侃侃而谈。
“后来诸葛亮辗转至益州,帮着刘备奇袭刘璋,奠定了蜀国的开国基业。”
“如今我看石县令也是有非凡之志的人,在座的诸位将领,攻城略地自然是一等一的好手,可是说到深谋远虑,安邦治国,恐怕就不是诸位壮士的强项了吧?”
众人听这张宾说的似乎有些玄乎了,只有石勒认真听在心里。
他从小就听村子里的汉人们说汉高祖刘邦的故事,对于两汉之间的风云人物甚是崇拜。
他跟随石寒,见证了石寒的做局和算计,在茌平县一带招抚匪寇,然后养寇自重,无非也是想扩充实力,积蓄根基,好将来能大展宏图。
那张良和诸葛亮等谋士他也是知道的,要成就霸业没有军师可是不行。
不过,眼下这人究竟是否真有实力,他心里还是没底。
毕竟他不像石寒是穿越者,能预先料知“后”事,对张宾的才干非常熟知。
“你这话毕竟是口说无凭,”石勒看着张宾,知道石寒看重他,虽是心里喜欢,却仍旧不动声色。
“眼下你能识得我家石县令也是位不输高祖刘邦一般的英雄人物吗?你能慧眼识君,贤臣择主而事吗?”
“哈哈,石县令千里迢迢前来寻我,莫非还真是特意来请我出山相助的?”张宾大笑问道。
石寒当即接话道:“鄙人深知先生大才,绝不逊色于谋圣张良,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下,是故乃怀着万分虔诚之心前来请先生下山,还望先生能以天下千千万万生灵为念,助我还一个朗朗乾坤盛世,开创万世不拨之基,安得人间太平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