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雨也曾使用过崔匀清的遗憾之力。世间使用遗憾之力的人不计其数,但唯独崔匀清的遗憾之力战无不胜,因为她的力量里隐藏着罄竹难书的罪恶。
杨树雨按照自己的习惯把崔匀清释放的罪恶分为七个级别:极低浓度,低浓度,较低浓度,中等浓度,较高浓度,高浓度,极高浓度。
一般情况下,崔匀清释放的只是极低浓度的罪恶。正因如此,杨树雨给慕正光营造的环境也是包含极低浓度罪恶的环境。但是,在第三个遗憾世界中,罪恶的浓度太高了。
据杨树雨的观察,能抵抗“对症下药”的极低浓度的罪恶的人不超过2%,这个数字远低于现代者在人群中的占比。至于更高浓度的罪恶,无论是否对症下药,都不是一般人能抵抗的。
在这个世界里,崔匀清释放的是较低浓度的罪恶,她这么看得起慕正光吗?
以过渡世界里的慕正光的能力,他应该能抵抗低浓度的罪恶。让他再成长几年,多从徐那里学到一些道理、多经历一些事,比如成家立业、养育子女,他或许能对抗较低浓度的罪恶,但是让现在的他去面对较低难度的罪恶,他的处境会很艰难。
杨树雨决定在慕正光深陷罪恶之前把他带出来,这样就能把罪恶对他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之后再从过渡世界里中转,彻底消除遗憾之力对他的影响。以后大家再见面,就不会因为这件事而产生矛盾了。
较低浓度的罪恶几乎与人类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大多数人对此毫无知觉。
有极少一部分人能察觉到这类罪恶的存在,但他们不一定会主动抵抗这类罪恶,就算抵抗了,也不一定有效,因为环境如此,身边的每一个人似乎也都如此。他们在清醒与痛苦中深深体会到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没法对抗所有人的生活常态。
“努力了不一定有收获,但不努力一定没有收获。”
有些话听起来有道理,仔细思考后也觉得有道理,但是,人们听了这些话、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并不会生活得更好。
有些人被这样的道理坑害,他们对这些话深恶痛绝,但当他们想反驳的时候,却发现哑口无言。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惊悚的事实:这些话好像是正确的。
杨树雨曾经从很多人那里得到帮助、获取力量,她能轻而易举地调动几千个人的思维,从他们的思维中复制她所需的观点,用这些观点反驳那些有害的道理。
努力,不一定有,不努力,一定没有,这句话的本意显然是劝大家要努力,不要做那种不努力且得不到收获的人。
然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看到不劳而获、劳而无获的例子,久而久之,人们会怀疑这句话的正确性,也会怀疑自己有没有付出努力。
怀疑并不是指没有答案,而是不确定答案是否正确。对一部分人来说,无论他们付出了多少努力,在真正取得收获之前,或者,在确定了不可能获得收获之前,他们都不敢轻下断言。
其实,人类有能力对自己的努力下断言。俗话说,“做了什么事,自己心里清楚”,但是,被这句话束缚的人,他们已经不清楚自己做的事到底算是什么性质了,是自欺欺人的假努力?还是未能引起质变的真努力?如果是真努力,那就继续保持,可是要保持到什么时候才能等到结果、等到收获呢?不知道。
消极、困惑、迷茫、悲观,都产生了。但有些人哪怕被这句话干扰,陷入了消极,也无法否认这句话的正确性,甚至他们连否认这句话的勇气都没有。
因为大家都这么说。
问爸爸妈妈,他们说这句话是对的,问兄弟姐妹,他们也说这句话是对的,问老师同学,他们也认可这句话,问成功人士,得到肯定的回复,问失败人士,得到的也是这个回复。
更有甚者,在刨根问底的过程中,遇到同病相怜之人,大家都被这句话害得很惨,但又都不敢说这句话是错的。这就更麻烦了。他们要对抗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消极,还有别人的消极。
杨树雨记得要想反驳这句话,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否定“一定”和“不一定”。事实上,大多数人选择的也是这个办法,但由于前半句话太正确了,导致有些人误以为后半句话也很正确,丧失了勇气和信心。
考虑到这句话的本意是劝人努力,已经很努力的人就太不需要看这句话了,而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正好是对努力的人说的,这半句话不要,即“努力了不一定有收获”,这半句话不要。没有前半句话,“但”这个字就无从说起了,也去掉。
不努力一定没有收获。
要反驳这句话还有难度吗?没有难度。人们在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命运坎坷之后,就很难说出“不努力一定没有收获”这样的话了。
对后半句话有意见的人,远多于对前半句话有意见的人。把大多数人的意见收集起来,就足以对抗这句话了。
前半句话和后半句话的含义大不相同,使用范围也不同。“努力了不一定有收获”,这话像是在劝解人、宽慰人时用到的。“不努力一定没有收获”,这像是在勉励人、指责人时用到的。倘若确实无力反驳,将这句话一分为二,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部分,人们受到的干扰会减小很多。
人们听到一句话、一个观点,或是赞成,或是反对,不同的态度都需要有理由做支撑,哪怕是一些很荒唐的理由,例如不喜欢这个人,所以讨厌他所说的话。
慕正光不喜欢这句话,继而讨厌说这句话的人。
用收获衡量努力,会让人变得偏执。那些取得收获的人,就可以用这句话大肆标榜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大肆否认别人的努力。而那些没有取得收获的人,只好身不由己地低人一等,仿佛没有取得收获是一件很耻辱的事。
在他们的意识中,已然是把这句话倒过来说了,“没有收获一定是因为不努力”。尽管很少有人敢明目张胆地这么说,但是,在“不努力一定没有收获”的掩饰下,他们想表达的无疑就是倒过来的那种意思。
即便人们使用这句话时不带有恶意,不是为了歌颂自己,也不是为了贬低别人,但这句话也不可取。因为,收获和努力,没有直接关联。
努力了就一定有收获,这是人们的一厢情愿,仿佛这份收获来之不易,必须得付出点什么,不然不踏实、不安心,也不甘心。
不努力就一定没有收获,这也是一厢情愿,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不能接受“不劳而获”的人或事的存在。
但世间哪有那么多靠人类的努力才能得来的东西?太阳,月亮,星星,土壤,水源,空气……努力的人呼吸着空气,不努力的人也呼吸着空气。
与这个庞大的世界相比,人类争夺的那些利益,微不足道。人类靠努力得来的东西,也微不足道。但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让人不堪重负。
“不努力一定没有收获”,听起来很合理,很公平,但人们想象的、想要的这种公平过于狭隘、过于虚伪。
把公平当做准线,便能区分不公,把正义当做准线,便能区分不义。
准线出现,胜负已定。
崔匀清没有对“努力了不一定有收获,但不努力一定没有收获”这句话抱太大期望,她使用这句话,主要是因为在这个遗憾世界中没有渐近线和渐近域。她想知道去掉了这些最显著的不劳而获的因素后,慕正光会拿出怎样的依据反驳这句话。
崔匀清看到了穆正光的答案。他从本质上彻底否定了这句话,在知道这句话之前,他不会说,在知道之后,他更不会说。因为他不需要、不喜欢,也因为他能看破这句话包含的恶意,并主动拒绝使用恶意。
“人善被人欺,越善良的人越容易受伤。”
杨树雨刚听到这句话,就认为这句话是错的:“暗”覆盖全世界,给了人们渐近线和渐近域。最容易受到欺负、受到伤害的人不是力量最弱的人,而是力量弱但野心大的人。从另一个角度看,那些罪大恶极的人,没有得到最强的力量。没有力量做支撑,他们还怎么欺负人?
但是,在第三个遗憾世界里的慕正光是从第二个过渡世界里带过来的,他没有渐近线和渐近域,他失去了最有力的证据。去掉渐近线和渐近域,他还有办法反驳吗?
杨树雨的担心是多余的。
慕正光只听到前五个字,就感到一阵恶心:人善被人欺,这是事实吗?这个世界上有几十亿人,哪个人不被人欺负?人善被人欺,人恶也被人欺,一个人是否被欺负,与善恶无关。一个人被欺负的概率是高是低,也与善恶无关。
就好比有些人天天嚷嚷着“把良心丢掉,能赚更多的钱”,其实这也是一厢情愿。丢掉良心的人数不胜数,但是真正赚到钱的人不多。他们把自己的良心看得一文不值,随时准备丢掉,但他们却指望着用这份根本不存在的良心换取高昂的报酬。这种丑陋的幻想,诞生于丑陋的心!
“人善被人欺”固然不是丑陋的幻想,但这句话给人带来的伤害也不容小觑。把自己遭受的痛苦归咎于善,这种想法已然偏离了善的本质。
“越善良的人越容易受伤”,这句话就更是错得离谱了,因为它明确指出“善良”和“受伤”的关系。说这句话的人是想引导别人不要做善良的人吗?难道不善良就不会受伤吗?不可能!
而且,在某些特殊的语境下,这句话还有另一层含义:越容易受伤的人越善良。正如同“没有收获一定是因为不努力”,通常人们不会直白地说出这句话,但他们想表达的意思、想让别人领会到的意思,就是如此。
在杨树雨看来很难解决的问题,在慕正光那里,不被视为问题。
慕正光回想往事,他曾经受到过伤害,甚至曾经因为善良而受到过伤害,但世间所有人都会受伤。为善良受伤,总比为邪恶受伤要好。
崔匀清也没有对善与伤抱太大期望:慕正光的家庭不贫穷,他的学习成绩不差,他的身高、长相都不错,在这种环境下,他受到的伤不足以击垮他对善的向往。
如果说他的成长过程中有什么缺憾,大概就是没有父母的陪伴,但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他没有从他们那里得到印象深刻的帮助,也没有从他们那里得到太明显的伤害,这就高于平均水平了。
徐给了慕正光很多印象深刻的帮助,在他的人生中,有太多普通人不敢奢求的美好。
虽然把普通人放在他所处的环境下,极有可能错过这些美好,因为初中一年级时的徐很不好相处,若是没有足够的耐心与包容,而是与之大打出手,两人便绝不可能成为朋友。但不管怎么说,慕正光的选择是正确的,他得到了超乎寻常的爱。
那么,是不是可以把“正确的选择”当做诱饵,再试探他一下?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在刚开始,在他还没有“盛开”的时候,虽然徐来到了他身边、虽然两人是同桌,两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很近,但是,他们的心,相距甚远。直到后来,他表示宽容、释放善意,他们才成为朋友。
从朋友到恋人,又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此期间,有一个尤为关键的外在因素在影响着两人的关系,分数。因为分数够高,所以才能在一起、才能考上同一所大学。
事情发展,是因为他付出努力,是因为他“盛开”,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也许这句话能让他产生一点点骄傲,继而把所有的功劳全都归于自己?
杨树雨按照自己的习惯把崔匀清释放的罪恶分为七个级别:极低浓度,低浓度,较低浓度,中等浓度,较高浓度,高浓度,极高浓度。
一般情况下,崔匀清释放的只是极低浓度的罪恶。正因如此,杨树雨给慕正光营造的环境也是包含极低浓度罪恶的环境。但是,在第三个遗憾世界中,罪恶的浓度太高了。
据杨树雨的观察,能抵抗“对症下药”的极低浓度的罪恶的人不超过2%,这个数字远低于现代者在人群中的占比。至于更高浓度的罪恶,无论是否对症下药,都不是一般人能抵抗的。
在这个世界里,崔匀清释放的是较低浓度的罪恶,她这么看得起慕正光吗?
以过渡世界里的慕正光的能力,他应该能抵抗低浓度的罪恶。让他再成长几年,多从徐那里学到一些道理、多经历一些事,比如成家立业、养育子女,他或许能对抗较低浓度的罪恶,但是让现在的他去面对较低难度的罪恶,他的处境会很艰难。
杨树雨决定在慕正光深陷罪恶之前把他带出来,这样就能把罪恶对他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之后再从过渡世界里中转,彻底消除遗憾之力对他的影响。以后大家再见面,就不会因为这件事而产生矛盾了。
较低浓度的罪恶几乎与人类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大多数人对此毫无知觉。
有极少一部分人能察觉到这类罪恶的存在,但他们不一定会主动抵抗这类罪恶,就算抵抗了,也不一定有效,因为环境如此,身边的每一个人似乎也都如此。他们在清醒与痛苦中深深体会到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没法对抗所有人的生活常态。
“努力了不一定有收获,但不努力一定没有收获。”
有些话听起来有道理,仔细思考后也觉得有道理,但是,人们听了这些话、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并不会生活得更好。
有些人被这样的道理坑害,他们对这些话深恶痛绝,但当他们想反驳的时候,却发现哑口无言。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惊悚的事实:这些话好像是正确的。
杨树雨曾经从很多人那里得到帮助、获取力量,她能轻而易举地调动几千个人的思维,从他们的思维中复制她所需的观点,用这些观点反驳那些有害的道理。
努力,不一定有,不努力,一定没有,这句话的本意显然是劝大家要努力,不要做那种不努力且得不到收获的人。
然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看到不劳而获、劳而无获的例子,久而久之,人们会怀疑这句话的正确性,也会怀疑自己有没有付出努力。
怀疑并不是指没有答案,而是不确定答案是否正确。对一部分人来说,无论他们付出了多少努力,在真正取得收获之前,或者,在确定了不可能获得收获之前,他们都不敢轻下断言。
其实,人类有能力对自己的努力下断言。俗话说,“做了什么事,自己心里清楚”,但是,被这句话束缚的人,他们已经不清楚自己做的事到底算是什么性质了,是自欺欺人的假努力?还是未能引起质变的真努力?如果是真努力,那就继续保持,可是要保持到什么时候才能等到结果、等到收获呢?不知道。
消极、困惑、迷茫、悲观,都产生了。但有些人哪怕被这句话干扰,陷入了消极,也无法否认这句话的正确性,甚至他们连否认这句话的勇气都没有。
因为大家都这么说。
问爸爸妈妈,他们说这句话是对的,问兄弟姐妹,他们也说这句话是对的,问老师同学,他们也认可这句话,问成功人士,得到肯定的回复,问失败人士,得到的也是这个回复。
更有甚者,在刨根问底的过程中,遇到同病相怜之人,大家都被这句话害得很惨,但又都不敢说这句话是错的。这就更麻烦了。他们要对抗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消极,还有别人的消极。
杨树雨记得要想反驳这句话,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否定“一定”和“不一定”。事实上,大多数人选择的也是这个办法,但由于前半句话太正确了,导致有些人误以为后半句话也很正确,丧失了勇气和信心。
考虑到这句话的本意是劝人努力,已经很努力的人就太不需要看这句话了,而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正好是对努力的人说的,这半句话不要,即“努力了不一定有收获”,这半句话不要。没有前半句话,“但”这个字就无从说起了,也去掉。
不努力一定没有收获。
要反驳这句话还有难度吗?没有难度。人们在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命运坎坷之后,就很难说出“不努力一定没有收获”这样的话了。
对后半句话有意见的人,远多于对前半句话有意见的人。把大多数人的意见收集起来,就足以对抗这句话了。
前半句话和后半句话的含义大不相同,使用范围也不同。“努力了不一定有收获”,这话像是在劝解人、宽慰人时用到的。“不努力一定没有收获”,这像是在勉励人、指责人时用到的。倘若确实无力反驳,将这句话一分为二,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部分,人们受到的干扰会减小很多。
人们听到一句话、一个观点,或是赞成,或是反对,不同的态度都需要有理由做支撑,哪怕是一些很荒唐的理由,例如不喜欢这个人,所以讨厌他所说的话。
慕正光不喜欢这句话,继而讨厌说这句话的人。
用收获衡量努力,会让人变得偏执。那些取得收获的人,就可以用这句话大肆标榜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大肆否认别人的努力。而那些没有取得收获的人,只好身不由己地低人一等,仿佛没有取得收获是一件很耻辱的事。
在他们的意识中,已然是把这句话倒过来说了,“没有收获一定是因为不努力”。尽管很少有人敢明目张胆地这么说,但是,在“不努力一定没有收获”的掩饰下,他们想表达的无疑就是倒过来的那种意思。
即便人们使用这句话时不带有恶意,不是为了歌颂自己,也不是为了贬低别人,但这句话也不可取。因为,收获和努力,没有直接关联。
努力了就一定有收获,这是人们的一厢情愿,仿佛这份收获来之不易,必须得付出点什么,不然不踏实、不安心,也不甘心。
不努力就一定没有收获,这也是一厢情愿,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不能接受“不劳而获”的人或事的存在。
但世间哪有那么多靠人类的努力才能得来的东西?太阳,月亮,星星,土壤,水源,空气……努力的人呼吸着空气,不努力的人也呼吸着空气。
与这个庞大的世界相比,人类争夺的那些利益,微不足道。人类靠努力得来的东西,也微不足道。但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让人不堪重负。
“不努力一定没有收获”,听起来很合理,很公平,但人们想象的、想要的这种公平过于狭隘、过于虚伪。
把公平当做准线,便能区分不公,把正义当做准线,便能区分不义。
准线出现,胜负已定。
崔匀清没有对“努力了不一定有收获,但不努力一定没有收获”这句话抱太大期望,她使用这句话,主要是因为在这个遗憾世界中没有渐近线和渐近域。她想知道去掉了这些最显著的不劳而获的因素后,慕正光会拿出怎样的依据反驳这句话。
崔匀清看到了穆正光的答案。他从本质上彻底否定了这句话,在知道这句话之前,他不会说,在知道之后,他更不会说。因为他不需要、不喜欢,也因为他能看破这句话包含的恶意,并主动拒绝使用恶意。
“人善被人欺,越善良的人越容易受伤。”
杨树雨刚听到这句话,就认为这句话是错的:“暗”覆盖全世界,给了人们渐近线和渐近域。最容易受到欺负、受到伤害的人不是力量最弱的人,而是力量弱但野心大的人。从另一个角度看,那些罪大恶极的人,没有得到最强的力量。没有力量做支撑,他们还怎么欺负人?
但是,在第三个遗憾世界里的慕正光是从第二个过渡世界里带过来的,他没有渐近线和渐近域,他失去了最有力的证据。去掉渐近线和渐近域,他还有办法反驳吗?
杨树雨的担心是多余的。
慕正光只听到前五个字,就感到一阵恶心:人善被人欺,这是事实吗?这个世界上有几十亿人,哪个人不被人欺负?人善被人欺,人恶也被人欺,一个人是否被欺负,与善恶无关。一个人被欺负的概率是高是低,也与善恶无关。
就好比有些人天天嚷嚷着“把良心丢掉,能赚更多的钱”,其实这也是一厢情愿。丢掉良心的人数不胜数,但是真正赚到钱的人不多。他们把自己的良心看得一文不值,随时准备丢掉,但他们却指望着用这份根本不存在的良心换取高昂的报酬。这种丑陋的幻想,诞生于丑陋的心!
“人善被人欺”固然不是丑陋的幻想,但这句话给人带来的伤害也不容小觑。把自己遭受的痛苦归咎于善,这种想法已然偏离了善的本质。
“越善良的人越容易受伤”,这句话就更是错得离谱了,因为它明确指出“善良”和“受伤”的关系。说这句话的人是想引导别人不要做善良的人吗?难道不善良就不会受伤吗?不可能!
而且,在某些特殊的语境下,这句话还有另一层含义:越容易受伤的人越善良。正如同“没有收获一定是因为不努力”,通常人们不会直白地说出这句话,但他们想表达的意思、想让别人领会到的意思,就是如此。
在杨树雨看来很难解决的问题,在慕正光那里,不被视为问题。
慕正光回想往事,他曾经受到过伤害,甚至曾经因为善良而受到过伤害,但世间所有人都会受伤。为善良受伤,总比为邪恶受伤要好。
崔匀清也没有对善与伤抱太大期望:慕正光的家庭不贫穷,他的学习成绩不差,他的身高、长相都不错,在这种环境下,他受到的伤不足以击垮他对善的向往。
如果说他的成长过程中有什么缺憾,大概就是没有父母的陪伴,但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他没有从他们那里得到印象深刻的帮助,也没有从他们那里得到太明显的伤害,这就高于平均水平了。
徐给了慕正光很多印象深刻的帮助,在他的人生中,有太多普通人不敢奢求的美好。
虽然把普通人放在他所处的环境下,极有可能错过这些美好,因为初中一年级时的徐很不好相处,若是没有足够的耐心与包容,而是与之大打出手,两人便绝不可能成为朋友。但不管怎么说,慕正光的选择是正确的,他得到了超乎寻常的爱。
那么,是不是可以把“正确的选择”当做诱饵,再试探他一下?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在刚开始,在他还没有“盛开”的时候,虽然徐来到了他身边、虽然两人是同桌,两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很近,但是,他们的心,相距甚远。直到后来,他表示宽容、释放善意,他们才成为朋友。
从朋友到恋人,又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此期间,有一个尤为关键的外在因素在影响着两人的关系,分数。因为分数够高,所以才能在一起、才能考上同一所大学。
事情发展,是因为他付出努力,是因为他“盛开”,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也许这句话能让他产生一点点骄傲,继而把所有的功劳全都归于自己?