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边的镇夷关外,赵炳炎带着特战大队的小分队化妆出行,来到靠近大理的横山寨,看见昔日规模巨大的军寨被元军攻打过后大肆捣毁,至今还是一片荒凉的模样感叹蒙古人做事彻底了。

    特战大队长周宇给他禀报:此地附近活跃着一支由岳飞后人拉起来的抗元义军,据闻有好几千人马只是武器装备太次,缺乏战力。

    他点点头,叫好生侦查。

    夜里,赵炳炎收缴了军寨里面的元军粮草后连夜转进太平寨。

    此地的繁华程度远胜横山寨,是西南元军兵马来往和粮草辎重的集散地。

    他闪身进入军寨的粮库、军械库没收非法所得,不再捣毁仓库,期待军寨内的库房再次装满,内部相互怀疑,猜忌之际再来罚没粮草。

    赵炳炎走凭祥峒回来,和守关大将张琦、周复二人吃茶叙话。

    张琦给他禀报:近卫军已经完全控制边界,百姓和商旅来去自由。

    凭祥峒目前处于大宋和大元两国边界上,通往大理的路西去吐蕃,位置优势明显,此地边贸发达,来往的商人都愿意在凭祥做营生。

    他们长期在凭祥驻扎一个连,队伍轮换值守,仅仅是收取的赋税便足够养兵。

    赵炳炎瞪了他一眼说:朝廷大半的陆上边贸都在凭祥,你们收税干嘛?这个地方的收益必须交给朝廷,军队花多少银子自有大将军核实开销。

    张琦楞一下,立刻给他检讨,会如实造册上报。

    他缓缓地说:“这也不怪诸位,安南刚收回来,百废待兴。但是我们每个人心中要装着规矩,严守律法、规则。若不如此,迟早一天要玩儿完的。”

    周复觉得气氛太尴尬,呵呵一笑说:这不是山河破碎嘛,过去各军头习惯了设卡收费,雁过拔毛的筹集军需。多亏汉王有办法筹措后勤辎重,不然要乱到何种程度还无法想象。

    赵炳炎摆摆手说:此风不可长,兵荒马乱的老百姓日子太难过,我等再狠命对着百姓下刀,即便占领了地盘也不会有人支持拥戴。

    他叫先把营生上的赋税减下来,恢复到战前朝廷规定的标准。

    他说:“只要我们饿不死,甚至再往下降一成更好,那样的话贩夫、行脚的有赚头,就愿意走凭祥来做营生,朝廷还愁收不到赋税?”

    两个武夫不懂做生意的窍门,但早已奉他为神灵,听了赵炳炎的开导鸡啄米似的点头答应。

    他话锋一转,表扬两个武夫在凭祥峒驻扎少量部队的主意不错,能吸引元军跃跃欲试的来攻,但是要扩大对凭祥周边地区的掌控。

    赵炳炎想到后世抗战时期的敌后武工队,在敌占区神出鬼没的武装群众开展斗争,建立起大片游击区,形成巨大的情报网,敌人的一举一动后方都晓得。

    若是镇夷关也这样干,就不怕凭祥的驻军被元军包饺子,同时还能锻炼出一批善于和老百姓打交道的人才。

    赵炳炎把这个思路告诉二人,让他们组织人手编成若干小队,撒出去控制住周围的地盘,将部队的实战训练全部拉到北边去。

    久了,这些兄弟们对北边的情况了如指掌,决定收复广南西路时都不用请向导,可直接开拔。

    周复欢喜了。

    张琦更是一脸惊奇,想不到汉王脑子里有这么多好主意。

    他问炮兵的训练如何?

    张琦眼馋的看着他说就是炮弹不多,肖成章不敢轻易打炮。

    赵炳炎听得笑了,这小子咋像在说黑话呢。

    他说是啊,炮弹打一发少一发,诸葛先生要是不支持,咱们就得断炊。

    他叫张琦把炮兵的训练和步兵训练集合起来,每次出动带上两三门炮,打了就跑,在实战中训练炮兵。

    三日后,赵炳炎离开镇夷关南返。

    此刻,南宋太后杨淑妃的凤舟正航行在富良江入海口,女人在三十艘油漆一新的水师舰船一路护卫下,浩浩荡荡的沿着广南西路海岸转到安南,心情舒畅极了。

    这要是在她刚逃出临安时,是想都不敢想的,那时就担心被大元鞑子拦住脱不开身。

    还在大军出发西征安南之时,杨淑妃心里并不是完全放心,她怕西征失败,朝廷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家底又耗没了。

    她三天两头得不到安南的消息就担心的睡不着觉,频繁的询问刘嬷嬷有没有汉王的消息。

    直到赵炳炎拿下镇夷关,封住元军南下的道路她都还不踏实。

    当文天祥写着安南小皇帝投降,大军进驻升龙城的奏报送到她手里时,杨淑妃惊喜万分,高兴的在行宫里疾步转圈,双手拿着奏报不停颤抖,嘴里喃喃的说:“胜啦,天佑大宋啊。”

    刘嬷嬷也是一脸欢喜的说:“天佑主子,点了一位能征善战的汉王呐。”

    主仆二人喜极而泣。

    今日一帆风顺的来到安南,前后左右全是威武的御林军护卫,杨淑妃心情大好。见到迎接他的文天祥和张世杰连呼:两位爱卿功劳巨大,受累啦。

    她左顾右盼的寻找,却不见赵炳炎的其人,忍不住询问:“哀家的汉王呢?”

    文天祥笑呵呵的说:“汉王恐鞑子来袭,赶去镇夷关布置防务啦。”

    一行人欢天喜地的将她送进凤仪宮,杨淑妃看过巨大的城池,精致的宫殿,欢喜的不要不要。

    但是,当她听说朝廷不在安南皇城办差,而是住进升龙府衙不悦了,淡淡问张世杰这时为何?

    张世杰小心解释道:“这是汉王的主意。安南建国已久,虽然归顺我大宋,国民心中的安南国一时半会难以去除,汉王叫开放皇城供万人游历,是要让臣民早点清楚安南国已不在,如今就是安南府。”

    文天祥附和着颔首,给她禀报暂定安南为安南都督府,他在奏章里已有奏报。

    杨淑妃因为没有皇宫,心生遗憾,以旅途劳顿为由下了逐客令。

    文天祥感觉到杨淑妃的不快,邀张世杰和陆秀夫一起吃茶。

    陆秀夫进城时看到巨大的城市,整齐的街道和来来往往的百姓欢喜了,连声感叹大军如期征服安南,得了几百万人口,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外。

    张世杰说刚出发时他心里也是不踏实,未曾想当真办到了,汉王真是神机妙算。

    文天祥颔首,表情凝重的说:“接下来的治理事务繁多呐,有道是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要想让安南人心服口服归顺我大宋,不容易呐。”

    张世杰不怕,他认为安南兵强马壮的强盛时期都被宋军直接干趴下,真有人还敢造反,他手里的兵正缺对手,不介意都绑去做陪练。

    陆秀夫有信心治理好安南,他自己打仗不行,做政事不怕累到死。

    三人哈哈大笑,张世杰和文天祥都端起茶杯敬他。

    文天祥关心的是太后杨淑妃的心病,怕太后另有想法,他委婉的问陆秀夫:“太后可有交代?”

    陆秀夫把海南路安抚使的位置留给他的铁杆岑琳,屁颠颠的跟随太后搬家过来,还没过兴奋期呢。

    他心直口快的说:太后一路都在想象安南的皇宫如何,大将军和右相如何,汉王如何,可有受伤?其他诸事皆不过问。

    文天祥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说:“哎呀,原来如此。”

    两日后,赵炳炎回到升龙城的汉王府,发现朱静怡来了。

    小女子穿着薄薄的纱衣飞一样的出来迎接他,一头往他怀里钻,看得后面的亲卫赶紧把脸转到一边去。

    赵炳炎被姑娘两团弹性十足的减震器一撞像触电似的,赶紧推开朱静怡说:“还没成亲呐,都不矜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