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许圭下江南
在苏谨的‘威胁’下,百官们倒是没再敢给朱棣添堵。
但无论朱棣还是苏谨,他俩心里都清楚,这事想要办成可没那么容易。
说白了,还是没钱闹的。
驱退百官后,苏谨直接进了御书房。
这里,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没进来过了。
老朱的痕迹,早在朱允炆时期,就已经荡然一空。
朱棣进驻之后,这里摆着最多的居然是兵书。
苏谨也没心思缅怀过去,和朱棣抓紧时间开始商量下一步的布局。
翌日,朝会如常进行。
只不过这一天,朱棣趁着昨日的余威,继续落实了好几个‘项目’。
首当其冲要解决的,就是那批‘引荐官’。
当年,方孝儒为了养名,恢复前朝旧制,大力推进荐官制度。
这就导致朝中,很多官员根本不是科举出身,却身处要职。
对于这些人,朱棣的处置办法倒是没有搞一刀切,全部干掉。
他在登基之初,就听从苏谨的建议,恢复了检校制度。
这一个多月下来,这些引荐官做过什么,有没有能力,一目了然。
再配合锦衣卫的密报,朱棣已经能清晰的掌握每一个人的情况。
对于那些庸官、派系官,没犯什么大错,却也能力不足的,直接清退,并永不许参加科举。
对于贪官、罪官等,依律处置,且三代直系亲属不允为官,不允参加科举。
不过对于一些确实在做事的官员,虽然数量不多,朱棣并没有直接清退。
他下旨这些官员罢官留任,只要经过半年后的考课,可恢复官身。
而空出来的这些官职,则被这些年中试而做不了官,身家也还算清白的那些进士、举人填补。
朱棣心里清楚,将来这些人也迟早会结成派系。
但至少现在能用,即便到了将来,也绝不会被那些士族垄断。
这才是最重要的。
水至清,则无鱼。
水至浑,则无命。
这是一个度,需要去慢慢把握。
之前朱棣大肆奖赏功臣,和处决前朝余孽的时候,唯有一个人被悄然‘放过’。
方孝儒。
不是朱棣畏其名声,朱棣也压根不想用他,但这个人留下来,朱棣有用。
朱棣称帝之后,方孝儒就一直赋闲在家,既不用他,也不罚他,似乎就这么将他遗忘了。
但唯独有一点,他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许他出城。
对此,方孝儒认为朱棣想要软禁他,似乎是认命了,每日闭门不出,躲在书房读书。
而从前门庭若市的方府,如今只有一洒扫老妪为伴。
处理了这些引荐官之后,朱棣的目光终于放在了‘科举新政’和‘摊丁入亩’上。
新政之事不能操之过急,如今也只能从山西、山东、河北、北平、陕西这些科举‘弱省’,以及应天开始。
学校要一座一座建,学生要一点一点收。
倒是应天和北平,似乎有好几所‘古怪’的学校开始建设。
但无论谁去打探,也不清楚这究竟盖的是什么学校。
对于摊丁入亩一事,朱棣显然十分急切。
三月初,苏谨的学生许圭,挂着巡田御史的身份,离开了应天。
只不过他走的时候悄无声息,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走的,又会经过哪里,先到哪去。
即便是消息最灵通的那些士族,也只知道这次来清丈土地的巡田御史,是苏谨的学生,叫做许圭。
其他,一无所知。
建文四年,三月底,钱塘县。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水利发达,自古就是通衢富庶之地曾为南宋都城。
尤其是钱塘县,这里坐落着大大小小的工坊,以及无数的码头。
这些码头可不仅仅是捕鱼之用。
它们最大的功能,一在河运,二在出口,即走私。
建文年间,朝廷从未允许过开海,仍旧执行着洪武朝禁海的政策。
老朱在的时候,内帑很大一部分来源,都源于苏谨与老朱的‘走私生意’。
朱允炆篡位后,苏谨自然不会继续当冤大头,给朱允炆送钱。
但江南的这些世家,最早的走私都可追溯到唐朝,甚至更早。
他们自然心里清楚,这里面的油水有多大,肯定不愿意朝廷插手。
所以别说是主动开海,谁要是敢提‘开海’这两个字,那就是与整个江南的世家作对。
朱允炆恐怕到死的那天都不清楚,他治下的这些‘贤臣’们,出卖了多少国家和百姓的利益,才换取了他们几家的繁荣。
话回钱塘。
钱塘乃富庶之地,本地的豪绅、世家不知有多少,市面上比应天都要繁华。
车水马龙。
而许圭的第一站,直接微服奔了钱塘县。
临别之际,他对于这趟差,一点头绪都没有。
于是,他只好去请教先生,这巡田御史的差事应该怎么办才好。
可惜,苏谨只告诉他四个字——随机应变。
许圭也搞不懂,难道先生这是在考验自己?
想来想去,他决定用最笨的办法——用自己的眼睛好好看一看,这钱塘县究竟是怎么回事。
当他进入钱塘的瞬间,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别说是他们黎城那穷地方,就算是京师与之相比,恐怕也略有逊色吧?
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大街;
繁华的商铺鳞次栉比;
小贩们的叫卖声,混杂在市里坊间,好一派欣欣向荣。
靖难带来的恐惧,似乎从未影响到这片土地。
这次出门,苏谨倒不是一点都不管他。
许圭这次下江南,很可能会遇到他曾经的问题,刺杀。
当年,泉州遇刺的事情早给他敲过了警钟。
这次,苏谨将身边两个得力的亲卫,派给许圭贴身保护。
只要不遇到大规模的部队,一般的人别想近许圭的身。
“葛大哥、尚大哥,咱们去那边瞧瞧。”
葛天和尚本叔就是苏谨的那两个亲卫。
这一路上,许圭对他们一向礼遇有加,从不敢仗着苏谨学生的身份,对他们呼来喝去。
因为他心里清楚,先生身边这十个亲卫,可是从凤阳就跟着他的老人。
苏谨待他们与其说是亲卫,不如说更像家人。
葛天永远一副笑眯眯的模样,无论天气是热是冷,双手都一直拢在怀里。
看着像是个和气的老农,却不知那拢在怀里的手,永远紧握着武器。
可能是飞镖,可能是弩箭,可能是手枪,但绝不会空着手。
另一人尚本叔,外表黑如木炭,倒像个砍柴的,喜怒不形于色。
如果仔细看去,就能发现他的一双鹰眼,永远在环视左右,每时每刻都在排查着可能出现的危机。
“公子说去哪里,咱们自然跟着去哪里”,葛天笑眯眯的应了,当先往许圭指着的方向走去。
尚本叔习惯性的后退一步,将许圭夹在中间。
可就在几人走到路口的时候,却传来一声惊呼,接着是带着地方口音的议论。
许圭一抬眼,顿感好奇:“去看看。”
但无论朱棣还是苏谨,他俩心里都清楚,这事想要办成可没那么容易。
说白了,还是没钱闹的。
驱退百官后,苏谨直接进了御书房。
这里,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没进来过了。
老朱的痕迹,早在朱允炆时期,就已经荡然一空。
朱棣进驻之后,这里摆着最多的居然是兵书。
苏谨也没心思缅怀过去,和朱棣抓紧时间开始商量下一步的布局。
翌日,朝会如常进行。
只不过这一天,朱棣趁着昨日的余威,继续落实了好几个‘项目’。
首当其冲要解决的,就是那批‘引荐官’。
当年,方孝儒为了养名,恢复前朝旧制,大力推进荐官制度。
这就导致朝中,很多官员根本不是科举出身,却身处要职。
对于这些人,朱棣的处置办法倒是没有搞一刀切,全部干掉。
他在登基之初,就听从苏谨的建议,恢复了检校制度。
这一个多月下来,这些引荐官做过什么,有没有能力,一目了然。
再配合锦衣卫的密报,朱棣已经能清晰的掌握每一个人的情况。
对于那些庸官、派系官,没犯什么大错,却也能力不足的,直接清退,并永不许参加科举。
对于贪官、罪官等,依律处置,且三代直系亲属不允为官,不允参加科举。
不过对于一些确实在做事的官员,虽然数量不多,朱棣并没有直接清退。
他下旨这些官员罢官留任,只要经过半年后的考课,可恢复官身。
而空出来的这些官职,则被这些年中试而做不了官,身家也还算清白的那些进士、举人填补。
朱棣心里清楚,将来这些人也迟早会结成派系。
但至少现在能用,即便到了将来,也绝不会被那些士族垄断。
这才是最重要的。
水至清,则无鱼。
水至浑,则无命。
这是一个度,需要去慢慢把握。
之前朱棣大肆奖赏功臣,和处决前朝余孽的时候,唯有一个人被悄然‘放过’。
方孝儒。
不是朱棣畏其名声,朱棣也压根不想用他,但这个人留下来,朱棣有用。
朱棣称帝之后,方孝儒就一直赋闲在家,既不用他,也不罚他,似乎就这么将他遗忘了。
但唯独有一点,他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许他出城。
对此,方孝儒认为朱棣想要软禁他,似乎是认命了,每日闭门不出,躲在书房读书。
而从前门庭若市的方府,如今只有一洒扫老妪为伴。
处理了这些引荐官之后,朱棣的目光终于放在了‘科举新政’和‘摊丁入亩’上。
新政之事不能操之过急,如今也只能从山西、山东、河北、北平、陕西这些科举‘弱省’,以及应天开始。
学校要一座一座建,学生要一点一点收。
倒是应天和北平,似乎有好几所‘古怪’的学校开始建设。
但无论谁去打探,也不清楚这究竟盖的是什么学校。
对于摊丁入亩一事,朱棣显然十分急切。
三月初,苏谨的学生许圭,挂着巡田御史的身份,离开了应天。
只不过他走的时候悄无声息,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走的,又会经过哪里,先到哪去。
即便是消息最灵通的那些士族,也只知道这次来清丈土地的巡田御史,是苏谨的学生,叫做许圭。
其他,一无所知。
建文四年,三月底,钱塘县。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水利发达,自古就是通衢富庶之地曾为南宋都城。
尤其是钱塘县,这里坐落着大大小小的工坊,以及无数的码头。
这些码头可不仅仅是捕鱼之用。
它们最大的功能,一在河运,二在出口,即走私。
建文年间,朝廷从未允许过开海,仍旧执行着洪武朝禁海的政策。
老朱在的时候,内帑很大一部分来源,都源于苏谨与老朱的‘走私生意’。
朱允炆篡位后,苏谨自然不会继续当冤大头,给朱允炆送钱。
但江南的这些世家,最早的走私都可追溯到唐朝,甚至更早。
他们自然心里清楚,这里面的油水有多大,肯定不愿意朝廷插手。
所以别说是主动开海,谁要是敢提‘开海’这两个字,那就是与整个江南的世家作对。
朱允炆恐怕到死的那天都不清楚,他治下的这些‘贤臣’们,出卖了多少国家和百姓的利益,才换取了他们几家的繁荣。
话回钱塘。
钱塘乃富庶之地,本地的豪绅、世家不知有多少,市面上比应天都要繁华。
车水马龙。
而许圭的第一站,直接微服奔了钱塘县。
临别之际,他对于这趟差,一点头绪都没有。
于是,他只好去请教先生,这巡田御史的差事应该怎么办才好。
可惜,苏谨只告诉他四个字——随机应变。
许圭也搞不懂,难道先生这是在考验自己?
想来想去,他决定用最笨的办法——用自己的眼睛好好看一看,这钱塘县究竟是怎么回事。
当他进入钱塘的瞬间,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别说是他们黎城那穷地方,就算是京师与之相比,恐怕也略有逊色吧?
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大街;
繁华的商铺鳞次栉比;
小贩们的叫卖声,混杂在市里坊间,好一派欣欣向荣。
靖难带来的恐惧,似乎从未影响到这片土地。
这次出门,苏谨倒不是一点都不管他。
许圭这次下江南,很可能会遇到他曾经的问题,刺杀。
当年,泉州遇刺的事情早给他敲过了警钟。
这次,苏谨将身边两个得力的亲卫,派给许圭贴身保护。
只要不遇到大规模的部队,一般的人别想近许圭的身。
“葛大哥、尚大哥,咱们去那边瞧瞧。”
葛天和尚本叔就是苏谨的那两个亲卫。
这一路上,许圭对他们一向礼遇有加,从不敢仗着苏谨学生的身份,对他们呼来喝去。
因为他心里清楚,先生身边这十个亲卫,可是从凤阳就跟着他的老人。
苏谨待他们与其说是亲卫,不如说更像家人。
葛天永远一副笑眯眯的模样,无论天气是热是冷,双手都一直拢在怀里。
看着像是个和气的老农,却不知那拢在怀里的手,永远紧握着武器。
可能是飞镖,可能是弩箭,可能是手枪,但绝不会空着手。
另一人尚本叔,外表黑如木炭,倒像个砍柴的,喜怒不形于色。
如果仔细看去,就能发现他的一双鹰眼,永远在环视左右,每时每刻都在排查着可能出现的危机。
“公子说去哪里,咱们自然跟着去哪里”,葛天笑眯眯的应了,当先往许圭指着的方向走去。
尚本叔习惯性的后退一步,将许圭夹在中间。
可就在几人走到路口的时候,却传来一声惊呼,接着是带着地方口音的议论。
许圭一抬眼,顿感好奇:“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