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不咋样
第一天开考很顺利,不到申时三刻,顾文轩便交卷出县学,愣是帮县学节省了一根备用的蜡烛。
因开考时间晚,今日和县试一般倒是很人性化的可以到酉时之前点烛时分交卷,但他是真心坐不住。
出县学之前担心被某位夫子逮住的他是出考场连后面楼舍(宿舍)也不曾去一趟,直接回自家宅院了。
回自家宅院的途中听知明提到立哥儿还不曾回村,他倒不惊讶,这孩子可不就多待一天也想先得知他老子今日岁考状态。
若是可以,不被他老子又赶回去,不惦记家里祖父祖母母亲等人,这孩子还能等他老子后天考完一起回家。
再观天色,雪虽然没下了,但天色看着就要黑了,还是早点让这孩子乘坐马车回去的好,刚好帮他带信。
是以,到自家宅院见到周余立,顾文轩半点卖关子的意思都没有的直接告之他,他爹应该考得挺顺手。
他出考场的时候还特意从回头看了一下,有看见坐在后面的长平叔正在埋头对着草稿仔细誊抄。
看长平叔当时的状态,应该是答卷还算顺利,但长平叔还有个习惯,不到交卷最后一刻钟是不会出来的。
周余立也知他爹这点喜好。
此时还不到申时四刻,距离酉时还有半个时辰,冬日城门又比关的早,他再不回家,家里该担心坏了。
索性就不等他爹出考场见上面,他再独自一人回家了,赶紧让书童先回跨院取从径山书院带回来的行李物品。
随后,少了外人,周余立直言相请顾文轩这位堂姐夫帮忙看着点他爹,再代他向顾文钰和大江说一声村里见。
至于回去的马车不用准备了,在他们去县学参与岁考的时候,他之前也上了他大舅姥爷白举人府上。
从他大舅姥爷那儿用了午膳回来之前,他大舅已经说了要去一趟村里,让他一起回去,差不多马车就要来了。
可能他不在家的时候,他奶和她娘已经送年礼上舅姥爷和舅舅们这儿,送了还不等带走回礼就回村了。
他之前见到他姥姥,他姥姥就说露嘴了,说他爹不待他住那儿一准是怕推来推去,躲起来了。
和大江一样,立哥儿在顾文轩这位姐夫前面就没什么不好说的,他就老老实实地说了他大舅有些责怪他爹过于客气之意。
倒是他大舅姥爷反而还高兴他爹多让他和姐夫,还有大江多来往,还让他这假期在家多找姐夫指教。
说到这儿,立哥儿想说的话可多了。
只是有些时日没有回来,昨晚被爹拉住唠了很久,没空找姐夫唠唠,这会儿,他又想先回家了。
就这?
这孩子,还以为遇到什么难事了。
顾文轩不由失笑,拍了拍立哥儿的肩膀,“等我后天回家,做多不过是过了小年儿,我一准在家。
到时候你想唠啥还不容易,先回家好好陪长辈,好好歇两天,等过了小年儿,我会考你的,答不出,呵呵!”
被顾文轩一声冷笑吓的,立哥儿下意识缩了下脖子,随即而笑,“反正你又不拿戒尺打手心,我才不怕。”
“此一时彼一时,过年又长一岁了,我是不拿戒尺罚你,有也要用棍子抽你。等着,我给你姐写封书信。
你带回去不管交给家兴他爷俩,还是大华都行,里头没写啥要紧的事儿,就是跟你姐说一声我最快要后天天黑到家。”
顾文轩的话还没有落下,立哥儿已经熟门熟户地帮他从一旁的纸匣里面取出裁好的宣纸,铺在了书案上。
顾文轩见状也不耽误时间的就着砚台上的墨条研磨,等瞅着差不多了,便从笔架上取了支毛笔开始写信。
到了此时,立哥儿不好看他写什么内容的转身一旁桌椅那儿,从两张椅子中间的茶几上取了本书册。
他这边刚翻阅了不到二十页内容,那边书案前面的顾文轩已经三下两下写好信,端的是一个速度飞快。
“这一本,我要带回去看了?”
“不止这一本,原本就是找出来给你回去的,这一搂你都要先带回去好好翻一翻,除了这些,家里还有。”
有些后悔要带书回去看了怎么办?立哥儿一时之间突然就想起了之前跟在顾文轩身边学习的那些日子。
与此同时,他更不敢问这些书册读书心得,大江是不是已经熟读了。
不用问,他都可想而知大江那个书疯子,一准又赶在他前头好一大截,他兄弟俩人的差距又更大了。
但,立哥儿终究还是没有忍住问出了一个近日来藏在心里的问题,“姐夫,你说我还是回来跟你学咋样?”
“不咋样。立哥儿,别质疑你自己读书天赋,我和林师伯一直有书信来往,若是你不适合在径山书院也就罢了。
问题是径山书院很适合你进学,你昨儿带回来的文章,文风先不说,在言之有物这一点就大有进步。
不要跟大江比,不是大江比你聪明,他虽然比你小一岁,但因你们家境不同的缘故,他经历的事情要比你多。
所以他很拼,前劲十足,一心想撑起门户,等到了一定的程度,他肯定不如你,你如今就在积攒力量。
等积攒到一定程度,后劲就十足了。少胡思乱想,先把基础打扎实了,在书院多和同窗交流探讨学问。
不管和同窗之间的交流能否汲取他人长处,听多了,自热而然就长见识了,这一点就不是在我身边所能学到。
大江为何除了休沐一直吃住在县学,就是少了这方面学习,其实于他很不利,我近来就一准寻思去书院待些时日。
有机会的话,若是能去游学更好,读书光死读书还不行,你们到底年少,除了书本上的学问,书外的还多的要学习了。
好比说,光死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你信不信此人即使中状元,他的前程也有限?
像如何和同窗相处和睦又不吃亏,看似小事,往大里说,等你们走上仕途,面对的就是更复杂的和同僚之间的往来了。
而如今呢,包括和夫子之间的相处,在书院里什么身世背景的夫子同窗都有,自然更有利于你先学会如何识人辨人………”
因开考时间晚,今日和县试一般倒是很人性化的可以到酉时之前点烛时分交卷,但他是真心坐不住。
出县学之前担心被某位夫子逮住的他是出考场连后面楼舍(宿舍)也不曾去一趟,直接回自家宅院了。
回自家宅院的途中听知明提到立哥儿还不曾回村,他倒不惊讶,这孩子可不就多待一天也想先得知他老子今日岁考状态。
若是可以,不被他老子又赶回去,不惦记家里祖父祖母母亲等人,这孩子还能等他老子后天考完一起回家。
再观天色,雪虽然没下了,但天色看着就要黑了,还是早点让这孩子乘坐马车回去的好,刚好帮他带信。
是以,到自家宅院见到周余立,顾文轩半点卖关子的意思都没有的直接告之他,他爹应该考得挺顺手。
他出考场的时候还特意从回头看了一下,有看见坐在后面的长平叔正在埋头对着草稿仔细誊抄。
看长平叔当时的状态,应该是答卷还算顺利,但长平叔还有个习惯,不到交卷最后一刻钟是不会出来的。
周余立也知他爹这点喜好。
此时还不到申时四刻,距离酉时还有半个时辰,冬日城门又比关的早,他再不回家,家里该担心坏了。
索性就不等他爹出考场见上面,他再独自一人回家了,赶紧让书童先回跨院取从径山书院带回来的行李物品。
随后,少了外人,周余立直言相请顾文轩这位堂姐夫帮忙看着点他爹,再代他向顾文钰和大江说一声村里见。
至于回去的马车不用准备了,在他们去县学参与岁考的时候,他之前也上了他大舅姥爷白举人府上。
从他大舅姥爷那儿用了午膳回来之前,他大舅已经说了要去一趟村里,让他一起回去,差不多马车就要来了。
可能他不在家的时候,他奶和她娘已经送年礼上舅姥爷和舅舅们这儿,送了还不等带走回礼就回村了。
他之前见到他姥姥,他姥姥就说露嘴了,说他爹不待他住那儿一准是怕推来推去,躲起来了。
和大江一样,立哥儿在顾文轩这位姐夫前面就没什么不好说的,他就老老实实地说了他大舅有些责怪他爹过于客气之意。
倒是他大舅姥爷反而还高兴他爹多让他和姐夫,还有大江多来往,还让他这假期在家多找姐夫指教。
说到这儿,立哥儿想说的话可多了。
只是有些时日没有回来,昨晚被爹拉住唠了很久,没空找姐夫唠唠,这会儿,他又想先回家了。
就这?
这孩子,还以为遇到什么难事了。
顾文轩不由失笑,拍了拍立哥儿的肩膀,“等我后天回家,做多不过是过了小年儿,我一准在家。
到时候你想唠啥还不容易,先回家好好陪长辈,好好歇两天,等过了小年儿,我会考你的,答不出,呵呵!”
被顾文轩一声冷笑吓的,立哥儿下意识缩了下脖子,随即而笑,“反正你又不拿戒尺打手心,我才不怕。”
“此一时彼一时,过年又长一岁了,我是不拿戒尺罚你,有也要用棍子抽你。等着,我给你姐写封书信。
你带回去不管交给家兴他爷俩,还是大华都行,里头没写啥要紧的事儿,就是跟你姐说一声我最快要后天天黑到家。”
顾文轩的话还没有落下,立哥儿已经熟门熟户地帮他从一旁的纸匣里面取出裁好的宣纸,铺在了书案上。
顾文轩见状也不耽误时间的就着砚台上的墨条研磨,等瞅着差不多了,便从笔架上取了支毛笔开始写信。
到了此时,立哥儿不好看他写什么内容的转身一旁桌椅那儿,从两张椅子中间的茶几上取了本书册。
他这边刚翻阅了不到二十页内容,那边书案前面的顾文轩已经三下两下写好信,端的是一个速度飞快。
“这一本,我要带回去看了?”
“不止这一本,原本就是找出来给你回去的,这一搂你都要先带回去好好翻一翻,除了这些,家里还有。”
有些后悔要带书回去看了怎么办?立哥儿一时之间突然就想起了之前跟在顾文轩身边学习的那些日子。
与此同时,他更不敢问这些书册读书心得,大江是不是已经熟读了。
不用问,他都可想而知大江那个书疯子,一准又赶在他前头好一大截,他兄弟俩人的差距又更大了。
但,立哥儿终究还是没有忍住问出了一个近日来藏在心里的问题,“姐夫,你说我还是回来跟你学咋样?”
“不咋样。立哥儿,别质疑你自己读书天赋,我和林师伯一直有书信来往,若是你不适合在径山书院也就罢了。
问题是径山书院很适合你进学,你昨儿带回来的文章,文风先不说,在言之有物这一点就大有进步。
不要跟大江比,不是大江比你聪明,他虽然比你小一岁,但因你们家境不同的缘故,他经历的事情要比你多。
所以他很拼,前劲十足,一心想撑起门户,等到了一定的程度,他肯定不如你,你如今就在积攒力量。
等积攒到一定程度,后劲就十足了。少胡思乱想,先把基础打扎实了,在书院多和同窗交流探讨学问。
不管和同窗之间的交流能否汲取他人长处,听多了,自热而然就长见识了,这一点就不是在我身边所能学到。
大江为何除了休沐一直吃住在县学,就是少了这方面学习,其实于他很不利,我近来就一准寻思去书院待些时日。
有机会的话,若是能去游学更好,读书光死读书还不行,你们到底年少,除了书本上的学问,书外的还多的要学习了。
好比说,光死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你信不信此人即使中状元,他的前程也有限?
像如何和同窗相处和睦又不吃亏,看似小事,往大里说,等你们走上仕途,面对的就是更复杂的和同僚之间的往来了。
而如今呢,包括和夫子之间的相处,在书院里什么身世背景的夫子同窗都有,自然更有利于你先学会如何识人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