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种属性在《史记》上有最明显的三个例子来佐证:

    名将乐毅,中山国人,后来中山国被赵武灵王所灭,又变为了赵人。

    乐毅在小时候就聪敏非常,长大后恰巧碰上赵武灵王的沙丘政变,眼看一位雄主被活生生饿死在沙丘宫中,他转头就北上去了燕国,运气也比较好,碰上了明君燕昭王。

    燕昭王恼恨于他父亲执政时齐国的齐宣王趁着燕国的子之之乱而举兵攻打燕国的事情,决心要一血前耻,给齐国好看!一继位就对内积极改革,对外招贤纳士,积蓄多年后,待齐国的齐湣王举兵灭掉宋国,独吞宋国这块大肥肉,惹天下众怒后,燕昭王抓紧机会命乐毅为上将军。

    乐毅善用兵,也没有辜负燕昭王的重用,带着秦、赵、韩、魏、燕五国大军一路摧枯拉朽的朝着东边打过去,把强大的齐国打得七零八落的连都城临淄都被乐毅攻破,王宫内的奇珍异宝尽数被运到了燕国去,打得齐湣王不得不出逃,齐国七十多座城池都被打没了,独独留下莒县和即墨两座孤城没有沦陷。

    眼看着齐国就要亡国了,齐国的远房宗室田单显露出来了。

    田单也是善用兵的大才,他带领齐军死守即墨,那时燕昭王已经去世,其子燕惠王(如今现任燕王的父亲,太子丹爷爷的爷爷)继位,燕惠王不喜乐毅,田单抓住机会实行连环反间计,先是让燕惠王用骑劫代替了乐毅,又在骑劫带兵围困即墨时,接着实行反间计,散播“齐军最怕看见被燕国俘虏的齐军的鼻子被割了”,“齐军最怕看见城外先祖们的坟墓被挖了”,燕军误以为真还真的跟着流言傻乎乎的照做了,割了齐军俘虏的鼻子,挖了齐国百姓们先祖的坟墓,这可把齐军们给气坏了,死守在即墨城内的齐军士气大增,田单见状就暗中聚集千余头壮牛,在深夜里大摆火牛阵,攻打燕军进行反攻,最后骑劫被杀,燕军惨败,齐国被攻陷的七十多座城池也被田单一一收回。

    可以说乐毅和田单这一对命中注定的冤家对手,同病相怜的都被后续君主所猜忌。

    乐毅为了活命无奈回到了赵国,田单在齐国功高震主也被逼的快待不下去了,二人失意,赵王赵丹可就得意了,他继位之初就先把乐毅这个大才收集过来封到观津,号“望诸君”,又不顾马服君赵奢的阻止和他四叔平原君商议后,叔侄俩人用赵国七十多座大小城池从齐国把田单这个大才换到了赵国,封为“都平君”,并于继位的第二年让田单担任赵国的国相。

    如今这俩大才都跪坐在大殿内默不吭声,而在另一时空内一年之后的邯郸之战里秦将郑安平(魏国人)带兵围攻邯郸失败转头投奔了赵王赵丹,赵丹直接接纳郑安平,大手一挥封郑安平为武阳君。

    眼下已经收集俩大才的赵丹还没等到他的“武阳君”,却觉得自己的“大才收集信号灯”看到赵康平“蹭”的一下又双叒叕地亮起来了。

    凡事都有个限度,赵康平把赵丹给骂得狠了,骂的狗血喷头,啪啪打脸,欸?赵王怒到极致反而觉得不怎么愤怒了,甚至觉得眼前的赵康平压根不是什么卑微小商贾!而是被仙人抚顶有真材实料的大才啊!大才怎么能没有脾气呢?!这样敢骂寡人像骂儿子一样的大才就让寡人收集进寡人的“大才文件夹”中“吃灰”吧!(划掉)

    赵康平可不知上首赵王此时的心思转变,他情绪激昂的说到重点之处,正想再进一步抨击“赵国向齐国借粮”的愚蠢之处时,只觉得眼前阵阵发黑,双眼一闭,身子一软就重重倒在了地上。

    群臣见状皆惊。

    刚做好心理建设的赵王简直比群臣的反应还大,他直接惊得在上首跳了起来,拍着手大声喊道:

    “大才!先生是寡人的大才啊!你怎么晕倒了?”

    李牧也对刚才赵康平所说的一席话佩服不已,彻底被赵康平腹中的才华给折服了,听到赵王的惊呼,他忙从坐席上起身上前几步弯下腰查看赵康平的情况,而后对着站在神情焦急的赵王拱手道:

    “君上不用担忧,先生这是昏睡的时间太长,情绪又太过激动,腹中空空,饿晕了。”

    赵王闻言心中长松了口气,忙对着宦者摆手吩咐道:

    “尔等还傻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去把先生扶到内室喂先生喝蜜水。”

    “诺。”

    宦者们忙动作麻利的抬起晕倒在地的赵康平往内室去。

    跪坐于坐席上的文武百官们神情各异,经历一番赵康平的激情输出后,众人有欣喜的,有皱眉的,还有忧心忡忡的。

    白发苍苍的廉颇急得在坐席上直挠头,他现在心里有一种猜测,只觉得秦军那边必然是有猫腻的!他恨不得立马去寻晕倒的赵先生与其探讨一番秦军近来奇奇怪怪的战术。

    平阳君赵豹、平原君赵胜作为赵王的亲叔叔们,他们俩虽然也被赵康平暗中怼的汗颜不已,但听到刚才侄子口中所说的“大才”,脑筋也转过弯了,一想到赵国竟然得此“仙人抚顶”的大才,而其余诸国都没有,怒气也全消,也只有欣喜的份儿了。

    楼昌这个赵王宠臣也同样跪坐于坐席上,单从他的外表上看不出情绪,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但大冬天的他的额头上却布满了汗珠。

    距离他不远的史官也是满头大汗,不过他是手太忙了,孔夫子的《春秋》言“笔则笔,削则削”,前者的“笔”就指的是毛笔了,不过现在还不太好用,得等到蒙恬改良毛笔之后,才会用着更顺手,而“削”则是毛笔的伴侣,相当于后世的“橡皮”,当人用毛笔在竹简或者简牍上写错字了,可以用“削笔”削掉而后继续写。

    赵国的史官此刻正左手握着竹简,右手持着毛笔在上面奋笔疾书的记载着赵康平怒斥赵王与群臣的场景:【……康平曰:将军莫不出于士卒,县令莫不出于基层,实践是检验本事的唯一标准……】

    看着一列列出现在竹简上的墨字,赵国史官眼睛越来越亮,他有预感等他这篇《赵康平见赵王》的文章写好后,必然会在七国扬名!说不准千年后还能青史留名呢。

    此刻殿中群臣百态,因为低血糖而晕倒的赵康平可是不知道经此一事他在赵国一战成名,得“仙人抚顶后”在赵国上层统治阶级的眼里彻底从一个位卑的小商贾转变成腹有大才,自此后这个人设立得从他头顶上扣都扣不下来了。

    ……

    下午时分,天空再度变得阴阴沉沉的,没过多久又飘起小雪来。

    大北城赵府。

    安锦秀、安爱学、王季妞三人早已从昏睡中清醒,看着从宫中来的士卒们将他们家包围的水泄不通,他们出不去,旁人也进不来,偏偏赵康平被带到宫中后迟迟不归,三人担心不已。

    而在赵王宫偏殿内室中清醒后的赵康平也很是懵逼。

    他被宦者一盏盐蜜水灌肚后就悠悠转醒了,没想到醒后赵王非但不想砍他的脑袋了,还眼睛亮晶晶的握着他的双手直呼:“康平先生大才!寡人只恨没有早点发现您的才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