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寒说下面我们将进行第37章节介绍了

    动静第三十七

    本篇主要论述了在两军对阵中,如何运用迂回和伏击等战法击败敌人。首先论述了在“两陈相望,众寡强弱相等,不敢先举”的情况下,要使敌军“行陈不固,后军欲走,前陈数顾”,应该虚张声势,设伏败敌。接着进一步论述了在地势不利于设伏,“敌知我虑,先施其备”的情况下,应该在交锋时,佯装失败,引诱敌军进入我伏击圈,这样便可以击败敌人。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之军相当,两陈相望,众寡强弱相等,未敢先举。吾欲令敌人将帅恐惧,士卒心伤,行陈不固,后陈欲走,前陈数顾,鼓噪而乘之,敌人遂走,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发我兵去寇十里而伏其两旁,车骑百里而越其前后,夺其旌旗,益其金鼓。战合,鼓噪而俱起,敌将必恐,其军惊骇,众寡不相救,贵贱不相待,敌军必败。”

    武王曰:“敌之地势,不可以伏其两旁,车骑又无以越其前后,敌知我虑,先施其备,我士卒心伤,将帅恐惧,战则不胜,为之奈何?”

    太公曰:“微哉!王之问也。如此者,先战五日,发我远候,往视其动静,审候其来,设伏而待之。必于死地,与敌相遇,远我族旗,疏我行陈,必奔其前,与敌相当。战合而走,击金无止,三里而还,伏兵乃起,或陷其两旁,或击其前后,三军疾战,敌人必走。”

    武王曰:“善哉!”

    它的意思呢:武王问太公说:“领兵深入敌国境内,敌我势均力敌,双方对而相峙,众寡强弱相等,谁也不敢率先发起进攻。在这种情况下,我要使敌军将帅心怀恐惧,部队士气低落,行阵不能稳固,后阵士兵企图逃跑,前阵动摇不定。然后。擂鼓呐喊,乘势进小,迫使敌人溃败逃走,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要做到这样,就须派遣部队绕到敌后十里的地方,在道路两旁埋伏起来,另派遣战车和骑兵远出百里,迂回到敌军的身远后方,并命令部队多备旌旗,增设金鼓,在双方战斗发起后,擂鼓呐喊,各军同时向敌人发起进攻。这样,敌军将帅必然恐惧,士兵必然惊骇,以致大小部队互不救援,官兵互不照顾。如此,敌军就必然失败。”

    武王问道:“假如敌方所处地势不便我军在其两旁设伏,我战车和骑兵又不能迂回到敌人身远后方,同时敌人又发觉了我军行动企图,预先有了充分的准备,我军士兵悲观沮丧,我军将帅心怀恐惧,与敌交战无法取胜。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微妙啊!君王所问的问题。像这种情况,应当在交战前五天,就先向远方派出斥候侦察,窥探敌人动静,审察敌人前来进攻的征兆,预先设下埋伏等待敌人进犯。必须在对敌最不利的地形上同敌军交战。疏散我军旌旗,拉开我行列的距离,并以与敌人相当的兵力向敌进击,刚一交战即行撤退,鸣金停止而故意不止,继续后退三里再回头反击,这时伏兵乘机而起,或攻击敌人两侧,或抄袭敌军前后,全军奋力作战,敌人必败而逃走。”

    武王说:“说得好啊!”

    比如:伏击,即设伏歼敌的战法,是古代常使用的战法之一。伏击的重要条件是地形,“必于死地”设伏。其次是善于运用佯动、示形、诱敌等手段,才能达成伏击运动之敌的目的。马陵之战中,齐军就是运用这一战法击败魏军取得胜利的。

    前朝周显王二十七年(前 342 年),前朝魏发兵攻韩,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应允救授,以促使韩竭力抗魏。但鉴于战事初起,魏、韩双方实力未损,过早出兵对齐不利,因此直到韩军五战俱败,情况十分危急,魏军也十分疲惫时,齐才发兵相救。次、年,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率军直趋魏都大梁(今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围。魏军果然撤回大梁,并以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率兵十万迎击,企图同齐军一决胜负。

    前朝谋士孙膑认为。魏军强悍善战,不可贸然同其决战,只能利用魏军素来轻视齐军和庞涓求胜心切的弱点,“因其势而导之”。于是决定了减灶诱敌,设伏聚歼的作战方针。齐军与魏军刚一接触,就立即佯败后撤。为了诱使魏军进行追击,齐军按照孙膑预先的部署,第一天挖了十万人煮饭用的灶,第二天减少为五万灶,第三天减少到三万灶,造成在魏军的追击下齐军士卒:大批逃亡、人员锐减的假象。庞涓见齐军退却避战而又天天减灶,武断地认定齐军斗志涣散,士气低落,士率逃亡过半,因此了顾太子中的劝阻,丢下步兵和辎重,只带着一部分轻装精锐骑兵,昼夜兼程追赶齐军。

    孙膑根据魏军的行动,判断魏军将于日落后进至马陵(今山东郯城一带)。马陵一带道路狭窄,树木茂密,地形险隘,是设阵歼敌的理想处所。于是孙膑决定利用这一有利地形,选择齐军中一万名善射的弓箭手埋伏在道路两侧,并让人在路旁的一棵大材上书写”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规定到夜里以大光为号,一齐放箭。经过长途追击而疲惫不堪的魏军,果然在孙膑预计的时间内进入齐军设伏地域。庞涓见树干上写着字,就叫人点起火把前往观看。哪知火光一起,齐军便万弩齐发。魏军粹不及防,顿时惊慌失措,大败溃乱。宠涓智穷力竭。看到败局已定,遂愤愧自杀。齐军乘胜追击,连续大破魏军。前后歼敌十万余人,并俘虏了魏军主将太子申。此战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退兵佯败。以避魏军的锐气;减灶示弱,引诱庞涓轻举锐进。最后设伏奇袭,终于全歼魏军,赢得了巨大胜利。

    金鼓第三十八

    本篇论述了防敌夜袭、防御反击及追击敌人时防止被敌伏击的方法。防敌夜袭的方法是“以戒为固,以怠为败”,设置严密的警戒,在阵地前派出哨兵,事先规定好口令暗号,随时作好战斗准备。敌人前来袭击,见到我戒备森严,无隙可乘,便会撤走。这时敌人“力尽气怠”,是我进行防御反击的极好时机,因此可派出精锐部队,“随而击之”。在追击敌人时,应谨慎从事,避免中敌埋伏。遇到这种情况,应将部队分为三部分,尾随敌后,在尚未到达敌人设伏地域之前,三部分同时发起攻击,即可将敌人击败。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相当,而天大寒甚暑,日夜霖雨,旬日不沟垒悉坏,隘塞不守,斥候懈怠,士卒不戒,敌人夜来,三军无备,上下惑乱,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三军以戒为固,以怠为败。令我垒上,谁何不绝,人执旌旗,外内相望,以号相命,勿令乏音,而皆外向。三千人为一屯,诫而约之,各慎其处。敌人若来,视我军之警戒,至而必还。力尽气怠,发我锐士,随而击之。”

    武王曰:“敌人知我随之,而伏其锐士,佯北不止,过伏而还,或击我前,或击我后,或薄我垒,吾三军大恐,扰乱失次,离其处所,为之奈何?”

    太公曰:“分为三队,随而追之,勿越其伏。三队俱至,或击其前后,或陷其两旁,明号审令,疾击而前,敌人必败。”

    它意思呢:武王问太公说:“率军深入敌国境内,敌我双方兵力相当,适值严寒或酷暑,或者日夜大雨,十天不止,造成沟堑营垒全部毁坏,山险要隘不能守备,侦察哨兵麻痹懈怠,士兵疏于戒备,这时,做人乘夜前来袭击,三军皆无准备,官兵疑惑混乱,对此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凡是军队,有戒备就能巩固,若懈怠就会失败。命令我军营垒之上,口令问答之声不绝,哨兵手持旗帜,与营垒内外联络,相互传递号令,不要使金鼓之声断绝,士卒面向敌方,随时准备投入战斗。每三千人编为一屯,严加告诫和约束,使其各自慎重守备。如果敌人前来进犯,看到我军戒备森严,即使逼近我军阵前,也必会惧怕而退走。这时,我军乘敌人力尽气竭之际,派遣精锐部队紧随敌后攻击敌人。”

    武王问:“敌人探知我将跟踪追击,于是事先埋伏下精锐部队,然后假装退却不止,当我军进入敌伏击圈时,敌人就掉转头来配合其伏兵向我反击。有的攻我前部,有的袭我后部,有的逼我营垒,从而使我全军大为恐慌,自相惊扰,行列混乱,各自离开自己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应该把我军分为三队,分头向敌人跟踪追击,注意不要进入敌人的伏击地区,在进入敌人伏击圈前三支部队要同时追上敌人。有的攻击敌人的前后,有的攻击敌人的两侧,并严明号令,使士兵迅速向前进击。这样,敌人必被打败。”

    例如:

    加强警戒,严为防备,这是防止遭敌袭击的一般要求,所谓“以戒为固,以怠为败”。前朝秦军在崤山之战中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加强警戒和防范。

    前朝帝王秦穆公凭着日渐强盛的国力,企图争霸中源,但其东出道路却被晋国所扼而难以东进。周襄王二十四年(前 628 年)四月和十二月,郑文公和晋文公相继病逝,秦穆公得知消息,决定乘机出兵越晋境偷袭郑国。主政大夫霆叔认为,师出无名,“劳师以袭远,不易成功。我军越千里以袭人,郑必知之。我军劳而力竭,而攻敌之有备,实无成功之望。”但秦穆公一心想称霸中原,一意孤行。任命孟明视为大将,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率军伐郑。晋襄公为维护晋国的霸业,决定乘机打击秦国。因秦军往返必经过晋国的崤山,此山峻壁绝涧,唯东、西二崤间有一蜿蜒小道。晋国确定先不惊动秦军以骄其志,待其疲惫回师时,将其歼灭于靖山险隘地区。

    十二月,秦军出雍都(今陕西凤翔南),穿越崤山隘道,偷越晋国南境,于次年二月抵达距秦约千里的滑国(今河南偃师),与郑国商人弦高相遇。弦高断定秦军必是袭郑,便冒充郑国使臣,假借郑君之命,犒劳秦师,同时派人连夜赶回郑国报告。孟明视上当受骗,以为郑国已有防备,原打算突袭郑国的计划己难以实现,于是乘便夜袭滑国,掠夺大量财富和女子西归。

    晋国侦知秦师返归,即命先轸为大将,率军秘密赶至的山,并联络。当地羌戎,埋伏于隘道两侧。为激励士气,晋襄公戴孝亲自前往督军。秦军因东出途中未遇晋军任何阻击而傲慢松懈,孟明视等不作任何警戒和防范,率军径入崤山。因长途跋涉,车辆重载,部队行动迟缓,加上道路崎岖狭窄,行军十分困难。四月十三日,晋军见秦军全部进入设伏地域,突然发起猛攻,秦军首尾不能相救,被截为数段。晋军大获全胜,全歼秦军,俘虏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等三将。

    此战秦军的失利,关键在于进入晋国重地时,”放松了警惕,没有采取任何防敌措施,终于落入晋军圈套,导致全军覆没。

    绝遭第三十九

    本篇论述了与敌遭遇以及行军途中应采取的战法。首先论述了深入诸侯之地时,“必察地之形势,务求便利”,依托山林、险阻、‘水泉,占领有利地形,把守交通要道,这样,我军就坚不可摧,敌军就无隙可乘。接着进一步论述了在行军经过大陵、广泽、平易等地带时,要防止猝然与敌相遇并被敌军包围,必须派出侦察,了解敌情与地形。在地形不利时、以武冲战车为前锋,并设置两支后卫部队,分别距离大部队一百里和五十里。这样,在遇到紧急事变时,可以互相掩护,前后相救,即可保持“吾三军常完坚;必无毁伤。”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相守,敌人绝我粮道,又越我前后。吾欲战则不可胜,欲守则不可久,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深入敌人之地,必视地之形势,务求便利,依山林、险阻、水泉、林木耐为之固,谨守夫梁,又知城邑、丘墓地形之利。如是,则我军坚固,敌人不能绝我粮道,又不能越我前后。”

    武王曰:“吾三军过大林、广泽、平易之地,吾盟误失,卒与敌人相薄 ,以战则不胜,以守则不固,敌人翼我两旁,越我前后,三军大恐,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帅师之法,当先发远候,去敌二百里,审知敌人所在。地势不利则以武冲为垒而前,又置两踵军于后,远者百里,近者五十里,即

    有警急,前后相救。吾三军常完坚,必无毁伤。”

    武王曰:“善哉!”

    它意思呢:武王问太公说:“领兵深入敌国境年,与敌军对峙相守,这时敌人截断了我军的粮道,并迂回到我军后方,从前后两方面夹击我军。我想战恐怕不能取胜,我要防守又不能待久。这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凡是深入敌国境内作战,必须察明地理形势,务必占据控制有利地形,依托山林、险阻、水泉,林木以求得阵势的巩固,谨慎严密守卫关隘桥梁,还应掌握城邑、丘墓等有利地形。这样,我军防守就能稳固,敌人既不能截断我军北道,也不能迂回到我军后方,从两面夹击我军了。”

    武王问:“我军通过高大的山林、宽阔的沼泽地及平坦的地形时,约定到达的部队误时未至,突然同敌军遭遇,我想进攻恐怕不能取胜,要防守又担心不能巩固,这时敌人包围我军两侧,迂回到我军身远后方,于是我军大为恐惧。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大凡统军作战的方法,应当先向远方派出侦察警戒,在距离敌人二百里时,就需要详细了解敌人所在的位置。如果地形对我行动不利,就用武冲车结成营垒向前推进,并派出两支后卫部队在后跟进,后卫部队和主力的间隔远的为一百里,近的五十里。一旦遇有紧急情况,以便前后互相救援。我军如能经常保持这种完善而坚固的部署,就一定不会遭受伤亡和失败了。”

    武王说:“好啊!”

    例如:“地形者,兵之助也”。地形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之一,占领有利的地形,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前提条件。阏与之战中,赵国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抢占了有利地形。

    前朝赵国地处列强争雄的战略要冲,西临日益强大的秦国。前朝秦国为了称霸天下,进攻的锋芒所向就是赵国。周赧王四十六年(前 269 年),秦军围攻赵要地阀与(今山西和顺),赵王急忙召集将领商议对策。廉颇等将领认为要去阏与,路远而多险阻,无法救援,不必派兵。赵奢认为阏与不仅应救,而且可救,“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赵王于是任命赵奢率军前往救援。

    前朝大将赵奢率军刚出邯郸三十里便停留不进,并下令“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一部攻打武安(今河北武安),击鼓呐喊,大有一举攻下武安之势。有人建议赵奢急救武安,赵奢当即将其斩首,同时下令增修营垒,滞留二十八天,从而造成了赵军怯懦,唯邯郸是守的假象。秦军为了摸清赵奢的真实意图,派间谍混入赵营,赵奢假装不知,予以款待,然后放他回去。间谍将看到的虚假情况报告后,秦将以为赵军良取守势,放松了警惕。而赵奢在放走秦军间谍后,立即下令部队卷甲直趋两天一夜急行至阔与附近。他命令军中射手组成先遣部队,占领矩阏与五十里的地方,然后抢修工事。秦军得到赵军突然到边的消息。即以主力迎击。这时军士许历向赵奢建议说:我军突然出现,在秦军面前,他们派来迎击的部队气势一定很猛,必须密集重兵严阵以待,不然难以抵抗秦军的猛攻。又建议说,北山居高临下,谁抢先占领这个有利地形,谁就能取得这次战役的主动权。赵奢采纳了他的建议,立即发兵万人抢占北山制裔点,秦军迟到一步,急切争山,终因地形不利难以得手,赵奢见秦军士气受挫;立即下令纵兵反击,形成山上山下夹击的态势。秦军经不住如此猛烈的打击,大败而逃,阔与围解,赵奢率军凯旋而归。

    此战。赵奢先是制造假象,掩蔽自己的作战意图,有效地迷惑了秦军。继之倡旗息鼓,日夜兼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神速进军,出其不意,突临敌前。接着夺占地利,先敌而至,使自己处于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有利地位。最后抓住战机,上下夹击,终于赢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