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起兵、为官十二年,基本的得失道理还是很容易想明白的。
刚刚只是因为连续两天两夜太累、才睡醒脑子不清楚,以至于对现状一脸懵逼。
被诸葛瑾这么提纲挈领略一梳理,刘备很快认清了现实,并且发现原来问题可以这么清晰、完备地归纳。
那些让他自己用脑子想、只会觉得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乱事儿,被诸葛瑾这么一串,似乎都有条有理,只剩下几个核心问题了。
“所以如今对我军而言,其实是比预期伤亡更小了、保存了更多的战力,也抓到了更多的俘虏,唯独在夺粮方面比预期更劣势。”刘备摸着小胡子,若有所思地总结道。
用后世的通俗说法,那就是这一切的意外变数,让刘备所面对的局面,比他一开始的计划预期,上限变得更高了,而下限也变得更低了。
原本的计划,更像是一个平稳的旱涝保收保底。
计划赶不上变化后,则成了“风浪越大,鱼越贵”,处理得好,赢得更多,处理不好,本钱还得输回去。
还是要想办法搞粮食!
并且尽量赎回将士们被扣的家属!
至于军事上的问题,现在不敢说板上钉钉告一段落了,但至少短时间内不用担心袁术再组织起新的大规模攻势。
哪怕袁术还是要对付他,进攻淮阴的四万大军累计溃散了一半以上,广陵的五千守军还丢了一部分,这么多兵力折了之后,袁术肯定要重新集结部队,消停几个月还是可以的。
嗯,唯一的变数,在关羽那边,看他能不能骗退或迫退纪灵,让纪灵彻底死心回去守盱眙。
但刘备觉得军事方面都不是大问题了,关羽可以搞定的。
可是,怎么搞粮食呢?刘备郁闷得几乎要抓掉头发。
他不由自主向诸葛瑾投去一个可怜的眼神,甚至都有点不好意思开口问计了。
人家一个客人,已经帮了他这么多忙。
内政钱粮,这可是一个对方此前完全没接触过的领域,再问有点过分了吧?
好在刘备很快想起,十天前他可是把糜竺也一并送走筹办军需。
刘备便委婉打探:“对了,子仲可是还在海西?可知他最近在忙些什么?”
诸葛瑾便把海西那边的后勤筹备进度,跟刘备大致对其了一下信息:“子仲原先想找孔北海买粮,从即墨、不其海运至海西。但后来听说淮阴围城之前,孔北海已被袁谭攻灭。
子仲便另外筹划了去找会稽王朗买粮,可能还要一个多月能回来——对了,将军可派快船去会稽寻找,若能通知到他,返程时不用回海西,可直接至广陵,或能节省五六日冤枉路,早一些到。他出发时,可想不到我军能那么快拿下广陵。”
刘备听说会稽有粮,心中终于一热,觉得又多了点救,喃喃自语道:“也不知王景兴处能买到多少余粮,够不够补上广陵存粮的缺口……”
诸葛瑾直接打断了对方的幻想:“肯定是不够的,王朗如今也在戒备孙策,肯定要为后续可能的征战留军粮。孙策眼下虽然还在与吴郡许贡争斗,但以许贡之无能,恐怕一两个月内,吴郡各处便要全部被孙策掌控。
纵然冬季不适合用兵,明年春耕后农闲时,以孙策之狼子野心,必会进攻王朗。另外,以孙策对王朗的戒备,我们从王朗那儿买一次粮还好,还能趁其不备偷运。
如果要两次三番如此,长江航道南岸大多是孙策地界,唯有广陵对岸的丹徒一县还在刘繇手中。而孙策名义上是袁术部曲,我们又与袁术正在交战,到时候孙策不会拦截夺取我们买粮的商船么?”
这就如一盆冷水,让刘备认清现实:找王朗是救急不救穷。
如今的海运风险也高,要安全就只能紧贴海岸航行,而在敌占区紧贴海岸航行一次以上,第二次就可能遭到武装拦截。为了避免拦截而航行到看不见海岸线的距离,又可能风浪翻船。
当初诸葛瑾出这个主意,本意也是解决攻广陵期间的军粮,并不是让刘备指着王朗吃半年的。只是后来计划赶不上变化,广陵偷袭得手,还没吃上王朗那买来的粮,战斗已经结束。
刘备听完这些分说,几乎是再次绝望了。
上唇那点小胡子已经不够他揪,开始揪头发,如果没人阻止,不知道会不会把自己揪成强者发型。
好在诸葛瑾还是心慈仁善,见不得朋友揪头发。所以他主动把过去几天想到的一些解决办法,跟刘备分享了一下。
诸葛瑾毕竟比刘备早了十天就知道情况有多危急,也就多了十天思考对策,甚至有时间稍微做一点实验。
此刻他出于不忍,先跟刘备稍微透了点底:“将军稍安勿躁,广陵之粮至少够我军吃两个月,绝对能撑到王朗处的粮食买回来,全加一起吃到腊月是勉强够的。
再减少士卒配给,每天喝两顿都是稀粥、加些草木杂菜的话,撑到新年也不是没可能——当然这得确保后续袁术不再来攻,士卒不用操练作战,只有闲时才能少吃,否则体力是扛不住的。
所以,我军只要另想办法,解决明年正月至春荒结束、夏粮收获的粮食,就算渡过这个难关了。”
诸葛瑾也是见刘备对问题缺乏定量分析、所以先从数据层面,帮对方梳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好让对手心中有数。
这个时代的人,数字敏感度太低,看钱粮问题也都太笼统。跟诸葛瑾这种后世做过金牌数学讲师的,更是完全不能比。
刘备刚才还非常急切,听诸葛瑾几句话就把数字、时间节点说清楚了,这才心定了些,不由自主迫切追问:“那撑到明年正月之后,又当如何开源节流呢?”
诸葛瑾这才仔细分析:“我前几日在海西,闲来无事,倒也有花时间巡视淮南百姓农事,略有一些心得。
先考为泰山郡丞前,也曾游历天下,早年还跟《四民月令》著者、安平崔寔交游。我家各类藏书不少,对南北农事差异,也略有了解。”
诸葛瑾先铺垫了一下自己的知识来源,找个借口,以免对方惊诧于他的全知全能。
《四民月令》是汉末重要的农书,也是后来南北朝《齐民要术》出现前最全面的工农著作了,而且《四民月令》还包括了不少手工业的内容。
其作者崔寔,冀州安平人士,已经死了二十多年了,但诸葛瑾说他父亲诸葛珪年轻求学时见过对方,这也是完全合理的,绝不可能穿帮。
在诸葛瑾口中,他爹当年也能跟崔寔坐而论道、互相启发参详,所以他诸葛家对于工农后勤也略懂,就完全合理了。
短短几句话,就听得刘备目眩神弛:“诸葛家的人怎么什么都懂?连这些偏门之学都有涉猎?还真是深不可测啊……”
刚刚只是因为连续两天两夜太累、才睡醒脑子不清楚,以至于对现状一脸懵逼。
被诸葛瑾这么提纲挈领略一梳理,刘备很快认清了现实,并且发现原来问题可以这么清晰、完备地归纳。
那些让他自己用脑子想、只会觉得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乱事儿,被诸葛瑾这么一串,似乎都有条有理,只剩下几个核心问题了。
“所以如今对我军而言,其实是比预期伤亡更小了、保存了更多的战力,也抓到了更多的俘虏,唯独在夺粮方面比预期更劣势。”刘备摸着小胡子,若有所思地总结道。
用后世的通俗说法,那就是这一切的意外变数,让刘备所面对的局面,比他一开始的计划预期,上限变得更高了,而下限也变得更低了。
原本的计划,更像是一个平稳的旱涝保收保底。
计划赶不上变化后,则成了“风浪越大,鱼越贵”,处理得好,赢得更多,处理不好,本钱还得输回去。
还是要想办法搞粮食!
并且尽量赎回将士们被扣的家属!
至于军事上的问题,现在不敢说板上钉钉告一段落了,但至少短时间内不用担心袁术再组织起新的大规模攻势。
哪怕袁术还是要对付他,进攻淮阴的四万大军累计溃散了一半以上,广陵的五千守军还丢了一部分,这么多兵力折了之后,袁术肯定要重新集结部队,消停几个月还是可以的。
嗯,唯一的变数,在关羽那边,看他能不能骗退或迫退纪灵,让纪灵彻底死心回去守盱眙。
但刘备觉得军事方面都不是大问题了,关羽可以搞定的。
可是,怎么搞粮食呢?刘备郁闷得几乎要抓掉头发。
他不由自主向诸葛瑾投去一个可怜的眼神,甚至都有点不好意思开口问计了。
人家一个客人,已经帮了他这么多忙。
内政钱粮,这可是一个对方此前完全没接触过的领域,再问有点过分了吧?
好在刘备很快想起,十天前他可是把糜竺也一并送走筹办军需。
刘备便委婉打探:“对了,子仲可是还在海西?可知他最近在忙些什么?”
诸葛瑾便把海西那边的后勤筹备进度,跟刘备大致对其了一下信息:“子仲原先想找孔北海买粮,从即墨、不其海运至海西。但后来听说淮阴围城之前,孔北海已被袁谭攻灭。
子仲便另外筹划了去找会稽王朗买粮,可能还要一个多月能回来——对了,将军可派快船去会稽寻找,若能通知到他,返程时不用回海西,可直接至广陵,或能节省五六日冤枉路,早一些到。他出发时,可想不到我军能那么快拿下广陵。”
刘备听说会稽有粮,心中终于一热,觉得又多了点救,喃喃自语道:“也不知王景兴处能买到多少余粮,够不够补上广陵存粮的缺口……”
诸葛瑾直接打断了对方的幻想:“肯定是不够的,王朗如今也在戒备孙策,肯定要为后续可能的征战留军粮。孙策眼下虽然还在与吴郡许贡争斗,但以许贡之无能,恐怕一两个月内,吴郡各处便要全部被孙策掌控。
纵然冬季不适合用兵,明年春耕后农闲时,以孙策之狼子野心,必会进攻王朗。另外,以孙策对王朗的戒备,我们从王朗那儿买一次粮还好,还能趁其不备偷运。
如果要两次三番如此,长江航道南岸大多是孙策地界,唯有广陵对岸的丹徒一县还在刘繇手中。而孙策名义上是袁术部曲,我们又与袁术正在交战,到时候孙策不会拦截夺取我们买粮的商船么?”
这就如一盆冷水,让刘备认清现实:找王朗是救急不救穷。
如今的海运风险也高,要安全就只能紧贴海岸航行,而在敌占区紧贴海岸航行一次以上,第二次就可能遭到武装拦截。为了避免拦截而航行到看不见海岸线的距离,又可能风浪翻船。
当初诸葛瑾出这个主意,本意也是解决攻广陵期间的军粮,并不是让刘备指着王朗吃半年的。只是后来计划赶不上变化,广陵偷袭得手,还没吃上王朗那买来的粮,战斗已经结束。
刘备听完这些分说,几乎是再次绝望了。
上唇那点小胡子已经不够他揪,开始揪头发,如果没人阻止,不知道会不会把自己揪成强者发型。
好在诸葛瑾还是心慈仁善,见不得朋友揪头发。所以他主动把过去几天想到的一些解决办法,跟刘备分享了一下。
诸葛瑾毕竟比刘备早了十天就知道情况有多危急,也就多了十天思考对策,甚至有时间稍微做一点实验。
此刻他出于不忍,先跟刘备稍微透了点底:“将军稍安勿躁,广陵之粮至少够我军吃两个月,绝对能撑到王朗处的粮食买回来,全加一起吃到腊月是勉强够的。
再减少士卒配给,每天喝两顿都是稀粥、加些草木杂菜的话,撑到新年也不是没可能——当然这得确保后续袁术不再来攻,士卒不用操练作战,只有闲时才能少吃,否则体力是扛不住的。
所以,我军只要另想办法,解决明年正月至春荒结束、夏粮收获的粮食,就算渡过这个难关了。”
诸葛瑾也是见刘备对问题缺乏定量分析、所以先从数据层面,帮对方梳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好让对手心中有数。
这个时代的人,数字敏感度太低,看钱粮问题也都太笼统。跟诸葛瑾这种后世做过金牌数学讲师的,更是完全不能比。
刘备刚才还非常急切,听诸葛瑾几句话就把数字、时间节点说清楚了,这才心定了些,不由自主迫切追问:“那撑到明年正月之后,又当如何开源节流呢?”
诸葛瑾这才仔细分析:“我前几日在海西,闲来无事,倒也有花时间巡视淮南百姓农事,略有一些心得。
先考为泰山郡丞前,也曾游历天下,早年还跟《四民月令》著者、安平崔寔交游。我家各类藏书不少,对南北农事差异,也略有了解。”
诸葛瑾先铺垫了一下自己的知识来源,找个借口,以免对方惊诧于他的全知全能。
《四民月令》是汉末重要的农书,也是后来南北朝《齐民要术》出现前最全面的工农著作了,而且《四民月令》还包括了不少手工业的内容。
其作者崔寔,冀州安平人士,已经死了二十多年了,但诸葛瑾说他父亲诸葛珪年轻求学时见过对方,这也是完全合理的,绝不可能穿帮。
在诸葛瑾口中,他爹当年也能跟崔寔坐而论道、互相启发参详,所以他诸葛家对于工农后勤也略懂,就完全合理了。
短短几句话,就听得刘备目眩神弛:“诸葛家的人怎么什么都懂?连这些偏门之学都有涉猎?还真是深不可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