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长安,那自然就避免不了请安。
李恪起了个大早,背对着朝阳,踩着自己的影子,一个人走在宫里,来往的宫女内侍见到蜀王殿下赶紧屈身行礼,李恪报以微笑。
在被收走长剑以后,李恪见到了李二和皇后娘娘,深吸了一口气,李恪行礼请安。
李二看了一眼愈发玉树临风的李恪笑了笑:“回来了,别杵在那儿了,坐这边来,一起吃个早膳吧。”
李恪从善如流,以前见到李二总是拘束得很。
可自从被老爷子教导了几年后,李恪的心态已经彻底的不一样了,以前是娘总担心自己会让人不喜,让自己学会隐藏自己。
可老爷子教导的却不是这样的。
老爷子说,就拿去别人家做客来说吧,遇到好吃的就多吃点,不好吃的就少吃点,给你东西,你喜欢就拿着,心意记在心里,等今后有能力了再还,不喜欢的就不要。
千万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思,明明很喜欢的却要装作不喜欢。
自己拗着难受,别人也会觉得你这个人太过于虚假,做事儿也是一样,要敢于说出喜欢和不喜欢,大大方方的才最让人欢喜。
李恪如今已经能够完全做到,他径直的就坐到李二身边,从内侍手里拿过汤勺,很是自然的做起了内侍的活儿。
李二静静的看着,嘴角带着笑意,他发现李恪每次回来给他的感觉都不一样,这次的感觉更好,不刻意,不生分,很自然,这才像正常的父与子。
李二抿了口粥,笑道:“恪儿这次回来要做什么?”
李恪喝下一大口粥之后回道:“弟弟李愔已经慢慢长大,听母妃说行事霸道,做事嚣张,欺负宫女内侍,这次回来也就是看看。
看看他还有没有治,若是没得治,我就要行长兄之责,帮他治了。”
长孙皇后见李恪说的豪气,闻言不由得莞尔道:“恪儿,那你治了吗?”
李恪点了点头:“治了,效果很好,腿都被我打瘸了,今早还早早地爬起来给我请安问好,所以父皇和母后这儿他今儿算是来不了。
我下手重,估摸着要休养十天半月的,或者是等我走了之后他才敢出来。”
李二闻言咧嘴大笑:“你看你都知道你走了之后他就故态复萌,说明打也是一时之计而已。”
李恪看了看李二的碗,李二秒懂,赶紧喝了一大口,李恪见状这才回道:“故态复萌不了,这次走我准备带他去楼观学。
那里学问为尊,实力为长,我又亲自看着,他的梁王身份不管用,最起码李景仁这样的是不会让着他的。”
李二闻言好奇道:“青雀也说过相同的话,今儿你也说了,这么说你对皇家的教育也不甚喜欢?”
李恪没有丝毫犹豫的点了点头,抹了抹嘴,说道:“父皇,在儿臣看来咱们皇家的教育是极好的。
知识,礼仪,先生,环境都是楼观学不能比的,但问题是在教导皇子这一块却有些不好,皇子不听话,先生所做的就是两件事。
苦口婆心的劝,声色厉荏的谏。”
见李二已经喝完了一碗粥,李恪起身又给他盛了一碗,坐下后继续道:
“文宗老爷子在世时说过,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听得进去劝,劝和道理也并非长久之策,教育一途讲的是对症下药,因人制宜,棍棒手段该用也得用。”
说着李恪忽然压低了嗓门,轻声道:“颜家祖祠青砖有两个坑,文宗老爷子说这两个坑一半是裴行俭磨出来的,另一半是宜寿侯磨出来的。
父皇您看看,如今的裴守约在长安谁人不称赞,如今又有谁敢说在诗词和治理地方一途能比宜寿侯做的好?”
李恪笑了笑:“宜寿侯和裴守约都这样了,凭什么有的人以为不吃苦就能把学问做好?以为一劝就开悟,一谏就能自我约束?
用颜侯的话来说,这不过是我们的自嗨而已,做学问跟做人是一个样的,不断地实践才是唯一正途。”
李恪抬起头笑道:“儿臣不敢说让愔弟超越宜寿侯,超越裴守约,有他们的一小半就已经是极好的。
回到刚才父皇问的问题,在儿臣看来,咱们皇家的教育是极好的,但终究不完美,楼观学也同样有不足,唯有取长补短而已。”
李二听闻这番言语之后心里像是喝了蜜一样,笑道:“李愔这事我准了,一年后我会亲自考验他的学问。
若真的是如此,今后皇家教育这块儿的章程就由你来制定,宗人府那块儿我亲自去说,我们皇室当为天下读书人的魁首,而不是诟病。”
李恪仰头喝完自己的一碗粥,舔了舔嘴唇:
“父皇,我的手段比较狠,族中叔叔辈人多,我怕我下起手来没个分寸,在阿翁那里会让您吃挂落!”
李二闻言露出一股莫名的笑意:“朕会告诉他们,朕也是为了他们好,如果为了他们好,为了他们上进。
他们若还不知道好坏,朕觉得这些人当个庶民应该是最合适的,这样就没有人督促他,自食其力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李恪闻言站起身,晃了晃身子,行礼后笑道:
“父皇,母后,时辰不早了,儿臣还有要事需要忙碌,就不叨扰了,晚间估摸着也不能来看父皇母后了,准备晌午后就离开长安去楼观学,儿臣这就告退了。”
李二看了眼李恪晃身子的样子,笑骂道:“你看你现在的样子跟那颜白有什么区别,还晃身子,身上有跳蚤啊。
莫学他,他就是一个混不吝的性子,都说女大不中留,儿子大了也一样,真不知道那山沟下有什么好的。”
李恪笑了笑:“父皇,孩儿的志向就是如此,心安,足矣!”
李二有些烦躁的摆摆手:“表什么心迹,听着都烦,别忘了你是朕的儿子,去吧去吧……”
李恪躬身离开。
东宫门口的李晦等的已经有一些着急,见一护卫跑来,连忙道问道:“来了么?”
“来了,蜀王已经朝着这边来了,最多半炷香就会到东宫!”
李晦点了点头:“再告诫一声,一会儿只能吆喝,不能上手拉架知道不,皱着眉头做什么?出了事儿我担着,怕什么,快去,快去……”
李恪起了个大早,背对着朝阳,踩着自己的影子,一个人走在宫里,来往的宫女内侍见到蜀王殿下赶紧屈身行礼,李恪报以微笑。
在被收走长剑以后,李恪见到了李二和皇后娘娘,深吸了一口气,李恪行礼请安。
李二看了一眼愈发玉树临风的李恪笑了笑:“回来了,别杵在那儿了,坐这边来,一起吃个早膳吧。”
李恪从善如流,以前见到李二总是拘束得很。
可自从被老爷子教导了几年后,李恪的心态已经彻底的不一样了,以前是娘总担心自己会让人不喜,让自己学会隐藏自己。
可老爷子教导的却不是这样的。
老爷子说,就拿去别人家做客来说吧,遇到好吃的就多吃点,不好吃的就少吃点,给你东西,你喜欢就拿着,心意记在心里,等今后有能力了再还,不喜欢的就不要。
千万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思,明明很喜欢的却要装作不喜欢。
自己拗着难受,别人也会觉得你这个人太过于虚假,做事儿也是一样,要敢于说出喜欢和不喜欢,大大方方的才最让人欢喜。
李恪如今已经能够完全做到,他径直的就坐到李二身边,从内侍手里拿过汤勺,很是自然的做起了内侍的活儿。
李二静静的看着,嘴角带着笑意,他发现李恪每次回来给他的感觉都不一样,这次的感觉更好,不刻意,不生分,很自然,这才像正常的父与子。
李二抿了口粥,笑道:“恪儿这次回来要做什么?”
李恪喝下一大口粥之后回道:“弟弟李愔已经慢慢长大,听母妃说行事霸道,做事嚣张,欺负宫女内侍,这次回来也就是看看。
看看他还有没有治,若是没得治,我就要行长兄之责,帮他治了。”
长孙皇后见李恪说的豪气,闻言不由得莞尔道:“恪儿,那你治了吗?”
李恪点了点头:“治了,效果很好,腿都被我打瘸了,今早还早早地爬起来给我请安问好,所以父皇和母后这儿他今儿算是来不了。
我下手重,估摸着要休养十天半月的,或者是等我走了之后他才敢出来。”
李二闻言咧嘴大笑:“你看你都知道你走了之后他就故态复萌,说明打也是一时之计而已。”
李恪看了看李二的碗,李二秒懂,赶紧喝了一大口,李恪见状这才回道:“故态复萌不了,这次走我准备带他去楼观学。
那里学问为尊,实力为长,我又亲自看着,他的梁王身份不管用,最起码李景仁这样的是不会让着他的。”
李二闻言好奇道:“青雀也说过相同的话,今儿你也说了,这么说你对皇家的教育也不甚喜欢?”
李恪没有丝毫犹豫的点了点头,抹了抹嘴,说道:“父皇,在儿臣看来咱们皇家的教育是极好的。
知识,礼仪,先生,环境都是楼观学不能比的,但问题是在教导皇子这一块却有些不好,皇子不听话,先生所做的就是两件事。
苦口婆心的劝,声色厉荏的谏。”
见李二已经喝完了一碗粥,李恪起身又给他盛了一碗,坐下后继续道:
“文宗老爷子在世时说过,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听得进去劝,劝和道理也并非长久之策,教育一途讲的是对症下药,因人制宜,棍棒手段该用也得用。”
说着李恪忽然压低了嗓门,轻声道:“颜家祖祠青砖有两个坑,文宗老爷子说这两个坑一半是裴行俭磨出来的,另一半是宜寿侯磨出来的。
父皇您看看,如今的裴守约在长安谁人不称赞,如今又有谁敢说在诗词和治理地方一途能比宜寿侯做的好?”
李恪笑了笑:“宜寿侯和裴守约都这样了,凭什么有的人以为不吃苦就能把学问做好?以为一劝就开悟,一谏就能自我约束?
用颜侯的话来说,这不过是我们的自嗨而已,做学问跟做人是一个样的,不断地实践才是唯一正途。”
李恪抬起头笑道:“儿臣不敢说让愔弟超越宜寿侯,超越裴守约,有他们的一小半就已经是极好的。
回到刚才父皇问的问题,在儿臣看来,咱们皇家的教育是极好的,但终究不完美,楼观学也同样有不足,唯有取长补短而已。”
李二听闻这番言语之后心里像是喝了蜜一样,笑道:“李愔这事我准了,一年后我会亲自考验他的学问。
若真的是如此,今后皇家教育这块儿的章程就由你来制定,宗人府那块儿我亲自去说,我们皇室当为天下读书人的魁首,而不是诟病。”
李恪仰头喝完自己的一碗粥,舔了舔嘴唇:
“父皇,我的手段比较狠,族中叔叔辈人多,我怕我下起手来没个分寸,在阿翁那里会让您吃挂落!”
李二闻言露出一股莫名的笑意:“朕会告诉他们,朕也是为了他们好,如果为了他们好,为了他们上进。
他们若还不知道好坏,朕觉得这些人当个庶民应该是最合适的,这样就没有人督促他,自食其力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李恪闻言站起身,晃了晃身子,行礼后笑道:
“父皇,母后,时辰不早了,儿臣还有要事需要忙碌,就不叨扰了,晚间估摸着也不能来看父皇母后了,准备晌午后就离开长安去楼观学,儿臣这就告退了。”
李二看了眼李恪晃身子的样子,笑骂道:“你看你现在的样子跟那颜白有什么区别,还晃身子,身上有跳蚤啊。
莫学他,他就是一个混不吝的性子,都说女大不中留,儿子大了也一样,真不知道那山沟下有什么好的。”
李恪笑了笑:“父皇,孩儿的志向就是如此,心安,足矣!”
李二有些烦躁的摆摆手:“表什么心迹,听着都烦,别忘了你是朕的儿子,去吧去吧……”
李恪躬身离开。
东宫门口的李晦等的已经有一些着急,见一护卫跑来,连忙道问道:“来了么?”
“来了,蜀王已经朝着这边来了,最多半炷香就会到东宫!”
李晦点了点头:“再告诫一声,一会儿只能吆喝,不能上手拉架知道不,皱着眉头做什么?出了事儿我担着,怕什么,快去,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