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贾栩与郭淮的矛盾由来已久。
准确地说,是贾栩对郭淮不满由来已久。
认为郭淮太过胆小,在萧关一战中被蜀人打得丧尽了胆。
故曾在私下里不止一次抱怨郭淮畏蜀如虎。
如果说对面是冯贼时,还可以理解为小心谨慎。
那么在冯贼退出桥山之后,面对寂寂无名的贼将,郭淮居然还吃了对方的亏,简直就是无能至极。
军中主将多与部将有所不和,大概是魏国的军中传统了。
当年张辽与乐进、李典皆不和,但却一齐留在合肥防备孙权。
曹休与贾逵不和,两人又常常被魏主一齐派去与江东作战。
现在满宠与王凌不和,同时两人也是各领一军,守在扬州前线。
故贾栩与郭淮不和,倒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
此时郭淮让贾栩断后,顿时让贾栩觉得对方是在假公济私,打击报复自己,所以自然大为不忿。
只是军令如山,郭淮终究是军中主将,贾栩不忿归不忿,却是只能听令。
一直用望远镜观察对面山头的姜维,立刻就注意到了魏军的大规模调动。
于是便与李球商议道:
“吾观贼人动静,颇是诡异,怕不是要逃?”
这几个月来,姜维与郭淮交手多次。
姜维有兵精刀锐之利,郭淮独占兵多优势,彼此各有胜负,皆知对手不是易与之辈。
李球现在也算是坐兴汉会头几把交椅的人物,再加上又颇有几分才干。
换了平时,他未必会服姜维。
但兄长素来有识人之明,而且这一次亲自当面点的将。
再加上为了大局,他表面上没有异议,但心里其实是不服的。
在经过这几个月的共事之后,在见识到姜维以劣势兵力打得对方不敢轻易出动之后,他这才算是放下了成见。
所以在姜维断言魏贼有退意之后,李球没有出言反对,而是问道:
“姜将军何出此言?”
姜维解释道:
“吾观贼人此番动静不小,似有全军出动之像,若非准备出去与我等相战,则必有所图。”
“然这数月来,我与贼人皆知,除非有援军到来,否则以各自手头这些兵力,皆不足以动摇对方营寨。”
“故在我想来,贼人这般动静,不是大举进犯,十有八九就是要准备退走。”
李球听了,面露若有所思之色:
“此次收复关中之战,丞相自汉中出兵,君侯又领军奔袭并州,莫不成是关中有变?”
“此正是吾之所料!”姜维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天下能挡住丞相与君侯东西夹击者,又有何人?”
“故此番必是丞相或者君侯有了进展,关中有急,故贼人这才不得不退出桥山。”
凉州军千里横跨大漠,已经算是世间难见的精兵。
就是自己,都没敢想到达九原之后,凉州军还有能力再次千里奔袭。
魏贼就更不可能会想得到。
关中之战已经打了大半年了,若是君侯进展顺利,别说是拿下并州,如果再大胆一点,说不定还可以尝试一下饮马大河。
只要君侯进入河东,魏国只怕是要举国震动。
若是丞相那边再配合拖住魏贼主力,那么……
想到这里,姜维越是兴奋起来。
虽是推测,但姜维的语气却是极为肯定,显然对丞相和冯刺史的信心,远比李球要强得多。
“那……姜将军意欲何为?”
李球有些犹豫地问道。
很显然,在没有得到贼人确切消息之前,李球要比姜维谨慎一些。
姜维有些激进冒险的性子此时暴露无遗:
“按兵法,若欲退兵,最好能胜而后退,这样就无追兵之忧。”
“次一等,则是示战而后退,可以让敌心有疑虑,而不敢全力追赶。”
“再次者,便是不战而退,后军必有险;若是败而退,则有全军覆没之忧。”
“故若明日贼人大张旗鼓出战,实是心虚,吾等必要力战,最好是战而胜之,让贼人不敢轻易退走;”
“若是贼人不出战,则须注意贼人已经逃走,正是我等立大功之时。”
如此笃定的语气,让李球有些担心:
“万一贼人并非退走……”
“无妨。”姜维知其意,建议道:“明日若是出战,吾便亲领虎步军上阵,李将军你可看守后营,既可接应,又可防贼人有诈。”
桥山地形复杂,除非是围山仰攻,否则的话,两军相争于山林或山谷之间,少则一千余,多则两三千,再多就难以施展开来。
即便是分成前后梯队,轮番上阵,也不会超过一万人。
这种情况下,姜维身为一主将,居然要亲自上阵。
李球委婉说道:
“姜将军乃是军中主将,岂可轻易亲临敌阵?”
“陌刀营的鄂顺,乃是一员猛将,明日可让他带陌刀营当前军,姜将军可领虎步军居中,如此,可无忧矣。”
冯刺史临走前,把整个陌刀营都留了下来,特别是陌刀营主陌刀手鄂顺,天生神力,偏偏又长得丑恶如鬼。
即便是不戴鬼面具,也能吓得胆小之人如白日撞鬼。
姜维得到李球的支持,当下大喜道:
“如此甚好。”
到了第二天日上三竿,果见一支魏军就来到汉军山寨下的平地上布阵,同时派人挑衅叫骂。
姜维笑对李球谓曰:
“贼人果不出吾之所料。”
李球心里不由地有些佩服。
看到姜维兴致勃勃地就欲带人迎战,他连忙提醒道:
“若贼人欲战胜而退兵,此番必然是如困兽之斗,姜将军还是要注意贼人有埋伏。”
姜维满口应下。
就在姜维和李球两人全神应付前来挑衅的魏军时,他们却不知道,兴隆关内的郭淮,早在天未亮的时候,就悄悄领军,开始顺着秦直道,翻越桥山主峰后山。
兴隆关所在的桥山主峰,要比其它山峰高一些。
所谓登高望远,虽然汉军借助望远镜的优势,可以提前察觉到敌人的动静。
但望远镜并不能穿透山体,看到主峰后面郭淮的真实调动。
与郭淮并骑而走的郭模,禁不住地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离得越来越远的兴隆关,面带佩服之色:
“将军如何得知那贾栩会不听将军之令,紧守营寨,而是擅自前去迎敌?”
郭淮得意一笑:
“贾栩此人,多言吾畏敌,看似轻视吾,实则是不把蜀虏看在眼里。”
“以前有我压着他,他本就不服,现在我特意让他单独领军,临走前,又故意以言语激他,他岂会不心存愤慨?”
“又如何会把我的话听在耳里?只待我一离开,就算是他不擅自领军出战,只怕也会在蜀虏前来试探时,开寨迎敌。”
说到这里,他面带冷笑:
“他却不知,他越是这样,越是随了吾之心意!若不然,他如何能迷惑蜀虏,心甘情愿地掩护我们撤走?”
胜而退兵或战而撤兵的道理,姜维懂,打了这么多年仗的郭淮又岂会不懂?
姜维从魏营的大规模调动中猜出郭淮有退兵的可能。
却是万万没想到,郭淮居然会以这种方式退兵。
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某种方式的壮士断腕。
就是这个腕,有点不大一样。
高情商说法是比较有主见,做事非常坚持。
低情商说法是一根筋,有点憨,头铁……
从刘备死后,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开始,魏国就再也没有在战场上赢过汉军一次。
魏国皇帝、大司马、将军、刺史等等,皆为汉军手下败将。
偏偏贾栩认为自己可以例外。
郭淮不是贾栩,他没有贾栩的自信,更不会相信贾栩:
“我们得走快些,不然的话,若是贾栩败得太快,蜀虏很快就会追上来了。”
郭淮把贾栩当成了诱饵,用来阻挡姜维的追击。
他不知道的是,司马懿同样是把他当成了诱饵,准备用他来钓土鳖,一只正在河边钓鱼的大土鳖。
不仅如此,郭淮在退兵的同时,还不忘按司马懿的吩咐,派出快马,沿着泾水向西北。
看看有没有办法让兵临萧关下的邓艾,让他设法从泾水退回长安。
汧县绝对是不能回了。
在郭淮看来,大司马已经做出了放弃大半关中的打算,准备收缩兵力,依靠长安或者潼关,与蜀虏一决死战。
只是萧关离长安太远,邓艾能不能领军退回,那还是个问题。
不过这不在郭淮的考虑范围之内,毕竟他自己的后路都有问题。
至于骁骑将军秦朗,那就更不是郭淮应当考虑的事情,想必大司马自有安排。
郭淮不知道的是,大司马安排是安排了,但在大司马的眼里,不但他郭淮是个诱饵,而且萧关下面的邓艾,更是个添头诱饵。
至于秦朗……是个比他自己还要大的诱饵,而且这个诱饵,已经被快要被大汉丞相吞到肚子里。
五丈原西边四十来里的地方,汉军的魏延已经领军从渭北绕了过去,随时可以渡河,斜插秦朗的后方。
而秦朗的两翼,终于恢复了行动力的汉军南北二军,甲骑一直在游荡,蓄势待发。
正对面,虎步军步步紧逼,不断拆除秦朗营寨的外围。
“将军,外头挡不住了!”
“我看到了。”
秦朗站在营寨内的帅台上,看着最后一道壕沟正在被汉军填掉,脸色平静。
他本是杜氏所生,继承了母亲的优良基因,人如其名,俊朗的面容,平日里总是带着几分柔和,让人有一种想要接近的感觉。
曹叡总喜欢让他在宫里留宿,不是没有理由的。
只是此时秦朗的面孔,再没有了平日的柔和,只有平静,平静中带着死灰,死灰里全是绝望。
说好的合击蜀虏大军,结果在一场大雨之后,变成了蜀虏合击自己。
大司马呢?!
司马懿呢?!
他怎么敢?!
“今天派出求援的人呢?”
秦朗声音低沉地问道。
直到汉军兵临营寨门外,秦朗仍是有些不敢相信司马懿就这么抛下自己跑了。
他宁愿相信司马懿是被诸葛亮打败了。
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想办法向外面救援。
“将……将军,已经没有将士愿意突围求援了,而且派出去这么多批求援的人马,这么久了,到现在都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
副将嗫嚅着,已经说不下去了。
北面是渭水,南边是秦岭,东面是蜀虏大军,唯有西边的陈仓可去。
可是陈仓不过数千人,能济个什么事?
就算是汧县的守军全部过来,那也济不了什么事。
真正能挽救眼下局面的,只有东面。
“将军?要不我们……”
副将试探着说了一句。
秦朗转过头来,目光阴冷:
“什么?”
副将咽了一口口水:
“既然大司马一直没有消息,那我们不如退守陈仓吧?”
秦朗脸上泛起苦涩之色,指了指侧前方:
“退不了。”
那里,正是蜀虏骑军出现的地方。
若是换了以前,打不过,至少也能跑得过,毕竟蜀地哪来的战马?
但自从陇右,特别是凉州丢失后,蜀虏的骑军一跃成为天下第一。
谁敢背着蜀虏逃跑那就是死路一条。
如果是战败而逃,到时候恐怕就是匹马不得回转。
副将一听,脸上亦是有惨然之色:
“将军,那我们怎么办?”
“怎么办?唯有心死报君王而已!”
秦朗似是早就做出了选择,目光坚定:
“吾等深受陛下大恩,早已将性命献于陛下,今遇强虏,当奋力杀敌,以报君恩!”
说着,秦朗拔出腰间的宝剑,厉喝道:
“我秦朗在此发誓,此战必与诸将士生死与共,但有一息尚存,必会与诸将士死战到底!”
被主将的情绪所感染,站在周围以及高台下的禁卫军将领,皆是发出怒吼:
“死战到底!”
他们本就是忠于曹叡,而且家属又在洛阳当人质,此时根本没有投降的余地。
秦朗的眼中含着巨大的愤恨:
司马懿,若是我有幸回转洛阳,必要向你报今日见死不救之仇!
“传吾军令,诸将回到自己营中,调集精锐,随时听令!”
“诺!”
营寨外,蜀虏已经把最后一条壕沟填出一段路,同时推出巨大的桥车,搭起两条宽道。
削成尖头的原木所做成的撞城车,被推到了壕沟面前。
看样子,蜀虏根本不想给自己一点喘息之机。
秦朗咬紧了牙关。
准确地说,是贾栩对郭淮不满由来已久。
认为郭淮太过胆小,在萧关一战中被蜀人打得丧尽了胆。
故曾在私下里不止一次抱怨郭淮畏蜀如虎。
如果说对面是冯贼时,还可以理解为小心谨慎。
那么在冯贼退出桥山之后,面对寂寂无名的贼将,郭淮居然还吃了对方的亏,简直就是无能至极。
军中主将多与部将有所不和,大概是魏国的军中传统了。
当年张辽与乐进、李典皆不和,但却一齐留在合肥防备孙权。
曹休与贾逵不和,两人又常常被魏主一齐派去与江东作战。
现在满宠与王凌不和,同时两人也是各领一军,守在扬州前线。
故贾栩与郭淮不和,倒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
此时郭淮让贾栩断后,顿时让贾栩觉得对方是在假公济私,打击报复自己,所以自然大为不忿。
只是军令如山,郭淮终究是军中主将,贾栩不忿归不忿,却是只能听令。
一直用望远镜观察对面山头的姜维,立刻就注意到了魏军的大规模调动。
于是便与李球商议道:
“吾观贼人动静,颇是诡异,怕不是要逃?”
这几个月来,姜维与郭淮交手多次。
姜维有兵精刀锐之利,郭淮独占兵多优势,彼此各有胜负,皆知对手不是易与之辈。
李球现在也算是坐兴汉会头几把交椅的人物,再加上又颇有几分才干。
换了平时,他未必会服姜维。
但兄长素来有识人之明,而且这一次亲自当面点的将。
再加上为了大局,他表面上没有异议,但心里其实是不服的。
在经过这几个月的共事之后,在见识到姜维以劣势兵力打得对方不敢轻易出动之后,他这才算是放下了成见。
所以在姜维断言魏贼有退意之后,李球没有出言反对,而是问道:
“姜将军何出此言?”
姜维解释道:
“吾观贼人此番动静不小,似有全军出动之像,若非准备出去与我等相战,则必有所图。”
“然这数月来,我与贼人皆知,除非有援军到来,否则以各自手头这些兵力,皆不足以动摇对方营寨。”
“故在我想来,贼人这般动静,不是大举进犯,十有八九就是要准备退走。”
李球听了,面露若有所思之色:
“此次收复关中之战,丞相自汉中出兵,君侯又领军奔袭并州,莫不成是关中有变?”
“此正是吾之所料!”姜维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天下能挡住丞相与君侯东西夹击者,又有何人?”
“故此番必是丞相或者君侯有了进展,关中有急,故贼人这才不得不退出桥山。”
凉州军千里横跨大漠,已经算是世间难见的精兵。
就是自己,都没敢想到达九原之后,凉州军还有能力再次千里奔袭。
魏贼就更不可能会想得到。
关中之战已经打了大半年了,若是君侯进展顺利,别说是拿下并州,如果再大胆一点,说不定还可以尝试一下饮马大河。
只要君侯进入河东,魏国只怕是要举国震动。
若是丞相那边再配合拖住魏贼主力,那么……
想到这里,姜维越是兴奋起来。
虽是推测,但姜维的语气却是极为肯定,显然对丞相和冯刺史的信心,远比李球要强得多。
“那……姜将军意欲何为?”
李球有些犹豫地问道。
很显然,在没有得到贼人确切消息之前,李球要比姜维谨慎一些。
姜维有些激进冒险的性子此时暴露无遗:
“按兵法,若欲退兵,最好能胜而后退,这样就无追兵之忧。”
“次一等,则是示战而后退,可以让敌心有疑虑,而不敢全力追赶。”
“再次者,便是不战而退,后军必有险;若是败而退,则有全军覆没之忧。”
“故若明日贼人大张旗鼓出战,实是心虚,吾等必要力战,最好是战而胜之,让贼人不敢轻易退走;”
“若是贼人不出战,则须注意贼人已经逃走,正是我等立大功之时。”
如此笃定的语气,让李球有些担心:
“万一贼人并非退走……”
“无妨。”姜维知其意,建议道:“明日若是出战,吾便亲领虎步军上阵,李将军你可看守后营,既可接应,又可防贼人有诈。”
桥山地形复杂,除非是围山仰攻,否则的话,两军相争于山林或山谷之间,少则一千余,多则两三千,再多就难以施展开来。
即便是分成前后梯队,轮番上阵,也不会超过一万人。
这种情况下,姜维身为一主将,居然要亲自上阵。
李球委婉说道:
“姜将军乃是军中主将,岂可轻易亲临敌阵?”
“陌刀营的鄂顺,乃是一员猛将,明日可让他带陌刀营当前军,姜将军可领虎步军居中,如此,可无忧矣。”
冯刺史临走前,把整个陌刀营都留了下来,特别是陌刀营主陌刀手鄂顺,天生神力,偏偏又长得丑恶如鬼。
即便是不戴鬼面具,也能吓得胆小之人如白日撞鬼。
姜维得到李球的支持,当下大喜道:
“如此甚好。”
到了第二天日上三竿,果见一支魏军就来到汉军山寨下的平地上布阵,同时派人挑衅叫骂。
姜维笑对李球谓曰:
“贼人果不出吾之所料。”
李球心里不由地有些佩服。
看到姜维兴致勃勃地就欲带人迎战,他连忙提醒道:
“若贼人欲战胜而退兵,此番必然是如困兽之斗,姜将军还是要注意贼人有埋伏。”
姜维满口应下。
就在姜维和李球两人全神应付前来挑衅的魏军时,他们却不知道,兴隆关内的郭淮,早在天未亮的时候,就悄悄领军,开始顺着秦直道,翻越桥山主峰后山。
兴隆关所在的桥山主峰,要比其它山峰高一些。
所谓登高望远,虽然汉军借助望远镜的优势,可以提前察觉到敌人的动静。
但望远镜并不能穿透山体,看到主峰后面郭淮的真实调动。
与郭淮并骑而走的郭模,禁不住地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离得越来越远的兴隆关,面带佩服之色:
“将军如何得知那贾栩会不听将军之令,紧守营寨,而是擅自前去迎敌?”
郭淮得意一笑:
“贾栩此人,多言吾畏敌,看似轻视吾,实则是不把蜀虏看在眼里。”
“以前有我压着他,他本就不服,现在我特意让他单独领军,临走前,又故意以言语激他,他岂会不心存愤慨?”
“又如何会把我的话听在耳里?只待我一离开,就算是他不擅自领军出战,只怕也会在蜀虏前来试探时,开寨迎敌。”
说到这里,他面带冷笑:
“他却不知,他越是这样,越是随了吾之心意!若不然,他如何能迷惑蜀虏,心甘情愿地掩护我们撤走?”
胜而退兵或战而撤兵的道理,姜维懂,打了这么多年仗的郭淮又岂会不懂?
姜维从魏营的大规模调动中猜出郭淮有退兵的可能。
却是万万没想到,郭淮居然会以这种方式退兵。
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某种方式的壮士断腕。
就是这个腕,有点不大一样。
高情商说法是比较有主见,做事非常坚持。
低情商说法是一根筋,有点憨,头铁……
从刘备死后,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开始,魏国就再也没有在战场上赢过汉军一次。
魏国皇帝、大司马、将军、刺史等等,皆为汉军手下败将。
偏偏贾栩认为自己可以例外。
郭淮不是贾栩,他没有贾栩的自信,更不会相信贾栩:
“我们得走快些,不然的话,若是贾栩败得太快,蜀虏很快就会追上来了。”
郭淮把贾栩当成了诱饵,用来阻挡姜维的追击。
他不知道的是,司马懿同样是把他当成了诱饵,准备用他来钓土鳖,一只正在河边钓鱼的大土鳖。
不仅如此,郭淮在退兵的同时,还不忘按司马懿的吩咐,派出快马,沿着泾水向西北。
看看有没有办法让兵临萧关下的邓艾,让他设法从泾水退回长安。
汧县绝对是不能回了。
在郭淮看来,大司马已经做出了放弃大半关中的打算,准备收缩兵力,依靠长安或者潼关,与蜀虏一决死战。
只是萧关离长安太远,邓艾能不能领军退回,那还是个问题。
不过这不在郭淮的考虑范围之内,毕竟他自己的后路都有问题。
至于骁骑将军秦朗,那就更不是郭淮应当考虑的事情,想必大司马自有安排。
郭淮不知道的是,大司马安排是安排了,但在大司马的眼里,不但他郭淮是个诱饵,而且萧关下面的邓艾,更是个添头诱饵。
至于秦朗……是个比他自己还要大的诱饵,而且这个诱饵,已经被快要被大汉丞相吞到肚子里。
五丈原西边四十来里的地方,汉军的魏延已经领军从渭北绕了过去,随时可以渡河,斜插秦朗的后方。
而秦朗的两翼,终于恢复了行动力的汉军南北二军,甲骑一直在游荡,蓄势待发。
正对面,虎步军步步紧逼,不断拆除秦朗营寨的外围。
“将军,外头挡不住了!”
“我看到了。”
秦朗站在营寨内的帅台上,看着最后一道壕沟正在被汉军填掉,脸色平静。
他本是杜氏所生,继承了母亲的优良基因,人如其名,俊朗的面容,平日里总是带着几分柔和,让人有一种想要接近的感觉。
曹叡总喜欢让他在宫里留宿,不是没有理由的。
只是此时秦朗的面孔,再没有了平日的柔和,只有平静,平静中带着死灰,死灰里全是绝望。
说好的合击蜀虏大军,结果在一场大雨之后,变成了蜀虏合击自己。
大司马呢?!
司马懿呢?!
他怎么敢?!
“今天派出求援的人呢?”
秦朗声音低沉地问道。
直到汉军兵临营寨门外,秦朗仍是有些不敢相信司马懿就这么抛下自己跑了。
他宁愿相信司马懿是被诸葛亮打败了。
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想办法向外面救援。
“将……将军,已经没有将士愿意突围求援了,而且派出去这么多批求援的人马,这么久了,到现在都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
副将嗫嚅着,已经说不下去了。
北面是渭水,南边是秦岭,东面是蜀虏大军,唯有西边的陈仓可去。
可是陈仓不过数千人,能济个什么事?
就算是汧县的守军全部过来,那也济不了什么事。
真正能挽救眼下局面的,只有东面。
“将军?要不我们……”
副将试探着说了一句。
秦朗转过头来,目光阴冷:
“什么?”
副将咽了一口口水:
“既然大司马一直没有消息,那我们不如退守陈仓吧?”
秦朗脸上泛起苦涩之色,指了指侧前方:
“退不了。”
那里,正是蜀虏骑军出现的地方。
若是换了以前,打不过,至少也能跑得过,毕竟蜀地哪来的战马?
但自从陇右,特别是凉州丢失后,蜀虏的骑军一跃成为天下第一。
谁敢背着蜀虏逃跑那就是死路一条。
如果是战败而逃,到时候恐怕就是匹马不得回转。
副将一听,脸上亦是有惨然之色:
“将军,那我们怎么办?”
“怎么办?唯有心死报君王而已!”
秦朗似是早就做出了选择,目光坚定:
“吾等深受陛下大恩,早已将性命献于陛下,今遇强虏,当奋力杀敌,以报君恩!”
说着,秦朗拔出腰间的宝剑,厉喝道:
“我秦朗在此发誓,此战必与诸将士生死与共,但有一息尚存,必会与诸将士死战到底!”
被主将的情绪所感染,站在周围以及高台下的禁卫军将领,皆是发出怒吼:
“死战到底!”
他们本就是忠于曹叡,而且家属又在洛阳当人质,此时根本没有投降的余地。
秦朗的眼中含着巨大的愤恨:
司马懿,若是我有幸回转洛阳,必要向你报今日见死不救之仇!
“传吾军令,诸将回到自己营中,调集精锐,随时听令!”
“诺!”
营寨外,蜀虏已经把最后一条壕沟填出一段路,同时推出巨大的桥车,搭起两条宽道。
削成尖头的原木所做成的撞城车,被推到了壕沟面前。
看样子,蜀虏根本不想给自己一点喘息之机。
秦朗咬紧了牙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