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下午,水车项目的第二场实验,再博望苑鲁班苑内,一处仿流水人工渠边展开。
相比起前一日,在农田边的实验——这场秘密实验,氛围无疑是严肃了许多。
刘荣难得连续两日不在长安,也让负责水车项目的一众匠人、官吏心中,生出一股莫名的压力。
尤其是刘荣那略显担忧的面容,更是让大家伙都有着心里没底了。
——万一失败了,该如何是好?
万一这场实验,证明了水车项目无法用于军工,那单靠民用用途,少府该如何为过去这几年的庞大投入负责?
“开始吧。”
便是在这般沉重莫名的氛围,刘荣一声令下,将水车转轮卡住的木杆,便被水车旁的几名匠人合力抽出。
没有了阻碍,那座足有三层楼高的庞大水车,便随着渠水的流动而缓慢转动起来。
只不过,不同于昨日,所有人都在关注水车能不能正常转动——今天这场实验,几乎没人把注意力,集中在水车本身。
这场实验真正的关键,在水车两侧的渠岸之上。
——一侧,是水车项目民用用途的补充实验:水力驱动石磨转动,以研磨麦粒得出麦粉。
相比起灌溉,这水力驱动石磨,才是水车项目民用范畴的重点。
刘荣昨日已经得知,对于以水车为媒介,借用水力驱动石磨研磨麦粉,博望苑的农户们大都认为,这个自己——和底层农户没什么关系。
但刘荣知道:水力研磨的出现,将极大的降低麦粒研磨成粉的时间和人家成本,从而大大降低这道工序的花费,自己麦粒到麦粉的加工时间。
过去这几年,关中几千个石磨,几乎是每天的白昼都在研磨麦粉,哪怕开足了马力,也根本无法将关中当年产出的宿麦全部研磨成粉。
这既是加工工具制作难度的局限,也是人力驱动机械的局限。
而宿麦产出无法全部研磨成麦粉,则是加工能力不足,导致的二级生产力不足,从而影响了一级生产力的上升。
——明明地里已经种出这么些麦了,你却无法将麦粒全部加工成面粉、让老百姓把种出来的麦吃进肚子里,可不就是影响了一级生产力的上涨嘛?
在过去,汉家没有宿麦研磨成粉这项技术——或者说是有初步技术,却没人往这方面去想,百姓只能直接蒸熟麦粒食用;又因为其过于糟糕的口感,导致其产量无法上涨。
不好吃,种着还费劲,可不就是没人愿意种?
而现在,经过刘荣以监国太子之身、之权,在关中不遗余力的推广,三年的时间,宿麦在关中的种植规模已经上来了,产量也相当不错。
至少对于如今的汉家而言,一亩农田的产出,从曾经的三石多粟,直接变成了三石粟加两石多麦——陡然翻了将近一番,已经是天佑大汉!
宿麦种出来了,要想使其变成实打实的粮食产量增长,自然就需要将麦粒加工成麦粉。
而水车,便是刘荣为宿麦的加工工艺,所给出的最终解决方案。
不同于人工驱动石磨:水车借水力驱动石磨,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不眠不休。
而且人力推磨,是需要消耗时间、力气的,是需要吃更多的饭、摄入更多的能量,来补充体力的。
水车却完全不用——只要水还在流,水车就能一直不停的转动,从而驱动着和水车动力相连的石磨,也跟着无休止的转动。
非要说有什么损耗,那也就是零部件磨损,和日常维护。
相比起人力,不知道省时、省力,甚至省钱不知道多少。
而这对底层百姓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过去,关中虽然能种出来上万万石宿麦,但就那么几千具石磨,一年到头能磨出来的麦粉,也就是一两千万石;
物以稀为贵——好吃的东西,自然是权贵先吃,剩下的才能流到底层百姓手里。
可有了水车,关中产出的每一粒宿麦,便都可以加工研磨成麦粉。
而且是以极低的成本加工完成。
一种和宿近乎相同的种植规模、产量的粮食作物,就算无法取代粟米成为唯一主粮,也无疑能和粟米并列,成为汉家的两大主粮之一。
但前提是:汉家每年能产出上万万石麦粉,而非上万万石麦粒,却连其中的三五成都无法加工完成。
简而言之,水车的出现,将让汉家的底层农户,从此可以家家户户都吃上面食。
就算考虑到价格,考虑到粟米更便宜,很多人不舍舍顿顿都吃面食,也起码能三天两头吃上一顿,改善一下伙食,却丝毫不觉得肉疼。
再有,便还是那句老话:物以稀为贵。
三年前,刘荣力主粮价平抑一事,通过麦粉面食这一取代品,彻底打乱了关中当年的粮食市场。
但刘荣能这么做,是建立在少府过去存了很多年宿麦、少府交到刘荣手里的宿麦,足以取代奸商们手里囤积的粟米,来供应整个关中的口粮作为先决条件的。
手握少府十几二十年的宿麦存货,尤其还是低价收购的宿麦,刘荣自然是可以大打价格战,拿着五十钱一石的麦粉,去逼粮商们把粟米的价格降到三十钱每石以下。
可那就是一锤子买卖;
就那几个月的时间,少府的宿麦存货,就已经被刘荣败光了。
要想再复刻一遍当年的操作,刘荣就得从少府内帑储存的其他粗粮、杂粮中,再凭空变出几千万,乃至上万万石高性价比的主粮。
刘荣只是穿越者,并非神仙。
现成的麦粒,刘荣能想办法将其磨成麦粉,却没办法将其他口感糟糕、营养价值极低的粗粮,变成粟米、麦面这样的主粮。
所以在那一年的动荡之后,关中的粮食市场,其实很快便重新稳定了下来。
——由于麦面这一多出的第二主粮,少府凭借着关中极为健康的粮食供需关系,将粟米的价格稳定在了四十钱每石。
至于宿麦,也由于面食的出现,而逐步增长到了和粟米一样的价格:四十钱每石左右。
至于麦粉,情况就有些复杂了。
当年,“发明”出麦粉面食之后,刘荣卫了推广宿麦种植,以及面食,下令少府自掏腰包,给关中各地方郡县下发了八区精磨石磨。
并行令地方郡县,以每石五钱左右的使用费用,将石磨借给百姓研磨麦粉。
为了调动地方郡县的积极性,刘荣更是毫不吝啬,将农户缴纳给郡县官府的石磨使用费用,归类为了地方养廉补贴。
说白了,就是默认地方官员,把这笔钱合理合法——奉诏装进自己口袋里。
刘荣一开始还担心,某些地方官员会人心不足蛇吞象,私自抬高这個价格,以谋取更大的利益。
但之后发生的一切,却是让刘荣深刻的意识到:当权者制定规则,不能想当然。
如果条件允许,还是要经常下去看看…
“本以为少府下发的石磨,可以让百姓民家家户户都吃上面食;”
“却没想到底层农户,根本就不愿意掏那个钱、费那个力——更没有那么多时间,将种出来的宿麦磨成麦粉来吃。”
“宁愿直接把宿麦卖掉,也不愿磨成麦粉再卖。”
“平白便宜了地方豪强富户,乃至郡县官员,低价从百姓手里买宿麦,再用奴仆研磨成麦粉,转手就能卖出近百钱的高价!”
“偏偏麦粉一年产出,就这么一两千万石,百钱的价格,也完全算不上有多高…”
听着刘荣颇有些唏嘘的感叹,老岑迈纵是无心再在少府任上做出什么成绩,也还是忍不住多嘴问了一句:“这一回,家上可还要再让少府出资,给地方郡县配这水车?”
闻言,刘荣只轻叹着缓缓摇了摇头。
“原以为少府承担成本,可以让农户得利;”
“不想孤良苦用心,却是让权贵得了大头。”
“——朝堂平准均属,恐怕还是要讲究一个宏观调控,掌控一个大方向即可。”
“至于地方郡县的具体细节,只要还在正常范围内,便还是任由其市场演变吧。”
“对于底层农户的帮扶、优待,更是要精准到户。”
“不能再做出石磨那样——拿着国家的钱,去喂饱地方富户的事了。”
听闻此言,老岑迈也是微微一点头,面上也涌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上一回没考虑清楚,给地方郡县白发石磨,结果却是扶贫扶到了地主老财身上;
这回有了水车,那些人力驱动的石磨,怕也是要被水车和配套的水力石磨轻易取代。
说下来,也算是bug被修复了。
“水力石磨,之前用小的试用水车验证过很多次,自然是出不了问题的。”
“真正重要的,正如家上所言。”
“——是水力锻打,乃至后续的锻压!”
“如果真的能做到家上所说的程度,那日后,我汉家——至少是少府,要想做钢、铁所属的器具,必当事半功倍!”
“甚至就连钢铁制武器军械…”
话说一半,老岑迈便本能的止住话头,饶是在场众人,都是家世清白,有一个出现在这里、参加这种保密等级的项目,完全可以信任的官吏、匠人,老岑迈的目光,还是本能的在现场每一个人身上扫过。
看了一圈下来,发现自己最不熟悉的,居然是监国太子,老岑迈便也就此安下心来。
却是不知此刻,看着那台被高高悬起,随着水车的转动,而一下下敲打着烧红生铁块的原始版锻机,刘荣的心,早就飞到了十万八千里开外。
水车转动的动能,通过齿轮、绳索的传动装置,驱动着锻头一下下砸在烧红生铁块上,砸出一片片破碎氧化层。
只片刻之后,生铁块便肉眼可见的被砸薄了些;
虽然肉眼看不出什么不同,但刘荣却知道:一个名为水力锻钢的工艺,在一炷香之前诞生在了自己面前。
很快,刘荣的脑海当中,便出现了一幅幅令人飘飘欲仙的美好画面。
——匈奴人的精锐骑兵,挥舞着在草原珍贵无比的青铜兵刃,甚至直接就是骨器、石器,嗷嗷乱叫着冲上前来;
汉军将士则稳如老狗,一点不慌,缓缓拔出腰间的钢铁长剑。
散发着摄人寒光的长剑,将匈奴人的青铜,乃至石、骨制兵器尽数砍断,却连豁口都不大能看得出来。
然后,便是一场压倒性的暴打原始人……
还有装配了钢铁箭头的弓弩箭矢,以及戈矛等各类长兵。
当然,还有刘荣寄予厚望的马蹄铁……
“由少府内帑出资:凡是参与水车项目的工匠,皆赐十金,布一匹,酒、肉各十斤;大庶长以下,赐爵一级。”
“官、吏赐劳(工龄)半岁,今岁课:最;”
“有司出缺之时,凡有资格竞争者,优先考虑擢升。”
随着刘荣许下赏赐,这场保密级别堪称当前时代最高的秘密实验,便此宣布圆满成功。
——成了!
从今往后,少府就不用愁着怎么把生铁、粗钢锻打成精钢,而是要苦于没有足够的铁,供自己锻打成钢了。
当然,在那之前,少府还要一步步完善水车-水力锻压装置,并量产形成规模。
但从零到一已经完成,剩下的,就不是刘荣该关心的事了。
“此间事了,少府若无旁事,便随孤一同回长安吧。”
“——水车的事,还是由少府随孤一同禀奏父皇,方更妥当些。”
“父皇也另有话,要同少府说说。”
听闻此言,大致猜到刘荣此举,是要把水车项目的大获成功,和自己接下来的职务调动绑在一起,老岑迈望向刘荣的父皇,也不免有些复杂起来。
却见刘荣冷不丁展颜一笑,大咧咧搂过老岑迈的胳膊,便好似一对狐朋狗友般,勾肩搭背着朝着鲁班苑外走去。
“孤同少府,也算是老朋友啦~”
“这几年,实在是孤这个做兄长的,没照顾好老弟……”
···
“——嗨~”
“就把心放肚子里吧~”
“不过是个亚相御史大夫的位置,哥哥我,总还是能为老弟讨来的……”
(本章完)
相比起前一日,在农田边的实验——这场秘密实验,氛围无疑是严肃了许多。
刘荣难得连续两日不在长安,也让负责水车项目的一众匠人、官吏心中,生出一股莫名的压力。
尤其是刘荣那略显担忧的面容,更是让大家伙都有着心里没底了。
——万一失败了,该如何是好?
万一这场实验,证明了水车项目无法用于军工,那单靠民用用途,少府该如何为过去这几年的庞大投入负责?
“开始吧。”
便是在这般沉重莫名的氛围,刘荣一声令下,将水车转轮卡住的木杆,便被水车旁的几名匠人合力抽出。
没有了阻碍,那座足有三层楼高的庞大水车,便随着渠水的流动而缓慢转动起来。
只不过,不同于昨日,所有人都在关注水车能不能正常转动——今天这场实验,几乎没人把注意力,集中在水车本身。
这场实验真正的关键,在水车两侧的渠岸之上。
——一侧,是水车项目民用用途的补充实验:水力驱动石磨转动,以研磨麦粒得出麦粉。
相比起灌溉,这水力驱动石磨,才是水车项目民用范畴的重点。
刘荣昨日已经得知,对于以水车为媒介,借用水力驱动石磨研磨麦粉,博望苑的农户们大都认为,这个自己——和底层农户没什么关系。
但刘荣知道:水力研磨的出现,将极大的降低麦粒研磨成粉的时间和人家成本,从而大大降低这道工序的花费,自己麦粒到麦粉的加工时间。
过去这几年,关中几千个石磨,几乎是每天的白昼都在研磨麦粉,哪怕开足了马力,也根本无法将关中当年产出的宿麦全部研磨成粉。
这既是加工工具制作难度的局限,也是人力驱动机械的局限。
而宿麦产出无法全部研磨成麦粉,则是加工能力不足,导致的二级生产力不足,从而影响了一级生产力的上升。
——明明地里已经种出这么些麦了,你却无法将麦粒全部加工成面粉、让老百姓把种出来的麦吃进肚子里,可不就是影响了一级生产力的上涨嘛?
在过去,汉家没有宿麦研磨成粉这项技术——或者说是有初步技术,却没人往这方面去想,百姓只能直接蒸熟麦粒食用;又因为其过于糟糕的口感,导致其产量无法上涨。
不好吃,种着还费劲,可不就是没人愿意种?
而现在,经过刘荣以监国太子之身、之权,在关中不遗余力的推广,三年的时间,宿麦在关中的种植规模已经上来了,产量也相当不错。
至少对于如今的汉家而言,一亩农田的产出,从曾经的三石多粟,直接变成了三石粟加两石多麦——陡然翻了将近一番,已经是天佑大汉!
宿麦种出来了,要想使其变成实打实的粮食产量增长,自然就需要将麦粒加工成麦粉。
而水车,便是刘荣为宿麦的加工工艺,所给出的最终解决方案。
不同于人工驱动石磨:水车借水力驱动石磨,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不眠不休。
而且人力推磨,是需要消耗时间、力气的,是需要吃更多的饭、摄入更多的能量,来补充体力的。
水车却完全不用——只要水还在流,水车就能一直不停的转动,从而驱动着和水车动力相连的石磨,也跟着无休止的转动。
非要说有什么损耗,那也就是零部件磨损,和日常维护。
相比起人力,不知道省时、省力,甚至省钱不知道多少。
而这对底层百姓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过去,关中虽然能种出来上万万石宿麦,但就那么几千具石磨,一年到头能磨出来的麦粉,也就是一两千万石;
物以稀为贵——好吃的东西,自然是权贵先吃,剩下的才能流到底层百姓手里。
可有了水车,关中产出的每一粒宿麦,便都可以加工研磨成麦粉。
而且是以极低的成本加工完成。
一种和宿近乎相同的种植规模、产量的粮食作物,就算无法取代粟米成为唯一主粮,也无疑能和粟米并列,成为汉家的两大主粮之一。
但前提是:汉家每年能产出上万万石麦粉,而非上万万石麦粒,却连其中的三五成都无法加工完成。
简而言之,水车的出现,将让汉家的底层农户,从此可以家家户户都吃上面食。
就算考虑到价格,考虑到粟米更便宜,很多人不舍舍顿顿都吃面食,也起码能三天两头吃上一顿,改善一下伙食,却丝毫不觉得肉疼。
再有,便还是那句老话:物以稀为贵。
三年前,刘荣力主粮价平抑一事,通过麦粉面食这一取代品,彻底打乱了关中当年的粮食市场。
但刘荣能这么做,是建立在少府过去存了很多年宿麦、少府交到刘荣手里的宿麦,足以取代奸商们手里囤积的粟米,来供应整个关中的口粮作为先决条件的。
手握少府十几二十年的宿麦存货,尤其还是低价收购的宿麦,刘荣自然是可以大打价格战,拿着五十钱一石的麦粉,去逼粮商们把粟米的价格降到三十钱每石以下。
可那就是一锤子买卖;
就那几个月的时间,少府的宿麦存货,就已经被刘荣败光了。
要想再复刻一遍当年的操作,刘荣就得从少府内帑储存的其他粗粮、杂粮中,再凭空变出几千万,乃至上万万石高性价比的主粮。
刘荣只是穿越者,并非神仙。
现成的麦粒,刘荣能想办法将其磨成麦粉,却没办法将其他口感糟糕、营养价值极低的粗粮,变成粟米、麦面这样的主粮。
所以在那一年的动荡之后,关中的粮食市场,其实很快便重新稳定了下来。
——由于麦面这一多出的第二主粮,少府凭借着关中极为健康的粮食供需关系,将粟米的价格稳定在了四十钱每石。
至于宿麦,也由于面食的出现,而逐步增长到了和粟米一样的价格:四十钱每石左右。
至于麦粉,情况就有些复杂了。
当年,“发明”出麦粉面食之后,刘荣卫了推广宿麦种植,以及面食,下令少府自掏腰包,给关中各地方郡县下发了八区精磨石磨。
并行令地方郡县,以每石五钱左右的使用费用,将石磨借给百姓研磨麦粉。
为了调动地方郡县的积极性,刘荣更是毫不吝啬,将农户缴纳给郡县官府的石磨使用费用,归类为了地方养廉补贴。
说白了,就是默认地方官员,把这笔钱合理合法——奉诏装进自己口袋里。
刘荣一开始还担心,某些地方官员会人心不足蛇吞象,私自抬高这個价格,以谋取更大的利益。
但之后发生的一切,却是让刘荣深刻的意识到:当权者制定规则,不能想当然。
如果条件允许,还是要经常下去看看…
“本以为少府下发的石磨,可以让百姓民家家户户都吃上面食;”
“却没想到底层农户,根本就不愿意掏那个钱、费那个力——更没有那么多时间,将种出来的宿麦磨成麦粉来吃。”
“宁愿直接把宿麦卖掉,也不愿磨成麦粉再卖。”
“平白便宜了地方豪强富户,乃至郡县官员,低价从百姓手里买宿麦,再用奴仆研磨成麦粉,转手就能卖出近百钱的高价!”
“偏偏麦粉一年产出,就这么一两千万石,百钱的价格,也完全算不上有多高…”
听着刘荣颇有些唏嘘的感叹,老岑迈纵是无心再在少府任上做出什么成绩,也还是忍不住多嘴问了一句:“这一回,家上可还要再让少府出资,给地方郡县配这水车?”
闻言,刘荣只轻叹着缓缓摇了摇头。
“原以为少府承担成本,可以让农户得利;”
“不想孤良苦用心,却是让权贵得了大头。”
“——朝堂平准均属,恐怕还是要讲究一个宏观调控,掌控一个大方向即可。”
“至于地方郡县的具体细节,只要还在正常范围内,便还是任由其市场演变吧。”
“对于底层农户的帮扶、优待,更是要精准到户。”
“不能再做出石磨那样——拿着国家的钱,去喂饱地方富户的事了。”
听闻此言,老岑迈也是微微一点头,面上也涌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上一回没考虑清楚,给地方郡县白发石磨,结果却是扶贫扶到了地主老财身上;
这回有了水车,那些人力驱动的石磨,怕也是要被水车和配套的水力石磨轻易取代。
说下来,也算是bug被修复了。
“水力石磨,之前用小的试用水车验证过很多次,自然是出不了问题的。”
“真正重要的,正如家上所言。”
“——是水力锻打,乃至后续的锻压!”
“如果真的能做到家上所说的程度,那日后,我汉家——至少是少府,要想做钢、铁所属的器具,必当事半功倍!”
“甚至就连钢铁制武器军械…”
话说一半,老岑迈便本能的止住话头,饶是在场众人,都是家世清白,有一个出现在这里、参加这种保密等级的项目,完全可以信任的官吏、匠人,老岑迈的目光,还是本能的在现场每一个人身上扫过。
看了一圈下来,发现自己最不熟悉的,居然是监国太子,老岑迈便也就此安下心来。
却是不知此刻,看着那台被高高悬起,随着水车的转动,而一下下敲打着烧红生铁块的原始版锻机,刘荣的心,早就飞到了十万八千里开外。
水车转动的动能,通过齿轮、绳索的传动装置,驱动着锻头一下下砸在烧红生铁块上,砸出一片片破碎氧化层。
只片刻之后,生铁块便肉眼可见的被砸薄了些;
虽然肉眼看不出什么不同,但刘荣却知道:一个名为水力锻钢的工艺,在一炷香之前诞生在了自己面前。
很快,刘荣的脑海当中,便出现了一幅幅令人飘飘欲仙的美好画面。
——匈奴人的精锐骑兵,挥舞着在草原珍贵无比的青铜兵刃,甚至直接就是骨器、石器,嗷嗷乱叫着冲上前来;
汉军将士则稳如老狗,一点不慌,缓缓拔出腰间的钢铁长剑。
散发着摄人寒光的长剑,将匈奴人的青铜,乃至石、骨制兵器尽数砍断,却连豁口都不大能看得出来。
然后,便是一场压倒性的暴打原始人……
还有装配了钢铁箭头的弓弩箭矢,以及戈矛等各类长兵。
当然,还有刘荣寄予厚望的马蹄铁……
“由少府内帑出资:凡是参与水车项目的工匠,皆赐十金,布一匹,酒、肉各十斤;大庶长以下,赐爵一级。”
“官、吏赐劳(工龄)半岁,今岁课:最;”
“有司出缺之时,凡有资格竞争者,优先考虑擢升。”
随着刘荣许下赏赐,这场保密级别堪称当前时代最高的秘密实验,便此宣布圆满成功。
——成了!
从今往后,少府就不用愁着怎么把生铁、粗钢锻打成精钢,而是要苦于没有足够的铁,供自己锻打成钢了。
当然,在那之前,少府还要一步步完善水车-水力锻压装置,并量产形成规模。
但从零到一已经完成,剩下的,就不是刘荣该关心的事了。
“此间事了,少府若无旁事,便随孤一同回长安吧。”
“——水车的事,还是由少府随孤一同禀奏父皇,方更妥当些。”
“父皇也另有话,要同少府说说。”
听闻此言,大致猜到刘荣此举,是要把水车项目的大获成功,和自己接下来的职务调动绑在一起,老岑迈望向刘荣的父皇,也不免有些复杂起来。
却见刘荣冷不丁展颜一笑,大咧咧搂过老岑迈的胳膊,便好似一对狐朋狗友般,勾肩搭背着朝着鲁班苑外走去。
“孤同少府,也算是老朋友啦~”
“这几年,实在是孤这个做兄长的,没照顾好老弟……”
···
“——嗨~”
“就把心放肚子里吧~”
“不过是个亚相御史大夫的位置,哥哥我,总还是能为老弟讨来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