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有臣子为难的地方,比如说傅友德这样的,现在就非常为难。
新的一天开始后,朱允熥早早的起床去准备上朝。不出意外,也就是傅友德主动请辞,请求老朱去掉他执掌五军都督府的职务。
有些人意外,毕竟傅友德现在也算是开国勋贵当中的旗帜人物,是正儿八经的开国国公之一。
但是也有人不会觉得有什么好意外的,原因自然也就是因为武苑的事情已经不再是秘密。以大明臣子对老朱的了解,也都知道这是一个不喜欢臣子手里权力太大的皇帝。
早朝结束后,朱允熥回到文华殿,还是召见郁新。
户部尚书郁新算是文华殿的常客之一了,主要就是因为现在要做的事情不算少。
“看座吧。”朱允熥还是比较欣赏郁新的,就说道,“以后看着点,郁尚书这般栋梁来了,看座奉茶,这才是我大明礼敬贤才的样子。”
张福生赶紧请罪,就好像是没有看座、奉茶是他的罪过一般。
至于郁新则是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似乎是被感动的样子,可是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那就是另外的一码事了,大家都是聪明人,实际上大家都心里有数。
这样的结果自然也就是大家不敢掉以轻心,对于曾经发行出去的宝钞都是在努力的‘溯源’,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如果什么时候他私自给重臣奉茶,基本上就代表着必然会被赶走了。
郁新当然知道,现在的不少人都是在为这件事情而努力,因为皇帝和太孙重视这件事情。
郁新立刻回答说道,“臣等明白,万万不敢再出纰漏。”
宝钞的这笔糊涂账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个锅实际上也是老朱一手造成的。但是皇帝肯定不会出错,那么现在这口大锅只能是郁新这个现任尚书来背了。
好消息就是现在还算是留了些情面,没有需要用人头来填坑,郁新就觉得比较庆幸了。
“宝钞司那边你们也注意些,现在都严着一些。”朱允熥无比严肃的告诫着郁新说道,“这个事情快点办妥,以前发出去多少宝钞没数,但是现如今不只是要记下来,能核验多少数字,就核验多少数字。”
郁新显然知道该怎么做了,肯定是要上纲上线,在朝堂上将这些事情给说出来,给彻底的定下来。
朱允熥也认可这一点,说道,“这样吧,你们就好好的想一想,这胡惟庸始终是个祸害。这些年他擅发宝钞遗祸百姓,实在是罪无可恕。”
在郁新离开后,朱允熥看着夏原吉,“大学士,祖父这两天可召见你了?”
让一个死人背更多的罪名,这一点朱允熥没有任何心理障碍。
朱允熥还是开口,说道,“你们肯定也都是知道,我现在对宝钞很是不满意。以后朝廷法印宝钞,一定要给我记好数,发了多少、发去哪里,这一笔笔的都要给我记清楚!”
九泉之下的胡惟庸一点都不用觉得冤枉,因为以前就是这样,皇帝想要做些大事、想要收拾人,根本就不需要其他的什么借口,只需要用胡惟庸这个理由就足够了。
这么做的事情就是如此,这也都不算什么善男信女,一个个的甚至在不少事情上,还是手黑的同时心更黑。
郁新也是一個聪明人,立刻说道,“殿下,胡逆遗毒颇深,臣斗胆,还请殿下肃清遗毒。”
张福生肯定没什么罪过,郁新过来了也好,或者是蓝玉、常升来了也罢,他都不会主动看座、奉茶。只有皇帝或者太孙有了明确的旨意之后,他才会这么做。
郁新也没有任何的心理障碍,主要就是胡惟庸实在是太特殊了,任何的罪名在胡惟庸身上都不为过,大家都是无比的心安理得。
既然是将罪名往胡惟庸头上栽,那就栽的彻底一点好了,这么做才是最正确不过的做法。
朱允熥想了想,说道,“这事还是胡逆居心叵测,以至于犯下大错。这是前车之鉴,以后万万不能在钱财这些事情上有任何疏忽!”
这也是郁新的一种自保的方式,说到底就是他担心秋后算账。现在把罪名落实到胡惟庸头上,以后就不用过于担心皇帝或者太孙卸磨杀驴。
夏原吉立刻回答说道,“回殿下,昨日陛下召见臣等,还是宝钞之事。”
朱允熥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这是国之命脉,一个不好就是盘剥百姓、与民争利。你在这件事情上多用心,发多少宝钞心里有数不说,以后宝钞就该等同铜钱,朝廷不能发出去了不认!”
这就是最大的问题所在了,现在大明宝钞贬值,主要就是朝廷不认,所以贬值的厉害,几乎失去了法定货币的效用。
朱允熥继续说道,“我想着宝钞该兑换成铜钱、白银,该稳住它的真正价值。朝廷发多少宝钞,国库里就该有多少金银能兑换了,这才是不诓骗百姓血汗钱。”
银本位也好、金本位也罢,这都是朱允熥需要考虑的事情,最主要的还是让大明的宝钞绑定一些有价值的地方。
现如今看来,实际上还是白银更好一些,也是最为现实的。
至于说金融手段等等,现在提起来肯定是太早了,朱允熥对于这些事情也确实不了解。
所以还是一步一步的来,免得步子迈得太大了。
宝钞的事情只能一步步的来,不过现在就可以开始一些前期的工作了。
比如说不能再滥印宝钞了,发行了多少宝钞、回收了多少宝钞,这都是要记清楚的。接下来势必是要开始一系列的改变,比如说以后收税的时候,宝钞也能算是直接的有价值的货币。
如果朝廷都不认货币,那么就算是再改都没用,这也是最为根本的解决方式。
现在一口气直接改也不行,说到底就是政策猛然变动,未必就是一个好事情。
忙完一天的事情回到东宫,朱有容就找了过来,“小弟,弟妹说了,让你安排些人送书过去。”
朱允熥就问道,“要什么书?实在不行,你看着去安排就是。”
朱有容就不乐意的说道,“我就是个郡主,除了在东宫里头说话还算有点分量,出了东宫谁认我?我去大本堂、去文渊阁,那些人能管我吗?”
朱有龄也跟着帮腔说道,“就是,不要说让人安排些事情了,我们能不能到那些地都难说。”
这话也没什么问题,就算朱有容、朱有龄是皇太孙的胞姐,上上下下也都知道这位太孙对他的两个姐姐极好。但是规矩就是规矩,这两位郡主想要在大本堂拿走书籍,或者安排一些事情,基本上没人会听。
朱允熥就笑着说道,“那行,这些事情你们帮着我去弄好,最近这些天事情多。明天我写道手谕,到时候自然有人照办。”
朱有龄就赶紧问道,“小弟,伱的手谕能管住底下的人?”
“能!”知道自家姐姐的意思,朱允熥故意说道,“实在不行,我去讨要圣旨,肯定能要的到。”
虽然觉得朱允熥有些夸张、炫耀,不过朱有容和朱有龄也深信不疑。自家小弟就是极有本事的人,也非常受皇祖父的偏爱,这些小事肯定能做好。
“你们也要做点事情,想出宫就出宫,我给你们宫符就是。”朱允熥笑着开口,说道,“就是现在你们没宫符也能出去,武定侯和我关系好着。”
朱有容就有些骄傲的说道,“这是自然!现在我们要出宫倒也方便,本来还打算过两天去小姑那里住两天。”
“现在还能去住两天,等她成婚了就不行了。”朱允熥忍不住吐槽说道,“她倒是急着嫁人,在东宫住了两年,说走就走。走也就算了,差点把东宫给搬空!”
朱有容和朱有龄也都不说话,小姑没有把东宫搬空,但是确实带走了不少东西。
虽然也心疼的厉害,不过朱有容和朱有龄也算是见识到了榜样的力量,也计划着真的到了出嫁的时候,肯定也是要能带走一些东西就带走。
留在东宫里的,那可都是自家小弟的,反正小弟这里有供用,绝对不会缺。带走了,那可就是自己的了,以后还能留着给儿孙呢。
闲聊几句后回到书房,朱允熥想了想还是提笔开始写信,姑且算是鸿雁传书。
“明天让我大姐带出去。”将信封好,朱允熥递给张福生,“太孙妃那边你也安排人问问,缺什么书、缺哪些工匠、翰林,就让她尽管提。她在做的都是正事,耽误不得。”
张福生自然记住这些,太孙吩咐的事情,自然也都是了不得的大事了,都需要做好。
天不亮就起来了,但是接近深夜才睡,朱允熥觉得这么熬下去肯定不行。每天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以后说不定会越来越多。
要是不将一些事情给弄好,他很担心自己还没有登基呢,到时候就累死了。
这不是在夸张,这就是事实了,实在是因为政事太多了,而且基本上都压在皇帝和皇储身上,能不累吗?
(本章完)
新的一天开始后,朱允熥早早的起床去准备上朝。不出意外,也就是傅友德主动请辞,请求老朱去掉他执掌五军都督府的职务。
有些人意外,毕竟傅友德现在也算是开国勋贵当中的旗帜人物,是正儿八经的开国国公之一。
但是也有人不会觉得有什么好意外的,原因自然也就是因为武苑的事情已经不再是秘密。以大明臣子对老朱的了解,也都知道这是一个不喜欢臣子手里权力太大的皇帝。
早朝结束后,朱允熥回到文华殿,还是召见郁新。
户部尚书郁新算是文华殿的常客之一了,主要就是因为现在要做的事情不算少。
“看座吧。”朱允熥还是比较欣赏郁新的,就说道,“以后看着点,郁尚书这般栋梁来了,看座奉茶,这才是我大明礼敬贤才的样子。”
张福生赶紧请罪,就好像是没有看座、奉茶是他的罪过一般。
至于郁新则是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似乎是被感动的样子,可是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那就是另外的一码事了,大家都是聪明人,实际上大家都心里有数。
这样的结果自然也就是大家不敢掉以轻心,对于曾经发行出去的宝钞都是在努力的‘溯源’,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如果什么时候他私自给重臣奉茶,基本上就代表着必然会被赶走了。
郁新当然知道,现在的不少人都是在为这件事情而努力,因为皇帝和太孙重视这件事情。
郁新立刻回答说道,“臣等明白,万万不敢再出纰漏。”
宝钞的这笔糊涂账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个锅实际上也是老朱一手造成的。但是皇帝肯定不会出错,那么现在这口大锅只能是郁新这个现任尚书来背了。
好消息就是现在还算是留了些情面,没有需要用人头来填坑,郁新就觉得比较庆幸了。
“宝钞司那边你们也注意些,现在都严着一些。”朱允熥无比严肃的告诫着郁新说道,“这个事情快点办妥,以前发出去多少宝钞没数,但是现如今不只是要记下来,能核验多少数字,就核验多少数字。”
郁新显然知道该怎么做了,肯定是要上纲上线,在朝堂上将这些事情给说出来,给彻底的定下来。
朱允熥也认可这一点,说道,“这样吧,你们就好好的想一想,这胡惟庸始终是个祸害。这些年他擅发宝钞遗祸百姓,实在是罪无可恕。”
在郁新离开后,朱允熥看着夏原吉,“大学士,祖父这两天可召见你了?”
让一个死人背更多的罪名,这一点朱允熥没有任何心理障碍。
朱允熥还是开口,说道,“你们肯定也都是知道,我现在对宝钞很是不满意。以后朝廷法印宝钞,一定要给我记好数,发了多少、发去哪里,这一笔笔的都要给我记清楚!”
九泉之下的胡惟庸一点都不用觉得冤枉,因为以前就是这样,皇帝想要做些大事、想要收拾人,根本就不需要其他的什么借口,只需要用胡惟庸这个理由就足够了。
这么做的事情就是如此,这也都不算什么善男信女,一个个的甚至在不少事情上,还是手黑的同时心更黑。
郁新也是一個聪明人,立刻说道,“殿下,胡逆遗毒颇深,臣斗胆,还请殿下肃清遗毒。”
张福生肯定没什么罪过,郁新过来了也好,或者是蓝玉、常升来了也罢,他都不会主动看座、奉茶。只有皇帝或者太孙有了明确的旨意之后,他才会这么做。
郁新也没有任何的心理障碍,主要就是胡惟庸实在是太特殊了,任何的罪名在胡惟庸身上都不为过,大家都是无比的心安理得。
既然是将罪名往胡惟庸头上栽,那就栽的彻底一点好了,这么做才是最正确不过的做法。
朱允熥想了想,说道,“这事还是胡逆居心叵测,以至于犯下大错。这是前车之鉴,以后万万不能在钱财这些事情上有任何疏忽!”
这也是郁新的一种自保的方式,说到底就是他担心秋后算账。现在把罪名落实到胡惟庸头上,以后就不用过于担心皇帝或者太孙卸磨杀驴。
夏原吉立刻回答说道,“回殿下,昨日陛下召见臣等,还是宝钞之事。”
朱允熥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这是国之命脉,一个不好就是盘剥百姓、与民争利。你在这件事情上多用心,发多少宝钞心里有数不说,以后宝钞就该等同铜钱,朝廷不能发出去了不认!”
这就是最大的问题所在了,现在大明宝钞贬值,主要就是朝廷不认,所以贬值的厉害,几乎失去了法定货币的效用。
朱允熥继续说道,“我想着宝钞该兑换成铜钱、白银,该稳住它的真正价值。朝廷发多少宝钞,国库里就该有多少金银能兑换了,这才是不诓骗百姓血汗钱。”
银本位也好、金本位也罢,这都是朱允熥需要考虑的事情,最主要的还是让大明的宝钞绑定一些有价值的地方。
现如今看来,实际上还是白银更好一些,也是最为现实的。
至于说金融手段等等,现在提起来肯定是太早了,朱允熥对于这些事情也确实不了解。
所以还是一步一步的来,免得步子迈得太大了。
宝钞的事情只能一步步的来,不过现在就可以开始一些前期的工作了。
比如说不能再滥印宝钞了,发行了多少宝钞、回收了多少宝钞,这都是要记清楚的。接下来势必是要开始一系列的改变,比如说以后收税的时候,宝钞也能算是直接的有价值的货币。
如果朝廷都不认货币,那么就算是再改都没用,这也是最为根本的解决方式。
现在一口气直接改也不行,说到底就是政策猛然变动,未必就是一个好事情。
忙完一天的事情回到东宫,朱有容就找了过来,“小弟,弟妹说了,让你安排些人送书过去。”
朱允熥就问道,“要什么书?实在不行,你看着去安排就是。”
朱有容就不乐意的说道,“我就是个郡主,除了在东宫里头说话还算有点分量,出了东宫谁认我?我去大本堂、去文渊阁,那些人能管我吗?”
朱有龄也跟着帮腔说道,“就是,不要说让人安排些事情了,我们能不能到那些地都难说。”
这话也没什么问题,就算朱有容、朱有龄是皇太孙的胞姐,上上下下也都知道这位太孙对他的两个姐姐极好。但是规矩就是规矩,这两位郡主想要在大本堂拿走书籍,或者安排一些事情,基本上没人会听。
朱允熥就笑着说道,“那行,这些事情你们帮着我去弄好,最近这些天事情多。明天我写道手谕,到时候自然有人照办。”
朱有龄就赶紧问道,“小弟,伱的手谕能管住底下的人?”
“能!”知道自家姐姐的意思,朱允熥故意说道,“实在不行,我去讨要圣旨,肯定能要的到。”
虽然觉得朱允熥有些夸张、炫耀,不过朱有容和朱有龄也深信不疑。自家小弟就是极有本事的人,也非常受皇祖父的偏爱,这些小事肯定能做好。
“你们也要做点事情,想出宫就出宫,我给你们宫符就是。”朱允熥笑着开口,说道,“就是现在你们没宫符也能出去,武定侯和我关系好着。”
朱有容就有些骄傲的说道,“这是自然!现在我们要出宫倒也方便,本来还打算过两天去小姑那里住两天。”
“现在还能去住两天,等她成婚了就不行了。”朱允熥忍不住吐槽说道,“她倒是急着嫁人,在东宫住了两年,说走就走。走也就算了,差点把东宫给搬空!”
朱有容和朱有龄也都不说话,小姑没有把东宫搬空,但是确实带走了不少东西。
虽然也心疼的厉害,不过朱有容和朱有龄也算是见识到了榜样的力量,也计划着真的到了出嫁的时候,肯定也是要能带走一些东西就带走。
留在东宫里的,那可都是自家小弟的,反正小弟这里有供用,绝对不会缺。带走了,那可就是自己的了,以后还能留着给儿孙呢。
闲聊几句后回到书房,朱允熥想了想还是提笔开始写信,姑且算是鸿雁传书。
“明天让我大姐带出去。”将信封好,朱允熥递给张福生,“太孙妃那边你也安排人问问,缺什么书、缺哪些工匠、翰林,就让她尽管提。她在做的都是正事,耽误不得。”
张福生自然记住这些,太孙吩咐的事情,自然也都是了不得的大事了,都需要做好。
天不亮就起来了,但是接近深夜才睡,朱允熥觉得这么熬下去肯定不行。每天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以后说不定会越来越多。
要是不将一些事情给弄好,他很担心自己还没有登基呢,到时候就累死了。
这不是在夸张,这就是事实了,实在是因为政事太多了,而且基本上都压在皇帝和皇储身上,能不累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