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皇爷爷,请立我为皇太孙,登基称帝!
“请皇爷爷即刻下旨,立我为皇太孙,登基称帝,继承大统!”
声音清亮,话语却有若惊雷,在场中所有人脑海内炸响。
大殿上,满朝文武大臣,刹时都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盯着朱允熥。
难以相信自己耳朵。
刚才朝堂上,正议论立储之事。
老朱询问谁可立为储君?
本来这是早就定好了的事,私下里老朱早就给了几位重臣暗示。
大家都心知肚明。
今日要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公开讨论只是走一个过场。
以示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乃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陛下顺天应人,广纳贤言,册立储君。
却没有想到,刚开始讨论呢,皇孙朱允熥便站了出来,请求立自己为皇太孙。
更扬言要马上登基称帝,继承大统。
他是疯了吗?
朱允熥眼神平静,直视着上方的朱元璋,没有惧意。
他并非不害怕,而是他已无路可退。
穿越到大明,成了朱标之子,朱元璋之孙朱允熥。
可刚穿越过来就发现,父亲朱标早就死了,朱元璋更是打算立他同父异母的朱允炆为储君。
熟知历史的朱允熥,知道自己必须阻止这件事发生。
若任由其按历史轨道发展下去,朱允炆登基称帝,朱棣起兵造反,靖难之后,他朱允熥也受到牵连,被禁锢于凤阳,最终暴卒。
这個结局,他不愿看到。
退一万步,就算他因为知晓历史轨迹,抢先一步,帮助朱允炆设法杀了朱棣,阻止靖难事变发生,可是,以朱允炆的能力,他能掌驭得了大明江山吗?
答案是不能!
大明十六帝,若以能力而论,恐怕就是那位土木堡战神,叫门天子朱祁镇的能力,都要甩朱允炆一百条街,只是人品不行。
朱棣靖难能成功,固然是因他能征善战,但最重要的,还是全靠朱允炆的配合。
换一个人来当皇帝,朱棣绝没有机会造反成功。
朱允炆能力不足,即令没有朱棣,也会有其他人取而代之,或有其他事使大明陷入动荡。
王朝初定,人心尚未全部收服。
此时的大明,需要一位雄主,而不是朱允炆这种无能之人。
朱允熥更不想自己无辜受到牵连。
眼瞅着老朱被朱允炆温良孝顺的假面目所骗,执意要立他为皇太孙。
一旦朽木成舟,事情便再不可挽回。
朱允熥穿越得太迟,没有时间让老朱一点点改变印象。
今日朝议,他干脆豁出去了。
大不了就是一死。
死了说不定又穿越回去了。
怕什么呢?
更何况,老朱虽然对大臣手段残酷,对自己的后代却十分宽仁。
换一个皇帝,他这样说,可能当场就下令拖出去打死了。
但老朱未必会。
“放肆!”
“狂妄!”
“悖逆之言!”
……
半晌,大殿上,被这句话雷得里焦外嫩,惊得神魂俱失的大臣们,终于回过神,斥责声立时四起。
御史王朴出列。
“启奏陛下,臣要参皇孙朱允熥一本。此子出言无忌,忤逆犯上,目无君父,请陛下降旨严惩。”
朱允熥白了他一眼,纠正道:“当今陛下是我皇爷爷,怎么能叫君父呢?这岂不是乱了辈分。”
“枉你饱读圣贤书,连这一点都不懂吗?”
“别在这朝堂上丢人现眼了,再回家去多读几年书。”
王朴顿时气得语无伦次:“你……你……”
“朱允熥,你休得无礼!”
一声怒喝,响若炸雷,直震得朱允熥耳膜隐隐发痛。
这嗓音,未免也太过于恐怖了吧。
侧目望去,出声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大明开国名将,他的舅姥爷,凉国公蓝玉。
“小兔崽子,毛都还没长齐呢,胆子就这么大了。”
“要怪就怪你父亲和你皇爷爷太宠伱了,竟让你如今胆敢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对你皇爷爷大放厥词,我看你是又皮痒了,欠揍吧。”
“还不快向你皇爷爷请罪,信不信你舅姥爷我用大耳刮子抽你!”
洪亮的声音,震得整座大殿皆是嗡嗡作响。
但朱允熥却是从他的话语里面听出了维护之意。
蓝玉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说他刚才那个请求,就是小孩子不懂事,胡言乱语。
将事情的性质,往家事上面引。
小孩子嘛,娇生惯养久了,难免有些无法无天,不懂规矩。
教训一顿就好了,不要上纲上线,更不要以国事待之。
这,是在救他!
“看来,蓝玉比我想的要聪明啊!”朱允熥脑海中心念飞转。
骤临此变,能立刻装出暴跳如雷的样子,不动声色的用言语帮外甥孙化解危机,这份心智,常人难及。
很快,朱允熥又释然。
能追随老朱打江山,南征北战多年,一步步升迁,成为大将军,站在朝堂武将之巅的凉国公,又怎么可能真的如外表那般,有勇无谋呢?
蓝玉是开平王常遇春妻弟,而常遇春之女常氏早年嫁与太子朱标,生下朱雄英和朱允熥两个儿子。
朱雄英早年夭折。
论亲疏远近,老朱一众儿孙当中,也就他朱允熥与蓝玉最亲。
相比之下,朱允炆并非常氏所生,隔着一层。
蓝玉当然要护着朱允熥。
此时第一个跳出来骂他,正是为此。
但朱允熥对此却并不买账。
老朱为什么要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而不是他呢?
真要按立嫡的原则,他朱允熥才是朱标的嫡子。
朱雄英已死,朱标逝后,他理所应当该被立为皇太孙。
朱允炆虽然比他出生早,却是庶出。
可老朱却下旨将朱允炆母亲吕氏扶正,强加他一个嫡长子的身份,立他为皇孙。
这固然有朱允炆会演戏,装孝顺恭谦装得好,深得朱元璋之心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吕氏的父亲,只是太常寺卿。
身为文官,手中没有兵权,不会威胁到帝王的权力。
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将来登基,不用担心外戚干政。
反之,若立朱允熥为皇太孙,他背后的常家和蓝家,都是开国功勋。
在朝中势力庞大,门生故吏遍布军中。
如果太子朱标还活着,以他的威望,自然能压服常家和蓝家。
不仅不会为祸患,还会成为朱标手中的两柄利剑。
可朱标死了,朱允熥能压制得住常家、蓝家吗?
那些骄横跋扈的将领,会服他这个小屁孩吗?
时间久了,那些人难道不会生出异心吗?
思来想去,老朱不敢赌,才最终将目光放到朱允炆身上。
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便没有这样的顾虑。
蓝玉这些人,都可以全部杀了,血洗朝堂。
同时,重用朱允炆母家为代表的一众文人。
这些人没有兵权,威胁不到皇权。
朱允熥前世也算是半个历史爱好者,曾分析过老朱的想法。
穿越过来后,这几日的所见所闻,又印证了曾经的分析。
此际蓝玉的行为,落在老朱眼中,恐怕正好会坚定老朱不立他为皇太孙的信念。
能被舅姥爷如此呵斥,扬言要用大耳刮子抽的人,怎么能为储君呢?
若真立他为储君,将来他登基称帝,蓝玉是否还是这样的态度呢?
君王的威严何在?
震不住朝堂,威慑不了群臣,还如何掌控大明的万里江山?
蓝玉当然是自己人。
但一个桀骜不驯,自己不能压服的蓝玉,那便只能死!
老朱在宾天之前,必定会杀之。
蓝玉死,则他再无被立为储君的可能。
要救蓝玉,则必须先将他降服。
唯其如此,才能救蓝玉。
也是救他自己!
朱允熥盯着蓝玉,一步一步走向前去。
突然,他猛地抬手。
“啪!”
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蓝玉脸上。
……
……
声音清亮,话语却有若惊雷,在场中所有人脑海内炸响。
大殿上,满朝文武大臣,刹时都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盯着朱允熥。
难以相信自己耳朵。
刚才朝堂上,正议论立储之事。
老朱询问谁可立为储君?
本来这是早就定好了的事,私下里老朱早就给了几位重臣暗示。
大家都心知肚明。
今日要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公开讨论只是走一个过场。
以示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乃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陛下顺天应人,广纳贤言,册立储君。
却没有想到,刚开始讨论呢,皇孙朱允熥便站了出来,请求立自己为皇太孙。
更扬言要马上登基称帝,继承大统。
他是疯了吗?
朱允熥眼神平静,直视着上方的朱元璋,没有惧意。
他并非不害怕,而是他已无路可退。
穿越到大明,成了朱标之子,朱元璋之孙朱允熥。
可刚穿越过来就发现,父亲朱标早就死了,朱元璋更是打算立他同父异母的朱允炆为储君。
熟知历史的朱允熥,知道自己必须阻止这件事发生。
若任由其按历史轨道发展下去,朱允炆登基称帝,朱棣起兵造反,靖难之后,他朱允熥也受到牵连,被禁锢于凤阳,最终暴卒。
这個结局,他不愿看到。
退一万步,就算他因为知晓历史轨迹,抢先一步,帮助朱允炆设法杀了朱棣,阻止靖难事变发生,可是,以朱允炆的能力,他能掌驭得了大明江山吗?
答案是不能!
大明十六帝,若以能力而论,恐怕就是那位土木堡战神,叫门天子朱祁镇的能力,都要甩朱允炆一百条街,只是人品不行。
朱棣靖难能成功,固然是因他能征善战,但最重要的,还是全靠朱允炆的配合。
换一个人来当皇帝,朱棣绝没有机会造反成功。
朱允炆能力不足,即令没有朱棣,也会有其他人取而代之,或有其他事使大明陷入动荡。
王朝初定,人心尚未全部收服。
此时的大明,需要一位雄主,而不是朱允炆这种无能之人。
朱允熥更不想自己无辜受到牵连。
眼瞅着老朱被朱允炆温良孝顺的假面目所骗,执意要立他为皇太孙。
一旦朽木成舟,事情便再不可挽回。
朱允熥穿越得太迟,没有时间让老朱一点点改变印象。
今日朝议,他干脆豁出去了。
大不了就是一死。
死了说不定又穿越回去了。
怕什么呢?
更何况,老朱虽然对大臣手段残酷,对自己的后代却十分宽仁。
换一个皇帝,他这样说,可能当场就下令拖出去打死了。
但老朱未必会。
“放肆!”
“狂妄!”
“悖逆之言!”
……
半晌,大殿上,被这句话雷得里焦外嫩,惊得神魂俱失的大臣们,终于回过神,斥责声立时四起。
御史王朴出列。
“启奏陛下,臣要参皇孙朱允熥一本。此子出言无忌,忤逆犯上,目无君父,请陛下降旨严惩。”
朱允熥白了他一眼,纠正道:“当今陛下是我皇爷爷,怎么能叫君父呢?这岂不是乱了辈分。”
“枉你饱读圣贤书,连这一点都不懂吗?”
“别在这朝堂上丢人现眼了,再回家去多读几年书。”
王朴顿时气得语无伦次:“你……你……”
“朱允熥,你休得无礼!”
一声怒喝,响若炸雷,直震得朱允熥耳膜隐隐发痛。
这嗓音,未免也太过于恐怖了吧。
侧目望去,出声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大明开国名将,他的舅姥爷,凉国公蓝玉。
“小兔崽子,毛都还没长齐呢,胆子就这么大了。”
“要怪就怪你父亲和你皇爷爷太宠伱了,竟让你如今胆敢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对你皇爷爷大放厥词,我看你是又皮痒了,欠揍吧。”
“还不快向你皇爷爷请罪,信不信你舅姥爷我用大耳刮子抽你!”
洪亮的声音,震得整座大殿皆是嗡嗡作响。
但朱允熥却是从他的话语里面听出了维护之意。
蓝玉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说他刚才那个请求,就是小孩子不懂事,胡言乱语。
将事情的性质,往家事上面引。
小孩子嘛,娇生惯养久了,难免有些无法无天,不懂规矩。
教训一顿就好了,不要上纲上线,更不要以国事待之。
这,是在救他!
“看来,蓝玉比我想的要聪明啊!”朱允熥脑海中心念飞转。
骤临此变,能立刻装出暴跳如雷的样子,不动声色的用言语帮外甥孙化解危机,这份心智,常人难及。
很快,朱允熥又释然。
能追随老朱打江山,南征北战多年,一步步升迁,成为大将军,站在朝堂武将之巅的凉国公,又怎么可能真的如外表那般,有勇无谋呢?
蓝玉是开平王常遇春妻弟,而常遇春之女常氏早年嫁与太子朱标,生下朱雄英和朱允熥两个儿子。
朱雄英早年夭折。
论亲疏远近,老朱一众儿孙当中,也就他朱允熥与蓝玉最亲。
相比之下,朱允炆并非常氏所生,隔着一层。
蓝玉当然要护着朱允熥。
此时第一个跳出来骂他,正是为此。
但朱允熥对此却并不买账。
老朱为什么要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而不是他呢?
真要按立嫡的原则,他朱允熥才是朱标的嫡子。
朱雄英已死,朱标逝后,他理所应当该被立为皇太孙。
朱允炆虽然比他出生早,却是庶出。
可老朱却下旨将朱允炆母亲吕氏扶正,强加他一个嫡长子的身份,立他为皇孙。
这固然有朱允炆会演戏,装孝顺恭谦装得好,深得朱元璋之心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吕氏的父亲,只是太常寺卿。
身为文官,手中没有兵权,不会威胁到帝王的权力。
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将来登基,不用担心外戚干政。
反之,若立朱允熥为皇太孙,他背后的常家和蓝家,都是开国功勋。
在朝中势力庞大,门生故吏遍布军中。
如果太子朱标还活着,以他的威望,自然能压服常家和蓝家。
不仅不会为祸患,还会成为朱标手中的两柄利剑。
可朱标死了,朱允熥能压制得住常家、蓝家吗?
那些骄横跋扈的将领,会服他这个小屁孩吗?
时间久了,那些人难道不会生出异心吗?
思来想去,老朱不敢赌,才最终将目光放到朱允炆身上。
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便没有这样的顾虑。
蓝玉这些人,都可以全部杀了,血洗朝堂。
同时,重用朱允炆母家为代表的一众文人。
这些人没有兵权,威胁不到皇权。
朱允熥前世也算是半个历史爱好者,曾分析过老朱的想法。
穿越过来后,这几日的所见所闻,又印证了曾经的分析。
此际蓝玉的行为,落在老朱眼中,恐怕正好会坚定老朱不立他为皇太孙的信念。
能被舅姥爷如此呵斥,扬言要用大耳刮子抽的人,怎么能为储君呢?
若真立他为储君,将来他登基称帝,蓝玉是否还是这样的态度呢?
君王的威严何在?
震不住朝堂,威慑不了群臣,还如何掌控大明的万里江山?
蓝玉当然是自己人。
但一个桀骜不驯,自己不能压服的蓝玉,那便只能死!
老朱在宾天之前,必定会杀之。
蓝玉死,则他再无被立为储君的可能。
要救蓝玉,则必须先将他降服。
唯其如此,才能救蓝玉。
也是救他自己!
朱允熥盯着蓝玉,一步一步走向前去。
突然,他猛地抬手。
“啪!”
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蓝玉脸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