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阵!……二连、四连、五连列阵”
“……排五列横队!”
“炮兵架设发射阵地!”
“龙骑兵连于阵后待命!”
“……”
次日,正午时分,第三混成营行进至一处空旷的戈壁地带时,阿曼人便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低矮的丘陵上,黑压压一片,缓缓地朝齐军逼来。
训练有素的齐国官兵立时从行军状态转入到战斗状态,各部官兵在长官的指令下,迅速列阵,排成了一个大横队。
从阿曼人的阵列后,隐约发现有数百骑兵,因而,齐军的横队排成了稍稍厚实的五列,以防骑兵的冲击。
齐国陆军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并且在无数场战争的洗礼下,步兵线列战术已经非常成熟了。战斗时,一般会使用三种战术:线列、方阵、纵阵。其中线列是步兵会战时组成横排的线列,然后通过火枪齐射来增强火力密度。一般这个线列横排会有3-4排,第一排跪射,第二排战射,三四排作为人员补充。这样的密集火力,可以很好的发挥燧发枪的火力优势,同时每个士兵之间又保持较为疏松的距离,使得士兵不会受到对方密集火力的大面积伤害。
方阵则是3-4排线列步兵围成的空心方阵,这是专门针对敌方骑兵在空旷地带发动四面突袭而部署的阵列,每一個方阵步兵都是要经过严格的勇气训练,做到能够直面骑兵的冲击还能去用刺刀戳刺马匹,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线列步兵。
而纵阵,是方便步兵进行移动奔袭的方阵,齐国陆军在行军时都是统一采用用两分距纵队或四分距纵队。在进入战场后,便能迅速转变队形,展开对敌攻击。
除了步兵线列方阵,齐国陆军根据作战规模和所面对敌军实力,还会有大量的轻步兵(即猎兵)、骑兵和炮兵与方阵相配合,这样的战斗模式在这个时代除了遇到同等的对手、采用同样战术硬碰硬,几乎是无解的。
对于齐国陆军中最小的编制——连来说,只有一种队形,那就是三列横队。横队、纵队、方阵等队形是对营以上编制单位而言的。
所谓营横队、营纵队、营方阵其实就是营级长官将所含三列连横队进行变换、组合和排列的产物。将所有三列连横队排成一个大横队,就是营横队,这种阵型的优点是便于发扬火力,缺点是对地形和纪律要求非常敏感,移动速度慢而且非常难保持队形的整齐。
不过,第三混成营所在的位置却是一片极为空旷的戈壁地带,几乎没有任何遮拦,倒也方便了部队列阵迎敌。唯一不利的因素,可能就是敌军从南面的丘陵方向冲来,使得齐军官兵不得不迎面正午刺眼的阳光。
“狗日的,阿曼人还真是选了一个最好的攻击时间。”连长俞元斌手搭凉棚,眯着眼睛,朝数百米外的阿曼阵列望去,“这大中午的,硬是不让老子歇一下!……咦,那些冲在前面的是波斯人吗?”
只见前方有多达数千平民装饰的波斯人,哭喊着,惊叫着,在阿曼士兵刀剑的逼迫下,朝齐军阵列涌来。凡是停步不前,或者跌倒在地的波斯人,均被残暴的阿曼人挥起一刀,将其砍杀,从而引得整个队伍更大的躁动。
阿曼人竟然将俘虏的波斯人全部当做冲阵的炮灰!
“开炮!”第三混成营营长、宣节校尉(少校)闫少武放下望远镜,然后面无表情地下达了命令。
“轰!轰!……”
五门55毫米口径的轻型陆军炮(相当于同时代的4磅火炮)依次打响,但只有两发炮弹准确地落入密集的人群之中,破碎的弹片,四下飞溅,立时掀翻了十数人,将整个冲锋的阵势搅动得更加混乱。
“轰!轰!轰!……”
经过两轮校射后的火炮打得愈发猛烈,炮弹也从最初的球形爆炸弹,转换到榴霰弹,给予敌军大量杀伤。排在前面的波斯人炮灰不顾阿曼人的弹压,开始四散奔逃,将隐在后阵的阿曼军队暴漏在齐军火力之下。
“前方发现阿曼人的驼炮,正在快速逼近我军!”
“敌军分出两部,朝我军两翼实施包抄!”
“敌军骑兵动了!他们正在向我军后方迂回!”
“……”
闫少武站在一辆辎重车的后面,一边观察着前方敌情,一边默默地计算盘桓着敌我双方所处的形势。很明显,阿曼人此时占据了天时和地利,试图以其稍据优势的兵力,在这片戈壁滩上,以四面围攻的方式,将第三混成营聚歼于此。
哼,土鸡瓦狗般的战力,竟然想打一场完美的围歼战!
也不怕崩碎了满口的牙?!
“将三门火炮转移至北侧方向,轰击敌方骑兵!”
“猎兵出击,自由射击。待敌军进抵二百米范围后,迅速撤回!”
“全军变阵!……列空心方阵!”
“……”
借助着波斯人炮灰的掩护,阿曼人成功抵近齐军阵列三百多米远的位置,随即开始加快步伐,准备发起最后的决死冲锋。
“砰!砰!砰!……”
不断轰鸣的火炮,以及不时响起的火枪声,让快速行进的阿曼士兵无不感到头皮发麻,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恐惧。
都说齐国人铳炮犀利,火力强大,甫一接战,果如传言那般。明明对方没有几门火炮,但炮弹却打得又快又急,射速达到每分钟两发的惊人频率。而且,齐军火炮打的也异常得准,专往人群密集处轰击。这使得阿曼军的冲锋队列早已不成阵型,几乎是以散兵的形式朝齐军扑来。
冲在他们前面的数千波斯俘虏已经尽数跑散,漫山遍野得到处都是,而那些冲至齐军阵列的波斯人炮灰,无一例外地被射杀于阵前,或者被刺刀捅翻在地。
“真神会保佑我们!让我们以无比坚毅的勇气,冲过去,杀死对面所有的恶魔!”阿曼前军统领萨拉赫·叶海亚高举着弯刀,大声地呼喝着。
在战前,根据阿曼素丹王国驻基什姆岛总督亚辛·谢亚迪的作战规划,他们先以波斯炮灰为先导,冲击齐军阵列。若是能扰乱齐军部署,那是最好不过。全军将会趁势杀入齐军阵中,与齐军展开短兵相接,凭借兵力优势,尽歼这股敌人。
假如波斯人炮灰无法撼动齐军阵列,那么隐于其后的阿曼军队也能籍此掩护,快速接近齐军阵列。作为先锋部队,萨拉赫·叶海亚将率领一千六百余阿曼士兵以决死的姿态,从正面和两翼发起猛烈进攻,最大程度吸引齐军的注意力。
而骑兵统领阿里·阿尔·贾布里则率领三百余骑兵,迂回机动至齐军后方,趁齐军陷入胶着之际,给予齐军毁灭性的打击。
在总督亚辛·谢亚迪看来,这股齐军人数仅四百余人,不到阿曼军的五分之一,而且这里地形平坦,一旦陷入他们的四面围攻,很有可能被阿曼军尽数歼灭。
如此,他们便能一举击败强大的齐国军队,从而打破齐国人不可战胜的神话传说,这将极大地振奋和鼓舞阿曼王国的军心士气。
此战获胜的关键,就在于前军冲锋的决绝,为绕到齐军后方的骑兵提供最为有利的冲阵机会。只要破开了齐军阵型,在这片无遮无拦的隔壁滩上,没有任何庇护的齐军将成为他们待宰的羔羊。
“砰!砰!砰!……”就在前军统领萨拉赫·叶海亚身先士卒,高呼着“真神伟大”的口号,带领部下奋力地朝齐军阵列冲锋时,几声清脆的狙击枪声响起,两颗弹丸射入了他的身体,闷哼一声,便一头栽倒在地。
“……排五列横队!”
“炮兵架设发射阵地!”
“龙骑兵连于阵后待命!”
“……”
次日,正午时分,第三混成营行进至一处空旷的戈壁地带时,阿曼人便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低矮的丘陵上,黑压压一片,缓缓地朝齐军逼来。
训练有素的齐国官兵立时从行军状态转入到战斗状态,各部官兵在长官的指令下,迅速列阵,排成了一个大横队。
从阿曼人的阵列后,隐约发现有数百骑兵,因而,齐军的横队排成了稍稍厚实的五列,以防骑兵的冲击。
齐国陆军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并且在无数场战争的洗礼下,步兵线列战术已经非常成熟了。战斗时,一般会使用三种战术:线列、方阵、纵阵。其中线列是步兵会战时组成横排的线列,然后通过火枪齐射来增强火力密度。一般这个线列横排会有3-4排,第一排跪射,第二排战射,三四排作为人员补充。这样的密集火力,可以很好的发挥燧发枪的火力优势,同时每个士兵之间又保持较为疏松的距离,使得士兵不会受到对方密集火力的大面积伤害。
方阵则是3-4排线列步兵围成的空心方阵,这是专门针对敌方骑兵在空旷地带发动四面突袭而部署的阵列,每一個方阵步兵都是要经过严格的勇气训练,做到能够直面骑兵的冲击还能去用刺刀戳刺马匹,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线列步兵。
而纵阵,是方便步兵进行移动奔袭的方阵,齐国陆军在行军时都是统一采用用两分距纵队或四分距纵队。在进入战场后,便能迅速转变队形,展开对敌攻击。
除了步兵线列方阵,齐国陆军根据作战规模和所面对敌军实力,还会有大量的轻步兵(即猎兵)、骑兵和炮兵与方阵相配合,这样的战斗模式在这个时代除了遇到同等的对手、采用同样战术硬碰硬,几乎是无解的。
对于齐国陆军中最小的编制——连来说,只有一种队形,那就是三列横队。横队、纵队、方阵等队形是对营以上编制单位而言的。
所谓营横队、营纵队、营方阵其实就是营级长官将所含三列连横队进行变换、组合和排列的产物。将所有三列连横队排成一个大横队,就是营横队,这种阵型的优点是便于发扬火力,缺点是对地形和纪律要求非常敏感,移动速度慢而且非常难保持队形的整齐。
不过,第三混成营所在的位置却是一片极为空旷的戈壁地带,几乎没有任何遮拦,倒也方便了部队列阵迎敌。唯一不利的因素,可能就是敌军从南面的丘陵方向冲来,使得齐军官兵不得不迎面正午刺眼的阳光。
“狗日的,阿曼人还真是选了一个最好的攻击时间。”连长俞元斌手搭凉棚,眯着眼睛,朝数百米外的阿曼阵列望去,“这大中午的,硬是不让老子歇一下!……咦,那些冲在前面的是波斯人吗?”
只见前方有多达数千平民装饰的波斯人,哭喊着,惊叫着,在阿曼士兵刀剑的逼迫下,朝齐军阵列涌来。凡是停步不前,或者跌倒在地的波斯人,均被残暴的阿曼人挥起一刀,将其砍杀,从而引得整个队伍更大的躁动。
阿曼人竟然将俘虏的波斯人全部当做冲阵的炮灰!
“开炮!”第三混成营营长、宣节校尉(少校)闫少武放下望远镜,然后面无表情地下达了命令。
“轰!轰!……”
五门55毫米口径的轻型陆军炮(相当于同时代的4磅火炮)依次打响,但只有两发炮弹准确地落入密集的人群之中,破碎的弹片,四下飞溅,立时掀翻了十数人,将整个冲锋的阵势搅动得更加混乱。
“轰!轰!轰!……”
经过两轮校射后的火炮打得愈发猛烈,炮弹也从最初的球形爆炸弹,转换到榴霰弹,给予敌军大量杀伤。排在前面的波斯人炮灰不顾阿曼人的弹压,开始四散奔逃,将隐在后阵的阿曼军队暴漏在齐军火力之下。
“前方发现阿曼人的驼炮,正在快速逼近我军!”
“敌军分出两部,朝我军两翼实施包抄!”
“敌军骑兵动了!他们正在向我军后方迂回!”
“……”
闫少武站在一辆辎重车的后面,一边观察着前方敌情,一边默默地计算盘桓着敌我双方所处的形势。很明显,阿曼人此时占据了天时和地利,试图以其稍据优势的兵力,在这片戈壁滩上,以四面围攻的方式,将第三混成营聚歼于此。
哼,土鸡瓦狗般的战力,竟然想打一场完美的围歼战!
也不怕崩碎了满口的牙?!
“将三门火炮转移至北侧方向,轰击敌方骑兵!”
“猎兵出击,自由射击。待敌军进抵二百米范围后,迅速撤回!”
“全军变阵!……列空心方阵!”
“……”
借助着波斯人炮灰的掩护,阿曼人成功抵近齐军阵列三百多米远的位置,随即开始加快步伐,准备发起最后的决死冲锋。
“砰!砰!砰!……”
不断轰鸣的火炮,以及不时响起的火枪声,让快速行进的阿曼士兵无不感到头皮发麻,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恐惧。
都说齐国人铳炮犀利,火力强大,甫一接战,果如传言那般。明明对方没有几门火炮,但炮弹却打得又快又急,射速达到每分钟两发的惊人频率。而且,齐军火炮打的也异常得准,专往人群密集处轰击。这使得阿曼军的冲锋队列早已不成阵型,几乎是以散兵的形式朝齐军扑来。
冲在他们前面的数千波斯俘虏已经尽数跑散,漫山遍野得到处都是,而那些冲至齐军阵列的波斯人炮灰,无一例外地被射杀于阵前,或者被刺刀捅翻在地。
“真神会保佑我们!让我们以无比坚毅的勇气,冲过去,杀死对面所有的恶魔!”阿曼前军统领萨拉赫·叶海亚高举着弯刀,大声地呼喝着。
在战前,根据阿曼素丹王国驻基什姆岛总督亚辛·谢亚迪的作战规划,他们先以波斯炮灰为先导,冲击齐军阵列。若是能扰乱齐军部署,那是最好不过。全军将会趁势杀入齐军阵中,与齐军展开短兵相接,凭借兵力优势,尽歼这股敌人。
假如波斯人炮灰无法撼动齐军阵列,那么隐于其后的阿曼军队也能籍此掩护,快速接近齐军阵列。作为先锋部队,萨拉赫·叶海亚将率领一千六百余阿曼士兵以决死的姿态,从正面和两翼发起猛烈进攻,最大程度吸引齐军的注意力。
而骑兵统领阿里·阿尔·贾布里则率领三百余骑兵,迂回机动至齐军后方,趁齐军陷入胶着之际,给予齐军毁灭性的打击。
在总督亚辛·谢亚迪看来,这股齐军人数仅四百余人,不到阿曼军的五分之一,而且这里地形平坦,一旦陷入他们的四面围攻,很有可能被阿曼军尽数歼灭。
如此,他们便能一举击败强大的齐国军队,从而打破齐国人不可战胜的神话传说,这将极大地振奋和鼓舞阿曼王国的军心士气。
此战获胜的关键,就在于前军冲锋的决绝,为绕到齐军后方的骑兵提供最为有利的冲阵机会。只要破开了齐军阵型,在这片无遮无拦的隔壁滩上,没有任何庇护的齐军将成为他们待宰的羔羊。
“砰!砰!砰!……”就在前军统领萨拉赫·叶海亚身先士卒,高呼着“真神伟大”的口号,带领部下奋力地朝齐军阵列冲锋时,几声清脆的狙击枪声响起,两颗弹丸射入了他的身体,闷哼一声,便一头栽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