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随着一发警告性的炮弹落进榆河里,迸溅起巨大的水花,战场上的混乱为之一滞。
紧接着残存的辽军如鸟兽般向两侧散去,远处的女真人便开始追赶。
众人呼啦啦地来,又呼啦啦地走,仿佛像是一场闹剧。
边境的宋军松了一口气。
辽宋边境在东北地区以大灵河、榆河等河流为界,差不多是在后世凌源市到朝阳市那一带。
边境线由西往东二三百余里,北方禁军战斗力虽强,可那么长的边境线根本守不住。
如果有大量辽金溃卒越过边境,肆意杀戮,他们又没有及时赶到,那就遭殃。
现在敌人都没有越过榆河,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而此刻北岸依旧混乱,除了辽军士兵以外,大定府还有很多契丹贵族,同样在四散逃跑。
他们很多人都选择往南岸的宋朝边境逃,除了河流以外,还有很多山川可以越境,宋军根本无力守护这么长的边境线。
因此大量契丹贵族、溃军逃散进大宋边境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混乱。
好在那些契丹贵族跟溃军是为了逃命,不是为了送死,他们也知道如果在宋境闹事乃至杀人是什么下场。
所以当村民发现他们,并马上报告给附近官府之后,他们也就都老老实实地等着宋人过来。
相比于见他们就杀的女真人,宋人给他们的印象永远都是会讲道理,好打交道。
实际上也是如此。
辽宋攻守易型之后,双方的关系也没有完全急转直下。
大宋还需要与辽国长期贸易,引进大量原材料。因此采取的是和平外交原则,双方互开边境,以加深贸易合作。
两边的经贸往来非常频繁,民间交流也非常多,导致官方关系看似一般,但民间还是很热络。
这一点有点像之前宋日关系,官方往来不多,民间商业繁荣下却大有交集。
何况眼下大宋军事力量强横,辽人往西跑是死,往东跑更是死,北面是敌人杀来的方向,只有往南才有一线生机。
事实也正如辽人猜想的那样,基本上辽人越境逃过来,宋军也没有驱赶,只是将他们聚拢起来,关押在各州、县的地方军营驻地里,等待朝廷发落而已。
现在政制院总揽全国军政大事,这场战争不仅仅关乎于辽金国运,同样也关乎于大宋的外交,因此怎么处置,从来都不是由地方能够决定的事情。
不过大年初一刚过,也就是辽国中京大定府被攻破的第三天,位于安德以北的盛吉传来一个消息,让幽燕路安抚使、转运使等人精神一振。
辽国皇帝耶律重元渡过了大灵河,他带着一群家属狼狈地穿过一片树林被当地守军遇到,客客气气地请到了盛吉县县衙里去了。
幽燕路这边原本是打算等耶律重元死后再大作文章,找理由和借口北上灭了金国,以此达成渔翁得利的局面。
但抓到辽国皇帝就又是另外一回事情。
虽说辽宋并未宣战,可当年以前辽宋战事,基本上都是辽国发起。
这要是把辽皇押赴汴梁,让当今陛下问罪,狠狠地涨一波脸面,那他们幽燕路上下官员们岂不是大功一件?
当下幽燕路官员迅速把消息汇报上去。
没过多久,短短数日之后,朝廷那边就发了回执过来,让他们把耶律重元送往汴梁。
大宋庆历十四年新年刚过,报纸上就悄然登上了一则“辽国为内部叛乱灭亡,皇帝耶律重元带着一家老小投降于大宋”的新闻。
紧接着相当于后世宣传部的进奏院宣传机器开始全面启动,各家大大小小的报社纷纷刊登起了各种消息。
有的说耶律重元要把北方辽国疆域献给大宋,有的开始论证从唐朝开始,东北就是汉人领土,而大宋继承唐朝正统,也该有继承北方领土的权力。
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满天飞。
当耶律重元到了汴梁,无意间听到了这些消息之后,也只能长叹一声,在受到大宋皇帝陛下赵祯接见的时候,跪在地上,额头贴地,向大宋献出整个辽国疆域。
正常情况下,耶律重元作为一个亡国之君,本身就已经没有了国家,根本没有资格再这么做,即便做了,大宋也无法接收得了这些领土。
但那是指金国与大宋的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现在大宋万事俱备,只欠一个大义名分,而耶律重元就给了这个名分。
于是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
赵祯大手一挥,枢密院与兵部立即行动,派了三名中将前往幽燕路统率兵马,直捣黄龙府。
大宋强干弱枝政策下,虽然有一百多名少将,但在外驻军每名少将只能统领五千人,加上体制不同,没有政委的双重领导,因此调兵手续就非常复杂。
除了枢密院、兵部和皇帝加一起的常规调兵方式以外,第二个调兵方式就是前几年大宋颁布的《领土防御基本法》当中的一条。
也即如果遇到外敌入侵,朝廷没法及时给出指示,当地政务主官和将领可以遵照这部法领兵抵抗外敌。
这意味着将领领兵的条件非常苛刻,以此杜绝朴卡卡的事情发生。
并且外地驻军的将领只有少将,其余中将上将,全都在汴梁,除非遇到规格很高的战斗,否则基本上就已经不可能再出动他们。
但显然灭金国并不算特别高的规格,即便是灭国战争,也只是派三名中将,还都是为了分权,否则一个中将足矣。
很快,到了庆历十四年一月上旬,大宋就以辽国进献疆土,女真人擅自建国是为叛乱为名,昭告四方,正式北上出名,讨伐新成立的伪政权大金。
这个理由在后世人看来觉得奇怪。
成王败寇。
辽国被金国灭亡,那就该金国继承辽国的疆土才对。
可在古代社会,特别是东亚儒家文化圈,讲究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大义名分。
女真人以前是辽国子民,现在叛乱,就是对辽国不忠。
而名义上辽国政权又是被各方承认,辽国进献疆土,那疆域就该归大宋,大宋便以这个名义讨伐,合情合理。
当然。
实际上这就是个借口,古代叛乱的事情太多,曹丕篡汉,司马篡魏,刘裕篡晋,唐朝也是叛乱了隋朝建立,就能够否定他们的合法性吗?
所以本质上其实就是谁拳头大谁有道理,但由于四方国家现在都是大宋的藩国,要师出有名,那自然需要这样的一个借口。
大金完颜乌古乃那边得知这件事情自然是大惊失色,连忙再次派出使者,写下一封诚挚的信件,表示从未想过与大宋为敌,并且建国后也愿意成为大宋的藩国。
然而还是那句话,拳头大就有道理。现在大宋拳头大,金国畏惧,当然做低姿态。但如果金国灭辽之后,发现宋国软弱可欺,又怎么可能放过机会?
历史上的北宋灭亡不就是如此?
因而大宋这边根本就没有搭理金国,而是幽燕路三万大军,再与云朔路和辽阳府各一万多人马互相策应,分三路齐进。
正在辽国中京大定府作威作福的完颜乌古乃经过两日商议,最终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打算诱敌深入。
不得不说,他是有智慧的,就跟明朝剿灭努尔哈赤一样,努尔哈赤没有硬打,选择先退兵回去,诱敌深入,然后再逐个击破,取得了萨尔浒之战的大捷。
可惜的是宋军并非明军,虽然宋军在整体指挥上还有大问题,如三路总共有五名中将率领,没有一名主将统一指挥战斗,导致各自为战。
然而缺少上层统一指挥的情况下,以一军为单位的中级作战单位却装备精良,指挥有度。基本上一名中将统领两军作战,一军由一名少将指挥,总计五万多人,分头协作,包围女真。
最先北上的就是驻扎在辽阳府的兵马,他们采取势如破竹的打法,大军走大路浩浩荡荡北上,短短数日,先攻破沈州,又马不停蹄取了贵德,兵锋直指黄龙府。
完颜乌古乃随即调动大股部队撤离原辽国腹地,随后于通州,也就是后世辽宁四平市一带,打算利用地形优势,于半路截击来犯的宋军。
但让完颜乌古乃崩溃的是,大军甚至都没有赶到埋伏点,收纳的大量辽军降卒听说要和宋军交战,半路上就跑了大半,甚至有很多杀死监督的女真督战官,纷纷四散逃跑。
毕竟女真人数量还是不如契丹人多,被俘虏之后乖乖听话是有对女真人天然恐惧产生的盲从效应。可一旦心中对宋军的恐惧占据上风,那对于女真人的恐惧自然就被压倒,从而拼死反抗。
相比于在战场上被宋军隔着上百丈外开枪打死,或者离着数里地被大炮轰死,他们宁愿与主要武器依旧是冷兵器的女真人殊死一搏,换取一线生机。
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这种事情,完颜乌古乃也没有什么办法,事实上连女真人自己都人心惶惶,更何论俘虏?
所以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进军。
好不容易抵达了地方,安排好了伏击位置,也听斥候报告了敌人动向,安心等着宋军上门。
结果才刚看到人影,忽然就听到一二里外,隐约传来“咻咻咻咻咻”的声音。
然后。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金人被迫击炮炸懵了,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周围爆炸声四起,仿佛周围的山峦、丘陵都要被移为平地。
只能说这还只是一代研发的轻型迫击炮,重量达二百多斤重,最远射程才一公里。
而二战时期鬼子的94式迫击炮射程已经能达到四公里,两三公里射程的96式和4式迫击炮也属于标配。
相比之下宋军的武器跟二战时期比较先进的工业国比起来,还是有一定差距。
但跟冷兵器时期的金国比起来,那情形就完全不一样。
金人才刚远远地见到人影,并且还是前面的斥候看到,后面的主力部队还在埋伏圈,连人都看不见,就遭受到了炮火洗礼。
紧接着大股宋军杀来,“砰砰砰砰”的枪声不绝,甚至还有“哒哒哒哒”冒着蓝花的机关枪。
漫山遍野的子弹溅起无数尘土,也惊起无数惨叫的金军。
短短十几秒钟的炮火覆盖和枪械扫射下,设伏的金军再也坚持不住了,纷纷拔腿就跑,后方的骑兵部队更是迅速跑得没烟。
此时一里外的宋军才在十多分钟后抵达战场。
他们自己也没想到战斗结束得这么快,领队的少将杨文广只是在山上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敌人的埋伏圈,然后让迫击炮小队往那个方向炸。
等迫击炮炸完步兵再冲,双方离得很远,都没有实际交锋,也没有近距离接触,战争就打完了。
而这,就是工业国面对连农耕国都不是游牧民族的绝对优势。
金军一战即溃。
总共战争就打了杨文广五千人的通州遭遇战。
之后幽燕路主力部队与辽阳府偏师于黄龙府集结,开始进攻金国的首都黄龙城。
历史上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后,就先定都会宁府,也就是哈尔滨一带,因为这里是完颜部的老巢,然后才开始向外扩张。
如今因辽国衰弱地厉害,完颜乌古乃起步后的形势比完颜阿骨打强太多,早就控制大半个东北,定都黄龙府。
所以眼下黄龙府成为金国中枢,完颜乌古乃也是从这里一路打到长春州,再南下灭亡辽国。
但现在辉煌仅仅持续了半年不到,金国迅速由盛转衰,被大宋围困。
半月之后。
二月初,宋军把黄龙城围得水泄不通。
完颜乌古乃选择出城投降。
他本来就不希望和大宋打仗,现在被迫打仗,自然只能束手就擒。
而从一月份出兵,到二月份金国灭亡,总共不到一个月。
事实上这一个月的时间宋军几乎都在赶路,打仗也就偏师打了一场,其它时间就是北上进军而已。
灭金,就是这么快。
随着一发警告性的炮弹落进榆河里,迸溅起巨大的水花,战场上的混乱为之一滞。
紧接着残存的辽军如鸟兽般向两侧散去,远处的女真人便开始追赶。
众人呼啦啦地来,又呼啦啦地走,仿佛像是一场闹剧。
边境的宋军松了一口气。
辽宋边境在东北地区以大灵河、榆河等河流为界,差不多是在后世凌源市到朝阳市那一带。
边境线由西往东二三百余里,北方禁军战斗力虽强,可那么长的边境线根本守不住。
如果有大量辽金溃卒越过边境,肆意杀戮,他们又没有及时赶到,那就遭殃。
现在敌人都没有越过榆河,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而此刻北岸依旧混乱,除了辽军士兵以外,大定府还有很多契丹贵族,同样在四散逃跑。
他们很多人都选择往南岸的宋朝边境逃,除了河流以外,还有很多山川可以越境,宋军根本无力守护这么长的边境线。
因此大量契丹贵族、溃军逃散进大宋边境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混乱。
好在那些契丹贵族跟溃军是为了逃命,不是为了送死,他们也知道如果在宋境闹事乃至杀人是什么下场。
所以当村民发现他们,并马上报告给附近官府之后,他们也就都老老实实地等着宋人过来。
相比于见他们就杀的女真人,宋人给他们的印象永远都是会讲道理,好打交道。
实际上也是如此。
辽宋攻守易型之后,双方的关系也没有完全急转直下。
大宋还需要与辽国长期贸易,引进大量原材料。因此采取的是和平外交原则,双方互开边境,以加深贸易合作。
两边的经贸往来非常频繁,民间交流也非常多,导致官方关系看似一般,但民间还是很热络。
这一点有点像之前宋日关系,官方往来不多,民间商业繁荣下却大有交集。
何况眼下大宋军事力量强横,辽人往西跑是死,往东跑更是死,北面是敌人杀来的方向,只有往南才有一线生机。
事实也正如辽人猜想的那样,基本上辽人越境逃过来,宋军也没有驱赶,只是将他们聚拢起来,关押在各州、县的地方军营驻地里,等待朝廷发落而已。
现在政制院总揽全国军政大事,这场战争不仅仅关乎于辽金国运,同样也关乎于大宋的外交,因此怎么处置,从来都不是由地方能够决定的事情。
不过大年初一刚过,也就是辽国中京大定府被攻破的第三天,位于安德以北的盛吉传来一个消息,让幽燕路安抚使、转运使等人精神一振。
辽国皇帝耶律重元渡过了大灵河,他带着一群家属狼狈地穿过一片树林被当地守军遇到,客客气气地请到了盛吉县县衙里去了。
幽燕路这边原本是打算等耶律重元死后再大作文章,找理由和借口北上灭了金国,以此达成渔翁得利的局面。
但抓到辽国皇帝就又是另外一回事情。
虽说辽宋并未宣战,可当年以前辽宋战事,基本上都是辽国发起。
这要是把辽皇押赴汴梁,让当今陛下问罪,狠狠地涨一波脸面,那他们幽燕路上下官员们岂不是大功一件?
当下幽燕路官员迅速把消息汇报上去。
没过多久,短短数日之后,朝廷那边就发了回执过来,让他们把耶律重元送往汴梁。
大宋庆历十四年新年刚过,报纸上就悄然登上了一则“辽国为内部叛乱灭亡,皇帝耶律重元带着一家老小投降于大宋”的新闻。
紧接着相当于后世宣传部的进奏院宣传机器开始全面启动,各家大大小小的报社纷纷刊登起了各种消息。
有的说耶律重元要把北方辽国疆域献给大宋,有的开始论证从唐朝开始,东北就是汉人领土,而大宋继承唐朝正统,也该有继承北方领土的权力。
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满天飞。
当耶律重元到了汴梁,无意间听到了这些消息之后,也只能长叹一声,在受到大宋皇帝陛下赵祯接见的时候,跪在地上,额头贴地,向大宋献出整个辽国疆域。
正常情况下,耶律重元作为一个亡国之君,本身就已经没有了国家,根本没有资格再这么做,即便做了,大宋也无法接收得了这些领土。
但那是指金国与大宋的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现在大宋万事俱备,只欠一个大义名分,而耶律重元就给了这个名分。
于是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
赵祯大手一挥,枢密院与兵部立即行动,派了三名中将前往幽燕路统率兵马,直捣黄龙府。
大宋强干弱枝政策下,虽然有一百多名少将,但在外驻军每名少将只能统领五千人,加上体制不同,没有政委的双重领导,因此调兵手续就非常复杂。
除了枢密院、兵部和皇帝加一起的常规调兵方式以外,第二个调兵方式就是前几年大宋颁布的《领土防御基本法》当中的一条。
也即如果遇到外敌入侵,朝廷没法及时给出指示,当地政务主官和将领可以遵照这部法领兵抵抗外敌。
这意味着将领领兵的条件非常苛刻,以此杜绝朴卡卡的事情发生。
并且外地驻军的将领只有少将,其余中将上将,全都在汴梁,除非遇到规格很高的战斗,否则基本上就已经不可能再出动他们。
但显然灭金国并不算特别高的规格,即便是灭国战争,也只是派三名中将,还都是为了分权,否则一个中将足矣。
很快,到了庆历十四年一月上旬,大宋就以辽国进献疆土,女真人擅自建国是为叛乱为名,昭告四方,正式北上出名,讨伐新成立的伪政权大金。
这个理由在后世人看来觉得奇怪。
成王败寇。
辽国被金国灭亡,那就该金国继承辽国的疆土才对。
可在古代社会,特别是东亚儒家文化圈,讲究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大义名分。
女真人以前是辽国子民,现在叛乱,就是对辽国不忠。
而名义上辽国政权又是被各方承认,辽国进献疆土,那疆域就该归大宋,大宋便以这个名义讨伐,合情合理。
当然。
实际上这就是个借口,古代叛乱的事情太多,曹丕篡汉,司马篡魏,刘裕篡晋,唐朝也是叛乱了隋朝建立,就能够否定他们的合法性吗?
所以本质上其实就是谁拳头大谁有道理,但由于四方国家现在都是大宋的藩国,要师出有名,那自然需要这样的一个借口。
大金完颜乌古乃那边得知这件事情自然是大惊失色,连忙再次派出使者,写下一封诚挚的信件,表示从未想过与大宋为敌,并且建国后也愿意成为大宋的藩国。
然而还是那句话,拳头大就有道理。现在大宋拳头大,金国畏惧,当然做低姿态。但如果金国灭辽之后,发现宋国软弱可欺,又怎么可能放过机会?
历史上的北宋灭亡不就是如此?
因而大宋这边根本就没有搭理金国,而是幽燕路三万大军,再与云朔路和辽阳府各一万多人马互相策应,分三路齐进。
正在辽国中京大定府作威作福的完颜乌古乃经过两日商议,最终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打算诱敌深入。
不得不说,他是有智慧的,就跟明朝剿灭努尔哈赤一样,努尔哈赤没有硬打,选择先退兵回去,诱敌深入,然后再逐个击破,取得了萨尔浒之战的大捷。
可惜的是宋军并非明军,虽然宋军在整体指挥上还有大问题,如三路总共有五名中将率领,没有一名主将统一指挥战斗,导致各自为战。
然而缺少上层统一指挥的情况下,以一军为单位的中级作战单位却装备精良,指挥有度。基本上一名中将统领两军作战,一军由一名少将指挥,总计五万多人,分头协作,包围女真。
最先北上的就是驻扎在辽阳府的兵马,他们采取势如破竹的打法,大军走大路浩浩荡荡北上,短短数日,先攻破沈州,又马不停蹄取了贵德,兵锋直指黄龙府。
完颜乌古乃随即调动大股部队撤离原辽国腹地,随后于通州,也就是后世辽宁四平市一带,打算利用地形优势,于半路截击来犯的宋军。
但让完颜乌古乃崩溃的是,大军甚至都没有赶到埋伏点,收纳的大量辽军降卒听说要和宋军交战,半路上就跑了大半,甚至有很多杀死监督的女真督战官,纷纷四散逃跑。
毕竟女真人数量还是不如契丹人多,被俘虏之后乖乖听话是有对女真人天然恐惧产生的盲从效应。可一旦心中对宋军的恐惧占据上风,那对于女真人的恐惧自然就被压倒,从而拼死反抗。
相比于在战场上被宋军隔着上百丈外开枪打死,或者离着数里地被大炮轰死,他们宁愿与主要武器依旧是冷兵器的女真人殊死一搏,换取一线生机。
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这种事情,完颜乌古乃也没有什么办法,事实上连女真人自己都人心惶惶,更何论俘虏?
所以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进军。
好不容易抵达了地方,安排好了伏击位置,也听斥候报告了敌人动向,安心等着宋军上门。
结果才刚看到人影,忽然就听到一二里外,隐约传来“咻咻咻咻咻”的声音。
然后。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金人被迫击炮炸懵了,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周围爆炸声四起,仿佛周围的山峦、丘陵都要被移为平地。
只能说这还只是一代研发的轻型迫击炮,重量达二百多斤重,最远射程才一公里。
而二战时期鬼子的94式迫击炮射程已经能达到四公里,两三公里射程的96式和4式迫击炮也属于标配。
相比之下宋军的武器跟二战时期比较先进的工业国比起来,还是有一定差距。
但跟冷兵器时期的金国比起来,那情形就完全不一样。
金人才刚远远地见到人影,并且还是前面的斥候看到,后面的主力部队还在埋伏圈,连人都看不见,就遭受到了炮火洗礼。
紧接着大股宋军杀来,“砰砰砰砰”的枪声不绝,甚至还有“哒哒哒哒”冒着蓝花的机关枪。
漫山遍野的子弹溅起无数尘土,也惊起无数惨叫的金军。
短短十几秒钟的炮火覆盖和枪械扫射下,设伏的金军再也坚持不住了,纷纷拔腿就跑,后方的骑兵部队更是迅速跑得没烟。
此时一里外的宋军才在十多分钟后抵达战场。
他们自己也没想到战斗结束得这么快,领队的少将杨文广只是在山上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敌人的埋伏圈,然后让迫击炮小队往那个方向炸。
等迫击炮炸完步兵再冲,双方离得很远,都没有实际交锋,也没有近距离接触,战争就打完了。
而这,就是工业国面对连农耕国都不是游牧民族的绝对优势。
金军一战即溃。
总共战争就打了杨文广五千人的通州遭遇战。
之后幽燕路主力部队与辽阳府偏师于黄龙府集结,开始进攻金国的首都黄龙城。
历史上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后,就先定都会宁府,也就是哈尔滨一带,因为这里是完颜部的老巢,然后才开始向外扩张。
如今因辽国衰弱地厉害,完颜乌古乃起步后的形势比完颜阿骨打强太多,早就控制大半个东北,定都黄龙府。
所以眼下黄龙府成为金国中枢,完颜乌古乃也是从这里一路打到长春州,再南下灭亡辽国。
但现在辉煌仅仅持续了半年不到,金国迅速由盛转衰,被大宋围困。
半月之后。
二月初,宋军把黄龙城围得水泄不通。
完颜乌古乃选择出城投降。
他本来就不希望和大宋打仗,现在被迫打仗,自然只能束手就擒。
而从一月份出兵,到二月份金国灭亡,总共不到一个月。
事实上这一个月的时间宋军几乎都在赶路,打仗也就偏师打了一场,其它时间就是北上进军而已。
灭金,就是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