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群起而攻之
护卫的这句话,成功让江南雁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而宋徽之则更在意,林羽找他有何事。
还没来得及询问,前去找益州绵远书局的执笔,拿着一封信,匆匆跑了上来。
“公子,长寿掌柜派人送来了消息,说林公子请你帮忙写一篇文章。”
原本江南雁还在心里嘀咕着,商场上的斗争,林兄为何要找宋徽之帮忙。
听到要帮忙写文章,他顿时收拾好了心情,急忙催促宋徽之。
“你快拆开信封看看要写什么文章,我马上差人去准备笔墨纸砚。”
不用江南雁提醒,宋徽之接过信的时候,就料到了林兄的想法。
拆开信,看完里面的内容,他会心一笑。
“林兄果然与我心思一致。”
“啊?”
江南雁满腹疑问地探头看了一眼信上的内容。
很简单。
写明了新农具已在唐知涣的助力,开始推广。
并请宋徽之写一篇陈述吴家罪状和恶行的文章,最好能够激起更多人的不满,誓要将吴家这个害群之马踢出商行去。
可能是担心宋徽之不想掺和这些斗争,信的最后,林羽还道:若徽之兄为难,就当我从未提过此事,没有这篇文章,有江兄等人相助,也绝不会让吴家继续害人。
“徽之兄,看来你在林兄的心里,形象还挺清高的。”
江南雁意味不明地嘀咕一声。
惹来宋徽之的一记白眼:谁爱在林兄面前展示清高谁自去,反正我是一早就准备好了文章的!
“执笔,你带着我写的文章亲自去趟石林村,告诉林兄此事已成,益州这边有我和南雁兄在,出不了岔子,让他放心。”
“对对,我这就去找青江酒楼米面的粮商去。”
得到林羽的消息,江南雁知道时机已到。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吴家还与其他家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想要不给吴家东山再起的机会,就要团结各方,重拳出击。
江南雁刚走到门口翻身上马,便看到他要找的粮商,正骑着马往府衙方向奔驰。
两个青年四目相对,粮商勒停了马匹,江南雁立即凑上前去。
“赵兄,你这么着急去哪里?”
“江兄你还跟着装什么糊涂,那林羽可是你的好友,你难道不知道,他造出了两件能够增产增收的新农具?”
知道是知道,但江南雁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
正想着。
身后传来“骨碌骨碌”的声响。
是马车拉着重物的响声。
扭头一看,他大吃一惊。
只见标记着“苏氏”字样的两辆马车,已经被掀开了顶棚,上面没有坐人,而是一车放着数件秧马。
另一辆马车上,则放着两套曲辕犁!
“江兄你不地道。”
面对赵兄突如其来的指责,江南雁眼珠子一转,便猜到后话是什么,他干笑一声。
“这两件新农具的事,我也是才知道的,没想到苏家捷足先登,和林兄谈成了大生意。”
江南雁知道林家只有五百套新农具的事。
苏家能够拉着这些新农具招摇过市,说明是林兄授意的,他可不能拖后腿。
不利于盟友团结的话,一概不能说。
“苏哲那小子也是个人才,光是供应重碧酒的粮食,一年也得几万石了。”
“赵兄你也别羡慕,你是卖米面的,林兄家里人多作坊也多,回头我把你介绍给他,只要价格合适,你们也能称兄道弟。”
赵公子等的就是这句话。
当即转恼为喜,对着江南雁竖起大拇指。
“走,江兄,我们去凑个热闹?”
“凑热闹?”
江南雁这回是真的揣着明白装糊涂了。
赵公子故作高深一笑,双腿夹紧马腹往前走,边走边道:“你不知道,府衙现在可热闹了。”
“是吗?你仔细说说。”
新农具能拉到府衙,说明从旌阳到旌阳这一路上,已经有不少人知晓了此事。
那些本来对限酒令无计可施的粮商和酒商,此时有了废除此令的理由,府衙门口能不热闹吗?
江南雁想到林兄先自己安排好了一切,只是让他在火上浇一桶油,而非让他当出头鸟,心里暖暖的。
这么危险的事确实不能让朋友冲锋陷阵,再说了,江家也不是上下一心要对付吴家。
林兄这是不想给他太大的压力。
“快看!天上下鸟了!”
“什么下鸟了!这是纸!上面还有字呢!”
江南雁顺手接住折成鸟状的纸张。
打开一看,正是宋徽之所写的那篇文章。
他紧紧地捏着手里的纸张,自言自语道:“可是林兄,连徽之兄都决定要当这个出头鸟,我又怎么能落后于他呢?”
吴家不倒,江家或许上下无法一心。
有些人甚至还想着脚踏两条船,等林兄败落,就按照吴家先前说的协议,将吴伶醉引进青江酒楼。
如今的吴家是群起而攻之,江家人里或有不同的声音。
“那就只能捂嘴了。”
江南雁骑马经过无忧酒楼门前,看到吴家掌柜慌里慌张地拿着地上捡的文章,冲上顶楼,向吴雍报信。
他对着还在浏览文章的赵兄说道:“我们走快一些吧,不然晚了的话,可能没我们表现的机会了。”
“对对,我得好好表现一番,让林公子知道,我是站在他这边的。”
……
府衙门前。
崔衍刚下马车,听到后面跟上来的马蹄声,他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
“追上来有何用?吴雍把那些有后台有靠山的粮商喂饱了,能与吴家一争的酒商唯有林羽一家。”
“此刻林羽正为赔偿一事焦头烂额,有唐知涣在,他也不可能越级来找本官,只剩下一些虾兵蟹将,不成气候。”
换作三年前,他或许会担心这些人聚在一起闹事。
现下可是太平年景,府衙光是衙役,就配备了二百余人。
“来人,把今日值班的衙役们全部叫到外面来点卯,本官倒要瞧瞧,这些商绅的胆子有多大!”
崔衍轻轻拍了拍怀里抱着的宝贝木箱。
不管这些人是卖惨求情、还是以死相逼。
限酒令既然颁布了,达不到吴雍想要的效果,他是绝对不会收手废除的。
“新官上任三把火,正好借助这个机会,让本官在他们面前树立一番威望,真有硬骨头,押进大牢里打一顿,还能多收一笔打点费。”
想到此处,崔衍更加期待那些恼羞成怒的商绅们,把声势闹得更大一些。
方能彰显出自己这位新上任郡丞大人,对于益州各行各业来讲,有多么的重要!
而宋徽之则更在意,林羽找他有何事。
还没来得及询问,前去找益州绵远书局的执笔,拿着一封信,匆匆跑了上来。
“公子,长寿掌柜派人送来了消息,说林公子请你帮忙写一篇文章。”
原本江南雁还在心里嘀咕着,商场上的斗争,林兄为何要找宋徽之帮忙。
听到要帮忙写文章,他顿时收拾好了心情,急忙催促宋徽之。
“你快拆开信封看看要写什么文章,我马上差人去准备笔墨纸砚。”
不用江南雁提醒,宋徽之接过信的时候,就料到了林兄的想法。
拆开信,看完里面的内容,他会心一笑。
“林兄果然与我心思一致。”
“啊?”
江南雁满腹疑问地探头看了一眼信上的内容。
很简单。
写明了新农具已在唐知涣的助力,开始推广。
并请宋徽之写一篇陈述吴家罪状和恶行的文章,最好能够激起更多人的不满,誓要将吴家这个害群之马踢出商行去。
可能是担心宋徽之不想掺和这些斗争,信的最后,林羽还道:若徽之兄为难,就当我从未提过此事,没有这篇文章,有江兄等人相助,也绝不会让吴家继续害人。
“徽之兄,看来你在林兄的心里,形象还挺清高的。”
江南雁意味不明地嘀咕一声。
惹来宋徽之的一记白眼:谁爱在林兄面前展示清高谁自去,反正我是一早就准备好了文章的!
“执笔,你带着我写的文章亲自去趟石林村,告诉林兄此事已成,益州这边有我和南雁兄在,出不了岔子,让他放心。”
“对对,我这就去找青江酒楼米面的粮商去。”
得到林羽的消息,江南雁知道时机已到。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吴家还与其他家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想要不给吴家东山再起的机会,就要团结各方,重拳出击。
江南雁刚走到门口翻身上马,便看到他要找的粮商,正骑着马往府衙方向奔驰。
两个青年四目相对,粮商勒停了马匹,江南雁立即凑上前去。
“赵兄,你这么着急去哪里?”
“江兄你还跟着装什么糊涂,那林羽可是你的好友,你难道不知道,他造出了两件能够增产增收的新农具?”
知道是知道,但江南雁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
正想着。
身后传来“骨碌骨碌”的声响。
是马车拉着重物的响声。
扭头一看,他大吃一惊。
只见标记着“苏氏”字样的两辆马车,已经被掀开了顶棚,上面没有坐人,而是一车放着数件秧马。
另一辆马车上,则放着两套曲辕犁!
“江兄你不地道。”
面对赵兄突如其来的指责,江南雁眼珠子一转,便猜到后话是什么,他干笑一声。
“这两件新农具的事,我也是才知道的,没想到苏家捷足先登,和林兄谈成了大生意。”
江南雁知道林家只有五百套新农具的事。
苏家能够拉着这些新农具招摇过市,说明是林兄授意的,他可不能拖后腿。
不利于盟友团结的话,一概不能说。
“苏哲那小子也是个人才,光是供应重碧酒的粮食,一年也得几万石了。”
“赵兄你也别羡慕,你是卖米面的,林兄家里人多作坊也多,回头我把你介绍给他,只要价格合适,你们也能称兄道弟。”
赵公子等的就是这句话。
当即转恼为喜,对着江南雁竖起大拇指。
“走,江兄,我们去凑个热闹?”
“凑热闹?”
江南雁这回是真的揣着明白装糊涂了。
赵公子故作高深一笑,双腿夹紧马腹往前走,边走边道:“你不知道,府衙现在可热闹了。”
“是吗?你仔细说说。”
新农具能拉到府衙,说明从旌阳到旌阳这一路上,已经有不少人知晓了此事。
那些本来对限酒令无计可施的粮商和酒商,此时有了废除此令的理由,府衙门口能不热闹吗?
江南雁想到林兄先自己安排好了一切,只是让他在火上浇一桶油,而非让他当出头鸟,心里暖暖的。
这么危险的事确实不能让朋友冲锋陷阵,再说了,江家也不是上下一心要对付吴家。
林兄这是不想给他太大的压力。
“快看!天上下鸟了!”
“什么下鸟了!这是纸!上面还有字呢!”
江南雁顺手接住折成鸟状的纸张。
打开一看,正是宋徽之所写的那篇文章。
他紧紧地捏着手里的纸张,自言自语道:“可是林兄,连徽之兄都决定要当这个出头鸟,我又怎么能落后于他呢?”
吴家不倒,江家或许上下无法一心。
有些人甚至还想着脚踏两条船,等林兄败落,就按照吴家先前说的协议,将吴伶醉引进青江酒楼。
如今的吴家是群起而攻之,江家人里或有不同的声音。
“那就只能捂嘴了。”
江南雁骑马经过无忧酒楼门前,看到吴家掌柜慌里慌张地拿着地上捡的文章,冲上顶楼,向吴雍报信。
他对着还在浏览文章的赵兄说道:“我们走快一些吧,不然晚了的话,可能没我们表现的机会了。”
“对对,我得好好表现一番,让林公子知道,我是站在他这边的。”
……
府衙门前。
崔衍刚下马车,听到后面跟上来的马蹄声,他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
“追上来有何用?吴雍把那些有后台有靠山的粮商喂饱了,能与吴家一争的酒商唯有林羽一家。”
“此刻林羽正为赔偿一事焦头烂额,有唐知涣在,他也不可能越级来找本官,只剩下一些虾兵蟹将,不成气候。”
换作三年前,他或许会担心这些人聚在一起闹事。
现下可是太平年景,府衙光是衙役,就配备了二百余人。
“来人,把今日值班的衙役们全部叫到外面来点卯,本官倒要瞧瞧,这些商绅的胆子有多大!”
崔衍轻轻拍了拍怀里抱着的宝贝木箱。
不管这些人是卖惨求情、还是以死相逼。
限酒令既然颁布了,达不到吴雍想要的效果,他是绝对不会收手废除的。
“新官上任三把火,正好借助这个机会,让本官在他们面前树立一番威望,真有硬骨头,押进大牢里打一顿,还能多收一笔打点费。”
想到此处,崔衍更加期待那些恼羞成怒的商绅们,把声势闹得更大一些。
方能彰显出自己这位新上任郡丞大人,对于益州各行各业来讲,有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