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三足鼎立不可破!你还是不信邪啊!不战而下?太梦幻了点吧!
伪魏无药可救?
曹操眼神微动,略感意外的目光,射向了贾诩。
刘备虽将计就计之策成功,大军出其不意渡过黄河,兵围了重镇黎阳。
但黎阳毕竟还在人袁家手中,河北四州,也依旧在袁家手中。
袁尚的手里边,尚且还握有近八万主力。
伪魏的底蕴仍在,这个时候说贾诩却语出惊人,说伪魏无药可救?
这个定论,未免为时尚早了吧。
曹操和众人心中,皆是这般念头。
“黎阳是还在袁家手中,袁家也确实名义上握有四州之地,袁尚手中主力尚存也在是事实。”
“但就臣所知,袁尚前不久才以青州刺史为诱,将淳于琼笼络了过去,削走了袁谭近一半兵力。”
“这很明显,袁尚是容不下他这位大哥,准备对袁谭动手,置其于死地,除掉这颗眼中钉。”
“想他袁家刚失河南地,国势未复,这般困面下,袁家两兄弟却还在热衷于内斗,而将刘备这个近在眼前的外敌视若无睹。”
“这样一个大敌当前,却仍沉迷于兄弟相争,内部依旧党争不断,矛盾重重之国,如何能是刘备对手?”
“此番袁家兄弟为刘备戏耍,被人家轻易突破黄河防线,就是最好的例证。”
贾诩以讽刺口吻,将袁家外强中干的底裤扒了下来。
尔后语气一转,笃定道:
“就凭这一点,袁家兄弟绝不是刘备对手,臣以为他们兄弟会败的很快,即便大王出手也来不及相救。”
“故而臣以为,袁魏覆灭既已势所难免,我们又何必将宝贵的时机,浪费在去救伪魏这种徒劳无功之举上?”
“我们何不趁着刘备伐魏,即刻掉头南下,趁势伐灭刘璋,完成去岁全取益州的未竞之功?”
“如此我们才能尽可能的提升我们的国力,将来刘备吞下伪魏后,我们才有底气与之抗衡,东西对峙!”
贾诩许是为自己前途命运考虑,竟头一次长篇大论的说了这么多,将自己的意图详尽道破。
曹操微微捋髯,陷入沉思不语中。
贾诩的利弊分析,显然是打动了他,令他开始重新审视当前的局面。
“大王,贾文和所言,确实无不道理。”
“袁氏兄弟相争,正给了刘备可趁之机,若真如文和所言,刘备速破了黎阳城,大军长驱北进,我们还真来不及救之!”
郭嘉话锋也开始转变。
“大王,文和所言确实有理,但却并非上上之策!”
程昱却出言表态,直接反对贾诩之论:
“攻取蜀中,全据益州,确实能大大提升我大秦国力。”
“但与刘备灭了伪魏,拿下河北四州,全据关东对国力的巨幅提升相比,我们拿下蜀地便显得微不足道。”
“倘使刘备全据关东,我们单以司凉益三州之地,如何与之抗衡?”
“臣还是以为,出兵潼关救伪魏,逼迫刘备回师,才是上上之策。”
“至于黎阳城,此城乃伪魏第一坚城,袁谭手下至少还有一万五千兵马,臣不相信刘备能速破之!”
“臣始终以为,时间还在我们这边,现下出兵救魏,为时不晚!”
程昱仍旧力主出兵伐楚,围楚救魏。
刘晔,荀攸等多数谋士,皆是主张兵出潼关,阻止刘备灭魏。
曹操权衡良久后,眼神重归决然。
“全取益州,不足以令我大秦与伪楚抗衡!”
“三足鼎立之势,绝不能令刘备打破。”
“孤意已决,即刻挥师出关,救魏!”
…
黎阳。
张飞庞统已率七万大军北上,抢先一步夺取荡阴,阻挡袁尚南下救黎阳。
刘备则亲统十余万主力,于黎阳城四面设寨,将这座伪魏门户,围成了一座孤岛。
帐内。
“据翼德将军回报,袁尚果然率近八万余大军,正由邺城南下来救黎阳。”
“敌军主力已被翼德将军阻于荡阴城北,翼德将军按照大王的交待,闭门不战,请大王放心围取黎阳。”
“而陕县方面,关将军已送来急报,曹操现已尽起大军出关,直奔陕县而来。”
“曹操此举,应该是想救伪魏,逼我们撤兵回救洛阳一线。”
刚刚调至前线的邓芝,暂代了庞统搜集情况的任务,将最新敌我军情一一禀明。
刘备目光盯着地图,微微点头道:
“看来曹操还是做出了选择,决心要救袁家兄弟,而非趁势取蜀。”
“幸得景略早有所料,孤已留云长率三万精兵镇守陕县,拒挡曹贼东进威胁洛阳!”
邓芝收起手中帛书,拱手道:
“臣以为,我军当前重中之重,便是如何速破黎阳,以免夜长梦多!”
刘备深以为然。
接下来,便与众谋臣武将,商议起了如何速破这黎阳城。
“黎阳乃河北第一坚城,城墙本就高厚,那袁谭进屯后又加厚了城墙,我们未必就能以汉威炮破城。”
“袁谭虽被削走了半数兵马,但城中仍有一万五千余人,且袁谭此贼还是略有些将才的。”
“臣以为,我们必须要趁着敌军军心不稳,不分昼夜,不惜一切代价的四面强攻!”
“如此,臣有信心在一月之内,攻破黎阳!”
太史慈最后替众将做出了总结。
四面强攻,一月破城!
刘备虽是微微点头,对太史慈的看法认可,但对于一月才能破城,这个时间略有些不满。
“云长虽有三万精兵,却要面对曹操十万大军进攻,一月时间破黎阳,孤以为还是长了点,就怕夜长梦多呀。”
刘备道出心中顾虑,尔后目光看向萧方:
“景略,子义他们所说,你怎么看?”
一直轻摇羽扇,闲品汤茶的萧方,终于不紧不慢的放下汤碗,缓缓开了口。
“陕县那边大王勿忧,臣已为云长留下一道锦囊秘计,若曹贼大军来攻,云长依计行事,当可吓退曹操,暂缓其对陕县的进攻。”
一听萧方竟给关羽留有锦囊,刘备精神顿时为之一振。
萧方羽扇又一指黎阳城方向,面露几分诡色:
“至于这黎阳城嘛,臣以为也不用着如子义所说,非得大军强攻牺牲士卒,也用不着拖上一月之久才能攻下。”
“臣有一策,或可不死一兵一卒,不消数日便能不战而得黎阳城。”
这番话一出口,帐中瞬间沸腾。
刘备和太史慈众人,脸上瞬间浮现万分惊喜。
不费一兵一卒!
数日之内,就能拿下黎阳!
还是不战而下?
这也太梦幻了吧!
要知道如太史慈所说,黎阳城乃河北第一坚城,袁谭又不是废物,城中还有一万五千多兵马!
他们十万大军,就算是一人一口唾沫,淹也得淹十天半个月才能把那一万多人淹死吧!
萧方竟说数日内不战而破!
众人焉能不为之惊喜。
“景略,莫非你胸中已有奇策,竟可不战而下黎阳?”
刘备惊喜过后,立时便是兴奋的追问道。
萧方既然敢“口出狂言”,自然已是心中有底,必有奇谋妙计。
“先前臣也向大王说过,袁尚调走淳于琼,削了袁谭兵马,就是打算对袁谭动手,置其于死地!”
“袁尚的杀心,袁谭定然是心知肚明。”
“他同样应该清楚,即使我们不伐伪魏,大军不兵围黎阳,袁尚也会在此时动手,以他现有实力,照样不是袁尚对手,依旧是希望渺茫。”
“对袁谭来说,唯一活下去的希望,就是投靠我大楚,依靠大王的扶持来对抗袁尚!”
萧方一席话,将袁谭的处境点破,尔后道:
“所以臣的计策,便是利用袁谭所处困境,派说客入黎阳,说服袁谭献城归降。”
“大王可给他开一个优厚的条件,承诺封他为平原侯,将平原一郡赐给他做封地,允他世袭罔替。”
“他不降,不是死于大王之手,就是死于袁尚之手。”
“降了,还能活,还能得一个富贵余生。”
“臣以为,就算袁谭再愚蠢,也应该能分得清这其中的生死利弊,必会开城向大王投降。”
“那么这黎阳城,大王不就不战而下了吗?”
说罢萧方又向弘农方向一指:
“臣料曹操得知我攻陷黎阳后,定知伪魏已无药可救,权衡利弊之下,多半会退兵而去,转而去攻取蜀地。”
“如此,则我宛洛一线所面临的秦军压力,便就此解除。”
“大王则可彻底无后顾之忧,全力北上邺城,一举诛杀袁尚,荡灭伪魏!”
计策全貌道出。
大帐中,一片沸腾议论。
刘备也好,太史慈众人也罢,无不豁然开朗。
“不错,招降袁谭确实是上上之策!”
“景略你果然是洞察人心依旧,对袁谭的心思拿捏的分毫不差!”
萧方淡笑不语。
要说他对袁谭心思拿捏,其实也是有“先见之明”。
曾经历史上,袁谭承受不住袁尚的打击,就在兄弟之争中眼看要输的时候,选择向曹操投降,引曹操入河北来对付袁尚。
毕竟对袁谭也好,袁尚也罢,在他们兄弟眼中,自己的利益要远大于他们袁家的基业。
既然袁谭能降曹操,为什么就不能降老刘呢?
这便是萧方献此计的底气所在。
刘备便拍案大赞,欣然道:
“好,孤就用景略你之计,即刻派人往黎阳城,劝降那袁谭!”
曹操眼神微动,略感意外的目光,射向了贾诩。
刘备虽将计就计之策成功,大军出其不意渡过黄河,兵围了重镇黎阳。
但黎阳毕竟还在人袁家手中,河北四州,也依旧在袁家手中。
袁尚的手里边,尚且还握有近八万主力。
伪魏的底蕴仍在,这个时候说贾诩却语出惊人,说伪魏无药可救?
这个定论,未免为时尚早了吧。
曹操和众人心中,皆是这般念头。
“黎阳是还在袁家手中,袁家也确实名义上握有四州之地,袁尚手中主力尚存也在是事实。”
“但就臣所知,袁尚前不久才以青州刺史为诱,将淳于琼笼络了过去,削走了袁谭近一半兵力。”
“这很明显,袁尚是容不下他这位大哥,准备对袁谭动手,置其于死地,除掉这颗眼中钉。”
“想他袁家刚失河南地,国势未复,这般困面下,袁家两兄弟却还在热衷于内斗,而将刘备这个近在眼前的外敌视若无睹。”
“这样一个大敌当前,却仍沉迷于兄弟相争,内部依旧党争不断,矛盾重重之国,如何能是刘备对手?”
“此番袁家兄弟为刘备戏耍,被人家轻易突破黄河防线,就是最好的例证。”
贾诩以讽刺口吻,将袁家外强中干的底裤扒了下来。
尔后语气一转,笃定道:
“就凭这一点,袁家兄弟绝不是刘备对手,臣以为他们兄弟会败的很快,即便大王出手也来不及相救。”
“故而臣以为,袁魏覆灭既已势所难免,我们又何必将宝贵的时机,浪费在去救伪魏这种徒劳无功之举上?”
“我们何不趁着刘备伐魏,即刻掉头南下,趁势伐灭刘璋,完成去岁全取益州的未竞之功?”
“如此我们才能尽可能的提升我们的国力,将来刘备吞下伪魏后,我们才有底气与之抗衡,东西对峙!”
贾诩许是为自己前途命运考虑,竟头一次长篇大论的说了这么多,将自己的意图详尽道破。
曹操微微捋髯,陷入沉思不语中。
贾诩的利弊分析,显然是打动了他,令他开始重新审视当前的局面。
“大王,贾文和所言,确实无不道理。”
“袁氏兄弟相争,正给了刘备可趁之机,若真如文和所言,刘备速破了黎阳城,大军长驱北进,我们还真来不及救之!”
郭嘉话锋也开始转变。
“大王,文和所言确实有理,但却并非上上之策!”
程昱却出言表态,直接反对贾诩之论:
“攻取蜀中,全据益州,确实能大大提升我大秦国力。”
“但与刘备灭了伪魏,拿下河北四州,全据关东对国力的巨幅提升相比,我们拿下蜀地便显得微不足道。”
“倘使刘备全据关东,我们单以司凉益三州之地,如何与之抗衡?”
“臣还是以为,出兵潼关救伪魏,逼迫刘备回师,才是上上之策。”
“至于黎阳城,此城乃伪魏第一坚城,袁谭手下至少还有一万五千兵马,臣不相信刘备能速破之!”
“臣始终以为,时间还在我们这边,现下出兵救魏,为时不晚!”
程昱仍旧力主出兵伐楚,围楚救魏。
刘晔,荀攸等多数谋士,皆是主张兵出潼关,阻止刘备灭魏。
曹操权衡良久后,眼神重归决然。
“全取益州,不足以令我大秦与伪楚抗衡!”
“三足鼎立之势,绝不能令刘备打破。”
“孤意已决,即刻挥师出关,救魏!”
…
黎阳。
张飞庞统已率七万大军北上,抢先一步夺取荡阴,阻挡袁尚南下救黎阳。
刘备则亲统十余万主力,于黎阳城四面设寨,将这座伪魏门户,围成了一座孤岛。
帐内。
“据翼德将军回报,袁尚果然率近八万余大军,正由邺城南下来救黎阳。”
“敌军主力已被翼德将军阻于荡阴城北,翼德将军按照大王的交待,闭门不战,请大王放心围取黎阳。”
“而陕县方面,关将军已送来急报,曹操现已尽起大军出关,直奔陕县而来。”
“曹操此举,应该是想救伪魏,逼我们撤兵回救洛阳一线。”
刚刚调至前线的邓芝,暂代了庞统搜集情况的任务,将最新敌我军情一一禀明。
刘备目光盯着地图,微微点头道:
“看来曹操还是做出了选择,决心要救袁家兄弟,而非趁势取蜀。”
“幸得景略早有所料,孤已留云长率三万精兵镇守陕县,拒挡曹贼东进威胁洛阳!”
邓芝收起手中帛书,拱手道:
“臣以为,我军当前重中之重,便是如何速破黎阳,以免夜长梦多!”
刘备深以为然。
接下来,便与众谋臣武将,商议起了如何速破这黎阳城。
“黎阳乃河北第一坚城,城墙本就高厚,那袁谭进屯后又加厚了城墙,我们未必就能以汉威炮破城。”
“袁谭虽被削走了半数兵马,但城中仍有一万五千余人,且袁谭此贼还是略有些将才的。”
“臣以为,我们必须要趁着敌军军心不稳,不分昼夜,不惜一切代价的四面强攻!”
“如此,臣有信心在一月之内,攻破黎阳!”
太史慈最后替众将做出了总结。
四面强攻,一月破城!
刘备虽是微微点头,对太史慈的看法认可,但对于一月才能破城,这个时间略有些不满。
“云长虽有三万精兵,却要面对曹操十万大军进攻,一月时间破黎阳,孤以为还是长了点,就怕夜长梦多呀。”
刘备道出心中顾虑,尔后目光看向萧方:
“景略,子义他们所说,你怎么看?”
一直轻摇羽扇,闲品汤茶的萧方,终于不紧不慢的放下汤碗,缓缓开了口。
“陕县那边大王勿忧,臣已为云长留下一道锦囊秘计,若曹贼大军来攻,云长依计行事,当可吓退曹操,暂缓其对陕县的进攻。”
一听萧方竟给关羽留有锦囊,刘备精神顿时为之一振。
萧方羽扇又一指黎阳城方向,面露几分诡色:
“至于这黎阳城嘛,臣以为也不用着如子义所说,非得大军强攻牺牲士卒,也用不着拖上一月之久才能攻下。”
“臣有一策,或可不死一兵一卒,不消数日便能不战而得黎阳城。”
这番话一出口,帐中瞬间沸腾。
刘备和太史慈众人,脸上瞬间浮现万分惊喜。
不费一兵一卒!
数日之内,就能拿下黎阳!
还是不战而下?
这也太梦幻了吧!
要知道如太史慈所说,黎阳城乃河北第一坚城,袁谭又不是废物,城中还有一万五千多兵马!
他们十万大军,就算是一人一口唾沫,淹也得淹十天半个月才能把那一万多人淹死吧!
萧方竟说数日内不战而破!
众人焉能不为之惊喜。
“景略,莫非你胸中已有奇策,竟可不战而下黎阳?”
刘备惊喜过后,立时便是兴奋的追问道。
萧方既然敢“口出狂言”,自然已是心中有底,必有奇谋妙计。
“先前臣也向大王说过,袁尚调走淳于琼,削了袁谭兵马,就是打算对袁谭动手,置其于死地!”
“袁尚的杀心,袁谭定然是心知肚明。”
“他同样应该清楚,即使我们不伐伪魏,大军不兵围黎阳,袁尚也会在此时动手,以他现有实力,照样不是袁尚对手,依旧是希望渺茫。”
“对袁谭来说,唯一活下去的希望,就是投靠我大楚,依靠大王的扶持来对抗袁尚!”
萧方一席话,将袁谭的处境点破,尔后道:
“所以臣的计策,便是利用袁谭所处困境,派说客入黎阳,说服袁谭献城归降。”
“大王可给他开一个优厚的条件,承诺封他为平原侯,将平原一郡赐给他做封地,允他世袭罔替。”
“他不降,不是死于大王之手,就是死于袁尚之手。”
“降了,还能活,还能得一个富贵余生。”
“臣以为,就算袁谭再愚蠢,也应该能分得清这其中的生死利弊,必会开城向大王投降。”
“那么这黎阳城,大王不就不战而下了吗?”
说罢萧方又向弘农方向一指:
“臣料曹操得知我攻陷黎阳后,定知伪魏已无药可救,权衡利弊之下,多半会退兵而去,转而去攻取蜀地。”
“如此,则我宛洛一线所面临的秦军压力,便就此解除。”
“大王则可彻底无后顾之忧,全力北上邺城,一举诛杀袁尚,荡灭伪魏!”
计策全貌道出。
大帐中,一片沸腾议论。
刘备也好,太史慈众人也罢,无不豁然开朗。
“不错,招降袁谭确实是上上之策!”
“景略你果然是洞察人心依旧,对袁谭的心思拿捏的分毫不差!”
萧方淡笑不语。
要说他对袁谭心思拿捏,其实也是有“先见之明”。
曾经历史上,袁谭承受不住袁尚的打击,就在兄弟之争中眼看要输的时候,选择向曹操投降,引曹操入河北来对付袁尚。
毕竟对袁谭也好,袁尚也罢,在他们兄弟眼中,自己的利益要远大于他们袁家的基业。
既然袁谭能降曹操,为什么就不能降老刘呢?
这便是萧方献此计的底气所在。
刘备便拍案大赞,欣然道:
“好,孤就用景略你之计,即刻派人往黎阳城,劝降那袁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