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变得炎热,人们走在校园里,无需再穿厚厚的棉衣。这时,慕正光的毕业设计已经进行了一大半,计算、图纸、论文、答辩,第一项已完成,第二项、第三项都正在做。
在画图纸、写论文的同时,慕正光偶尔会往外投几份简历,听一听校招的会议,最后找到了一份算不上太好、但符合学历的工作。
慕正光对徐充满愧疚:当年,我们把白松大学作为第一志愿,并不是只为了其中一个人好,但现在,我成了这个选择的受益者,你却成了受害者!
临近毕业,杨树雨又为慕正光提供了一点小小的“帮助”。
有一天,天气很好,慕正光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顺便拍摄那些盛开的花。虽然这里给他留下了很多痛苦的回忆,让他想要逃离,但他并不讨厌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毕业后就不会再来到这里了,也不会再看到此处的花,在临走之前,应当多拍几张照片,作为纪念。
有个男生骑着白色电瓶车带着一个女生,从慕正光眼前的路经过。两人穿的都是短袖衣服,女生贴在男生的背上,伸出双手抱着男生。
这种距离、这种接触会被慕正光定为“超越界限”,但比起衣不蔽体、睡在一起,这种超越就微乎其微了。明显践踏界限的行为不足以引发他的后悔、遗憾,那么,略微践踏界限的行为,能否拨动他的界限,让他动摇?杨树雨为他写下了这道题目,并期待看到正确答案。
崔匀清看见了穆正光的遗憾,杨树雨也看见了,就连慕正光自己也能感觉得到心里因遗憾而产生的凄凉和痛苦。
慕正光下意识地拿起了诅咒的武器,他诅咒那些背后议论他的人,诅咒那些界限不清的人,诅咒那些比他幸福的人,也诅咒那些比他痛苦的人。他一边诅咒,一边把这些人定为邪恶,以便于让他的诅咒更加有理有据,更有可能变为现实。
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杨树雨的预料:他把这些人定为邪恶,倒也算不上多大的错误。他的诅咒也算不上苛刻,无非就是想让这些人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是,两者的顺序不对!应该是先定为邪恶,再诅咒邪恶,但他恰好反过来了。他不知道这种做法的性质吗?他把他向往的正义置于何处了?如果他不改变,他会先被邪恶侵蚀,而后被遗憾侵蚀。
当慕正光静下心来,他突然发现别人的恶意能让人苦不堪言,但自己的恶意才更让人胆战心惊:别人把恶意清楚地表现出来了,而我是把恶意藏在心里,我的行为并不比他们好多少,我们是一类人?不!当然不是。我和他们绝对不是同一类人!
如果小徐同学还活着,我拿这个问题问她,她也一定不会认为我和那些人是一类人。我只是暂时陷入了迷茫,有一些不好的想法。如果小徐姐姐还活着,一定能帮助我。可是她已经不在了。不过,她以前给我讲过很多道理,离我最远,也离我最近的道理,是她的遗言。
慕正光戴上有线耳机,打开录像。
看完录像,慕正光没有在第一时间回想徐说的话,而是暗自惋惜:你曾经对我使用过很多称呼,我也曾经对你使用过很多称呼,然而在视频中,你对我的称呼仅有一个,“老弟”,我对你的称呼也仅有一个,“姐姐”。
为什么我们的命运如此坎坷?为什么其他大多数人的命运看起来都不算太凄惨?为什么那些践行邪恶的人的命运看起来也不算太凄惨?
带着这些深刻的疑问,慕正光走到一间人很少的教室,把书包打开,取出电脑和头戴式耳机。
在碰到耳机的那一刻,他忽然想起,姐姐不在了,但姐姐送的耳机还在。
这个耳机也能勉强算作她的遗物,但我一直在用这个耳机,所以没有把耳机交给阿姨。虽然她不在了,但她做的事、说的话,还在给我带来帮助。
我享受着她的帮助、她的关心、她的照顾、她的爱慕……我曾经得到过非常美好的事物,我忘了吗?我怎么能轻易地去羡慕、嫉妒别人?
慕正光的情绪、思想都在飞快变化。前一刻,杨树雨以为他快要撑不住了,但后一刻局势却大不相同,她稍微松了口气:只要他还撑得住,那么他快要撑不住的那一刻就是短暂,不必在意。
毕业,更近了。
“校园里的爱情才是最单纯、最美好的,以后毕业了,就没有爱情了,全都是利益交换。”
慕正光很反感这句话。但另外两位室友都表示了赞同,再加上他和那三人不熟,便更没有必要否定那人的说法。
“是啊,现在的女生都特别物质。”
“不说爱情,就连找个处都难。”
“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找到啊,要是找不到……”
“咱们985毕业的?不至于找不到吧?但是想找个985的对象,估计不可能了。”
“上学的时候没找到,毕业了就更难找了。”
“早知道这样,我以前就多去隔壁的师范大学里看看了。”
“你以前不是看不上她们吗?”
“看不上也得看啊,以后连看都看不到了。”
这些话足以证明他们不尊重事实、不尊重婚姻、不尊重女性、喜爱邪恶、向往邪恶、崇尚邪恶,一旦他们有合适的机会,他们会立刻成为邪恶的化身。这些潜藏的邪恶化身,都应该受到诅咒、受到惩罚。
这次,慕正光没有弄错顺序,他先找到了罪证,然后进行诅咒,但杨树雨还是忧心忡忡:他总是为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诅咒别人,久而久之,他会变得扭曲、邪恶。如果他把良知丢掉了,崔匀清只需略微提高罪恶的浓度,就能把他打垮。
难道我给他出的这两道题,真的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吗?他没有随波逐流,但这些话确实对他造成了严重的干扰,他交上来的答案肯定是不及格的,顶多只有50分吧。也就是说,他对这一类罪恶只有50%的抗性。
在极低浓度的罪恶面前,他的分数是50分。那么,在低浓度的罪恶面前,他的分数会低到何种程度?只有十分?五分?如果是这样的分数,那就和随波逐流没什么两样了。
在仇恨与诅咒中,五月份结束。
六月份,慕正光完成论文和图纸,论文已查重,图纸已修改,下一步就是答辩。
慕正光在学校旁边的老师指定的打印店里打印好了论文和图纸,打印后签名,由老师结账,能节省几十块钱。
在熟悉的十字路口,崔匀清故技重施。
慕正光醒来时,全身多处损伤,且错过了答辩。
在画图纸、写论文的同时,慕正光偶尔会往外投几份简历,听一听校招的会议,最后找到了一份算不上太好、但符合学历的工作。
慕正光对徐充满愧疚:当年,我们把白松大学作为第一志愿,并不是只为了其中一个人好,但现在,我成了这个选择的受益者,你却成了受害者!
临近毕业,杨树雨又为慕正光提供了一点小小的“帮助”。
有一天,天气很好,慕正光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顺便拍摄那些盛开的花。虽然这里给他留下了很多痛苦的回忆,让他想要逃离,但他并不讨厌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毕业后就不会再来到这里了,也不会再看到此处的花,在临走之前,应当多拍几张照片,作为纪念。
有个男生骑着白色电瓶车带着一个女生,从慕正光眼前的路经过。两人穿的都是短袖衣服,女生贴在男生的背上,伸出双手抱着男生。
这种距离、这种接触会被慕正光定为“超越界限”,但比起衣不蔽体、睡在一起,这种超越就微乎其微了。明显践踏界限的行为不足以引发他的后悔、遗憾,那么,略微践踏界限的行为,能否拨动他的界限,让他动摇?杨树雨为他写下了这道题目,并期待看到正确答案。
崔匀清看见了穆正光的遗憾,杨树雨也看见了,就连慕正光自己也能感觉得到心里因遗憾而产生的凄凉和痛苦。
慕正光下意识地拿起了诅咒的武器,他诅咒那些背后议论他的人,诅咒那些界限不清的人,诅咒那些比他幸福的人,也诅咒那些比他痛苦的人。他一边诅咒,一边把这些人定为邪恶,以便于让他的诅咒更加有理有据,更有可能变为现实。
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杨树雨的预料:他把这些人定为邪恶,倒也算不上多大的错误。他的诅咒也算不上苛刻,无非就是想让这些人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是,两者的顺序不对!应该是先定为邪恶,再诅咒邪恶,但他恰好反过来了。他不知道这种做法的性质吗?他把他向往的正义置于何处了?如果他不改变,他会先被邪恶侵蚀,而后被遗憾侵蚀。
当慕正光静下心来,他突然发现别人的恶意能让人苦不堪言,但自己的恶意才更让人胆战心惊:别人把恶意清楚地表现出来了,而我是把恶意藏在心里,我的行为并不比他们好多少,我们是一类人?不!当然不是。我和他们绝对不是同一类人!
如果小徐同学还活着,我拿这个问题问她,她也一定不会认为我和那些人是一类人。我只是暂时陷入了迷茫,有一些不好的想法。如果小徐姐姐还活着,一定能帮助我。可是她已经不在了。不过,她以前给我讲过很多道理,离我最远,也离我最近的道理,是她的遗言。
慕正光戴上有线耳机,打开录像。
看完录像,慕正光没有在第一时间回想徐说的话,而是暗自惋惜:你曾经对我使用过很多称呼,我也曾经对你使用过很多称呼,然而在视频中,你对我的称呼仅有一个,“老弟”,我对你的称呼也仅有一个,“姐姐”。
为什么我们的命运如此坎坷?为什么其他大多数人的命运看起来都不算太凄惨?为什么那些践行邪恶的人的命运看起来也不算太凄惨?
带着这些深刻的疑问,慕正光走到一间人很少的教室,把书包打开,取出电脑和头戴式耳机。
在碰到耳机的那一刻,他忽然想起,姐姐不在了,但姐姐送的耳机还在。
这个耳机也能勉强算作她的遗物,但我一直在用这个耳机,所以没有把耳机交给阿姨。虽然她不在了,但她做的事、说的话,还在给我带来帮助。
我享受着她的帮助、她的关心、她的照顾、她的爱慕……我曾经得到过非常美好的事物,我忘了吗?我怎么能轻易地去羡慕、嫉妒别人?
慕正光的情绪、思想都在飞快变化。前一刻,杨树雨以为他快要撑不住了,但后一刻局势却大不相同,她稍微松了口气:只要他还撑得住,那么他快要撑不住的那一刻就是短暂,不必在意。
毕业,更近了。
“校园里的爱情才是最单纯、最美好的,以后毕业了,就没有爱情了,全都是利益交换。”
慕正光很反感这句话。但另外两位室友都表示了赞同,再加上他和那三人不熟,便更没有必要否定那人的说法。
“是啊,现在的女生都特别物质。”
“不说爱情,就连找个处都难。”
“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找到啊,要是找不到……”
“咱们985毕业的?不至于找不到吧?但是想找个985的对象,估计不可能了。”
“上学的时候没找到,毕业了就更难找了。”
“早知道这样,我以前就多去隔壁的师范大学里看看了。”
“你以前不是看不上她们吗?”
“看不上也得看啊,以后连看都看不到了。”
这些话足以证明他们不尊重事实、不尊重婚姻、不尊重女性、喜爱邪恶、向往邪恶、崇尚邪恶,一旦他们有合适的机会,他们会立刻成为邪恶的化身。这些潜藏的邪恶化身,都应该受到诅咒、受到惩罚。
这次,慕正光没有弄错顺序,他先找到了罪证,然后进行诅咒,但杨树雨还是忧心忡忡:他总是为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诅咒别人,久而久之,他会变得扭曲、邪恶。如果他把良知丢掉了,崔匀清只需略微提高罪恶的浓度,就能把他打垮。
难道我给他出的这两道题,真的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吗?他没有随波逐流,但这些话确实对他造成了严重的干扰,他交上来的答案肯定是不及格的,顶多只有50分吧。也就是说,他对这一类罪恶只有50%的抗性。
在极低浓度的罪恶面前,他的分数是50分。那么,在低浓度的罪恶面前,他的分数会低到何种程度?只有十分?五分?如果是这样的分数,那就和随波逐流没什么两样了。
在仇恨与诅咒中,五月份结束。
六月份,慕正光完成论文和图纸,论文已查重,图纸已修改,下一步就是答辩。
慕正光在学校旁边的老师指定的打印店里打印好了论文和图纸,打印后签名,由老师结账,能节省几十块钱。
在熟悉的十字路口,崔匀清故技重施。
慕正光醒来时,全身多处损伤,且错过了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